第二十三回 邊城不克老彭受挫 會理會議林彪挨批
關燈
小
中
大
是1軍團的政治委員,是知情人,他不得不作一個比較充分的發言,他首先說了林彪是怎樣同彭德懷通電話的,林彪是怎樣堅持要發那封信的,他又是怎樣勸阻而沒有勸阻了的。
他說:“林彪同志主要是對四渡赤水之戰有不同的看法,有意見,特别是在魯班場戰鬥失利之後。
我以為,林彪同志的意見是不正确的。
四渡赤水之戰,總的戰略目标是要渡過長江,實現同4方面軍的會合,這個戰略意圖是遵義會議作了決議的。
因此,‘四渡’是遵義會議決議的貫徹和實施。
林彪同志卻把它看作是個人的随意指揮,這是不恰當的。
四渡赤水為什麼有四渡,而不是一渡,兩渡,三渡?沒有辦法嘛,過不去嘛,隻有在運動中尋機消滅敵人,擺脫敵人,才能找到機會,在可行的地段上,或是渡過長江,或是渡過金沙江。
既然是運動戰,哪有不多走路的呢?林彪講的弓背弓弦,其實,運動戰更多的恐怕就是走弓背,而不是走弓弦。
隻有走弓背,才能隐蔽自己,出其不意。
當然,部隊多走了那麼多的路,很疲勞,有些怨氣,這是難免的。
但我們是指揮員,看問題總還得寬廣一些才好。
現在事實證明,我們渡過金沙江了,四渡赤水之戰是成功的,戰略目的達到了。
所以,我曾同毛澤東同志談過,四渡赤水之戰,從軍事上講,終點是渡過金沙江;從政治上講,是實現同4方面軍的會合。
而林彪同志的信,恰巧是在我們将要擺脫敵人,成功地渡過金沙江的時候,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乏戰略上的思考。
也許他是看到機會來了,怕再兜圈子?要是這樣,大可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見來嘛,為什麼要寫那麼一封信,勸都勸不住?我就說這麼多。
” 接着是陳雲、王稼祥、劉少奇、凱豐等發言。
陳雲主要是講,對中央有意見可以提,不要動不動就撤換這個撤換那個。
我們不能重犯過去‘左’的錯誤。
王稼祥主要講了幾句建黨以來的曆史,說解決中央的正确領導不容易,作為相當負責的幹部,要能正确地認識中央領導,愛護中央的正确領導。
劉少奇的發言,着重批評了林彪的驕傲情緒,說1軍團在江西,在西征路上,打了許多勝仗,有很大的貢獻,是紅軍中的主力軍團,但是驕傲不得,驕兵必敗,這是曆史教訓。
劉少奇在發言中,提到他同楊尚昆聯名寫給中央的一封反映部隊思想情況的信,說這封信彭德懷同志沒有簽名,他有些不大理解。
說他起草的這封信,完全是想讓中央了解部隊的一些真實情況,并沒有别的任何意思。
劉少奇的這一段話,本意是想為他的信作個說明,卻又一次拖了彭德懷一把。
毛澤東想把話接了過去,正要張嘴,凱豐舉手要求發言。
凱豐的發言是這次會議上最激烈的,調子最高。
他也許是吸取了遵義會議的教訓,這一回他堅定地站到了毛澤東一邊,他說:“我完全贊同剛才有同志說的,林彪的問題是原則問題,是組織原則問題,一個是反遵義會議決議,一個是要把自己淩駕于黨之上。
這還了得麼?馬克思主義的黨是有紀律的黨,鐵的紀律!也是承認權威的黨,破壞權威,也就是破壞了黨。
我認為,林彪的問題,應該嚴肅對待,嚴肅處理。
”凱豐的話,把林彪激怒了,他站了起來,說:“說我的信是認識問題,有錯誤,我接受;說是組織原則問題,我不同意。
我的信是寫給中央的,是一個建議,是非組織問題嗎?”凱豐回道:“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是不是遵義會議确立的?你也是參加了遵義會議的嘛!”林彪對道:“是呀,豈止我參加了,你也參加了嘛,我沒有你那麼跳得高就是喽!”凱豐又道:“有錯誤就改嘛!”周恩來一看要吵了起來,便揚揚手說:“走題了,走題了。
我們要讨論的是毛澤東同志的軍事工作總結。
”他停了停接着說:“當然,同志們,剛才大家對林彪同志有所批評,這是不能叫着走題的。
林彪同志的信是不妥的,可以說很不妥當。
但是,關于對林彪同志的批評,我以為,毛澤東同志講了他的正确意見,也就批評了林彪同志的錯誤意見。
下面還是請毛澤東同志講完他的總結吧。
” 毛澤東這才接着講他的軍事工作總結。
他在報告中着力強調的是,在強敵圍追堵截的情況下,弱小的紅軍必須堅持運動戰。
他說:“即使在同4方面軍會合以後,這種戰法還是少不了的。
運動戰可以選擇一個戰場,也可以有兩個以上的戰場。
四渡以後,我們把9軍團留在北線獨立作戰,這一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要是沒有9軍團在北線牽制吳奇偉和周渾元,還有王家烈,我們哪有黔西南的大迂回,哪有
他說:“林彪同志主要是對四渡赤水之戰有不同的看法,有意見,特别是在魯班場戰鬥失利之後。
我以為,林彪同志的意見是不正确的。
四渡赤水之戰,總的戰略目标是要渡過長江,實現同4方面軍的會合,這個戰略意圖是遵義會議作了決議的。
因此,‘四渡’是遵義會議決議的貫徹和實施。
林彪同志卻把它看作是個人的随意指揮,這是不恰當的。
四渡赤水為什麼有四渡,而不是一渡,兩渡,三渡?沒有辦法嘛,過不去嘛,隻有在運動中尋機消滅敵人,擺脫敵人,才能找到機會,在可行的地段上,或是渡過長江,或是渡過金沙江。
既然是運動戰,哪有不多走路的呢?林彪講的弓背弓弦,其實,運動戰更多的恐怕就是走弓背,而不是走弓弦。
隻有走弓背,才能隐蔽自己,出其不意。
當然,部隊多走了那麼多的路,很疲勞,有些怨氣,這是難免的。
但我們是指揮員,看問題總還得寬廣一些才好。
現在事實證明,我們渡過金沙江了,四渡赤水之戰是成功的,戰略目的達到了。
所以,我曾同毛澤東同志談過,四渡赤水之戰,從軍事上講,終點是渡過金沙江;從政治上講,是實現同4方面軍的會合。
而林彪同志的信,恰巧是在我們将要擺脫敵人,成功地渡過金沙江的時候,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乏戰略上的思考。
也許他是看到機會來了,怕再兜圈子?要是這樣,大可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見來嘛,為什麼要寫那麼一封信,勸都勸不住?我就說這麼多。
” 接着是陳雲、王稼祥、劉少奇、凱豐等發言。
陳雲主要是講,對中央有意見可以提,不要動不動就撤換這個撤換那個。
我們不能重犯過去‘左’的錯誤。
王稼祥主要講了幾句建黨以來的曆史,說解決中央的正确領導不容易,作為相當負責的幹部,要能正确地認識中央領導,愛護中央的正确領導。
劉少奇的發言,着重批評了林彪的驕傲情緒,說1軍團在江西,在西征路上,打了許多勝仗,有很大的貢獻,是紅軍中的主力軍團,但是驕傲不得,驕兵必敗,這是曆史教訓。
劉少奇在發言中,提到他同楊尚昆聯名寫給中央的一封反映部隊思想情況的信,說這封信彭德懷同志沒有簽名,他有些不大理解。
說他起草的這封信,完全是想讓中央了解部隊的一些真實情況,并沒有别的任何意思。
劉少奇的這一段話,本意是想為他的信作個說明,卻又一次拖了彭德懷一把。
毛澤東想把話接了過去,正要張嘴,凱豐舉手要求發言。
凱豐的發言是這次會議上最激烈的,調子最高。
他也許是吸取了遵義會議的教訓,這一回他堅定地站到了毛澤東一邊,他說:“我完全贊同剛才有同志說的,林彪的問題是原則問題,是組織原則問題,一個是反遵義會議決議,一個是要把自己淩駕于黨之上。
這還了得麼?馬克思主義的黨是有紀律的黨,鐵的紀律!也是承認權威的黨,破壞權威,也就是破壞了黨。
我認為,林彪的問題,應該嚴肅對待,嚴肅處理。
”凱豐的話,把林彪激怒了,他站了起來,說:“說我的信是認識問題,有錯誤,我接受;說是組織原則問題,我不同意。
我的信是寫給中央的,是一個建議,是非組織問題嗎?”凱豐回道:“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是不是遵義會議确立的?你也是參加了遵義會議的嘛!”林彪對道:“是呀,豈止我參加了,你也參加了嘛,我沒有你那麼跳得高就是喽!”凱豐又道:“有錯誤就改嘛!”周恩來一看要吵了起來,便揚揚手說:“走題了,走題了。
我們要讨論的是毛澤東同志的軍事工作總結。
”他停了停接着說:“當然,同志們,剛才大家對林彪同志有所批評,這是不能叫着走題的。
林彪同志的信是不妥的,可以說很不妥當。
但是,關于對林彪同志的批評,我以為,毛澤東同志講了他的正确意見,也就批評了林彪同志的錯誤意見。
下面還是請毛澤東同志講完他的總結吧。
” 毛澤東這才接着講他的軍事工作總結。
他在報告中着力強調的是,在強敵圍追堵截的情況下,弱小的紅軍必須堅持運動戰。
他說:“即使在同4方面軍會合以後,這種戰法還是少不了的。
運動戰可以選擇一個戰場,也可以有兩個以上的戰場。
四渡以後,我們把9軍團留在北線獨立作戰,這一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要是沒有9軍團在北線牽制吳奇偉和周渾元,還有王家烈,我們哪有黔西南的大迂回,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