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黎平會黨内定大計 賀子珍細語勸郎君
關燈
小
中
大
澤東“要”團結的。
“澤東同志,想不到吧?”博古不冷不熱地說。
毛澤東說:“上午還在一起開會了嘛。
” 賀子珍對博古的到來感到很高興,她一邊倒水一邊說:“開會是開會,個别聊聊是個别聊聊嘛。
對吧博古同志?” 博古說:“恩來同志要我來看看你們。
” 毛澤東說:“多謝了。
有什麼事情你就說吧。
” 博古說:“請允許我再次表白一句,那個所謂‘新三人團’的問題,的确是我跟李德閑聊的一句開心話,外國人性格開朗,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對與不對,少有斟酌的,請你别再往心裡去。
關于軍事指揮問題,我同恩來同志講了,希望你今後多提出你的意見。
至于你的軍中職務問題,将來在适當的時候我們會考慮的。
其實,你還是政治局委員,大政方針,不論軍隊、政府,你有什麼話都是可以說的。
隻是,我有一點希望,你的有些意見,若是在會前便有了,最好能事前通個氣,給我一點方便。
當然,臨時在會上形成的意見也是可以說的,過去的一段也好,将來也好,在中央的會議上,我們之間,即使出現分歧,但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你我還是懂得的。
你在通道的那次聚會上說得好啊,我們要團結。
大敵當前,我們要團結。
如何?” 毛澤東說:“不是大敵當前,你說得不對。
” 博古又緊張了:“噢?” 毛澤東說:“大敵不當前,當前非大敵。
大敵在我們的後頭,在我們的右邊,是不是?” 博古“嘿嘿”樂了。
毛澤東聽出了博古的來意,他是打着“團結”的旗号,“安民告示”來了:你毛澤東隻許說話,可不許搞别的。
毛澤東心裡上來了一股火,莫非不團結在我毛澤東麼?他真想發作一下,想起剛才山坡上賀子珍的話,他又克制住了,便來了個文字遊戲。
博古竟沒有察覺到毛澤東的不滿,他樂完說:“澤東同志,你不隻是經驗比我豐富,學識也比我淵博。
最近有什麼詩作嗎?” 毛澤東說:“好呀,我送你一首詩吧。
” 說着,他随即拖過桌上一片紙,在上面寫道: 山前燈火欲黃昏。
山頭來去雲。
鹧鸪聲裡數家 村。
潇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巾綸。
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
儒冠多誤身。
毛澤東沒有在紙上題名落款,那時還沒有這個習慣。
他把紙片推給博古:“詩想不起來了,是首詞,辛稼軒的。
” 博古拿起來看了,笑道:“我的古文底子雖差,但這一首我還是能讀懂的。
謝謝,儒冠多誤身……” 毛澤東說:“嗨,你怎麼隻看到那一句啊,還有嘛,揮羽扇,整巾綸,少年鞍馬塵。
這都是贊諸葛亮的文句嘞。
當然,你在這方面有些自知之明,不把自己看成是諸葛亮,也還是不錯的。
” 博古沒再說什麼,起身告辭走了。
第二天,如期召開政治局擴大會第二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在川黔邊建立根據地的決議》,同時通過了毛澤東提出的另外兩項提案:一是劉伯承回總部繼續擔任總參謀長;二是撤銷8軍團,并入5軍團,兩個中央縱隊合并為軍委縱隊。
根據通過的兩項提案,會議任命劉伯承兼軍委縱隊司令員,陳雲為政治委員,葉劍英為副司令員。
會議後,周恩來去向李德“彙報”實際上隻是去通報會議情況及其結果時,他們間竟第一次爆發了空前激烈的“舌戰”。
李德沒想到周恩來帶給他的那份會議《決定》,隻是讓他知道一下,而不是像往常那樣,中央和軍委所有決定都必須經過他的審定批準,這次卻是在他未參加會議的情況下“擅自”作出決定,并且發給了全軍,這完全是無視他作為“國際顧問”的存在。
李德一邊聽着周恩來的“彙報”,一邊看着伍修權用俄文趕譯出的《決定》文本,他越聽越看越生氣,對周恩來大聲吼道: “你們的會議決定是錯誤的,這個文件是無效的,不能發出更不準實行。
這是違反國際指示和中央方針的,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你要為此承擔責任……” 周恩來道:“李德同志,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李德繼續發火道:“你們早就串通好了,陰謀反對我,反對中央和國際!” 周恩來也生了氣,把桌子一拍說:“李德,請注意你的身份,不要太過分了!” 李德道:“我的身份是‘共産國際’軍事顧問,我代表國際……” 周恩來大聲道:“不,你沒有權利代表國際,更沒有權利代表我們中央,你僅僅是個軍事顧問,你隻有建議權,沒有指揮權,這是國際執委明确指示的,是你自己違背了國際指示,超越了職權,你要對此承擔責任!”說完指着《決定》譯稿鄭重說:“這是中央政治局正式通過的決議,任何人都隻有服從和執行的義務。
你是軍事顧問,也是共産黨員,你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但不能幹擾執行,這是黨的也是布爾什維克的組織紀律。
你好好考慮吧!” 這次“交鋒”以後,周恩來好多天沒再同李德說什麼,中央和軍委的許多工作,也不再向李德請示報告了。
“澤東同志,想不到吧?”博古不冷不熱地說。
毛澤東說:“上午還在一起開會了嘛。
” 賀子珍對博古的到來感到很高興,她一邊倒水一邊說:“開會是開會,個别聊聊是個别聊聊嘛。
對吧博古同志?” 博古說:“恩來同志要我來看看你們。
” 毛澤東說:“多謝了。
有什麼事情你就說吧。
” 博古說:“請允許我再次表白一句,那個所謂‘新三人團’的問題,的确是我跟李德閑聊的一句開心話,外國人性格開朗,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對與不對,少有斟酌的,請你别再往心裡去。
關于軍事指揮問題,我同恩來同志講了,希望你今後多提出你的意見。
至于你的軍中職務問題,将來在适當的時候我們會考慮的。
其實,你還是政治局委員,大政方針,不論軍隊、政府,你有什麼話都是可以說的。
隻是,我有一點希望,你的有些意見,若是在會前便有了,最好能事前通個氣,給我一點方便。
當然,臨時在會上形成的意見也是可以說的,過去的一段也好,将來也好,在中央的會議上,我們之間,即使出現分歧,但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你我還是懂得的。
你在通道的那次聚會上說得好啊,我們要團結。
大敵當前,我們要團結。
如何?” 毛澤東說:“不是大敵當前,你說得不對。
” 博古又緊張了:“噢?” 毛澤東說:“大敵不當前,當前非大敵。
大敵在我們的後頭,在我們的右邊,是不是?” 博古“嘿嘿”樂了。
毛澤東聽出了博古的來意,他是打着“團結”的旗号,“安民告示”來了:你毛澤東隻許說話,可不許搞别的。
毛澤東心裡上來了一股火,莫非不團結在我毛澤東麼?他真想發作一下,想起剛才山坡上賀子珍的話,他又克制住了,便來了個文字遊戲。
博古竟沒有察覺到毛澤東的不滿,他樂完說:“澤東同志,你不隻是經驗比我豐富,學識也比我淵博。
最近有什麼詩作嗎?” 毛澤東說:“好呀,我送你一首詩吧。
” 說着,他随即拖過桌上一片紙,在上面寫道: 山前燈火欲黃昏。
山頭來去雲。
鹧鸪聲裡數家 村。
潇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巾綸。
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
儒冠多誤身。
毛澤東沒有在紙上題名落款,那時還沒有這個習慣。
他把紙片推給博古:“詩想不起來了,是首詞,辛稼軒的。
” 博古拿起來看了,笑道:“我的古文底子雖差,但這一首我還是能讀懂的。
謝謝,儒冠多誤身……” 毛澤東說:“嗨,你怎麼隻看到那一句啊,還有嘛,揮羽扇,整巾綸,少年鞍馬塵。
這都是贊諸葛亮的文句嘞。
當然,你在這方面有些自知之明,不把自己看成是諸葛亮,也還是不錯的。
” 博古沒再說什麼,起身告辭走了。
第二天,如期召開政治局擴大會第二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在川黔邊建立根據地的決議》,同時通過了毛澤東提出的另外兩項提案:一是劉伯承回總部繼續擔任總參謀長;二是撤銷8軍團,并入5軍團,兩個中央縱隊合并為軍委縱隊。
根據通過的兩項提案,會議任命劉伯承兼軍委縱隊司令員,陳雲為政治委員,葉劍英為副司令員。
會議後,周恩來去向李德“彙報”實際上隻是去通報會議情況及其結果時,他們間竟第一次爆發了空前激烈的“舌戰”。
李德沒想到周恩來帶給他的那份會議《決定》,隻是讓他知道一下,而不是像往常那樣,中央和軍委所有決定都必須經過他的審定批準,這次卻是在他未參加會議的情況下“擅自”作出決定,并且發給了全軍,這完全是無視他作為“國際顧問”的存在。
李德一邊聽着周恩來的“彙報”,一邊看着伍修權用俄文趕譯出的《決定》文本,他越聽越看越生氣,對周恩來大聲吼道: “你們的會議決定是錯誤的,這個文件是無效的,不能發出更不準實行。
這是違反國際指示和中央方針的,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你要為此承擔責任……” 周恩來道:“李德同志,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李德繼續發火道:“你們早就串通好了,陰謀反對我,反對中央和國際!” 周恩來也生了氣,把桌子一拍說:“李德,請注意你的身份,不要太過分了!” 李德道:“我的身份是‘共産國際’軍事顧問,我代表國際……” 周恩來大聲道:“不,你沒有權利代表國際,更沒有權利代表我們中央,你僅僅是個軍事顧問,你隻有建議權,沒有指揮權,這是國際執委明确指示的,是你自己違背了國際指示,超越了職權,你要對此承擔責任!”說完指着《決定》譯稿鄭重說:“這是中央政治局正式通過的決議,任何人都隻有服從和執行的義務。
你是軍事顧問,也是共産黨員,你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但不能幹擾執行,這是黨的也是布爾什維克的組織紀律。
你好好考慮吧!” 這次“交鋒”以後,周恩來好多天沒再同李德說什麼,中央和軍委的許多工作,也不再向李德請示報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