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巴丘隐士

關燈
次他足足出去了十來天,我想應該能夠打聽到長沙的戰況。

     對于我的何許人,張機一直沒有問我,但從我身上的傷和穿的盔甲、騎的戰馬他也猜測到了我是一名将領,我也沒有必要掩飾自已的身份。

     張機神情凝重,道:“長沙深陷兵火,蒯越的數萬大軍已将城池團團圍困,文聘三度攻破城垣,又三次被張羨擊退,雙方戰況極是慘烈。

    ” 見我面有憂慮之色,張機又道:“不過,将軍的隊伍退守到了攸縣,暫時還沒有直接卷入長沙攻防戰,将軍盡可放心。

    這一次我在江夏郡,聽到從豫章過來的商賈傳言,将軍在那裡招攬流民,屯田墾荒,豐殷國庫,急民之所急,深郛民望,機心亦服膺之。

    ” 我擺手道:“先生雖隐世山林,卻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念,實是令人感沛,與先生相比,寵之所作所為不過是為自保求存而已,哪堪先生如此題贊!” 張機笑道:“醫人之術與養民之大事相比,如螢火之光,豈能相提并論,将軍言重了!” 張機潛心醫術,利祿功名對于他來說,早已沒有了吸引力,唯有百姓之安生時時挂念在他心中,如果說救我之初是出于一種醫師的道德的話,現在他則是在為能救我這個人而自豪。

     張機态度謙遜,又絲毫不以救人濟命的施恩者自居,我道:“先生過謙了!前些日先生言救我的另有其人,但不知是何人救我,我再就想問,不巧先生出外去了,這一次還請先生不咎告知。

    ” 張機哈哈一笑,道:“将軍請稍安勿燥,救你之人現不在此處,不過再過些日會來這裡,你不如權且耐下性子,将傷養好再說。

    ” 我點頭道:“先生教訓的是,隻是——。

    ”隻是我拉扯不住自已的思想,控制不了心中的那一份挂念,這後面的話我停頓了一下,終于沒有說出來。

     張機見我仍是執迷不悟,搖了搖頭,然後轉身背起竹簍,朝着溪澗小路行去,他這是要上門去為我采摘治傷的藥材。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人生目标,在這亂世之中,有才能的人士紛紛投靠諸候門下,希望憑着一已之長做官、求仕;而張機則不同,他選擇了另一條路,也許在他心裡,醫者無止境,行仁心以濟世才是最終的理想,為了這一信念,他從少年的老年,已經堅持了一輩子。

     人生匆匆百年,轉眼黃土沒路,我怔怔的望着他的背影,卻是思潮起伏,再也平靜不下來。

     …… “吾彈長铗兮,周遊四方;天地反覆兮,烈火欲殂;大廈将崩兮,一木難扶。

    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這歌聲高昴嘹亮,由遠及近,順着溪水傳來。

     我擡頭朝着青竹溪中望去,卻見不遠處溪水中央的竹排上站着一人,葛巾布袍,皂縧烏履,正哼着歌曲而來。

    聽琴而曉弦意,聞歌而知舒情,聽着歌聲中傳出的意境,分明是空負報國之志,卻無明主賞識的感歎。

     其實,自靈帝即位以來,賢士隐居山林,效仿終南捷徑的做法實際上已經行不通了。

     待竹排靠近,我上前道:“先生讨擾了,吳郡高寵谒見先生,可否請問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氏?” 這人一手按住腰間長铗,劍眉一挑,上下打量了我一會,卻不理我的問話,問道:“汝傷可好了嗎?” 他怎知我的傷勢,莫非他即是救我之人,我心裡一動。

     我忙道:“敢問前日可是先生出手救了高某?” 這人哈哈一陣大笑,連擺手道:“舉手之勞,不足言謝!” 我忙上前跪倒,雙手扶地,神情恭敬,說道:“救命大恩在上,請受高寵一拜!” 我這一番舉動倒全是憑心意而為,無半點不自然之處,這次出兵荊南我力排衆議,揮師西進,卻不料遭此大敗,如此能夠偷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