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巴丘隐士
關燈
小
中
大
疾奔的戰馬在厲聲長嘶,我揮舞長矟殺散一個個擋路的敵卒,剛想喘一口氣,前面卻又湧來黑壓壓的一大群敵人,我催馬想再迎上去,卻發現手中已無長矟,戰甲更是片片脫落——。
“哎呀——。
”我掙紮着想起身,卻是渾身疼痛動彈不得。
我強睜開眼,卻發現自已是躺在溫暖舒适的床上,我看到竹子劈削、編織而成的竹筒和籃子,甚至房内一切的擺設都在用竹子做成的。
這時門“吱——”一聲開了,走進了一位身着襦袍面目和善的老者,他一手撩起竹簾,一手端着一個碗,邁步向床邊而來。
“醒了,正好乘熱,把這碗藥喝了!”這老者雙眉一揚,輕聲說道。
“我—-這是在什麼地方?”我費力的支起身,問道。
“這裡是巴丘城外的清竹溪,你失血過多,已經躺在床上昏迷三天了,幸好你的根基體質不錯,否則—-。
” “多謝先生救命之恩!不知先生高名,望不吝告知?”我使力欲起身下床酬謝。
“你外傷甚重,萬萬不可下床,我乃南陽張機,字仲景,祖上便是行醫為生,身為一名醫者,救人于危難之中,乃是職責所在,豈敢妄圖感謝,再者救汝性命者,實另有其人,你要言謝,等傷好了,先謝過他吧!”老者伸手按住我的肩頭,讓我重又躺到竹床之上。
見我将信将疑,這老者又道:“别多想了,你先休息着,好好在此養傷,我就在隔壁房中醫看幾個得了風寒的患者,有事的話你叫我!”說罷,便轉身出門而去。
瞧着老人因常年采藥而有些微駝的背影,我一時悲喜交加,悲的是荠州口五百名與我朝夕相處的将士悉數陣亡,喜的是我足夠的幸運,重傷之下恰好遇上一位好的醫師。
陽春三月裡,楊柳細腰枝,梧桐兼細雨,輕歌漫舟頭,包着絹帕的少女從窗台前一閃而過,隻留下一串銀鈴聲的笑聲,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裡,我卻隻能靜靜的躺在床上,忍受着即将愈合的傷口帶來的陣陣騷癢。
我的傷口在張機妙手回春的醫術調理下,已漸好了一半,然久病之軀卻抵不過春天反複的天氣,傷寒之症侵入我的身體,幸爾張機以芍藥、芙蓉、牛黃等諸味藥引調治,半個月後才漸見好轉,我才能柱着拐杖到外面去走走了。
行在山水之間,那竹溪的山是綠的,竹溪的水是清的,當“叮咚”的水流經過時,生命便孕肓在其中,不信你聽,鳥兒在枝頭歡快的鳴唱,花兒在迎着陽光開放,更有無數斑瀾的蝴蝶在七彩的世界裡翩翩起舞,溪水潺潺,從溪頭往下看去,還可以清楚的見到落在溪澗底處的枯葉,擺着尾巴來回遊動的小魚,端是好一番田園詩畫般的景象。
我置身沉醉在山水之中,幾不能自拔。
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屬于這個世界的靈動的生命。
而那些你死我活的争鬥,攻伐,還有詭計,仿佛都遠離了這裡。
剩下的隻有一片清澈的天空。
如果,如果天下所有的地方都象這裡一樣多好? 唉,不知道這些天外面的局勢會是怎樣? 長沙之圍到底解了沒有? 慕沙、甘甯他們是否安然撤退到了攸縣? 還有豫章那邊希望一切都安好,千萬不要發生什麼意外。
想到這裡,我緊鎖雙眉,黯然的長歎了一聲,在我心底一連串的問号正在打結。
“将軍身在此處,心卻放不下外面,如此身心兩分,勞神過度,如何能安心養傷?”不知什麼時候,張機來到了我的身旁,道。
我問道:“先生這一次出去,可打探到什麼消息沒有?” 這些日子下來,我與張機倒也相處甚洽,張機除了在清竹溪隐居研究醫術外,還不時的到山外的長沙、武陵、江夏諸郡行醫濟世,這一
“哎呀——。
”我掙紮着想起身,卻是渾身疼痛動彈不得。
我強睜開眼,卻發現自已是躺在溫暖舒适的床上,我看到竹子劈削、編織而成的竹筒和籃子,甚至房内一切的擺設都在用竹子做成的。
這時門“吱——”一聲開了,走進了一位身着襦袍面目和善的老者,他一手撩起竹簾,一手端着一個碗,邁步向床邊而來。
“醒了,正好乘熱,把這碗藥喝了!”這老者雙眉一揚,輕聲說道。
“我—-這是在什麼地方?”我費力的支起身,問道。
“這裡是巴丘城外的清竹溪,你失血過多,已經躺在床上昏迷三天了,幸好你的根基體質不錯,否則—-。
” “多謝先生救命之恩!不知先生高名,望不吝告知?”我使力欲起身下床酬謝。
“你外傷甚重,萬萬不可下床,我乃南陽張機,字仲景,祖上便是行醫為生,身為一名醫者,救人于危難之中,乃是職責所在,豈敢妄圖感謝,再者救汝性命者,實另有其人,你要言謝,等傷好了,先謝過他吧!”老者伸手按住我的肩頭,讓我重又躺到竹床之上。
見我将信将疑,這老者又道:“别多想了,你先休息着,好好在此養傷,我就在隔壁房中醫看幾個得了風寒的患者,有事的話你叫我!”說罷,便轉身出門而去。
瞧着老人因常年采藥而有些微駝的背影,我一時悲喜交加,悲的是荠州口五百名與我朝夕相處的将士悉數陣亡,喜的是我足夠的幸運,重傷之下恰好遇上一位好的醫師。
陽春三月裡,楊柳細腰枝,梧桐兼細雨,輕歌漫舟頭,包着絹帕的少女從窗台前一閃而過,隻留下一串銀鈴聲的笑聲,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裡,我卻隻能靜靜的躺在床上,忍受着即将愈合的傷口帶來的陣陣騷癢。
我的傷口在張機妙手回春的醫術調理下,已漸好了一半,然久病之軀卻抵不過春天反複的天氣,傷寒之症侵入我的身體,幸爾張機以芍藥、芙蓉、牛黃等諸味藥引調治,半個月後才漸見好轉,我才能柱着拐杖到外面去走走了。
行在山水之間,那竹溪的山是綠的,竹溪的水是清的,當“叮咚”的水流經過時,生命便孕肓在其中,不信你聽,鳥兒在枝頭歡快的鳴唱,花兒在迎着陽光開放,更有無數斑瀾的蝴蝶在七彩的世界裡翩翩起舞,溪水潺潺,從溪頭往下看去,還可以清楚的見到落在溪澗底處的枯葉,擺着尾巴來回遊動的小魚,端是好一番田園詩畫般的景象。
我置身沉醉在山水之中,幾不能自拔。
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屬于這個世界的靈動的生命。
而那些你死我活的争鬥,攻伐,還有詭計,仿佛都遠離了這裡。
剩下的隻有一片清澈的天空。
如果,如果天下所有的地方都象這裡一樣多好? 唉,不知道這些天外面的局勢會是怎樣? 長沙之圍到底解了沒有? 慕沙、甘甯他們是否安然撤退到了攸縣? 還有豫章那邊希望一切都安好,千萬不要發生什麼意外。
想到這裡,我緊鎖雙眉,黯然的長歎了一聲,在我心底一連串的問号正在打結。
“将軍身在此處,心卻放不下外面,如此身心兩分,勞神過度,如何能安心養傷?”不知什麼時候,張機來到了我的身旁,道。
我問道:“先生這一次出去,可打探到什麼消息沒有?” 這些日子下來,我與張機倒也相處甚洽,張機除了在清竹溪隐居研究醫術外,還不時的到山外的長沙、武陵、江夏諸郡行醫濟世,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