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三十三

關燈
章。

    依傍佛經改頭換尾。

    或道名山自出。

    時唱仙洞飛來。

    何乃黃領獨知英賢罕睹。

    典籍不記書史無聞。

    試問當今道士推勘後出之經。

    為是老子别陳。

    為是天尊更說。

    若也更說。

    應有時方師資傳授。

    為是何年何月何邦何代。

    若在天上而說。

    何人傳來。

    若在西域而談。

    何人譯出。

    如其有據。

    容可流行。

    若也妄言。

    理須焚剪。

    又漢晉之代。

    僧号道士。

    寇謙得志僭冒其名。

    今稱法師愈為矯節。

    法師之号源出佛經。

    萬卷百家本無此語。

    且為法之師。

    名為法師。

    法即是師。

    名為法師。

    名義不知。

    妄安己号。

    按賢劫已來有三佛出。

    初佛出時人壽六萬歲第二佛。

    出時人壽四萬。

    第三佛出人壽二師。

    何乃改彼三皇妄合其數。

    又前說雲。

    上三氣中而有龍漢赤明之号。

    是時五運尚無但唯一氣。

    何有三皇之君人壽之數乎。

    上古縱有五龍四姓九頭十紀。

    亦無三皇建立年号。

    試問龍漢赤明上皇開皇。

    誰君之年乎。

    若言有說。

    史無明文。

    若言無憑。

    不可妄立。

    扣其兩端竟無一是。

    又伏羲之前文字未有。

    何出三洞靈寶之篇乎。

    又十二部名源出佛經。

    一代時教類分十二。

    道家名義不知何以妄着己典。

    如琢美玉拟作甑窐。

    雖受劬勞智者見诮。

     遊化九天僞(第二十六化雲。

    是時老君于青羊大會引尹喜冉。

    冉升空。

    初至第一天。

    見波利天帝。

    乘九光元靈之輿。

    蔭七元交晨之蓋。

    建五色攝魔之節。

    金童玉女九萬人。

    迎老君八大有宮。

    請問自然之道。

    如是摩夷天。

    楚寶天。

    化應天。

    不僑樂天。

    兜率天。

    煩延天。

    禅善天。

    郁單天。

    随處天。

    帝皆與金童玉女迎禮老君。

    請問法要。

    所到天宮皆設瓊漿碧醴丹液流薰蘭羞八徹靈芝珍果) 辯曰。

    昔我世尊初成正覺。

    不離道樹而赴諸天。

    一身不分而遍一切。

    即多而一。

    即一而多。

    猶如素月流空影分衆水。

    大塊噫氣萬竅怒号。

    大小鹹周遠近無隔。

    無心頓應豈正九天伯陽周之枉史。

    尹喜函谷關吏。

    身居下位。

    難等聖蹤。

    欲為己德。

    蓋善竊者。

    鬼神不覺。

    既為人知。

    非是好手。

    離欲而獲輕舉。

    禅定而感神通。

    老子既無此功。

    何以升于天上。

    昔列子居鄭。

    夫妻相忘。

    耳目不分。

    翛然絕寄。

    心凝形釋。

    骨肉都融。

    然後身如槁葉随風。

    東西萬裡須臾過旬乃返。

    而莊周譏雲。

    猶有所待。

    矧乎老耳。

    不絕妻子(老子之子名宗。

    宗之子名注。

    注之子名官。

    侍魏文侯)未逮形亡。

    過關乘薄軬之車。

    道經垂有身之患。

    讵可升天履霧駕鶴乘雲。

    拟效牟尼衿為己勝。

    且布施而獲大福。

    持戒而感生天。

    汝尚不達斯由。

    安能為天說法。

    欲界本六。

    妄雲九天。

    初禅純男。

    而雲玉女。

    勾虛闡僞巧說多端。

    且初禅已上。

    禅悅為食。

    定生喜樂舍念清淨何用瓊漿碧醴蘭羞八徹乎。

    将謂天上同于人間。

    羨酒肉之薰膻。

    争魚臭之穢濁。

    喻乎鸱耽死鼠為便鳳凰同。

    餐盜聽不真。

    請杜臆說。

    窮鄉多怪。

    曲學多辯。

    斯言信乎。

     偷佛經教僞(第三十化雲。

    胡王見太上徒衆甚多。

    疑是鬼魅。

    遂積薪焚之。

    火起沖天。

    老君放身光明。

    火中為王說金光明經。

    胡王益怒。

    納之大镬煮之三日。

    老君镬湯之中。

    蓮華湧出。

    坐蓮花上。

    說涅槃經。

    又雲。

    老君使尹喜為佛。

    與胡王為師忏悔三業六根五逆十惡。

    乃說五戒十善。

    并四十二章經) 辯曰。

    夫麒麟鬥而日月虧。

    鲸鲵死而彗星現。

    銅山崩而洛鐘應。

    葭灰缺而月暈殘。

    蓋感應之道交。

    故機教之相扣。

    人心渴仰法雨芳菲。

    沃彼情塵開他蒙昧。

    故孔子曰。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

    此明待問而說也。

    況乎聖人設教權變多方。

    豈使他人起怒自授焚溺。

    全無[怡-台+典][怡-台+墨]。

    強與他言。

    豈知虛往實歸之道哉[剜-夗+死]刻字樣巧合經名。

    既坐火焰上說金光明經。

    坐蓮華上說蓮花經。

    則道德二篇坐于道路而說。

    洞玄三部元在水洞而談。

    此既不然。

    彼雲何爾。

    且金光明性相通顯。

    法華經破權歸實。

    涅槃經明佛性真常。

    四十二章群經集出。

    不窮根蔕盜聽妄談。

    唯口起羞出何容易。

    難惑上智隻诳下愚。

    又上經既是老子所陳。

    道士應宜依而學。

    佛何乃合氣為道。

    專諷靈寶。

    試問三經文明何義。

    道藏既不收攝。

    道士又不通明。

    偷大聖之至诠。

    為老君之極唱。

    正符涅槃盜牛之喻。

    又同瞽者誤入金穴。

    雖得其寶未知何用。

    又曰。

    忏悔三業至年月齋法。

    若如是者。

    道士應通。

    且問忏悔是何語言。

    今此忏悔。

    為事忏耶。

    為理忏耶。

    約功德門而滅罪邪。

    約逆生死心而滅罪耶能忏之心宜有幾種。

    所忏之罪何處安排。

    忏悔二字由尚罕知。

    則三業六根五逆十惡。

    戒善之軌年月齋名。

    決不曉達。

    若是老子所說。

    道士應合備。

    知既然一字不通。

    顯知偷佛妄說。

    此同竊賊人物被主認着。

    猶不招承。

    更生拒辯。

    焚經火闆方乃慚惶。

    君子悔前不至如此。

     老君結氣成字僞(第八化雲。

    聖紀經雲。

    太上老君。

    昔于龍漢之年。

    從元始天尊。

    于中央大福堂國。

    說靈寶十部妙經。

    出法度人。

    又于東極大浮[黍-禾+利]國。

    出法度人。

    以紫筆書于空青之林。

    又于南極禅離界。

    以火煉真文瑩發字形。

    又于西極衛羅世界。

    北極郁單國。

    皆出法度人。

    老君以五方真氣之精。

    結成寶字。

    大方一丈。

    八角垂芒。

    為雲篆之形。

    飛鳥之狀。

    以立文章。

    又雲。

    墳典自我而出。

    經籍自我而生也) 辯曰。

    夫子字之聿興爰從上古。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始畫八卦。

    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由是文藉生焉。

    故有青丘紫府三皇刻石之文。

    綠檢黃繩六甲靈蜚之字。

    後有蒼颉。

    因而增制。

    大篆起于史籕。

    小篆興于李斯。

    飛白創于蔡邕。

    隸書變于程邈。

    秦書八體漢字六形。

    瘦金堆金。

    垂雲垂露。

    蔡葉龍爪顔體坡書。

    皆循古以增成。

    近代而改制。

    豈假真氣而結。

    何關老子傳來。

    掩竊他能炫賣己德。

    放舒白眼不恥清流。

    上雲。

    龍漢起于初氣。

    何有老子而生。

    既言紫筆書林。

    乃在蒙恬之後。

    牽今引古。

    欺我賢人。

    孔安國雲。

    伏羲神農黃帝之書。

    謂之三墳。

    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

    言常道也。

    易則三聖方定詩則群英之言。

    春秋孔子所修。

    禮則周公所定。

    爾雅周公所纂。

    國語丘明所述。

    劉熙釋名。

    許慎說字。

    埤蒼廣雅。

    桂苑珠叢。

    顧野王之玉篇。

    陸法言之切韻。

    各有源系。

    非幹老聃而言墳典自我而出經籍自我而主。

    荒唐謬談侮弄明哲亦猶相如上林說。

    盧橘夏熟。

    楊雄甘泉賦。

    玉樹冬菁。

    聽其言則洋洋美耳。

    究其事則杳杳空傳。

    矧乎國名虛設。

    妄采他書。

    大福堂。

    改大堂而取名。

    東浮黎。

    彷扶桑而立号。

    南禅黎。

    革重黎而标字。

    西衛羅。

    竊于迦維羅衛。

    北方全收郁單越名。

    十洲所不收。

    神異所不攝。

    地理無所紀。

    括地絕形名。

    空闡五車了無一實。

    偷鈴掩耳斯之謂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