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裕和吳世昌的貢獻(1)
關燈
小
中
大
963年中華書局出版,編者亦署名一粟。
是彙集曹雪芹和《紅樓夢》有關資料最全、最豐富的兩部書,給予紅學研究者的嘉惠,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不過,我想着重介紹一下吳恩裕和吳世昌兩位先生,他們是考證派紅學的兩員大将,是五六十年代與周汝昌鼎足而三的著名紅學家。
周汝昌以考證曹雪芹的家世著稱,吳恩裕以搜求曹雪芹的生平事迹見長,吳世昌以研究《紅樓夢》的版本和成書過程為主。
三個人最活躍的時期,是考證派紅學最興旺的時期。
吳恩裕以治西方政治思想史而涉身紅學,始于1954年,《曹雪芹的生平》是最初的代表作《曹雪芹的生平》連載于1954年8月12日至31日、9月1日至30日、10月4、5日香港《大公報》,共二十四篇,五萬多字,相當于一本簡略的《曹雪芹傳》。
。
不久,便有專門考證有關曹雪芹文獻資料的《有關曹雪芹八種》問世③《有關曹雪芹八種》包括:一、四松堂集外詩輯;二、四松堂集外詩輯跋;三、懋齋詩鈔稿本考;四、鹪鹩庵筆麈手稿考;五、永忠的延芬室集底稿殘本;六、明義及其《綠煙瑣窗集》詩選;七、敦敏、敦誠與曹雪芹;八、考稗小記。
中華書局1958年版。
《十種》把原《八種》的第一種移作附錄,另外增加“紅樓夢脂硯齋批語淺探二則”、“曹雪芹卒年考辨存稿三篇”、“記關于曹雪芹的傳說”三種。
1963年中華書局版。
,1963年,又擴展為“十種”③,最後彙輯為《曹雪芹叢考》一書吳恩裕:《曹雪芹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
和周汝昌一樣,吳恩裕也很注意最新材料的發掘,敦敏的《懋齋詩鈔》手稿、敦誠的《鹪鹩庵筆麈》手稿、永忠的《延芬室集》稿本,及抄本《四松堂詩鈔》和《鹪鹩庵雜詩》,都是吳恩裕先生發現的。
通過對這些新材料的考訂,雪芹從南京回到北京後的行蹤事迹得到了進一步說明。
最突出的是對敦誠“當時虎門數晨夕”詩句的考證,使我們知道曹雪芹曾經在右翼宗學做過事,這是吳恩裕的一個獨特發現,已為絕大多數紅學家所承認。
敦誠的《寄懷曹雪芹》是一首七言古詩,全詩十八句,寫道: 少陵昔贈曹将軍,曾曰魏武之子孫。
君又無乃将軍後,于今環堵蓬蒿屯。
揚州舊夢久已覺,且著臨邛犢鼻裈。
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
當時虎門數晨夕,西窗剪燭風雨昏。
接倒著容君傲,高談雄辯虱手扪。
感時思君不相見,薊門落日松亭樽。
勸君莫彈食客铗,勸君莫叩富兒門。
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敦誠;《寄懷曹雪芹》,見《四松堂集》卷一。
是彙集曹雪芹和《紅樓夢》有關資料最全、最豐富的兩部書,給予紅學研究者的嘉惠,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不過,我想着重介紹一下吳恩裕和吳世昌兩位先生,他們是考證派紅學的兩員大将,是五六十年代與周汝昌鼎足而三的著名紅學家。
周汝昌以考證曹雪芹的家世著稱,吳恩裕以搜求曹雪芹的生平事迹見長,吳世昌以研究《紅樓夢》的版本和成書過程為主。
三個人最活躍的時期,是考證派紅學最興旺的時期。
吳恩裕以治西方政治思想史而涉身紅學,始于1954年,《曹雪芹的生平》是最初的代表作《曹雪芹的生平》連載于1954年8月12日至31日、9月1日至30日、10月4、5日香港《大公報》,共二十四篇,五萬多字,相當于一本簡略的《曹雪芹傳》。
。
不久,便有專門考證有關曹雪芹文獻資料的《有關曹雪芹八種》問世③《有關曹雪芹八種》包括:一、四松堂集外詩輯;二、四松堂集外詩輯跋;三、懋齋詩鈔稿本考;四、鹪鹩庵筆麈手稿考;五、永忠的延芬室集底稿殘本;六、明義及其《綠煙瑣窗集》詩選;七、敦敏、敦誠與曹雪芹;八、考稗小記。
中華書局1958年版。
《十種》把原《八種》的第一種移作附錄,另外增加“紅樓夢脂硯齋批語淺探二則”、“曹雪芹卒年考辨存稿三篇”、“記關于曹雪芹的傳說”三種。
1963年中華書局版。
,1963年,又擴展為“十種”③,最後彙輯為《曹雪芹叢考》一書吳恩裕:《曹雪芹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
和周汝昌一樣,吳恩裕也很注意最新材料的發掘,敦敏的《懋齋詩鈔》手稿、敦誠的《鹪鹩庵筆麈》手稿、永忠的《延芬室集》稿本,及抄本《四松堂詩鈔》和《鹪鹩庵雜詩》,都是吳恩裕先生發現的。
通過對這些新材料的考訂,雪芹從南京回到北京後的行蹤事迹得到了進一步說明。
最突出的是對敦誠“當時虎門數晨夕”詩句的考證,使我們知道曹雪芹曾經在右翼宗學做過事,這是吳恩裕的一個獨特發現,已為絕大多數紅學家所承認。
敦誠的《寄懷曹雪芹》是一首七言古詩,全詩十八句,寫道: 少陵昔贈曹将軍,曾曰魏武之子孫。
君又無乃将軍後,于今環堵蓬蒿屯。
揚州舊夢久已覺,且著臨邛犢鼻裈。
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
當時虎門數晨夕,西窗剪燭風雨昏。
接倒著容君傲,高談雄辯虱手扪。
感時思君不相見,薊門落日松亭樽。
勸君莫彈食客铗,勸君莫叩富兒門。
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敦誠;《寄懷曹雪芹》,見《四松堂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