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公案—甲戌本《凡例》出自誰人之手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早期抄本中,惟獨甲戌本卷首有一篇《凡例》,共五條,計七百一十字,内容包括介紹《紅樓夢》各種不同書名的來曆,指出書中寫帝王所在的京都時使用的特殊稱謂,說明《紅樓夢》描寫的重點是“着意于閨中”,聲明《紅樓夢》不幹涉朝廷,以及解釋第一回回目的含義,引用作者的話闡明作書緣起等;另外還有一首七律:“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凡例》的體例很不統一,内容亦有自相矛盾之處,第五條系第一回的題解性質,其他諸脂評本也都有,隻是抄寫款式不同,文字亦微有出入。因此《凡例》似不出自同一人的手筆。有的研究者主張第五條為脂硯齋所寫,另外四條是後人補上去的。也有人認為《凡例》是脂硯齋所寫,後來被删去了一至四條,剩下的第五條便成為庚辰、夢稿、戚序等本第一回的回前總評。這樣說須有一個假定,即甲戌本确為抄本的最早者。潘重規即認為甲戌本最早,并推斷《凡例》系曹雪芹、脂硯齋以前的人所寫。但很多紅學考證專家不贊成潘說,反而認為甲戌本最晚,所以才有商業性質的《凡例》,因此懷疑是書商所拟作。當然也有人認為《凡例》是曹雪芹自己所寫的。為了這篇《凡例》,胡适、俞平伯、吳世昌、潘重規、馮其庸、趙岡、周策縱等紅學專家,都發表過意見或撰寫了專文。
然而《凡例》究竟是誰寫的?至今無法定谳,仍然是一樁有待探考的紅學公案。此一公案涉及到甲戌本底本的年代問題,對弄清楚《紅樓夢》早期抄本的版本系統大有助益。
公案之六:《紅樓夢》的版本系統
現在已發現的屬于脂評系統的抄本計有十二種,即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夢稿本、舒元炜序本、戚蓼生序本、夢覺主人序本、鄭振铎藏本、蒙古王府本、南京圖書館藏戚序本、列甯格勒藏抄本、靖應鵑藏抄本。除靖藏本不幸“迷失”,其他諸抄本,大部分已經影印出版,連列甯格勒藏本也于去年由中華書局影印行世了。
但對這十二種抄本的研究是很不夠的,文章雖然發表過不少,專書亦時有出版,但距離理清這些版本的系統還相去甚遠。可以說,在《紅樓夢》的版本系統問題上,迄今為止,還是言人人殊,無以定論。往往一說即出,很快就遭到反駁,而反駁者自己,也不一定堅信己說。特别是版本演變和《紅樓夢》成書過程的關系,現在還未能找到大家都基本認可的說法。更不要說不同版本中的脂批的比較和研究,仍有待于研究者做出進一步的努力。至于這些版本的時間順序,簡直是個謎。甲戌本名稱的不妥,許多研究者都指出了,因為上面有丁亥年的批語,當然不可能是乾隆十九年甲戌的本子。但仍有不少研究者,包括胡适,堅決認定甲戌本是“海内最古的紅樓夢抄本”。己卯本和庚辰本的關系,因觀點不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馮其庸和應必誠各自一本專著。戚序本,也有很早和很晚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
總之,《紅樓夢》的版本系統,即使在紅學專家面前,也還是個謎,因此隻能成為聚訟不已的公案,誘發人們繼續研究下去。
《凡例》的體例很不統一,内容亦有自相矛盾之處,第五條系第一回的題解性質,其他諸脂評本也都有,隻是抄寫款式不同,文字亦微有出入。因此《凡例》似不出自同一人的手筆。有的研究者主張第五條為脂硯齋所寫,另外四條是後人補上去的。也有人認為《凡例》是脂硯齋所寫,後來被删去了一至四條,剩下的第五條便成為庚辰、夢稿、戚序等本第一回的回前總評。這樣說須有一個假定,即甲戌本确為抄本的最早者。潘重規即認為甲戌本最早,并推斷《凡例》系曹雪芹、脂硯齋以前的人所寫。但很多紅學考證專家不贊成潘說,反而認為甲戌本最晚,所以才有商業性質的《凡例》,因此懷疑是書商所拟作。當然也有人認為《凡例》是曹雪芹自己所寫的。為了這篇《凡例》,胡适、俞平伯、吳世昌、潘重規、馮其庸、趙岡、周策縱等紅學專家,都發表過意見或撰寫了專文。
然而《凡例》究竟是誰寫的?至今無法定谳,仍然是一樁有待探考的紅學公案。此一公案涉及到甲戌本底本的年代問題,對弄清楚《紅樓夢》早期抄本的版本系統大有助益。
公案之六:《紅樓夢》的版本系統
現在已發現的屬于脂評系統的抄本計有十二種,即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夢稿本、舒元炜序本、戚蓼生序本、夢覺主人序本、鄭振铎藏本、蒙古王府本、南京圖書館藏戚序本、列甯格勒藏抄本、靖應鵑藏抄本。除靖藏本不幸“迷失”,其他諸抄本,大部分已經影印出版,連列甯格勒藏本也于去年由中華書局影印行世了。
但對這十二種抄本的研究是很不夠的,文章雖然發表過不少,專書亦時有出版,但距離理清這些版本的系統還相去甚遠。可以說,在《紅樓夢》的版本系統問題上,迄今為止,還是言人人殊,無以定論。往往一說即出,很快就遭到反駁,而反駁者自己,也不一定堅信己說。特别是版本演變和《紅樓夢》成書過程的關系,現在還未能找到大家都基本認可的說法。更不要說不同版本中的脂批的比較和研究,仍有待于研究者做出進一步的努力。至于這些版本的時間順序,簡直是個謎。甲戌本名稱的不妥,許多研究者都指出了,因為上面有丁亥年的批語,當然不可能是乾隆十九年甲戌的本子。但仍有不少研究者,包括胡适,堅決認定甲戌本是“海内最古的紅樓夢抄本”。己卯本和庚辰本的關系,因觀點不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馮其庸和應必誠各自一本專著。戚序本,也有很早和很晚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
總之,《紅樓夢》的版本系統,即使在紅學專家面前,也還是個謎,因此隻能成為聚訟不已的公案,誘發人們繼續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