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小
中
大
他一人逃脫了責難。
這個世界樂于支持那些懇求讨好的人,反對那些值得敬重的人,因此,他很容易得到一種誰也不去嫉妒他的贊揚。
我們的戲劇家的作品後來又落在托馬斯·漢默爵士之手上,他是牛津編輯家。
在我看來,他有天生的傑出能力去做這類編輯工作。
他最早所做出修訂的批評,呈現一種直覺―詩人的意圖借助于這個直覺立即清晰表現;呈現一種智慧的敏感,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編輯處理作品。
他無疑讀得很多。
他熟悉風俗、觀念和傳統,似乎無所不知。
他經常學習而不炫耀自己。
他在試圖找到或發現一個意義之前,不會說出他所不了解的東西,盡管有時匆忙搞錯而隻要稍微注意就能發現。
他渴望簡化語法,可不能确定作者是否有意講究語法。
相比于詞語,莎士比亞更關注一系列的觀點。
他的語言不是專為讀者而創作的,能把他的思想意義傳達給觀衆,就是他對語言的一切希望。
漢默所緻力于修訂的韻律受到非常強烈的批評。
他發現,由于一些編輯者默默地改編和加入其他内容,許多文字的韻律已遭到改變。
他認為,自己應被允許做進一步的改編,而這種改編的做法已得以進行并沒有受到責難。
應該承認,他的改編總的來說大緻是公正的,幾乎很少有背離原文的。
不論是捏造還是借用,他把自己的修改之處插入原文裡,沒有對任何改編本給予說明,這表明他掠奪了前輩的勞動成果,使他的編輯本缺少權威。
他确實對自己和别人都表現得過分自信。
他假設蒲柏和西奧博爾德所做的都是正确的,似乎從不對批評家的錯誤表示懷疑,卻理所當然地聲稱自己應該得到慷慨的贊譽。
鑒于他所做的解釋都經過其認真研究和思考,我保留了他的所有注解。
我相信,每個讀者都希望能讀到更多。
評論最後一位編者?有更多的難處。
身居高位理應受到尊敬,當代名人令人關注,天才和博學應得崇拜。
可他不應怪罪人們對他的随便,因為他也經常有随便冒犯人的事,他也不能熱烈地期待人們怎麼去評價他的注釋,因為他自己從未考慮注釋是一種嚴肅的工作,因此,我假設,創作的激情冷卻後他已不再把其快樂傾瀉的文字當回事。
他注釋的獨創和主要的錯誤在于執着于他最初的想法。
這個倉促是由敏銳發現的意識造成的。
他的自信也許對他有幫助,他想通過表面的觀察就完成那些靠勤勞才能深入到最底層的任務。
他的注解有時表現得不恰當,有時胡亂猜測。
他有時給作者更深奧的意義,超出作者句子的本意;有時在别人看來很平常的文字他卻指責其荒謬。
但是他的校訂同時也使人滿意,他對一些模糊句子的解釋也顯示出他的學問和敏銳。
我通常對他的注釋中那些公衆普遍反對的進行删除,或者删除那些因為不适合而受到批評的注釋。
我假設作者本人也希望這些部分被人忘卻。
對其他部分中的一些我給予最高的評價,把它們插入文本以供閱讀和參考。
有些似是而非、值得注意的部分,我留給讀者去判斷。
有些我做出毫無保留的批評,可我保證,自己并沒有惡語中傷,也沒有戲谑侮辱。
重新審查我的書稿,查看有多少頁紙浪費在互相辯駁上,我心裡很不愉快。
考慮到學問的進步、智慧和理性已用于解決各種大小的重要問題,不管是誰都一定會哀歎研究的徒勞無功和真理的進步太緩慢,并意識到,每個研究者的極大努力,隻不過是要推翻他以前的研究者。
新體系建造者首要關心的是摧毀它面前的建築物。
為作家做注解的人的主要願望是,要表明其他批評家有多少訛誤,又有多少朦胧晦澀。
當真理不再引起争議時,那盛行一時的思想觀念會被其他時代駁斥和反對,又會在另一個遙遠的時代再次興起并受到追捧。
于是,保持在這種狀态下的人類思想沒有進步―有時對,有時錯,因相互的入侵而占有彼此的位置。
知識的洪水看似灌輸了整個時代,可退潮後留下另一片幹枯荒漠的大地;突然閃耀的智慧星光給陰暗的地區帶來一時燦爛的光輝,可突然熄滅的光亮又留給人類繼續摸索自己的道路。
這些大起大落和所有知識進步的自相矛盾已為世人所知,即使那些身居最高位和擁有最輝煌聲譽的人也無法逃避,因此,那些批評家和注釋家就更應耐心地忍受一切榮辱,何況他們把自己歸類于圍繞作家旋轉的衛星。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對他的俘虜說:&ldquo你現在遭受的是我阿喀琉斯在另一個時間必須遭受的痛苦。
若你明白,又怎能乞求饒命呢?&rdquo 沃伯頓博士有很大的名聲,足以讓那些以他為對手的人出名。
他注解引起的争議是如此巨大,難以分辨。
主要攻擊他的是寫《批評标準》和《重評莎士比亞文本》的兩位作者?。
一個用輕狂語氣挑剔奚落他的錯誤,足以表明争議的輕率無聊;另一個用陰險狠毒的方式攻擊,就像他卷入謀殺者或煽動者案件中去做公正的判斷一樣。
這類責備一方面如蟲子,叮一下吸點血,快樂地飛走,然後再來叮擾;另一方面如毒蛇在咬一口之後,為留下感染和惡疾而洋洋得意。
當我想到第一個人和他的同夥時,我記得科裡奧蘭納斯的憂慮,他擔心&ldquo女孩用唾液,男孩用石塊,在微不足道的戰鬥中殺死他&rdquo,另一個形象也出現在我腦海裡,我記得在《麥克白》中的奇景: 夜鷹高飛在她引以為豪的地方, 被一個鼠般的小鷹追捕而喪命。
無論如何,如果讓我對他們做出公正的評價,他們中一個是才子,一個是學者。
他們都有發現錯誤的敏銳能力,都有能力解釋意義模糊的句子,可當他們立志要揣測和修訂文本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錯誤我們都能看得出來。
他們表現出的有限能力,也許能教他們更公正地對待其他人的努力。
在沃伯頓博士的編輯本之前,厄普頓先生出版了《莎士比亞批評論》。
這個人有語言技巧,熟悉書本,可缺少天才的活力和趣味。
他的許多解釋令人好奇是否有用。
盡管他承認,他反對編輯者自信的放肆,堅持古老的版本,可他同樣不能限制自己修改的狂熱。
他的直率顯然沒有得到技巧上的支持。
對每個冷酷的經驗主義者來說,一次成功的經驗就會使他心潮澎湃,把自己擴展為一個理論家。
一個勤奮的校對者同樣有時在不幸運中玩弄荒唐的猜測遊戲。
格雷博士同樣出版了一本關于莎士比亞的書―《評論、曆史和注解筆記》。
他精讀古代英語作家的書,做出了一些有用的評論。
他對所進行的工作有充分的準備,可他既不企圖做出公正的批評,也不做修訂的評注。
他使用自己的記憶力多過使用睿智。
知識能力不如他的人,都應該盡力效仿他的謙虛。
我以極大的真誠談到所有的前輩注釋家,他們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沒有一個地方未做出改進的注解,沒有一個人不是從前人那裡得到幫助和借鑒。
我希望後來人說到我時會同他們一樣。
不論我引用了他們什麼看法,我都有意把他們看作原創作家。
當然,隻要我認為寫的是自己的看法,我就不會把名譽給别人。
在有些情況下,我也許隻是在想當然,可一旦我發現占用了其他注釋者的評論,我願意把這或大或小的榮譽轉給第一個注釋者,這是為了排除異議,保護他的權益和他的孤立無援。
第二個注釋者要證明他的主張純粹是自己的,他并不總是能絕對肯定地把獨創與記憶區别開來。
我以公正的态度對待這些注釋家,可他們之間卻從未公正地善待彼此。
一個注釋家如此自然地表現他的刻薄,這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并不容易理解,因為他讨論的主題是很不重要的,既不涉及财産也不關涉自由,也不去支持宗派或黨派的利益。
不同的閱讀文本,不同解釋的段落,似乎能夠引起世人的矚目,可這些關注隻涉及智慧,無須卷入熱情。
但不論是因為&ldquo小事使小氣的人自豪&rdquo,虛榮心會使人抓住所有微小的機會來表現自己;或者是因為所有那些對立的觀念,那些即使不再引起争辯的看法,也會讓傲慢的人憤怒;總之人們常在注釋中發現一股自發的謾罵和輕蔑,比那些政治中被對手雇傭來诽謗他的最惱怒的争論,表現得還要激烈和狠毒。
也許正是一些微小的事情才會導緻熱情的力量。
當被檢驗的真實幾乎不存在,不再引人注意,借助于憤怒和驚歎就能擴大它的範圍。
當把掌握命運的人的名字添上後,所有原本無關緊要的事都會引人注意。
一個注釋者确實有極大的誘惑力,讓他借颠覆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缺少的名譽,就好比他要把一小塊金子敲成碎片撒在大地上,或者他努力把通過任何技藝或勤奮都不能提煉成酒精的原料制成泡沫。
我所引用或寫下的注解,或起說明作用,對那些困難的文字加以解釋;或起判斷作用,對錯誤和精彩之處給予評論;或起修訂作用,對錯訛之處加以改正。
從其他地方借用來的解釋,如果我沒有加入其他的解釋,我通常假設它們是正确的,至少我打算默認,表明我提不出更好的建議。
在所有這些編輯勞動後,我發現,有許多段落在我看來會妨礙大量的讀者,而我的責任就是讓這些句子通順。
有些人覺得注釋者寫得太少,另一些人又覺得他寫得太多。
哪些有必要加注釋,隻能根據注釋者的經驗來決定。
無論他多麼謹小慎微,最終還是要解釋許多專家認為不會引起誤解的句子,還是要删除許多無知者需要他幫助解釋的詞組。
這些責備都是相對的,注釋者要耐心地容忍。
我所盡力做的不是制造多餘的豐富,也不是做細心的保留。
我希望自己能把作者的意義呈現給讀者,打消在這之前因為細讀它們而感到害怕的心理。
我希望,靠傳達純潔和理性的愉快能為大衆讀者做些貢獻。
對一個作者來說,他的創作不體現系統和因果關系,而隻是在很多即興的暗示和模糊的影射中,表現出不連貫和遊移不定的思想,人們不能期待任何一個注釋家能對他做出全面的解釋。
當一個名字被埋沒後,關于這個人的所有看法在幾年内都不可避免地消失。
關于風俗習慣太細微的注解,如服裝的模式、談話的禮節、訪問的規則、家具的擺設和儀式的舉行,都不能引人注意,盡管這些在熟悉的對話中很自然就能發現,可它們是那麼多變和不穩定,以緻不容易保留或複原。
人們知道的一些事理是在細讀一些收藏起來的模模糊糊、陳舊無用的書報中偶然得到的,并且有其他不同的看法。
人人都會有一些這樣的常識,可不會有很多。
當一個作者引起公衆的注意後,有些能做出新解釋的人會交流他們的看法,時間長了也會産生一些靠勤奮努力難以理解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我隻能強迫自己接受任何現成的段落,盡管我不了解它們,但也許以後能得到解釋。
我希望我能說明一些其他人忽視或誤解的地方,有時用短語評價,有時用旁注,如每個編輯者那樣根據他的願望添加内容。
我經常為做出一個注解,花費比本來應值得注意的事還要多的勞動,可這困難的注解并不是最重要的。
不過,對一個編輯者來說,任何作品模糊不清都不是小事情。
我沒有特别注意那些詩性的美麗或過失。
對有些劇本我給予過多公正的觀察,有些劇本則關注太少,這不是根據它們價值的不同比例關系做出的,而是因為我計劃這部分注釋時,憑偶然興趣,有時反複無常。
我認為,讀者都不願發現自己能想到的看法被說破。
人們對發現或創作的東西很自然地要比單純接受更興奮。
判斷能力就和其他能力一樣,要靠實踐去提高,它的進步會受到屈從武斷觀念的阻礙,如同使用公式表格,記憶力會變得遲鈍。
有些啟蒙示範,無論如何都是必要的。
有些技巧是接受規則形成的,有些是靠習慣習得的。
因此,我盡量去示範它們,以便讓後來的批評者觸類旁通。
在多數劇本的結尾,我增加一些短的評注,包括對錯訛處的批評和對優秀處的贊揚。
在這些評語中,我不知道有多少是與目前看法相左的,可我沒有任何标新立異、要故意與衆不同的念頭。
我的短評也并非在任何方面都進行細緻和重點的檢查,因此,可以想象在那些被譴責的劇本中,有被贊揚的東西,而在那些被贊揚的劇本中,也有很多被譴責的東西。
所有編輯者對前後的版本,都是在極大努力之下加以整理編輯的。
這些評注引起過最傲慢的炫耀,激起過最熱烈的諷刺。
正是這些旨在修訂錯訛句子的注釋最早引起公衆興趣,因為蒲柏和西奧博爾德在校勘這些段落中發生過激烈分歧。
這類興趣因為雙方争論受到某種惡意動機的迫害持續下去,一直成為所有反對出版《莎士比亞戲劇集》的理由。
許多段落經過編輯者之手仍有錯誤,這是肯定無疑的。
要進行修訂,隻能校對版本或運用智力猜測。
校對者的世界安全和容易,猜測者則危險和困難。
由于劇本的大部分都保存在幸存的唯一版本裡,危險不可回避,困難也難以拒絕。
這些競相模仿的修改,使得迄今為止的解釋有些來自每個出版者努力勞動的結果,我已把它們彙集到文本中。
在我看來,有些應該是可靠的。
我對有些文句進行删除,沒有給予說明,那是因為它們的錯誤很明顯。
我對有些文句留下注釋,沒有加以批評或肯定,以便保留争議和辯論的平衡。
有些文句看來似是而非但并非确定有錯,我随即加上注解。
由于把其他人的注解做了分類,我最後試圖看能否代為糾正他們的錯誤,或怎麼能夠彌補他們的纰漏。
我盡量比較我能得到的版本,希望有更多版本,可我發現自己與那些保留稀有版本的收藏家難以交流。
因偶然機會或友情得到的版本,我已經一一舉例,免得因為我沒能力得到版本就責備我疏忽。
經過檢查過去的版本,我很快就發現,後來的出版者都誇耀自己的勤奮,導緻很多段落沒有得到權威的檢驗,并滿足于羅武确立文本的規則,即使他們明知這是一種武斷的做法,也很少想到去發現它們的錯誤。
羅武對有些詞的改動,隻是因為改動之後的這個詞在他看來具有更優雅或更智慧的趣味。
這類錯訛我經常不加說明地予以更正。
為了維護我們語言的曆史,保持我們詞語的真實力量,隻有讓作者的文本免于摻雜錯誤、保持純正才能達到。
其他的改動經常是為了調節韻律以使其更和諧。
我沒有采取同樣嚴格的方法來處理它們。
如果隻有一個詞被改動,或有一段話增加或删除,我有時會容忍,任其保持自然狀态。
因為這類變化無常的文本,可随意對待。
可一旦選取了原始的用語後,不論什麼理由我都不會把這種改動的做法推而廣之。
比較各個版本後的必要修改條文,我已加入文本中。
有時這種改動很小,所以沒有加注解,有時則會寫上改動它們的理由。
盡管有時猜測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沒有因此鬧着玩或肆意縱容自己。
我設定的原則是,古書的注解可能就是真實的,不再為了文雅、易懂或隻是增加它的意思而去任意改變它。
盡管很多顯得可信之處隻是因為忠實于原始用語,或者因為許多判斷是在第一次出版時做出的,然而,那些有許多版本在手的人,比起我們這些靠想象來讀它的人,在閱讀中會有更多獲得正确的保證。
可事實上,這些人經常由于無知或疏忽,做出莫名其妙的錯誤,有時需要批評家加以适當幹涉,在大膽猜測和小心求證之間保持平衡。
面對那些困惑而無法回避的段落和句子,我企圖采取這個批評原則,盡力去發現它有什麼意義而不是妄下判斷。
我最初總是反複研究老版本,看是否有任何空隙可以讓光亮進入,即使休提斯也不會責備我為了實現修訂的目的而拒絕研究難題。
在這最謹慎的行業,我做得并非不成功。
我已糾正許多因蠻勇而被篡改的句子,保證許多句意免遭修訂襲擊的厄運。
我采取了羅馬人的心理,即挽救一個公民比殺死一個敵人更榮耀。
比起批評攻擊,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細緻地保護它們。
我已保留從戲劇到演出的分幕面貌,盡管我認為,幾乎所有劇本都缺少權威根據。
有的劇本在最新版本裡分幕,可它們在第一對開本裡沒有分幕;有些對開本有分幕而以前卻沒分幕。
劇場設定的模式是,每個劇本要求有四幕的間隔,可如果有這類創作,我們這位作者在創作上也很少去适當安排這種模式。
一幕表示劇中沒有時間間隔或地點變化的許多行動,一個停頓開始新的一幕。
在每個真實生活中,每個被模仿的行動的間隔時間可多可少,那些限制五幕的做法是偶然和武斷的,莎士比亞知道這個并采用它。
他最早出版的劇本是一氣呵成的,現在應該把它的停頓表現出來,盡量在情景變化的時候,或在合适的任何時間内插入停頓。
這個方法能很快制止成百上千的謬誤。
在把作者的戲劇恢複到完整面貌方面,我根據自己的能力全權處理标點符号。
那些破壞詞意和句子的人,他們何曾對冒号和逗号加以注意?因此,不論哪個可加标點的句子,我都會默默地改進。
有的劇本處理得很認真,其他的則一般,因為要把&ldquo忙碌的眼睛&rdquo固定在逐漸消失的物體上,或讓散漫的思想專注于短暫的真實上,都是很困難的。
我采取同樣自作主張的自由态度,對待小品詞或其他一些無關要緊的詞語。
我有時把它們加入或删除,并沒有給予說明。
有時,我做的這些工作其他編輯者也會去做的,确實,從文本的方面看,也證明了它們很有必要。
讀者中的大多數人,不會責備我們忽略小問題,他們關心的反而是為什麼要采取如此重要的讨論和如此嚴肅的措辭,并花費大量的勞動在這些詞語之類的細枝末節上。
對這些問題我可以自信地回答,他們是在判斷一個自己不了解的藝術。
然而,我們不能用他們的無知來譴責他們,當然,也不能期待他們經過學習批評方法後,就能變成一般意義上的有用、幸運和智慧。
我知道,猜測得越多,可信度就會越少。
在印刷出版了幾個劇本後,我決心不再插入我個人閱讀文本的看法。
現在我慶幸自己在這方面的謹慎,不然,每天我都要懷疑自己的修訂。
由于我很相信自己在劇本方面的想象力,如果我在這些旁注内加入怪誕的想法并為此承受了不幸,那麼,人們不應對此加以指責。
如果建議是作為猜測提出來的,那麼這種猜測不應有任何危害。
隻要文本仍然保持原樣,對它們的一些改動還是可行的,盡管提出這些改動的人并不認為有必要或妥當。
如果我的解釋沒有什麼價值,那麼,它們也并沒有被賣弄地展現或被糾纏不休地強加于讀者。
我本可以寫長篇大論的注解,因為寫這些注解的技巧不難做到。
這類寫作首先對從前的編輯版本加以指責,說他們愚蠢、疏忽、無知,如驢那樣笨而無趣,揭示前前後後舊注解的所有疏忽和荒謬,然後再提出一些膚淺讀者認為華麗而編者惱怒加以駁斥的建議,最後再寫出真實的解釋,用冗長的句子、高聲的喝彩總結自己的發現,冷靜地希望批評真正的進步和繁榮。
這些似乎都能做到,也許有時在做的時候并非不恰當。
可是,我對此總是保持警惕。
如果解釋是正确的,那要用許多詞才能證明它是錯的,而如果解釋是錯的,不能不需要付出許多精力來顯示它是正确的。
因此,滿意的修訂應恰到好處地擊中要害,那個&ldquo若懷疑,就膽怯止步&rdquo的道德規則,也應很好地應用于校勘方面。
水手看到到處都是殘船廢物,自然對海岸感到非常恐懼。
我看到眼前許多重要的冒險都以失敗告終,不得不十分戒備。
我為每頁都遭遇到智者與它自身的狡辯做鬥争,學者因它自身矛盾的看法而困惑。
我被迫去責備那些我尊敬的人,也不能不想到如果我駁斥他們的修訂,同樣的命運也會很快落在我身上―我糾正的許多注解,很快就會被其他編輯者辯護和重新解釋。
我看見,批評家抹去其他人的名字, 用辛勞鞏固自己的位置。
可他們自己又如同其他人,很快就要讓位 或者消失,把最早的名譽丢棄。
&mdash&mdash蒲柏 如果我們考慮到,在校勘中沒有體系、沒有原則和公認的規範,可以用來規範相關的看法、猜測性的批評和注解,那麼常常犯錯誤,在他人或自己來看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他犯錯的機會出現在每次企圖改正的地方,如對段落的一個間接的看法、一個稍有誤解的句子、一個臨時不注意的部分銜接,這些都足以使他不僅改動失敗而且相當可笑。
當他做出最好的注解時,他也隻是做出許多可能之一的注解。
對他提出的注解,其他人總能與他的主張相抵觸。
危險潛藏在快樂下面這種狀态是令人憂慮的。
很少有人能抵制校勘的誘惑,享有發現的所有快樂和自豪。
一個人一旦開始一個愉快的改動後,他會太興奮以至于難以考慮會出現什麼别的反對意見。
猜測的批評方法在知識世界被廣泛使用。
我的意圖不是要貶低這種研究,因為這種研究被許多偉大的思想家運用,從文藝複興到我們現在的時代,從意大利的艾勒爾主教到英國的本特利。
批評家在運用自己的智慧評價古代作家上得到過許多幫助,而莎士比亞的編輯者注定缺少這些幫助。
批評家運用語法結構和固定的語言,這些結構有助于讓文本更清晰,因此荷馬的作品和喬叟的比起來隻有少數段落不易明白。
詞語不僅是一個可知的體系,還有不變的特殊性,它們能指導和限制如何選擇。
通常手稿不止一個,把它們集合起來,不會發生同樣的錯誤。
斯卡利傑?向薩爾馬修斯?承認,薩爾馬修斯的校勘讓他感到滿意處不多。
&ldquo猜測成為我們的遊戲,當我們後來發現有更好的草稿後,我們為猜測感到遺憾。
&rdquo利普修斯?抱怨,批評家試圖改變錯誤而犯下錯誤:&ldquo通常人們都認為是錯的,現在因為要改正它們而引起麻煩。
&rdquo确實,由于使用純粹的猜測,盡管斯卡利傑和利普修斯的校勘本表現出傑出的睿智和博學,可還是有模糊不清和可疑之處,如同我和西奧博爾德的注釋編輯本一樣。
也許不應更多批評我做得錯而不是做得少。
我最終對是否能引起公衆的期待沒有把握。
無知者的期待是不确定的,而智者的期待常是蠻橫專制的。
要滿足那些不知道自己要求什麼的人,或那些決意要把不可能做的事做下去的人,是很困難的。
對不能提出更多我自己的看法,我确實很失望,然而我還是以最大的熱心盡力進行我的工作。
在整本書裡,隻要在我看來是錯的,我都一一糾正,或者有模糊不清的我都盡力加以說明。
也有許多方面,我與其他人一樣不成功。
在我做出所有努力後,我知難回避并承認失敗。
我沒有自以為優越而忽視那些讓讀者和我自己都感到有困難的句子。
如果有我不能說明的,應屬于我的無知。
我本應很容易就在一些淺顯易懂處添加一堆看起來有學問的注解。
可若沒有必要,我什麼也不去做。
對那些有人說過的,我也就不再多說。
這樣的處理不應歸咎于我的疏忽。
注解常常是很有必要的,可它們也是個不可避免的罪惡。
那些還不熟悉莎士比亞的藝術魅力,并急切享受他劇本帶來的最大快樂的人,應把每個劇本都從開頭讀到結尾,完全忽視所有關于他的評注。
幻想一旦飛翔,就不要停留在糾正或解釋上。
注意力強烈集中時,就讓輕蔑避開西奧博爾德和蒲柏的名字。
讓讀者一氣讀下去,不必理會什麼地方明白和模糊,什麼句子完整和錯亂,讓讀者保留讀傳奇故事中所理解的對話和他的興趣,一旦新奇感和愉快感消失後,再讓他們嘗試準确閱讀注解。
某個特殊段落在注解中能得到清楚說明,可它會削弱總體的效果。
因為人們的心靈受注解幹擾而凍結,使思想偏離了重要的主題。
此時讀者在閱讀時感到疲倦,他懷疑卻不知道為什麼,最後隻能把他如此勤奮研讀的書本全抛棄。
隻有全部了解之後,才能對局部做檢驗。
需要保持某種理智的距離,才能理解所有偉大作品的總體設計和它真實的部分。
近距離隻能看到它們細微處的美,而不能發現整體的美。
認為編輯者們沒有成功增加讀者對這位戲劇作者的閱讀興趣,這是一個沒有充滿感激的說法。
莎士比亞被閱讀、欣賞、研究和模仿,同時他也受所有因無知和疏忽堆積在他面前的那些不适當的句子折磨。
當他的文字還沒注解、他的幻想還不為人知時,德萊頓就說過: &ldquo莎士比亞這個人,在所有現代甚至古代詩人中,有最偉大和最廣博的心靈。
所有自然形象都呈現在他面前,他很幸運可以不費勁地描寫它們。
對他描寫的任何事,你不僅看得更清楚,還感覺很深刻。
那些責備他缺少教育的人,無疑給了他最高的贊揚:他是天生的學者;他不需要書本的知識來認識自然;他看得深入,發現它們就在裡面。
我不能說他無所不為;如果他真是如此,那我把他與最偉大的人物做比較都會損害他。
很多時候,他的戲劇平淡乏味,他的喜劇智慧退化到淺顯,他的嚴肅膨脹為空洞無物。
可是,他表現某些偉大場面時卻總是偉大的。
沒有人敢說,一旦有适合他智慧的題目,他不能把自己提升到一個高于其他詩人的位置。
&rdquo 如柏樹那樣,聳立在緩慢生長的莢灌木叢中。
說起這樣一位大作家竟需要解釋,他的語言也會變得陳舊過時或他的思想模糊,确實很悲哀。
可是,要讓願望超越人類事物發展的特定環境是徒勞的。
所有人因偶然或某個時機遇到的事,莎士比亞也會遇到。
自從有了出版業,他為自己忽視名譽而承受不幸的痛苦比其他作家都多。
正因為他有高尚的心靈,才能蔑視自己的成就,尤其在比較了它們與其藝術能力後,他判斷這些作品不值得保留出版,因此,才有後世編輯、批評家争取補全和注解他著作的名譽。
忝列這些名聲低微的編輯批評家中,我現在要面對着公衆的評判。
我希望,我自信地做出的這些注釋能同樣得到那些我過去接受過的榮耀和受到過的鼓勵。
這類注釋著作自有它天然的缺陷,如果單純由專家和學者來判斷,我幾乎不擔心他們的評判。
譯者補充:譯者在翻譯本篇的過程中曾參考和借鑒李賦甯、潘家洵的譯文《<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發表在《文藝理論譯叢》1958年第4期)和張惠貞意譯文《莎士比亞劇集前言》(台灣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2月出版),特向這些前輩緻謝。
①丹尼斯(Dennis,1657&mdash1734),英國批評家。
②賴默(Rhymer,1641&mdash1713),英國批評家。
③伊阿古和勃拉班修均為《奧賽羅》中的角色。
④《哈姆萊特》中的诙諧人物。
⑤《哈姆萊特》中的人物。
⑥指&ldquo三一律&rdquo,古典文論中關于時間、地點和主題一緻性的創作規範化問題。
⑦高乃依(Corneille,1606&mdash1684),法國古典戲劇詩人。
&ldquo高乃依戲劇三論&rdquo宣揚&ldquo三一律&rdquo。
⑧亞曆山大港(Alexandria),古埃及首府。
⑨美狄亞(Medea),古希臘神話中的會施法術的公主。
⑩米特拉達悌六世(MithridatesⅥ,約公元前132年&mdash公元前63年),古代小亞細亞本都王國的國王。
?盧庫盧斯(Lucullus,公元前110年&mdash公元前57年),羅馬将軍。
?法國北部古戰場。
?莎士比亞戲劇《馴悍記》中的人物。
?十八世紀英國作家艾迪生創作的悲劇《卡圖》中的人物。
?麥特斯(Metellus),一位政治家。
?葡萄牙作家莫黑德創作的騎士傳奇。
?西伯(Cibber,1671&mdash1757),英國劇作家和演員。
?羅武(Rowe,1674&mdash1718),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戲劇的編輯者。
?《高布達克》,最早的英國悲劇之一。
?沃伯頓(Warburton,1698&mdash1779),英國主教和文學批評家。
?指沃伯頓。
?指托馬斯·愛德華茲(T.Edwards)和本傑明·希思(B.Heath)。
?斯卡利傑(Scaliger,1540&mdash1609),法國學者。
?薩爾馬修斯(Salmasius,1588&mdash1653),法國學者。
?利普修斯(Lipsius,1547&mdash1606),比利時學者。
這個世界樂于支持那些懇求讨好的人,反對那些值得敬重的人,因此,他很容易得到一種誰也不去嫉妒他的贊揚。
我們的戲劇家的作品後來又落在托馬斯·漢默爵士之手上,他是牛津編輯家。
在我看來,他有天生的傑出能力去做這類編輯工作。
他最早所做出修訂的批評,呈現一種直覺―詩人的意圖借助于這個直覺立即清晰表現;呈現一種智慧的敏感,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編輯處理作品。
他無疑讀得很多。
他熟悉風俗、觀念和傳統,似乎無所不知。
他經常學習而不炫耀自己。
他在試圖找到或發現一個意義之前,不會說出他所不了解的東西,盡管有時匆忙搞錯而隻要稍微注意就能發現。
他渴望簡化語法,可不能确定作者是否有意講究語法。
相比于詞語,莎士比亞更關注一系列的觀點。
他的語言不是專為讀者而創作的,能把他的思想意義傳達給觀衆,就是他對語言的一切希望。
漢默所緻力于修訂的韻律受到非常強烈的批評。
他發現,由于一些編輯者默默地改編和加入其他内容,許多文字的韻律已遭到改變。
他認為,自己應被允許做進一步的改編,而這種改編的做法已得以進行并沒有受到責難。
應該承認,他的改編總的來說大緻是公正的,幾乎很少有背離原文的。
不論是捏造還是借用,他把自己的修改之處插入原文裡,沒有對任何改編本給予說明,這表明他掠奪了前輩的勞動成果,使他的編輯本缺少權威。
他确實對自己和别人都表現得過分自信。
他假設蒲柏和西奧博爾德所做的都是正确的,似乎從不對批評家的錯誤表示懷疑,卻理所當然地聲稱自己應該得到慷慨的贊譽。
鑒于他所做的解釋都經過其認真研究和思考,我保留了他的所有注解。
我相信,每個讀者都希望能讀到更多。
評論最後一位編者?有更多的難處。
身居高位理應受到尊敬,當代名人令人關注,天才和博學應得崇拜。
可他不應怪罪人們對他的随便,因為他也經常有随便冒犯人的事,他也不能熱烈地期待人們怎麼去評價他的注釋,因為他自己從未考慮注釋是一種嚴肅的工作,因此,我假設,創作的激情冷卻後他已不再把其快樂傾瀉的文字當回事。
他注釋的獨創和主要的錯誤在于執着于他最初的想法。
這個倉促是由敏銳發現的意識造成的。
他的自信也許對他有幫助,他想通過表面的觀察就完成那些靠勤勞才能深入到最底層的任務。
他的注解有時表現得不恰當,有時胡亂猜測。
他有時給作者更深奧的意義,超出作者句子的本意;有時在别人看來很平常的文字他卻指責其荒謬。
但是他的校訂同時也使人滿意,他對一些模糊句子的解釋也顯示出他的學問和敏銳。
我通常對他的注釋中那些公衆普遍反對的進行删除,或者删除那些因為不适合而受到批評的注釋。
我假設作者本人也希望這些部分被人忘卻。
對其他部分中的一些我給予最高的評價,把它們插入文本以供閱讀和參考。
有些似是而非、值得注意的部分,我留給讀者去判斷。
有些我做出毫無保留的批評,可我保證,自己并沒有惡語中傷,也沒有戲谑侮辱。
重新審查我的書稿,查看有多少頁紙浪費在互相辯駁上,我心裡很不愉快。
考慮到學問的進步、智慧和理性已用于解決各種大小的重要問題,不管是誰都一定會哀歎研究的徒勞無功和真理的進步太緩慢,并意識到,每個研究者的極大努力,隻不過是要推翻他以前的研究者。
新體系建造者首要關心的是摧毀它面前的建築物。
為作家做注解的人的主要願望是,要表明其他批評家有多少訛誤,又有多少朦胧晦澀。
當真理不再引起争議時,那盛行一時的思想觀念會被其他時代駁斥和反對,又會在另一個遙遠的時代再次興起并受到追捧。
于是,保持在這種狀态下的人類思想沒有進步―有時對,有時錯,因相互的入侵而占有彼此的位置。
知識的洪水看似灌輸了整個時代,可退潮後留下另一片幹枯荒漠的大地;突然閃耀的智慧星光給陰暗的地區帶來一時燦爛的光輝,可突然熄滅的光亮又留給人類繼續摸索自己的道路。
這些大起大落和所有知識進步的自相矛盾已為世人所知,即使那些身居最高位和擁有最輝煌聲譽的人也無法逃避,因此,那些批評家和注釋家就更應耐心地忍受一切榮辱,何況他們把自己歸類于圍繞作家旋轉的衛星。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對他的俘虜說:&ldquo你現在遭受的是我阿喀琉斯在另一個時間必須遭受的痛苦。
若你明白,又怎能乞求饒命呢?&rdquo 沃伯頓博士有很大的名聲,足以讓那些以他為對手的人出名。
他注解引起的争議是如此巨大,難以分辨。
主要攻擊他的是寫《批評标準》和《重評莎士比亞文本》的兩位作者?。
一個用輕狂語氣挑剔奚落他的錯誤,足以表明争議的輕率無聊;另一個用陰險狠毒的方式攻擊,就像他卷入謀殺者或煽動者案件中去做公正的判斷一樣。
這類責備一方面如蟲子,叮一下吸點血,快樂地飛走,然後再來叮擾;另一方面如毒蛇在咬一口之後,為留下感染和惡疾而洋洋得意。
當我想到第一個人和他的同夥時,我記得科裡奧蘭納斯的憂慮,他擔心&ldquo女孩用唾液,男孩用石塊,在微不足道的戰鬥中殺死他&rdquo,另一個形象也出現在我腦海裡,我記得在《麥克白》中的奇景: 夜鷹高飛在她引以為豪的地方, 被一個鼠般的小鷹追捕而喪命。
無論如何,如果讓我對他們做出公正的評價,他們中一個是才子,一個是學者。
他們都有發現錯誤的敏銳能力,都有能力解釋意義模糊的句子,可當他們立志要揣測和修訂文本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錯誤我們都能看得出來。
他們表現出的有限能力,也許能教他們更公正地對待其他人的努力。
在沃伯頓博士的編輯本之前,厄普頓先生出版了《莎士比亞批評論》。
這個人有語言技巧,熟悉書本,可缺少天才的活力和趣味。
他的許多解釋令人好奇是否有用。
盡管他承認,他反對編輯者自信的放肆,堅持古老的版本,可他同樣不能限制自己修改的狂熱。
他的直率顯然沒有得到技巧上的支持。
對每個冷酷的經驗主義者來說,一次成功的經驗就會使他心潮澎湃,把自己擴展為一個理論家。
一個勤奮的校對者同樣有時在不幸運中玩弄荒唐的猜測遊戲。
格雷博士同樣出版了一本關于莎士比亞的書―《評論、曆史和注解筆記》。
他精讀古代英語作家的書,做出了一些有用的評論。
他對所進行的工作有充分的準備,可他既不企圖做出公正的批評,也不做修訂的評注。
他使用自己的記憶力多過使用睿智。
知識能力不如他的人,都應該盡力效仿他的謙虛。
我以極大的真誠談到所有的前輩注釋家,他們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沒有一個地方未做出改進的注解,沒有一個人不是從前人那裡得到幫助和借鑒。
我希望後來人說到我時會同他們一樣。
不論我引用了他們什麼看法,我都有意把他們看作原創作家。
當然,隻要我認為寫的是自己的看法,我就不會把名譽給别人。
在有些情況下,我也許隻是在想當然,可一旦我發現占用了其他注釋者的評論,我願意把這或大或小的榮譽轉給第一個注釋者,這是為了排除異議,保護他的權益和他的孤立無援。
第二個注釋者要證明他的主張純粹是自己的,他并不總是能絕對肯定地把獨創與記憶區别開來。
我以公正的态度對待這些注釋家,可他們之間卻從未公正地善待彼此。
一個注釋家如此自然地表現他的刻薄,這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并不容易理解,因為他讨論的主題是很不重要的,既不涉及财産也不關涉自由,也不去支持宗派或黨派的利益。
不同的閱讀文本,不同解釋的段落,似乎能夠引起世人的矚目,可這些關注隻涉及智慧,無須卷入熱情。
但不論是因為&ldquo小事使小氣的人自豪&rdquo,虛榮心會使人抓住所有微小的機會來表現自己;或者是因為所有那些對立的觀念,那些即使不再引起争辯的看法,也會讓傲慢的人憤怒;總之人們常在注釋中發現一股自發的謾罵和輕蔑,比那些政治中被對手雇傭來诽謗他的最惱怒的争論,表現得還要激烈和狠毒。
也許正是一些微小的事情才會導緻熱情的力量。
當被檢驗的真實幾乎不存在,不再引人注意,借助于憤怒和驚歎就能擴大它的範圍。
當把掌握命運的人的名字添上後,所有原本無關緊要的事都會引人注意。
一個注釋者确實有極大的誘惑力,讓他借颠覆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缺少的名譽,就好比他要把一小塊金子敲成碎片撒在大地上,或者他努力把通過任何技藝或勤奮都不能提煉成酒精的原料制成泡沫。
我所引用或寫下的注解,或起說明作用,對那些困難的文字加以解釋;或起判斷作用,對錯誤和精彩之處給予評論;或起修訂作用,對錯訛之處加以改正。
從其他地方借用來的解釋,如果我沒有加入其他的解釋,我通常假設它們是正确的,至少我打算默認,表明我提不出更好的建議。
在所有這些編輯勞動後,我發現,有許多段落在我看來會妨礙大量的讀者,而我的責任就是讓這些句子通順。
有些人覺得注釋者寫得太少,另一些人又覺得他寫得太多。
哪些有必要加注釋,隻能根據注釋者的經驗來決定。
無論他多麼謹小慎微,最終還是要解釋許多專家認為不會引起誤解的句子,還是要删除許多無知者需要他幫助解釋的詞組。
這些責備都是相對的,注釋者要耐心地容忍。
我所盡力做的不是制造多餘的豐富,也不是做細心的保留。
我希望自己能把作者的意義呈現給讀者,打消在這之前因為細讀它們而感到害怕的心理。
我希望,靠傳達純潔和理性的愉快能為大衆讀者做些貢獻。
對一個作者來說,他的創作不體現系統和因果關系,而隻是在很多即興的暗示和模糊的影射中,表現出不連貫和遊移不定的思想,人們不能期待任何一個注釋家能對他做出全面的解釋。
當一個名字被埋沒後,關于這個人的所有看法在幾年内都不可避免地消失。
關于風俗習慣太細微的注解,如服裝的模式、談話的禮節、訪問的規則、家具的擺設和儀式的舉行,都不能引人注意,盡管這些在熟悉的對話中很自然就能發現,可它們是那麼多變和不穩定,以緻不容易保留或複原。
人們知道的一些事理是在細讀一些收藏起來的模模糊糊、陳舊無用的書報中偶然得到的,并且有其他不同的看法。
人人都會有一些這樣的常識,可不會有很多。
當一個作者引起公衆的注意後,有些能做出新解釋的人會交流他們的看法,時間長了也會産生一些靠勤奮努力難以理解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我隻能強迫自己接受任何現成的段落,盡管我不了解它們,但也許以後能得到解釋。
我希望我能說明一些其他人忽視或誤解的地方,有時用短語評價,有時用旁注,如每個編輯者那樣根據他的願望添加内容。
我經常為做出一個注解,花費比本來應值得注意的事還要多的勞動,可這困難的注解并不是最重要的。
不過,對一個編輯者來說,任何作品模糊不清都不是小事情。
我沒有特别注意那些詩性的美麗或過失。
對有些劇本我給予過多公正的觀察,有些劇本則關注太少,這不是根據它們價值的不同比例關系做出的,而是因為我計劃這部分注釋時,憑偶然興趣,有時反複無常。
我認為,讀者都不願發現自己能想到的看法被說破。
人們對發現或創作的東西很自然地要比單純接受更興奮。
判斷能力就和其他能力一樣,要靠實踐去提高,它的進步會受到屈從武斷觀念的阻礙,如同使用公式表格,記憶力會變得遲鈍。
有些啟蒙示範,無論如何都是必要的。
有些技巧是接受規則形成的,有些是靠習慣習得的。
因此,我盡量去示範它們,以便讓後來的批評者觸類旁通。
在多數劇本的結尾,我增加一些短的評注,包括對錯訛處的批評和對優秀處的贊揚。
在這些評語中,我不知道有多少是與目前看法相左的,可我沒有任何标新立異、要故意與衆不同的念頭。
我的短評也并非在任何方面都進行細緻和重點的檢查,因此,可以想象在那些被譴責的劇本中,有被贊揚的東西,而在那些被贊揚的劇本中,也有很多被譴責的東西。
所有編輯者對前後的版本,都是在極大努力之下加以整理編輯的。
這些評注引起過最傲慢的炫耀,激起過最熱烈的諷刺。
正是這些旨在修訂錯訛句子的注釋最早引起公衆興趣,因為蒲柏和西奧博爾德在校勘這些段落中發生過激烈分歧。
這類興趣因為雙方争論受到某種惡意動機的迫害持續下去,一直成為所有反對出版《莎士比亞戲劇集》的理由。
許多段落經過編輯者之手仍有錯誤,這是肯定無疑的。
要進行修訂,隻能校對版本或運用智力猜測。
校對者的世界安全和容易,猜測者則危險和困難。
由于劇本的大部分都保存在幸存的唯一版本裡,危險不可回避,困難也難以拒絕。
這些競相模仿的修改,使得迄今為止的解釋有些來自每個出版者努力勞動的結果,我已把它們彙集到文本中。
在我看來,有些應該是可靠的。
我對有些文句進行删除,沒有給予說明,那是因為它們的錯誤很明顯。
我對有些文句留下注釋,沒有加以批評或肯定,以便保留争議和辯論的平衡。
有些文句看來似是而非但并非确定有錯,我随即加上注解。
由于把其他人的注解做了分類,我最後試圖看能否代為糾正他們的錯誤,或怎麼能夠彌補他們的纰漏。
我盡量比較我能得到的版本,希望有更多版本,可我發現自己與那些保留稀有版本的收藏家難以交流。
因偶然機會或友情得到的版本,我已經一一舉例,免得因為我沒能力得到版本就責備我疏忽。
經過檢查過去的版本,我很快就發現,後來的出版者都誇耀自己的勤奮,導緻很多段落沒有得到權威的檢驗,并滿足于羅武确立文本的規則,即使他們明知這是一種武斷的做法,也很少想到去發現它們的錯誤。
羅武對有些詞的改動,隻是因為改動之後的這個詞在他看來具有更優雅或更智慧的趣味。
這類錯訛我經常不加說明地予以更正。
為了維護我們語言的曆史,保持我們詞語的真實力量,隻有讓作者的文本免于摻雜錯誤、保持純正才能達到。
其他的改動經常是為了調節韻律以使其更和諧。
我沒有采取同樣嚴格的方法來處理它們。
如果隻有一個詞被改動,或有一段話增加或删除,我有時會容忍,任其保持自然狀态。
因為這類變化無常的文本,可随意對待。
可一旦選取了原始的用語後,不論什麼理由我都不會把這種改動的做法推而廣之。
比較各個版本後的必要修改條文,我已加入文本中。
有時這種改動很小,所以沒有加注解,有時則會寫上改動它們的理由。
盡管有時猜測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沒有因此鬧着玩或肆意縱容自己。
我設定的原則是,古書的注解可能就是真實的,不再為了文雅、易懂或隻是增加它的意思而去任意改變它。
盡管很多顯得可信之處隻是因為忠實于原始用語,或者因為許多判斷是在第一次出版時做出的,然而,那些有許多版本在手的人,比起我們這些靠想象來讀它的人,在閱讀中會有更多獲得正确的保證。
可事實上,這些人經常由于無知或疏忽,做出莫名其妙的錯誤,有時需要批評家加以适當幹涉,在大膽猜測和小心求證之間保持平衡。
面對那些困惑而無法回避的段落和句子,我企圖采取這個批評原則,盡力去發現它有什麼意義而不是妄下判斷。
我最初總是反複研究老版本,看是否有任何空隙可以讓光亮進入,即使休提斯也不會責備我為了實現修訂的目的而拒絕研究難題。
在這最謹慎的行業,我做得并非不成功。
我已糾正許多因蠻勇而被篡改的句子,保證許多句意免遭修訂襲擊的厄運。
我采取了羅馬人的心理,即挽救一個公民比殺死一個敵人更榮耀。
比起批評攻擊,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細緻地保護它們。
我已保留從戲劇到演出的分幕面貌,盡管我認為,幾乎所有劇本都缺少權威根據。
有的劇本在最新版本裡分幕,可它們在第一對開本裡沒有分幕;有些對開本有分幕而以前卻沒分幕。
劇場設定的模式是,每個劇本要求有四幕的間隔,可如果有這類創作,我們這位作者在創作上也很少去适當安排這種模式。
一幕表示劇中沒有時間間隔或地點變化的許多行動,一個停頓開始新的一幕。
在每個真實生活中,每個被模仿的行動的間隔時間可多可少,那些限制五幕的做法是偶然和武斷的,莎士比亞知道這個并采用它。
他最早出版的劇本是一氣呵成的,現在應該把它的停頓表現出來,盡量在情景變化的時候,或在合适的任何時間内插入停頓。
這個方法能很快制止成百上千的謬誤。
在把作者的戲劇恢複到完整面貌方面,我根據自己的能力全權處理标點符号。
那些破壞詞意和句子的人,他們何曾對冒号和逗号加以注意?因此,不論哪個可加标點的句子,我都會默默地改進。
有的劇本處理得很認真,其他的則一般,因為要把&ldquo忙碌的眼睛&rdquo固定在逐漸消失的物體上,或讓散漫的思想專注于短暫的真實上,都是很困難的。
我采取同樣自作主張的自由态度,對待小品詞或其他一些無關要緊的詞語。
我有時把它們加入或删除,并沒有給予說明。
有時,我做的這些工作其他編輯者也會去做的,确實,從文本的方面看,也證明了它們很有必要。
讀者中的大多數人,不會責備我們忽略小問題,他們關心的反而是為什麼要采取如此重要的讨論和如此嚴肅的措辭,并花費大量的勞動在這些詞語之類的細枝末節上。
對這些問題我可以自信地回答,他們是在判斷一個自己不了解的藝術。
然而,我們不能用他們的無知來譴責他們,當然,也不能期待他們經過學習批評方法後,就能變成一般意義上的有用、幸運和智慧。
我知道,猜測得越多,可信度就會越少。
在印刷出版了幾個劇本後,我決心不再插入我個人閱讀文本的看法。
現在我慶幸自己在這方面的謹慎,不然,每天我都要懷疑自己的修訂。
由于我很相信自己在劇本方面的想象力,如果我在這些旁注内加入怪誕的想法并為此承受了不幸,那麼,人們不應對此加以指責。
如果建議是作為猜測提出來的,那麼這種猜測不應有任何危害。
隻要文本仍然保持原樣,對它們的一些改動還是可行的,盡管提出這些改動的人并不認為有必要或妥當。
如果我的解釋沒有什麼價值,那麼,它們也并沒有被賣弄地展現或被糾纏不休地強加于讀者。
我本可以寫長篇大論的注解,因為寫這些注解的技巧不難做到。
這類寫作首先對從前的編輯版本加以指責,說他們愚蠢、疏忽、無知,如驢那樣笨而無趣,揭示前前後後舊注解的所有疏忽和荒謬,然後再提出一些膚淺讀者認為華麗而編者惱怒加以駁斥的建議,最後再寫出真實的解釋,用冗長的句子、高聲的喝彩總結自己的發現,冷靜地希望批評真正的進步和繁榮。
這些似乎都能做到,也許有時在做的時候并非不恰當。
可是,我對此總是保持警惕。
如果解釋是正确的,那要用許多詞才能證明它是錯的,而如果解釋是錯的,不能不需要付出許多精力來顯示它是正确的。
因此,滿意的修訂應恰到好處地擊中要害,那個&ldquo若懷疑,就膽怯止步&rdquo的道德規則,也應很好地應用于校勘方面。
水手看到到處都是殘船廢物,自然對海岸感到非常恐懼。
我看到眼前許多重要的冒險都以失敗告終,不得不十分戒備。
我為每頁都遭遇到智者與它自身的狡辯做鬥争,學者因它自身矛盾的看法而困惑。
我被迫去責備那些我尊敬的人,也不能不想到如果我駁斥他們的修訂,同樣的命運也會很快落在我身上―我糾正的許多注解,很快就會被其他編輯者辯護和重新解釋。
我看見,批評家抹去其他人的名字, 用辛勞鞏固自己的位置。
可他們自己又如同其他人,很快就要讓位 或者消失,把最早的名譽丢棄。
&mdash&mdash蒲柏 如果我們考慮到,在校勘中沒有體系、沒有原則和公認的規範,可以用來規範相關的看法、猜測性的批評和注解,那麼常常犯錯誤,在他人或自己來看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他犯錯的機會出現在每次企圖改正的地方,如對段落的一個間接的看法、一個稍有誤解的句子、一個臨時不注意的部分銜接,這些都足以使他不僅改動失敗而且相當可笑。
當他做出最好的注解時,他也隻是做出許多可能之一的注解。
對他提出的注解,其他人總能與他的主張相抵觸。
危險潛藏在快樂下面這種狀态是令人憂慮的。
很少有人能抵制校勘的誘惑,享有發現的所有快樂和自豪。
一個人一旦開始一個愉快的改動後,他會太興奮以至于難以考慮會出現什麼别的反對意見。
猜測的批評方法在知識世界被廣泛使用。
我的意圖不是要貶低這種研究,因為這種研究被許多偉大的思想家運用,從文藝複興到我們現在的時代,從意大利的艾勒爾主教到英國的本特利。
批評家在運用自己的智慧評價古代作家上得到過許多幫助,而莎士比亞的編輯者注定缺少這些幫助。
批評家運用語法結構和固定的語言,這些結構有助于讓文本更清晰,因此荷馬的作品和喬叟的比起來隻有少數段落不易明白。
詞語不僅是一個可知的體系,還有不變的特殊性,它們能指導和限制如何選擇。
通常手稿不止一個,把它們集合起來,不會發生同樣的錯誤。
斯卡利傑?向薩爾馬修斯?承認,薩爾馬修斯的校勘讓他感到滿意處不多。
&ldquo猜測成為我們的遊戲,當我們後來發現有更好的草稿後,我們為猜測感到遺憾。
&rdquo利普修斯?抱怨,批評家試圖改變錯誤而犯下錯誤:&ldquo通常人們都認為是錯的,現在因為要改正它們而引起麻煩。
&rdquo确實,由于使用純粹的猜測,盡管斯卡利傑和利普修斯的校勘本表現出傑出的睿智和博學,可還是有模糊不清和可疑之處,如同我和西奧博爾德的注釋編輯本一樣。
也許不應更多批評我做得錯而不是做得少。
我最終對是否能引起公衆的期待沒有把握。
無知者的期待是不确定的,而智者的期待常是蠻橫專制的。
要滿足那些不知道自己要求什麼的人,或那些決意要把不可能做的事做下去的人,是很困難的。
對不能提出更多我自己的看法,我确實很失望,然而我還是以最大的熱心盡力進行我的工作。
在整本書裡,隻要在我看來是錯的,我都一一糾正,或者有模糊不清的我都盡力加以說明。
也有許多方面,我與其他人一樣不成功。
在我做出所有努力後,我知難回避并承認失敗。
我沒有自以為優越而忽視那些讓讀者和我自己都感到有困難的句子。
如果有我不能說明的,應屬于我的無知。
我本應很容易就在一些淺顯易懂處添加一堆看起來有學問的注解。
可若沒有必要,我什麼也不去做。
對那些有人說過的,我也就不再多說。
這樣的處理不應歸咎于我的疏忽。
注解常常是很有必要的,可它們也是個不可避免的罪惡。
那些還不熟悉莎士比亞的藝術魅力,并急切享受他劇本帶來的最大快樂的人,應把每個劇本都從開頭讀到結尾,完全忽視所有關于他的評注。
幻想一旦飛翔,就不要停留在糾正或解釋上。
注意力強烈集中時,就讓輕蔑避開西奧博爾德和蒲柏的名字。
讓讀者一氣讀下去,不必理會什麼地方明白和模糊,什麼句子完整和錯亂,讓讀者保留讀傳奇故事中所理解的對話和他的興趣,一旦新奇感和愉快感消失後,再讓他們嘗試準确閱讀注解。
某個特殊段落在注解中能得到清楚說明,可它會削弱總體的效果。
因為人們的心靈受注解幹擾而凍結,使思想偏離了重要的主題。
此時讀者在閱讀時感到疲倦,他懷疑卻不知道為什麼,最後隻能把他如此勤奮研讀的書本全抛棄。
隻有全部了解之後,才能對局部做檢驗。
需要保持某種理智的距離,才能理解所有偉大作品的總體設計和它真實的部分。
近距離隻能看到它們細微處的美,而不能發現整體的美。
認為編輯者們沒有成功增加讀者對這位戲劇作者的閱讀興趣,這是一個沒有充滿感激的說法。
莎士比亞被閱讀、欣賞、研究和模仿,同時他也受所有因無知和疏忽堆積在他面前的那些不适當的句子折磨。
當他的文字還沒注解、他的幻想還不為人知時,德萊頓就說過: &ldquo莎士比亞這個人,在所有現代甚至古代詩人中,有最偉大和最廣博的心靈。
所有自然形象都呈現在他面前,他很幸運可以不費勁地描寫它們。
對他描寫的任何事,你不僅看得更清楚,還感覺很深刻。
那些責備他缺少教育的人,無疑給了他最高的贊揚:他是天生的學者;他不需要書本的知識來認識自然;他看得深入,發現它們就在裡面。
我不能說他無所不為;如果他真是如此,那我把他與最偉大的人物做比較都會損害他。
很多時候,他的戲劇平淡乏味,他的喜劇智慧退化到淺顯,他的嚴肅膨脹為空洞無物。
可是,他表現某些偉大場面時卻總是偉大的。
沒有人敢說,一旦有适合他智慧的題目,他不能把自己提升到一個高于其他詩人的位置。
&rdquo 如柏樹那樣,聳立在緩慢生長的莢灌木叢中。
說起這樣一位大作家竟需要解釋,他的語言也會變得陳舊過時或他的思想模糊,确實很悲哀。
可是,要讓願望超越人類事物發展的特定環境是徒勞的。
所有人因偶然或某個時機遇到的事,莎士比亞也會遇到。
自從有了出版業,他為自己忽視名譽而承受不幸的痛苦比其他作家都多。
正因為他有高尚的心靈,才能蔑視自己的成就,尤其在比較了它們與其藝術能力後,他判斷這些作品不值得保留出版,因此,才有後世編輯、批評家争取補全和注解他著作的名譽。
忝列這些名聲低微的編輯批評家中,我現在要面對着公衆的評判。
我希望,我自信地做出的這些注釋能同樣得到那些我過去接受過的榮耀和受到過的鼓勵。
這類注釋著作自有它天然的缺陷,如果單純由專家和學者來判斷,我幾乎不擔心他們的評判。
譯者補充:譯者在翻譯本篇的過程中曾參考和借鑒李賦甯、潘家洵的譯文《<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發表在《文藝理論譯叢》1958年第4期)和張惠貞意譯文《莎士比亞劇集前言》(台灣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2月出版),特向這些前輩緻謝。
①丹尼斯(Dennis,1657&mdash1734),英國批評家。
②賴默(Rhymer,1641&mdash1713),英國批評家。
③伊阿古和勃拉班修均為《奧賽羅》中的角色。
④《哈姆萊特》中的诙諧人物。
⑤《哈姆萊特》中的人物。
⑥指&ldquo三一律&rdquo,古典文論中關于時間、地點和主題一緻性的創作規範化問題。
⑦高乃依(Corneille,1606&mdash1684),法國古典戲劇詩人。
&ldquo高乃依戲劇三論&rdquo宣揚&ldquo三一律&rdquo。
⑧亞曆山大港(Alexandria),古埃及首府。
⑨美狄亞(Medea),古希臘神話中的會施法術的公主。
⑩米特拉達悌六世(MithridatesⅥ,約公元前132年&mdash公元前63年),古代小亞細亞本都王國的國王。
?盧庫盧斯(Lucullus,公元前110年&mdash公元前57年),羅馬将軍。
?法國北部古戰場。
?莎士比亞戲劇《馴悍記》中的人物。
?十八世紀英國作家艾迪生創作的悲劇《卡圖》中的人物。
?麥特斯(Metellus),一位政治家。
?葡萄牙作家莫黑德創作的騎士傳奇。
?西伯(Cibber,1671&mdash1757),英國劇作家和演員。
?羅武(Rowe,1674&mdash1718),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戲劇的編輯者。
?《高布達克》,最早的英國悲劇之一。
?沃伯頓(Warburton,1698&mdash1779),英國主教和文學批評家。
?指沃伯頓。
?指托馬斯·愛德華茲(T.Edwards)和本傑明·希思(B.Heath)。
?斯卡利傑(Scaliger,1540&mdash1609),法國學者。
?薩爾馬修斯(Salmasius,1588&mdash1653),法國學者。
?利普修斯(Lipsius,1547&mdash1606),比利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