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墓誌銘

關燈
江鄰幾墓誌銘 君諱休復,字鄰幾。

    其為人外若簡曠,而內行修飭,不妄動於利欲。

    其強學博覽,無所不通,而不以矜人,至有問輒應,雖好辯者不能窮也,已則默若不能言者。

    其為文章淳雅,尤長於詩,淡泊閑遠,往往造人之不至。

    善隸書,喜琴、弈、飲酒。

    與人交,久而益篤。

    孝於宗族,事孀姑如母。

     天聖中,與尹師魯、蘇子美遊,知名當時。

    舉進士及第,調藍山尉,騎驢赴官,每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乃覺。

    歷信、潞二州司法參軍,又舉書判拔萃,改大理寺丞,知長葛縣事,通判閬州。

    以母喪去職,服除,知天長縣事,遷殿中丞。

    又以父憂終喪。

    獻其所著書,召試,充集賢校理,判尚書刑部。

     當慶曆時,小人不便大臣執政者,欲累以事去之。

    君友蘇子美,杜丞相婿也,以祠神會飲得罪,一時知名士皆被逐。

    君坐落職,監蔡州商稅。

    久之,知奉符縣事,改太常博士、能判睦州,徙廬州,復得集賢校理,判吏部南曹、登聞鼓院,為群牧判官,出知同州,提點陝西路刑獄,入判三司鹽鐵勾院,修起居注,累遷刑部郎中。

     君於治人,則曰:「為政所以安民也,無擾之而已。

    」故所至,民樂其簡易。

    至辨疑折獄,則或權以術,舉無不得,而不常用,亦不自以為能也。

    君所著書,號《唐宜鑒》十五卷,《春秋世論》三十卷,文集二十卷。

    又作《神告》一篇,言皇嗣事,以謂皇嗣,國大事也,臣子以為嫌而難言,或言而不見納,故假神告祖宗之意,務為深切,冀以感悟。

    又嘗言昭憲太後杜氏子孫宜錄用。

    故翰林學士劉筠無後,而官沒其貲,宜為立後,還其貲,劉氏得不絕。

    君之論議頗多,凡與其遊者,莫不稱其賢,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也。

    自其修起居注,士大夫始相慶,以為在上者知將用之矣,而用君者亦方自以為得,而君亡矣。

    嗚呼,豈非其命哉! 君以嘉祐五年四月乙亥,以疾終於京師,即以其年六月庚申,葬於陽夏鄉之原。

    君享年五十有六。

    方其亡恙時,為理命數百言,已而疾且革,其子問所欲言,曰:「吾已著之矣。

    」遂不復言。

     曾祖諱浚,殿中丞,贈駕部員外郎;妣李氏,始平縣太君。

    祖諱日新,駕部員外郎,贈太僕少卿;妣孫氏,富陽縣太君。

    考諱中古,太常博士,贈工部侍郎;妣張氏,仁壽縣太君。

    夫人夏侯氏,永安縣君,金部郎中彧之女,先君數月卒。

    子男三人:長曰懋簡,并州司戶參軍;次曰懋相,太廟齋郎;次曰懋迪。

    女三人,長適秘書丞錢袞,餘尚幼。

     君姓江氏,開封陳留人也。

    自漢尞陽侯德,居於陳留之圉城,其後子孫分散,而君世至今居圉城不去。

    自高祖而上七世,葬圉南夏岡;由太父而下三世,乃葬陽夏。

    銘曰: 彼馳而我後,彼取而我不。

    豈用力者好先,而知命者不苟。

    嗟吾鄰幾兮,卒以不偶。

    舉世之隨兮,君子之守。

    眾人所亡兮,君子之有。

    其失一世兮,其有不朽。

    惟其自以為得兮,吾將誰咎? 黃夢升墓誌銘 予友黃君夢升,其先婺州金華人,後徙洪州之分寧。

    其曾祖諱元吉,祖諱某,父諱中雅,皆不仕。

    黃氏世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來,樂以家資賑鄉裡,多聚書以招延四方之士。

    夢升兄弟皆好學,尤以文章意氣自豪。

     予少家隨,夢升從其兄茂宗官於隨。

    予為童子,立諸兄側,見夢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飲酒談笑,予雖幼,心已獨奇夢升。

     後七年,予與夢升皆舉進士於京師。

    夢升得丙科,初任興國軍永興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

    久之,復調江陵府公安主簿。

    時予謫夷陵令,遇之於江陵。

    夢升顏色憔悴,初不可識,久而握手噓嚱,相飲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夢升誌雖衰,而少時意氣尚在也。

     後二年,予徙乾德令,夢升復調南陽主簿,又遇之於鄧。

    間常問其平生所為文章幾何,夢升慨然歎曰:「吾已諱之矣。

    窮達有命,非世之人不知我,我羞道於世人也。

    」求之不肯出,遂飲之酒。

    復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

    讀之博辯雄偉,其意氣奔放,若不可禦。

    予又益悲夢升誌雖困,而文章未衰也。

     是時謝希深出守鄧州,尤喜稱道天下士,予因手書夢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

    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鄧。

    後之守鄧者皆俗吏,不復知夢升。

    夢升素剛,不苟合,負其所有,常怏怏無所施,卒以不得志死於南陽。

    夢升諱注,以寶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四十有二。

    其平生所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南陽集》,凡三十卷。

    娶潘氏,生四男二女。

    將以慶曆四年某月某日,葬於董坊之先塋,其弟渭泣而來告曰:「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為其銘?」予素悲夢升者,因為之銘曰: 予嘗讀夢升之文,至於哭其兄子庠之詞曰「子之文章,電激雷震。

    雨雹忽止,闐然滅泯」,未嘗不諷湧歎息而不已。

    嗟夫夢升,曾不及庠。

    不震不驚,鬱塞埋藏。

    孰與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歸咎,徒為夢升而悲。

     張子野墓誌銘 吾友張子野既亡之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