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晉的崛起與晉文稱霸前的國際形勢
關燈
小
中
大
黃河上遊的形勢所謂“黃河上遊”是指洛邑以西的今河南、山西西部和陝西一帶地方。
在這區域内,較大的國家除周以外,有晉、秦、虞、虢等國。
其中晉國扼居河曲一帶,表裡山河,四面都是戎狄的小部落,地大勢固,又易發展。
秦國偏居河西,出口為晉、虞、虢等國所扼,雖便于守,卻難于攻。
虞、虢兩國地勢最為險要:虞扼茅津,虢據?函,可惜兩國地小勢孤,反被晉人所滅。
晉國得了虞、虢,便西向足以制秦,東向足以争霸。
晉國在春秋時為第一強國,便是這個原因! 晉國的統一當齊桓公“九合諸侯”稱霸黃河下遊的時候,黃河的中上遊已有兩個大國起來,這便是晉與秦。
晉鄂侯六年(魯隐公五年),曲沃莊伯聯合了鄭、邢兩國的兵伐翼(晉都。
晉本國此時也稱作翼,像商因都殷而稱作殷一樣),周桓王也做人情,派尹氏、武氏去助曲沃;鄂侯受這強力的壓迫,隻得逃奔到随邑(晉地)。
不久曲沃背叛周室,周王又派虢公帶兵讨伐,立鄂侯的兒子光為晉君,是為哀侯。
次年,翼國的大族在随地迎接前晉君,把他送入鄂邑(在今山西甯鄉縣),這便是“鄂侯”名号的由來。
那時晉國的本邦也是鄂侯、哀侯父子兩君并立着。
魯隐公七年,曲沃莊伯去世,子稱繼位,是為曲沃武公。
魯桓公三年,曲沃武公伐翼,在汾隰地方把哀侯擄獲殺了,晉人又立哀侯的兒子小子侯為君。
魯桓公七年,曲沃武公又誘殺了小子侯,順勢滅了翼國。
周桓王幫定了翼,派虢仲立哀侯的弟缗為晉君;又派虢仲帶領芮、梁、荀、賈四國的兵去伐曲沃。
但是曲沃的勢力一天強似一天,周王到底壓抑不住。
到了魯莊公十六年(就是齊桓公開始稱霸的次年),曲沃武公又起兵伐晉,滅了侯缗。
到這時,周僖王沒法對付,隻得承認這既成事實,就派虢公去任命曲沃伯主領一軍為晉侯,是為晉武公。
從此曲沃的支庶之封竟成了正式的諸侯了。
從桓叔初封曲沃到武公并晉,晉國共計分裂了六十七年,到了此時才重告統一。
武公剛做了晉侯,便聽了周臣國的鼓動,去伐周的夷邑,殺死夷邑大夫夷詭諸(在并晉以前,武公已曾伐過夷邑,俘獲夷詭諸),鬧得周室的執政大臣周公忌父因此逃奔虢國。
于此可見王室勢力的衰微和曲沃的強橫了。
晉獻的發展魯莊公十七年,晉武公去世,子?諸繼立,是為獻公。
獻公是一個雄主,晉國強盛的基礎完全在他的手裡造成。
他即位以後,便與虢國朝王,受了周王的賞賜,國際地位漸高。
那時曲沃桓叔與莊伯的後裔在晉國很驕橫,逼迫公室,獻公用了大夫士的計策離間桓、莊之族的内部,使他們自相殘殺,結果獻公竟把群公子統統殺死,内患告靖,政權便集中于中央了。
獻公平定内患以後,定都绛邑(獻公北廣翼都,稱為绛邑),漸漸向外發展。
魯闵公元年,晉獻公始作二軍,起兵打滅耿(在今山西河津縣)、霍(在今山西霍縣)、魏(在今山西芮城縣)三國,把耿、魏賜給臣下趙夙和畢萬,這就伏下了後來三家分晉的根苗。
次年,獻公又因狄人的東南下(攻伐邢、衛),派太子申生帶兵伐狄族東山臯落氏(在今山西垣曲縣一帶),敗狄兵于稷桑,可見晉國國勢到此時已很強盛了。
在此以前,虢國曾再度起兵侵晉,獻公想報複這仇恨,就用了大夫荀息的計謀,把自己珍藏的屈地所産的良馬和垂棘地方所出的寶玉送給虞國,向他借道伐虢(虢在虞南,晉在虞北,所以晉伐虢定要借道于虞)。
虞公是個很貪利的人,見了寶物,便一口答應晉國,并且情願起兵助晉伐虢。
那時虞國有個很有智謀的大夫叫做宮之奇的看破晉國的陰謀,谏勸虞公不要讓道給晉國出兵;虞公不聽,竟興師會合晉兵伐虢,破滅了虢國的要邑下陽(在今山西平陸縣)。
隔了三年(魯僖公五年,就是齊桓公伐楚的次年),晉國又向虞國借道伐虢,破了虢都上陽,就把虢國全吞滅了。
回兵駐在虞地,順勢又滅了虞國。
虞、虢既滅,晉國就更強大,再敗狄兵,開始想參預中原諸侯的盟會了。
秦國的發展秦國自從文公趕走戎族,占有了岐山一帶的地方,國勢已漸漸強盛起來。
文公再傳到甯公,徙居平陽(在今陝西岐山縣),派兵伐滅蕩社(西戎亳國邑名,約在今
在這區域内,較大的國家除周以外,有晉、秦、虞、虢等國。
其中晉國扼居河曲一帶,表裡山河,四面都是戎狄的小部落,地大勢固,又易發展。
秦國偏居河西,出口為晉、虞、虢等國所扼,雖便于守,卻難于攻。
虞、虢兩國地勢最為險要:虞扼茅津,虢據?函,可惜兩國地小勢孤,反被晉人所滅。
晉國得了虞、虢,便西向足以制秦,東向足以争霸。
晉國在春秋時為第一強國,便是這個原因! 晉國的統一當齊桓公“九合諸侯”稱霸黃河下遊的時候,黃河的中上遊已有兩個大國起來,這便是晉與秦。
晉鄂侯六年(魯隐公五年),曲沃莊伯聯合了鄭、邢兩國的兵伐翼(晉都。
晉本國此時也稱作翼,像商因都殷而稱作殷一樣),周桓王也做人情,派尹氏、武氏去助曲沃;鄂侯受這強力的壓迫,隻得逃奔到随邑(晉地)。
不久曲沃背叛周室,周王又派虢公帶兵讨伐,立鄂侯的兒子光為晉君,是為哀侯。
次年,翼國的大族在随地迎接前晉君,把他送入鄂邑(在今山西甯鄉縣),這便是“鄂侯”名号的由來。
那時晉國的本邦也是鄂侯、哀侯父子兩君并立着。
魯隐公七年,曲沃莊伯去世,子稱繼位,是為曲沃武公。
魯桓公三年,曲沃武公伐翼,在汾隰地方把哀侯擄獲殺了,晉人又立哀侯的兒子小子侯為君。
魯桓公七年,曲沃武公又誘殺了小子侯,順勢滅了翼國。
周桓王幫定了翼,派虢仲立哀侯的弟缗為晉君;又派虢仲帶領芮、梁、荀、賈四國的兵去伐曲沃。
但是曲沃的勢力一天強似一天,周王到底壓抑不住。
到了魯莊公十六年(就是齊桓公開始稱霸的次年),曲沃武公又起兵伐晉,滅了侯缗。
到這時,周僖王沒法對付,隻得承認這既成事實,就派虢公去任命曲沃伯主領一軍為晉侯,是為晉武公。
從此曲沃的支庶之封竟成了正式的諸侯了。
從桓叔初封曲沃到武公并晉,晉國共計分裂了六十七年,到了此時才重告統一。
武公剛做了晉侯,便聽了周臣國的鼓動,去伐周的夷邑,殺死夷邑大夫夷詭諸(在并晉以前,武公已曾伐過夷邑,俘獲夷詭諸),鬧得周室的執政大臣周公忌父因此逃奔虢國。
于此可見王室勢力的衰微和曲沃的強橫了。
晉獻的發展魯莊公十七年,晉武公去世,子?諸繼立,是為獻公。
獻公是一個雄主,晉國強盛的基礎完全在他的手裡造成。
他即位以後,便與虢國朝王,受了周王的賞賜,國際地位漸高。
那時曲沃桓叔與莊伯的後裔在晉國很驕橫,逼迫公室,獻公用了大夫士的計策離間桓、莊之族的内部,使他們自相殘殺,結果獻公竟把群公子統統殺死,内患告靖,政權便集中于中央了。
獻公平定内患以後,定都绛邑(獻公北廣翼都,稱為绛邑),漸漸向外發展。
魯闵公元年,晉獻公始作二軍,起兵打滅耿(在今山西河津縣)、霍(在今山西霍縣)、魏(在今山西芮城縣)三國,把耿、魏賜給臣下趙夙和畢萬,這就伏下了後來三家分晉的根苗。
次年,獻公又因狄人的東南下(攻伐邢、衛),派太子申生帶兵伐狄族東山臯落氏(在今山西垣曲縣一帶),敗狄兵于稷桑,可見晉國國勢到此時已很強盛了。
在此以前,虢國曾再度起兵侵晉,獻公想報複這仇恨,就用了大夫荀息的計謀,把自己珍藏的屈地所産的良馬和垂棘地方所出的寶玉送給虞國,向他借道伐虢(虢在虞南,晉在虞北,所以晉伐虢定要借道于虞)。
虞公是個很貪利的人,見了寶物,便一口答應晉國,并且情願起兵助晉伐虢。
那時虞國有個很有智謀的大夫叫做宮之奇的看破晉國的陰謀,谏勸虞公不要讓道給晉國出兵;虞公不聽,竟興師會合晉兵伐虢,破滅了虢國的要邑下陽(在今山西平陸縣)。
隔了三年(魯僖公五年,就是齊桓公伐楚的次年),晉國又向虞國借道伐虢,破了虢都上陽,就把虢國全吞滅了。
回兵駐在虞地,順勢又滅了虞國。
虞、虢既滅,晉國就更強大,再敗狄兵,開始想參預中原諸侯的盟會了。
秦國的發展秦國自從文公趕走戎族,占有了岐山一帶的地方,國勢已漸漸強盛起來。
文公再傳到甯公,徙居平陽(在今陝西岐山縣),派兵伐滅蕩社(西戎亳國邑名,約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