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多驗。
程國令 按《太平縣志》:程國令,字允瞻,幼習舉子業,讀書數十行辄下,詩歌字畫橫絕一時。
後改事岐黃,博覽群方,獨抉其要,故所見殊出人意表。
有頭眩喉隔腰裂者,百療不治,令診之,曰:是疾有三,一劑去其一,三劑當立愈矣。
從之,果然。
又患腹痛者奄奄待斃,衆謝去,令聞之,不待召而踵其門,投一方,俄頃痊,人皆以為神。
他如此類者,不可悉計也。
謝二峰嘗記其事為傳。
餘中瑞 按《貴州通志》:餘中瑞,安化人,字靜齋。
博學能詩,尤精幹醫,能起沉疴,年八十有五,尚矍铄行城市中,不以鸠杖,人稱為半仙。
龍希達 按《望江縣志》:龍希達,字雲江,少業儒,精于醫。
南郡曾可前病疥久不愈,希達治之,立痊。
張玠 按《鳳陽府志》:張玠,字秀甫。
診問奇,中監司徐五橋病塊,先投大黃數兩,後用獨參兩餘下,痰若敗卵數升,遂愈。
陸某心痛,玠投以苦楝,下蟲無數而愈。
錢某周某東崖姻屬未病,玠決其暈厥數日,果暴仆。
徐某病革,玠曰:是脈必生,時其父尚履健善飯也,是大可慮。
旬日父果死,而徐更生。
其奇中多類此。
謝武 按《貴州通志》:謝武,永甯人,少業醫,遊青城山,遇異人授以秘訣,活人甚多。
年七十四無疾卒,自号忙庵居士,頗有著作。
曹鶴征 按《平陽府志》:曹鶴征,绛縣人。
素性耿介,取與不苟家饒,偶遇異人授以針法,每日門聚百餘人,病愈毫不索謝,遠來者或贈以酒食,貴介屢以金帛緻謝,堅弗受。
年九十八歲,面紅須白鶴發童顔,裡中呼為曹神仙。
郭邦信 按《永甯州志》:郭邦信,晉藩府醫官,名震一時,陜宦薛仲明夫人傷寒後昏迷欲絕,諸醫不識,公診之曰:六脈浮而無力,此發散太過,元氣耗絕也。
以大劑人參湯灌之,遂蘇。
又貢生崔泰峰夫人經斷,日漸黃瘦,諸醫作痨治,弗效。
公診其脈,兩尺洪滑不止,曰:此胎也,然血虛不能榮養,将來子母俱亡。
乃先堕其胎,後服十全大補湯而愈,其治病類如此。
陳時榮 按《松江府志》:陳時榮,字頤春,華亭人。
精于醫理,江南張植之客遊患羸疾,時榮視之曰:肺為蟲蝕。
藥之,下蟲二十餘,形如蜂蛾,羽翼皆具。
複下惡血,悉有蟲蠕動,百日而瘥。
有老媪往視女疾,途遇時榮船,亟呼求渡,因請偕往至,則女已絕,乃覆其身以布沾井水漬委中穴,刺血如泉湧,遂蘇。
上海喬時敏患寒疾,毒留兩胫痛如錐,法當截足,時榮作大劑炊熟,盛布袋囊中,納足于内,冷則易之,五日起行如常矣。
時榮好行其德,每施藥以活人,遇有危疾,辄終夕沉思,必求愈之乃巳。
年八十四卒。
第二子自道字太古,從子明善字抱元,并為明醫。
明善三歲而孤,時榮所撫立也。
蘇世 按《建甯府志》:蘇世,字公載,建陽人。
讀書好禮,不幹仕進,精醫施藥,歲歉周急,鄉裡稱焉。
黃至 按《建甯府志》:黃至,字誠甫,浦城人。
性孝友,尤樂施予,少治儒,已棄去,精醫。
歲大疫,死者載道,捐赀施藥藉以全活者千百計。
仲子秉鍵傳其術,摘平日奇中者為醫案。
享年六十,忽進諸朋輩于前,作偈曰:浩氣無虧缺,幻軀有生滅,乘化還太虛,皎皎秋空月。
飄然長逝。
陰有瀾 按《太平縣志》:陰有瀾,字九峰,太醫院吏目。
通覽群籍,尤精性理其治疾也,根極五行生克而神明出之,遠近求藥者,日千計,瀾悉洞徹膏肓,計日報可暇,即延請師儒講究理學,年八十八歲,往來台使者皆望風式廬,以為人瑞,沒祀陽明書院名紀旌善亭。
子德顯任蔚州守。
賈汝棟 按《隰州志》:賈汝棟,字梁宇,精工文藝,旁通岐黃,以明經授襄,垣學訓轉,靜樂教谕,所至立法課士,施藥濟人,及升陜西靈台令,清心寡欲,簿書之餘,惟檢藥料,每日升堂時,先發藥劑,徐理縣務,人呼為慈母。
焦桂芳 按《保德州志》:焦桂芳,父嘗博訪道術,于醫尤得其宗,口授桂芳,桂芳卒其業,據脈懸談無弗,中者一丸半匕,疾辄已,延者日遠,日衆功滿,秦晉承委,施藥有功。
子調鼎、調鼐俱庠生。
崔真人 按《襄陵縣志》:崔真人,名孟傳,北水關人。
幼喪親,并無婚娶,黃冠野服隻身雲遊,有五嶽為廬,十洲為胸之意。
從族兄授醫,學掃雲留月,直得壺公妙術。
萬曆朝,太後病笃,真人應召诏,自簾孔引線候脈,投劑,立愈。
上賜官,賜金皆不受,遂賜以真人号,後于武當羽化,自号樸庵。
何銮【何如曾】 按《松江府志》:何銮,字廷音,華亭人。
宋何滄十二世孫也,四世祖将仕郎侃善醫,銮習其業,精太素脈。
龍華張憲副以雛僧,腕帶金钏試之診,銮曰:此脈清如入水珠,乃方外孤孑,不應在公府中。
憲副歎為神人。
又常視督學馮侍禦疾,知其父以暮年舉子,及病所由起皆隐中雲。
其四世從孫如曾,字希魯,亦善察脈,與孝廉張省廉交厚,計偕走别,如曾知其病已深,謂曰:禮闱尚遠,緩行若何?省廉不悟,行次毘陵,疾作還,不旬日而殂。
常遊蘇州某太夫人有危疾,六脈俱沉,群醫束手。
如曾往視曰:此經所謂雙伏,乃陽回吉兆也。
以一劑投之,得汗而愈。
喬迨【喬士琰喬在修】 按《松江府志》:喬迨,上海人,家世業醫,迨益精其術。
歲疫,夢神人指示水中草,雲以是資爾活此方人,旦物色得之,以治疫,無不立起。
由是顯名,技亦愈進。
第二子士琰字仲餘,少好讀書,有介操名,似其父,常出遊,遇富家子死一日矣,士琰以一匕投之,遂蘇,其家奉百金為壽,不受。
晚年預營葬地,作方冢,自為銘,曰:黔婁之死,正而不足,千載以下,踵其芳躅,不能為圓,不能為曲,規茲方冢,不知其人,而知其行。
獨士琰有五子,第四子在修字三餘,笃行長者,其治病善用古方,察脈精審,所活人衆,年八十餘,無疾而卒。
王綎 按《太平府志》:王綎,字大儀,别号開塘。
幼穎而嗜學,有大志,稍長善病,乃發其先世所藏諸方書,潛心探究,越數年成名醫,能隔垣察病,虛實目手所及,生死判然。
為醫主理中氣不襲,陳言時或遇奇疾,置刀圭苓朮不用,而以鹽泥簪珥投之,辄神效。
綎天性孝友,頗能詩,人謂得盛唐體。
著書數十卷,為劫火所焚。
卒年八十九,鄉闾至今惜之。
程應寵 按《澤州志》:程應寵,少聰穎,好岐黃術,曆代醫書無不浏覽,善切脈,刻期斷生死辄中。
有奇疾人,不知何證者,注藥立起。
可謂三折肱矣,且不擇人而療,即窭丐弗棄也,手錄有《醫案》。
官太醫院吏目。
劉繼芳 按《太平府志》:劉繼芳,字養元。
精治外證,得華佗肘後之傳,四方造請者屦嘗滿。
着有《發揮十二動脈圖解》,并《怪證表裡因》等集。
長子翺鯉繩家學亦負重名,考授太醫院吏目。
三子騰鯉拔貢任靈寶令。
李玘 按《高明縣志》:李玘,少以醫,着《後善圖緯》,且能煉形服氣。
晚年彙釋,老而一之。
林森 按《廣信府志》:林森,上饒人。
家世業醫,資性靈朗,博究群書,于醫尤妙,郡舉任醫學正科,活人之功最博。
曾梯 按《吉水縣志》:曾梯,字爾升,号方塘。
精岐黃家,時大荒疫,治糜與藥以起諸餓病者甚衆。
周文翰 按《玉山縣志》:周文翰,字宗儒。
其父茂盛授以軒岐之術,精通《内經》《素問》諸書,治病能明标本,審運化辯,風氣不拘,拘古法時,以為得劉河間張長沙正傳,尤長小兒諸證。
郡邑踵門求醫者無虛日,賴全活甚衆,間有奇疾方書無載者,翰率以意見,立方投之辄效,幾于神巧。
惜其書不傳,薦紳之家多禮重之,司府廉其有利,濟給文牒冠帶以獎之雲。
葉嘉糓 按《玉山縣志》:葉嘉糓,字太倉,博聞強記,厄于遇常應鄭昌圖新昌幕,豁無辜大獄三十五人,又全歲薦德儒一人,鄉飲逸耆一人,民戴鄭刻像以祠,皆公隐德也。
究精醫脈,活人猶多,邑令司道鹹給文牒冠帶。
尹時辂 按《玉山縣志》:尹時辂,字質卿。
家世業,小兒醫術至,辂為諸生,貫通方技,人有祈即往,不責赀,不辭遠難。
性嗜八股,業年九十猶作蠅頭細字,與諸生鬥場屋,興至灑墨為紅梅小幅,持贈人,言笑健步過于壯夫,亦人瑞也。
知縣唐世征贈詩二首有雲:九十老人能畫梅,興來與我掃枯煤,正當東閣題詩候,不問南枝開不開。
嫩着胭脂老點苔,月光花霧兩徘徊,若教此幅呈天府,诏賜高年帛酒來。
陳淑茂 按《玉山縣志》:陳淑茂,字五蓮。
業醫率,平緩而治多奇驗,人或訝之。
會有病求列方攻,諸家同異,玉醫多用補劑攻治,茂獨酌病初中末,與患者強弱施劑,往投辄效。
周文铨 按《江甯縣志》:周文铨,字汝衡,蘇州人也。
徙家金陵,學儒不成,去而學醫。
視世醫所為,詫曰:醫道止此耶?複棄去,獨取《内經》《本草》《難經》等書徹晝夜讀,務窮精奧,診病立方,多與衆殊。
及病者辄
程國令 按《太平縣志》:程國令,字允瞻,幼習舉子業,讀書數十行辄下,詩歌字畫橫絕一時。
後改事岐黃,博覽群方,獨抉其要,故所見殊出人意表。
有頭眩喉隔腰裂者,百療不治,令診之,曰:是疾有三,一劑去其一,三劑當立愈矣。
從之,果然。
又患腹痛者奄奄待斃,衆謝去,令聞之,不待召而踵其門,投一方,俄頃痊,人皆以為神。
他如此類者,不可悉計也。
謝二峰嘗記其事為傳。
餘中瑞 按《貴州通志》:餘中瑞,安化人,字靜齋。
博學能詩,尤精幹醫,能起沉疴,年八十有五,尚矍铄行城市中,不以鸠杖,人稱為半仙。
龍希達 按《望江縣志》:龍希達,字雲江,少業儒,精于醫。
南郡曾可前病疥久不愈,希達治之,立痊。
張玠 按《鳳陽府志》:張玠,字秀甫。
診問奇,中監司徐五橋病塊,先投大黃數兩,後用獨參兩餘下,痰若敗卵數升,遂愈。
陸某心痛,玠投以苦楝,下蟲無數而愈。
錢某周某東崖姻屬未病,玠決其暈厥數日,果暴仆。
徐某病革,玠曰:是脈必生,時其父尚履健善飯也,是大可慮。
旬日父果死,而徐更生。
其奇中多類此。
謝武 按《貴州通志》:謝武,永甯人,少業醫,遊青城山,遇異人授以秘訣,活人甚多。
年七十四無疾卒,自号忙庵居士,頗有著作。
曹鶴征 按《平陽府志》:曹鶴征,绛縣人。
素性耿介,取與不苟家饒,偶遇異人授以針法,每日門聚百餘人,病愈毫不索謝,遠來者或贈以酒食,貴介屢以金帛緻謝,堅弗受。
年九十八歲,面紅須白鶴發童顔,裡中呼為曹神仙。
郭邦信 按《永甯州志》:郭邦信,晉藩府醫官,名震一時,陜宦薛仲明夫人傷寒後昏迷欲絕,諸醫不識,公診之曰:六脈浮而無力,此發散太過,元氣耗絕也。
以大劑人參湯灌之,遂蘇。
又貢生崔泰峰夫人經斷,日漸黃瘦,諸醫作痨治,弗效。
公診其脈,兩尺洪滑不止,曰:此胎也,然血虛不能榮養,将來子母俱亡。
乃先堕其胎,後服十全大補湯而愈,其治病類如此。
陳時榮 按《松江府志》:陳時榮,字頤春,華亭人。
精于醫理,江南張植之客遊患羸疾,時榮視之曰:肺為蟲蝕。
藥之,下蟲二十餘,形如蜂蛾,羽翼皆具。
複下惡血,悉有蟲蠕動,百日而瘥。
有老媪往視女疾,途遇時榮船,亟呼求渡,因請偕往至,則女已絕,乃覆其身以布沾井水漬委中穴,刺血如泉湧,遂蘇。
上海喬時敏患寒疾,毒留兩胫痛如錐,法當截足,時榮作大劑炊熟,盛布袋囊中,納足于内,冷則易之,五日起行如常矣。
時榮好行其德,每施藥以活人,遇有危疾,辄終夕沉思,必求愈之乃巳。
年八十四卒。
第二子自道字太古,從子明善字抱元,并為明醫。
明善三歲而孤,時榮所撫立也。
蘇世 按《建甯府志》:蘇世,字公載,建陽人。
讀書好禮,不幹仕進,精醫施藥,歲歉周急,鄉裡稱焉。
黃至 按《建甯府志》:黃至,字誠甫,浦城人。
性孝友,尤樂施予,少治儒,已棄去,精醫。
歲大疫,死者載道,捐赀施藥藉以全活者千百計。
仲子秉鍵傳其術,摘平日奇中者為醫案。
享年六十,忽進諸朋輩于前,作偈曰:浩氣無虧缺,幻軀有生滅,乘化還太虛,皎皎秋空月。
飄然長逝。
陰有瀾 按《太平縣志》:陰有瀾,字九峰,太醫院吏目。
通覽群籍,尤精性理其治疾也,根極五行生克而神明出之,遠近求藥者,日千計,瀾悉洞徹膏肓,計日報可暇,即延請師儒講究理學,年八十八歲,往來台使者皆望風式廬,以為人瑞,沒祀陽明書院名紀旌善亭。
子德顯任蔚州守。
賈汝棟 按《隰州志》:賈汝棟,字梁宇,精工文藝,旁通岐黃,以明經授襄,垣學訓轉,靜樂教谕,所至立法課士,施藥濟人,及升陜西靈台令,清心寡欲,簿書之餘,惟檢藥料,每日升堂時,先發藥劑,徐理縣務,人呼為慈母。
焦桂芳 按《保德州志》:焦桂芳,父嘗博訪道術,于醫尤得其宗,口授桂芳,桂芳卒其業,據脈懸談無弗,中者一丸半匕,疾辄已,延者日遠,日衆功滿,秦晉承委,施藥有功。
子調鼎、調鼐俱庠生。
崔真人 按《襄陵縣志》:崔真人,名孟傳,北水關人。
幼喪親,并無婚娶,黃冠野服隻身雲遊,有五嶽為廬,十洲為胸之意。
從族兄授醫,學掃雲留月,直得壺公妙術。
萬曆朝,太後病笃,真人應召诏,自簾孔引線候脈,投劑,立愈。
上賜官,賜金皆不受,遂賜以真人号,後于武當羽化,自号樸庵。
何銮【何如曾】 按《松江府志》:何銮,字廷音,華亭人。
宋何滄十二世孫也,四世祖将仕郎侃善醫,銮習其業,精太素脈。
龍華張憲副以雛僧,腕帶金钏試之診,銮曰:此脈清如入水珠,乃方外孤孑,不應在公府中。
憲副歎為神人。
又常視督學馮侍禦疾,知其父以暮年舉子,及病所由起皆隐中雲。
其四世從孫如曾,字希魯,亦善察脈,與孝廉張省廉交厚,計偕走别,如曾知其病已深,謂曰:禮闱尚遠,緩行若何?省廉不悟,行次毘陵,疾作還,不旬日而殂。
常遊蘇州某太夫人有危疾,六脈俱沉,群醫束手。
如曾往視曰:此經所謂雙伏,乃陽回吉兆也。
以一劑投之,得汗而愈。
喬迨【喬士琰喬在修】 按《松江府志》:喬迨,上海人,家世業醫,迨益精其術。
歲疫,夢神人指示水中草,雲以是資爾活此方人,旦物色得之,以治疫,無不立起。
由是顯名,技亦愈進。
第二子士琰字仲餘,少好讀書,有介操名,似其父,常出遊,遇富家子死一日矣,士琰以一匕投之,遂蘇,其家奉百金為壽,不受。
晚年預營葬地,作方冢,自為銘,曰:黔婁之死,正而不足,千載以下,踵其芳躅,不能為圓,不能為曲,規茲方冢,不知其人,而知其行。
獨士琰有五子,第四子在修字三餘,笃行長者,其治病善用古方,察脈精審,所活人衆,年八十餘,無疾而卒。
王綎 按《太平府志》:王綎,字大儀,别号開塘。
幼穎而嗜學,有大志,稍長善病,乃發其先世所藏諸方書,潛心探究,越數年成名醫,能隔垣察病,虛實目手所及,生死判然。
為醫主理中氣不襲,陳言時或遇奇疾,置刀圭苓朮不用,而以鹽泥簪珥投之,辄神效。
綎天性孝友,頗能詩,人謂得盛唐體。
著書數十卷,為劫火所焚。
卒年八十九,鄉闾至今惜之。
程應寵 按《澤州志》:程應寵,少聰穎,好岐黃術,曆代醫書無不浏覽,善切脈,刻期斷生死辄中。
有奇疾人,不知何證者,注藥立起。
可謂三折肱矣,且不擇人而療,即窭丐弗棄也,手錄有《醫案》。
官太醫院吏目。
劉繼芳 按《太平府志》:劉繼芳,字養元。
精治外證,得華佗肘後之傳,四方造請者屦嘗滿。
着有《發揮十二動脈圖解》,并《怪證表裡因》等集。
長子翺鯉繩家學亦負重名,考授太醫院吏目。
三子騰鯉拔貢任靈寶令。
李玘 按《高明縣志》:李玘,少以醫,着《後善圖緯》,且能煉形服氣。
晚年彙釋,老而一之。
林森 按《廣信府志》:林森,上饒人。
家世業醫,資性靈朗,博究群書,于醫尤妙,郡舉任醫學正科,活人之功最博。
曾梯 按《吉水縣志》:曾梯,字爾升,号方塘。
精岐黃家,時大荒疫,治糜與藥以起諸餓病者甚衆。
周文翰 按《玉山縣志》:周文翰,字宗儒。
其父茂盛授以軒岐之術,精通《内經》《素問》諸書,治病能明标本,審運化辯,風氣不拘,拘古法時,以為得劉河間張長沙正傳,尤長小兒諸證。
郡邑踵門求醫者無虛日,賴全活甚衆,間有奇疾方書無載者,翰率以意見,立方投之辄效,幾于神巧。
惜其書不傳,薦紳之家多禮重之,司府廉其有利,濟給文牒冠帶以獎之雲。
葉嘉糓 按《玉山縣志》:葉嘉糓,字太倉,博聞強記,厄于遇常應鄭昌圖新昌幕,豁無辜大獄三十五人,又全歲薦德儒一人,鄉飲逸耆一人,民戴鄭刻像以祠,皆公隐德也。
究精醫脈,活人猶多,邑令司道鹹給文牒冠帶。
尹時辂 按《玉山縣志》:尹時辂,字質卿。
家世業,小兒醫術至,辂為諸生,貫通方技,人有祈即往,不責赀,不辭遠難。
性嗜八股,業年九十猶作蠅頭細字,與諸生鬥場屋,興至灑墨為紅梅小幅,持贈人,言笑健步過于壯夫,亦人瑞也。
知縣唐世征贈詩二首有雲:九十老人能畫梅,興來與我掃枯煤,正當東閣題詩候,不問南枝開不開。
嫩着胭脂老點苔,月光花霧兩徘徊,若教此幅呈天府,诏賜高年帛酒來。
陳淑茂 按《玉山縣志》:陳淑茂,字五蓮。
業醫率,平緩而治多奇驗,人或訝之。
會有病求列方攻,諸家同異,玉醫多用補劑攻治,茂獨酌病初中末,與患者強弱施劑,往投辄效。
周文铨 按《江甯縣志》:周文铨,字汝衡,蘇州人也。
徙家金陵,學儒不成,去而學醫。
視世醫所為,詫曰:醫道止此耶?複棄去,獨取《内經》《本草》《難經》等書徹晝夜讀,務窮精奧,診病立方,多與衆殊。
及病者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