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九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多,又有不順諸證,此必不可為矣。
予見其痘出紅活,又頗能飲乳,以為尚可調治。
慮其血氣難支,因以人參、黃芪、熟甘草煎濃汁,時與乳相間服之,以助其灌膿起脹。
至于五六日後,其頭上之痘,多有膿漿而間有水泡,至于身上及手足,則水泡大半而膿泡僅小半耳。
予以為兒小而血氣有限,其理宜然,不足憂也。
獨憂其頞上面上一片純紅者,無一點膿漿,以為必得皮下有膿,而後毒氣可散,仍時以參、芪、甘草汁與之,以助其灌膿。
至于第七日一更時分,頞上純紅者,忽有一二處轉黑色,予見之而大驚,先大人亦見之而大驚,以為此毒盛而将變逆證也。
然察兒精神與飲乳,則又未見困憊。
是夜三更時,見其陰囊,亦轉黑結痂,予因悟而喜曰:此非惡候,乃痘欲收而結痂也。
緣兒小而血氣易于周浃,是以七日後即收靥,不可拘以九日常期也。
果而第八日寅卯時分,自上至下,遍身俱結痂,至晚而結完。
第九日自上至下,遍身俱落痂,至晚而落完。
痂落完後,遍身複發大熱。
予曰:此痘毒未得盡發,是以速收速落,而複發熱如此。
蓋餘毒盛而欲發癰也,急宜解毒。
因以大連翹飲濃煎汁,每用半酒杯,以茶匙緩緩挑服之。
凡一日一夜,服至三酒杯而熱退身涼,可無癰患矣。
其鼻上痂落一層,又結一層,封閉鼻氣不得出,因以蜜潤其痂,用銀耳穵挑開鼻孔,以出其氣,其一片純紅處,痂雖落而膿水未幹,以黃蘗、黃連、甘草、地骨皮、五倍子為細末,摻之而愈。
其陰囊流清水數日不愈,諸藥不效,用綿繭散摻之而愈。
夫以此極小之兒,極多之痘,極危之證,而随證用藥,其見如神,立起回生,其效甚大,已試之明驗,章章可覩矣。
而古人之著書,與世人之治痘,一遇兒小痘多,與夫穿臍純紅水泡等證,即棄而不治,不亦大誤矣乎!生靈夭死,何可勝計也!雖往者不可如何,而來者猶及救也。
有司命之責,懷慈幼之仁者,急宜知之。
予次女六歲出痘,發熱甚緩,至二日而面與手,微有痘影數點,熱至第四日而痘影仍是數點,且帶白色,但困倦嗜卧,不思飲食。
時醫視之,謂其痘瘡輕少,不滿百粒。
予心疑之,以為若痘不滿百,其兒當精神清爽,飲食如常;今困倦嗜卧,不思飲食,而痘影淡白,此其痘不少,因血氣虛弱,送毒氣不出故也。
因以溫中益氣湯托之,服一劑而皮下紅點,隐隐欲出者甚多;服二劑而痘始出大半;一日一夜,連服四劑而遍身出齊,稠密之甚。
緣此女未出痘數日前,曾患發熱嘔吐,稍傷胃氣,是以血氣弱而送痘不出,必待溫中托裡而後痘出也。
其時有一婢與之同日發熱,其困倦嗜卧,不思飲食,痘影淡白等證,一一與之相類。
但此婢數月前,曾經出赤痘,遍體稠密,其父母誤認以為已經出痘,遂謂前證不是痘瘡,勿令服藥,但時以莴菜湯及粥食與之而已。
至于第六日,忽然變證,痰湧直視,須臾死矣。
此痘不得出,而内攻之禍也。
借令子女不于第四日用藥托出痘毒,而延至第六日,不與此婢同斃乎?以此知治痘于當出不出之時,若不能察其虛實而逐之出外,其不測之變,甚可畏也。
予妹年二十三歲,有娠三四月,夜間偶為盜賊所驚,因歸甯到家,不數日而半産,又不數日而發熱,二日而痘出頗多,至四五日而痘出齊,稠密可憂,又兼嘔吐,痘色淡白。
諸醫見其禀氣怯弱,半産虧損,痘出又多,皆不敢施治。
予曰:豈有坐視而待斃者乎?因以參、朮、陳皮等安和胃氣,止其嘔吐,而痘色亦略轉紅活。
予喜曰:此可溫補而調治也。
因以參、芪、歸、芎、炙草、官桂、丁香、木香等大補劑屢投之。
每服補劑後,其痘色辄轉紅活,若半日不服藥則又轉而淡白,予因一日一夜,必投以兩大劑。
至于痘正灌膿時,聞其血路尚未淨,予曰:此注漏巵也。
急于前補劑中去官桂、木香,加炒黑幹姜、蜜炒升麻、柴胡各一錢二分,阿膠、艾葉各八分,服二劑而血路立止。
乃除此五味,依前補劑頻頻投之,其膿漿漸漸充滿,至二十餘日而後收靥獲安。
後又患眼腫,瞖頗甚,服清毒撥瞖湯數十劑而愈。
當其服大補劑時,每劑用參、芪各三錢,丁、桂各一錢,他藥多寡稱是,前後二十日服過四十餘劑。
遇此極虛之證,若不用此峻補之藥,其能拯危為安乎?區區常格,又何足拘! 一表弟年十五,出痘遍身稠密,至八九日,當灌膿時,其痘粒粒陷入成窩,諸醫用木香、異功等藥治之,其陷伏愈甚,惟有待斃而已。
予往視之,見其痘色紅紫,而體氣頗旺,予曰:此非虛弱,乃毒氣壅蔽血氣,是以陷伏不行漿也,因以清毒活血湯與之。
辰時投一劑,至午時而陷伏立起;再投一劑而膿漿充滿,不必服藥矣。
及至将靥時,又發熱蒸蒸,不靥,投以回天甘露飲而收靥獲安。
一表弟年四歲,出痘至八九日,當灌膿時,尚無一點膿漿,然其痘色紅紫,予知其毒盛血熱,是以漿滞不行,亦以清毒活血湯與之,服完一劑而膿漿即日充滿,竟獲全安。
予妻弟年十八出痘,痘甚稠密,既已收結,而煩悶不食,口鼻時微有血,危困之甚。
予妻兄治之,以為證不可為矣。
予視其證,知其元氣雖弱而毒氣壅盛未解也,治以酒炒芩連、酒洗歸芍、前胡、桔梗、牛蒡、連翹、木通、紫草之類,服二劑而精神清爽,能進飲食,可保無虞矣。
予因戒令且勿服藥。
歸而語予婦曰:汝兄暗于理而莽于醫,彼見吾治汝弟以清涼取效,必将執泥其方,而施于不當用者,不知将誰受其害也。
已而越數日,妻弟痘痂尚未落淨,而眼忽赤腫,妻兄果謂其熱毒盛而可用清涼也,遽投以生三黃、生栀子、生石膏等大寒之劑。
午前才投一劑,午後忽然變證,須臾死矣。
切慮其将執方以悞他人,不虞其即以殺其弟也。
嗟乎!同一清涼之藥,同用之一人之身,用得其宜則可以生之,用失其宜則因以殺之,用藥者,可以弗慎乎哉! 一表侄孫年十歲出痘,痘極稠密而頸項甚多,俗謂之鎖頸痘;又有暴脹痘數粒在各處,謂之賊痘;又其痘初出帶紫黑色,諸醫技窮束手,以為斷不可治之證也。
其家星夜請予視之,予至時,其痘已出六日有餘,正當灌膿之時,而尚無些少膿漿。
醫者因其兒體氣素強又有賊痘等疑,尚以解毒藥與之。
予曰:此但得灌膿充滿則可生,何必拘拘以鎖頸與賊痘為疑也。
且到此灌膿時,又何可解毒也?其兒素驕,不肯服藥而喜飲酒,予曰:此時正宜于飲酒,可因之以為用。
遂制參歸鹿茸湯一大劑,令其濃煎汁,而以好酒相半和勻,與兒頻頻飲之。
自先日申時分起,至次日辰時分,服完一劑。
視其頭面各處,痘瘡已灌膿漿大半矣。
是日午刻,忽然溏洩二次,知其内虛而脾弱也,因制參朮散投稀粥内,服二三錢而洩立止。
後再服參歸鹿茸湯,一劑而膿漿充滿矣。
收靥後,餘毒頗盛,大便秘濇,用大連翹飲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服數劑而安。
一族侄年四歲出痘,正起脹時,洩瀉大作,醫投以參、朮、诃、蔻之類,竟不能止,勢甚危急。
予以參朮散投之,服數次,約有五六錢許而洩立止,因以獲安。
一幼兒年三歲,出痘将靥時,洩不止,諸藥不效。
予以七味豆蔻丸數十粒與之,亦不能止。
其丸從大便中洩出,予知其虛滑甚也。
仍以豆蔻丸數十粒,教令以米飲浸軟,研爛如泥,和粥少許食之,其洩立止,痘靥而安。
予用此二方,以止痘中虛寒洩瀉,起危救困,不可勝計,姑舉一二以概其餘。
一幼女年六歲出痘,其痘虛弱,先服補藥已多,至于痘已結痂,而忽然洩不止,投以異功散加诃、蔻亦不止,醫将以七味豆蔻丸與之。
予因思此女一向服補藥,何以一旦虛滑若是?因審其大便時多努力,且所洩糞又少而色黃,此必毒氣流注而洩也,因以加味四苓散與之,一服而洩止。
後因其大便濇滞,複加入槟榔、青皮、炒枳殼等藥,數劑而安。
予用加味四苓散,治痘中熱毒洩瀉,取效甚多,姑舉一以概其餘。
予見其痘出紅活,又頗能飲乳,以為尚可調治。
慮其血氣難支,因以人參、黃芪、熟甘草煎濃汁,時與乳相間服之,以助其灌膿起脹。
至于五六日後,其頭上之痘,多有膿漿而間有水泡,至于身上及手足,則水泡大半而膿泡僅小半耳。
予以為兒小而血氣有限,其理宜然,不足憂也。
獨憂其頞上面上一片純紅者,無一點膿漿,以為必得皮下有膿,而後毒氣可散,仍時以參、芪、甘草汁與之,以助其灌膿。
至于第七日一更時分,頞上純紅者,忽有一二處轉黑色,予見之而大驚,先大人亦見之而大驚,以為此毒盛而将變逆證也。
然察兒精神與飲乳,則又未見困憊。
是夜三更時,見其陰囊,亦轉黑結痂,予因悟而喜曰:此非惡候,乃痘欲收而結痂也。
緣兒小而血氣易于周浃,是以七日後即收靥,不可拘以九日常期也。
果而第八日寅卯時分,自上至下,遍身俱結痂,至晚而結完。
第九日自上至下,遍身俱落痂,至晚而落完。
痂落完後,遍身複發大熱。
予曰:此痘毒未得盡發,是以速收速落,而複發熱如此。
蓋餘毒盛而欲發癰也,急宜解毒。
因以大連翹飲濃煎汁,每用半酒杯,以茶匙緩緩挑服之。
凡一日一夜,服至三酒杯而熱退身涼,可無癰患矣。
其鼻上痂落一層,又結一層,封閉鼻氣不得出,因以蜜潤其痂,用銀耳穵挑開鼻孔,以出其氣,其一片純紅處,痂雖落而膿水未幹,以黃蘗、黃連、甘草、地骨皮、五倍子為細末,摻之而愈。
其陰囊流清水數日不愈,諸藥不效,用綿繭散摻之而愈。
夫以此極小之兒,極多之痘,極危之證,而随證用藥,其見如神,立起回生,其效甚大,已試之明驗,章章可覩矣。
而古人之著書,與世人之治痘,一遇兒小痘多,與夫穿臍純紅水泡等證,即棄而不治,不亦大誤矣乎!生靈夭死,何可勝計也!雖往者不可如何,而來者猶及救也。
有司命之責,懷慈幼之仁者,急宜知之。
予次女六歲出痘,發熱甚緩,至二日而面與手,微有痘影數點,熱至第四日而痘影仍是數點,且帶白色,但困倦嗜卧,不思飲食。
時醫視之,謂其痘瘡輕少,不滿百粒。
予心疑之,以為若痘不滿百,其兒當精神清爽,飲食如常;今困倦嗜卧,不思飲食,而痘影淡白,此其痘不少,因血氣虛弱,送毒氣不出故也。
因以溫中益氣湯托之,服一劑而皮下紅點,隐隐欲出者甚多;服二劑而痘始出大半;一日一夜,連服四劑而遍身出齊,稠密之甚。
緣此女未出痘數日前,曾患發熱嘔吐,稍傷胃氣,是以血氣弱而送痘不出,必待溫中托裡而後痘出也。
其時有一婢與之同日發熱,其困倦嗜卧,不思飲食,痘影淡白等證,一一與之相類。
但此婢數月前,曾經出赤痘,遍體稠密,其父母誤認以為已經出痘,遂謂前證不是痘瘡,勿令服藥,但時以莴菜湯及粥食與之而已。
至于第六日,忽然變證,痰湧直視,須臾死矣。
此痘不得出,而内攻之禍也。
借令子女不于第四日用藥托出痘毒,而延至第六日,不與此婢同斃乎?以此知治痘于當出不出之時,若不能察其虛實而逐之出外,其不測之變,甚可畏也。
予妹年二十三歲,有娠三四月,夜間偶為盜賊所驚,因歸甯到家,不數日而半産,又不數日而發熱,二日而痘出頗多,至四五日而痘出齊,稠密可憂,又兼嘔吐,痘色淡白。
諸醫見其禀氣怯弱,半産虧損,痘出又多,皆不敢施治。
予曰:豈有坐視而待斃者乎?因以參、朮、陳皮等安和胃氣,止其嘔吐,而痘色亦略轉紅活。
予喜曰:此可溫補而調治也。
因以參、芪、歸、芎、炙草、官桂、丁香、木香等大補劑屢投之。
每服補劑後,其痘色辄轉紅活,若半日不服藥則又轉而淡白,予因一日一夜,必投以兩大劑。
至于痘正灌膿時,聞其血路尚未淨,予曰:此注漏巵也。
急于前補劑中去官桂、木香,加炒黑幹姜、蜜炒升麻、柴胡各一錢二分,阿膠、艾葉各八分,服二劑而血路立止。
乃除此五味,依前補劑頻頻投之,其膿漿漸漸充滿,至二十餘日而後收靥獲安。
後又患眼腫,瞖頗甚,服清毒撥瞖湯數十劑而愈。
當其服大補劑時,每劑用參、芪各三錢,丁、桂各一錢,他藥多寡稱是,前後二十日服過四十餘劑。
遇此極虛之證,若不用此峻補之藥,其能拯危為安乎?區區常格,又何足拘! 一表弟年十五,出痘遍身稠密,至八九日,當灌膿時,其痘粒粒陷入成窩,諸醫用木香、異功等藥治之,其陷伏愈甚,惟有待斃而已。
予往視之,見其痘色紅紫,而體氣頗旺,予曰:此非虛弱,乃毒氣壅蔽血氣,是以陷伏不行漿也,因以清毒活血湯與之。
辰時投一劑,至午時而陷伏立起;再投一劑而膿漿充滿,不必服藥矣。
及至将靥時,又發熱蒸蒸,不靥,投以回天甘露飲而收靥獲安。
一表弟年四歲,出痘至八九日,當灌膿時,尚無一點膿漿,然其痘色紅紫,予知其毒盛血熱,是以漿滞不行,亦以清毒活血湯與之,服完一劑而膿漿即日充滿,竟獲全安。
予妻弟年十八出痘,痘甚稠密,既已收結,而煩悶不食,口鼻時微有血,危困之甚。
予妻兄治之,以為證不可為矣。
予視其證,知其元氣雖弱而毒氣壅盛未解也,治以酒炒芩連、酒洗歸芍、前胡、桔梗、牛蒡、連翹、木通、紫草之類,服二劑而精神清爽,能進飲食,可保無虞矣。
予因戒令且勿服藥。
歸而語予婦曰:汝兄暗于理而莽于醫,彼見吾治汝弟以清涼取效,必将執泥其方,而施于不當用者,不知将誰受其害也。
已而越數日,妻弟痘痂尚未落淨,而眼忽赤腫,妻兄果謂其熱毒盛而可用清涼也,遽投以生三黃、生栀子、生石膏等大寒之劑。
午前才投一劑,午後忽然變證,須臾死矣。
切慮其将執方以悞他人,不虞其即以殺其弟也。
嗟乎!同一清涼之藥,同用之一人之身,用得其宜則可以生之,用失其宜則因以殺之,用藥者,可以弗慎乎哉! 一表侄孫年十歲出痘,痘極稠密而頸項甚多,俗謂之鎖頸痘;又有暴脹痘數粒在各處,謂之賊痘;又其痘初出帶紫黑色,諸醫技窮束手,以為斷不可治之證也。
其家星夜請予視之,予至時,其痘已出六日有餘,正當灌膿之時,而尚無些少膿漿。
醫者因其兒體氣素強又有賊痘等疑,尚以解毒藥與之。
予曰:此但得灌膿充滿則可生,何必拘拘以鎖頸與賊痘為疑也。
且到此灌膿時,又何可解毒也?其兒素驕,不肯服藥而喜飲酒,予曰:此時正宜于飲酒,可因之以為用。
遂制參歸鹿茸湯一大劑,令其濃煎汁,而以好酒相半和勻,與兒頻頻飲之。
自先日申時分起,至次日辰時分,服完一劑。
視其頭面各處,痘瘡已灌膿漿大半矣。
是日午刻,忽然溏洩二次,知其内虛而脾弱也,因制參朮散投稀粥内,服二三錢而洩立止。
後再服參歸鹿茸湯,一劑而膿漿充滿矣。
收靥後,餘毒頗盛,大便秘濇,用大連翹飲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服數劑而安。
一族侄年四歲出痘,正起脹時,洩瀉大作,醫投以參、朮、诃、蔻之類,竟不能止,勢甚危急。
予以參朮散投之,服數次,約有五六錢許而洩立止,因以獲安。
一幼兒年三歲,出痘将靥時,洩不止,諸藥不效。
予以七味豆蔻丸數十粒與之,亦不能止。
其丸從大便中洩出,予知其虛滑甚也。
仍以豆蔻丸數十粒,教令以米飲浸軟,研爛如泥,和粥少許食之,其洩立止,痘靥而安。
予用此二方,以止痘中虛寒洩瀉,起危救困,不可勝計,姑舉一二以概其餘。
一幼女年六歲出痘,其痘虛弱,先服補藥已多,至于痘已結痂,而忽然洩不止,投以異功散加诃、蔻亦不止,醫将以七味豆蔻丸與之。
予因思此女一向服補藥,何以一旦虛滑若是?因審其大便時多努力,且所洩糞又少而色黃,此必毒氣流注而洩也,因以加味四苓散與之,一服而洩止。
後因其大便濇滞,複加入槟榔、青皮、炒枳殼等藥,數劑而安。
予用加味四苓散,治痘中熱毒洩瀉,取效甚多,姑舉一以概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