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有無自性問題

關燈
有為法才是實有的自性。

    

  其次說到“無為真常”的自性,無為是一切有為法的普遍真理,所以是常住不變的;小乘各部派分三種或九種。

    因是真而不妄、常而不變的理性,所以就在這真常的意義上說有自性。

    奘傅小乘六宗裹俗妄真實宗的說出世部等,謂一切有為世俗法都是虛妄無性,無為勝義才是真實常住的,就屬這種。

    無為法雖系常遍真實,但祗是遍通一切有為法的理性,或遣除一切有為有漏所證的常住涅槃;與各獨定實的自性絕不相同。

    部派佛教中,經量部等雖說現前可以見閑覺知到的有為法才是實有;無為法既非見聞覺知之所能得,實際上是沒有的,所以祇是言說上的假施設;但在觀行實踐上,由擇滅雜染所證得的涅盤,是任何部派也不否認其真常性的。

    所以這“無為真常”的自性,可說是各部派所共同承認的。

    

  在小乘六宗裡有叫諸法但名宗的,他們說:一切諸法,但有假名,都無實禮。

    上面說的各部派中,有的主張有為無為俱實;有的主張無為是實,有為是假;又有的主張有為是實,無為是假;在他們的互相诤辯中,這諸法但名宗起而總合雙方所說的假義,進一步的說:一切諸法不問有為無為,都是假名,沒有實在的。

    凡聖教所說的,世間所見的,表面上雖似有其事其物,然究其實質,則都虛妄而毫無所有;甚至涅盤菩提等,也無非是假立的名字而已,所以都無自性。

    這種思想的提倡者,是說假部。

    

  從有為恒實到諸法假名,是小乘部派佛教中對于有無自性問題的不同說法。

    在這裡、各派的意見雖大有出入,但對于否認“各獨定實自性”,還是一緻的主張。

    

  三、空宗的有無自性說

  現在再來探讨大乘空宗對這有無自性問題的解說。

    

  初期空宗的龍樹、提婆、在所造的中、百論裡,大緻是以最徹底的諸法緣起為出發,以明畢竟皆空無自性。

    所以中觀論開首即說:“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佛說緣起法,善滅諸戲論”。

    這便是說明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徹底都是緣起的空無自性,所以同時也都是空無自性的緣起。

    

  龍樹、提娑的根本宗義,大概如此。

    但是後期的中觀論師,展轉傳承,對于原論的解釋,意見不無出入。

    其中最著名的,是流傳中國和西藏的清辨派,及單傳于西藏的月稱派。

    在勝義谛上看,不問有為無為,畢竟都是空無自性的,這一“勝義皆空”義,是二派共同的,沒有異義。

    但二派在世俗谛上的見解,則有很大的诤辯。

    清辨認世俗可是實有的,其主張和“有為現實”“無為真常”相近。

    月稱則謂:在世俗谛上說,諸法也都隻是假名而已,沒有實事,故與“諸法但名”相近。

    月稱的說法,與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的文句,均相吻合。

    

  這兩派的思想,在言诠上看,勝義谛上雖同說皆空,而世俗谛上則清辨謂實有自性,月稱說假無自性,很不相同。

    然若仔細考究其含義,月稱雖說世俗諸法者是假名無自性,然在假名中并不否認世出世間的業果染淨諸法,不但不否認,而且以有空義故,才能成立四谛三寶等諸緣起法。

    緣起的三寶、四谛諸法,固然都是假名空無自性的,但說為假名并不是撥無染淨善惡因果差别的成立。

    在這意義上說,清辨所說之有,也就是因緣生起的緣起有。

    這緣起有,一面是無自性故空;一面是因緣生故有。

    由是考究,世俗谛上月稱所說的假名,與清辨說的實有,不過名詞上的差别而已。

    考其含義,月稱的假名,既不曾撥無染淨因果,不但與清辨所說的俗有一樣,甚或進一步可與小乘一切有部所說的“有”相接近。

    所以現在西藏黃教的所宗固為月稱空義,但他們所用以說明世出世間的假名諸法,反而是引用俱舍論。

    所以、名句的應用雖有巧拙不同而意趣并非甚遠。

    總之、空宗的要義,諸法皆緣起無自性。

    在二谛上說,勝義都是空無自性,世俗則或說但是假名,或說可有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