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義廣論
關燈
小
中
大
阿底峽尊者,由印度入西藏弘法,其地位等于中國之達摩。
他在西藏數十年,常說佛法僧三寶。
有人問他:為甚麼老是說三寶,此義雖殊勝甚深,但我們已聽多了,請另說勝義!他答說:我在印度所學所行的不出三寶,我來藏也無别法可說;請問除此三寶外還有甚麼佛法!在此簡單問答之中實含有很重要的意義。
現在所講的佛法僧義,是信仰佛教、研究佛學、修行佛法的基本。
所以,凡是信仰佛教、研究佛學、修行佛法的人,是必須明白。
初步學者能明此義,才不是迷信,才可修學佛法以至于究竟。
所謂佛者,是能究竟覺證諸法圓滿福慧的人。
所謂法者,是佛自覺及覺他之法。
所謂僧者,是能依佛法修行的人。
此三者謂之三寶,實為佛法之根本。
今講此三寶,分三。
二、佛觀 觀者,觀念。
佛觀者,即對于“佛陀所有清楚正确之觀念”。
佛是梵音略稱,具雲佛陀,漢文音譯不一,如“浮圖”也是佛的異音,我國古文家所謂“浮屠氏”,就是佛氏之意。
經咒上又譯作佛陀耶。
現在英譯梵音為“布達”(Buddha)。
佛之譯義為覺者──就是覺悟的人,譬如有學問的人謂之學者,與中國所說的聖人差不多。
但雲覺者,不雲覺人,此表示佛在天上人間以及超三界外的他受用報身,決不能以人間的人來限定他的範圍。
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簡稱。
自覺者,有無師智、自然智、一切智;覺他者,以方便智慧無礙辯才教人覺悟,即先覺覺後覺;二種覺行圓滿,福慧兩足,謂之佛陀。
此為有此功德者之通稱,通于三世遍于十方世界,諸佛無量。
因此佛常說大地衆生皆可成佛,也可說一切衆生都是未來的佛。
但是遍十方通三世之佛,都要三覺圓滿,福慧兩足,有此功德表現事實證明,才是佛陀,不是假說的理想的。
甲、依釋迦牟尼佛建立佛之根木觀 現在此世界有實德表現可當佛之尊稱者,是釋迦牟尼。
以有釋迦佛,吾人才知道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依釋迦世尊建立佛之根本觀念。
大佛殿中央供奉的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是姓,意譯曰能或能仁,以其祖先能仁民愛物而得姓──其祖先初為太子,以能行仁道得民愛戴另建一國,其父知之曰“我子能仁”,故即以為族姓。
其古姓為瞿昙,亦譯喬達摩、憍昙彌,釋迦乃從其分出之支裔。
牟尼意譯“寂默”,因佛常在寂定中,所謂“佛心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佛所說法皆依定慧利益人天,故尊稱寂默。
原名悉達多,意譯“一切義成”,當時人直稱其姓名即為瞿昙悉達多,尊稱則為釋迦牟尼。
牟尼又譯“文”,如經雲“釋迦文”佛是。
印度曆史上佛應世為距今二千六百年以前,降生在中印度迦毗羅國(即今尼泊爾附近),父名淨飯王。
成佛地在摩竭陀國菩提場,初轉法輪于波羅奈國鹿野苑,後于各處說法四十九年。
由此曆史上考查起來,實有此建功立德慧福圓滿的佛陀,是以吾人依此建立佛之根本觀。
乙、信釋迦牟尼佛确得無上正遍覺,最高無上。
我們信佛,不但如常人信仰有學問道德功業的古人,原是信仰佛确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譯無上,三藐為遍,三菩提即正覺。
覺是不迷,揀别凡夫不覺;正覺揀别一般外道邪覺;遍正覺者揀别二乘所正覺的法未能普遍。
初地以上法身菩薩可以謂之遍正覺,然尚未究竟而為有上,唯佛妙覺究竟圓滿才是無上。
我們信釋迦牟尼佛确是最高無上,覺悟諸法事理性相,無所不覺無所不知,再沒有能超過佛的了。
世人不明佛義,以為另有“神”能超過于佛,其實神尚在六道之中,較之佛陀不知差得好多遠呢! 丙、毗盧遮那或大日或盧舍或金剛持,皆為釋迦牟尼大功德聚之别名,不得視為牟尼以外之他佛。
“毗盧遮那”是釋迦的報身,近人常以五方五佛表五智,其實佛是五智都具足的;平常又以此為佛的法身,而不知法性身遍一切處無相無名。
如華嚴經上的毗盧遮那,原是為十地菩薩現身說法之他受用身──報身。
最近從西藏譯出的著述則說“毗盧遮那是化身佛”。
毗盧遮那意譯光明遍照,故譯“摩诃毗盧遮那”為大日。
古或譯為“盧舍那”或“吠盧遮那”,本為一音異譯。
有謂“毗盧”是清淨法身,“舍那”是圓滿報身,皆訛。
學藏密者崇“多傑羌佛”──譯為金剛持,現持金剛杵以降伏一切魔怨,是依佛大雄大力具足無量方便功德而言。
一切如來都有金剛身。
依釋迦牟尼佛表示報身之廣大功德聚,故有此多名,所以不得視為牟尼以外的他佛。
而世人每别為多佛,并執此為報佛說經、彼為化佛說經,殊不知一佛有三身、三身原是一佛也。
丁、他世界之阿彌陀佛、藥師佛,或往劫之燃燈佛等,皆由信釋迦牟尼佛之說而知之者,皆與釋尊平等。
現在學佛者都知道從此西去十萬億佛土有極樂世界,其中有佛名“阿彌陀”,意為無量──即有無量光、無量壽、無量相好、無量不退菩薩等許多的無量義。
“藥師佛”在東方淨琉璃世界,世人念藥師佛咒能延生益壽。
此二佛為他世界之現在佛,雖小乘不承認他世界的佛,而大乘則是常說的。
現在科學證明有無量世界,當然現在他世界可有他佛。
其在此世界往劫以前,有“燃燈佛”、“毗婆屍佛”、“屍棄佛”等。
似此往劫及他世界諸佛,都是由信仰釋迦牟尼所說經典而後知道的。
因為釋迦佛成就無上遍正覺,所以從如來大覺心中說出來的一切諸佛亦皆實有不虛。
彼諸佛無不三覺已具萬行已圓,皆與釋迦佛平等平等。
戊、佛為積無數劫大行所圓之極果、不得與流俗所稱為活佛等混同。
這是要我們知道佛不是輕易成的。
依經上看起來,人要先發菩提心,漸積福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