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學綱

關燈
适當的辦法,即不能實現;辦法不對,結果必适得其反。

    譬如社會主義,目的也在使人類得豐富安樂的生活,但無适當的方法,而利用鼓動人類嫉妒憤恨不平心的偏激方法,以緻人類不但不能夠得到安甯,反而使現社會更不安樂。

    可知理想雖好而無相當辦法,反生更不好的結果。

    學佛亦然,最初講了原理,又講了動機,若無辦法,如何能成佛?譬如旅行者,須有一條路,才可以前進,而佛法之路,即是一種進化主義。

    此進化主義,與平常不同。

    依佛法講,此自然界一切衆生是循環流轉(輪回)的,不是進化的,增進到一定限度即會退回。

    譬如人,小孩是經驗少,少年時求智識學問,壯年做事,到了事業成功的時候,逐漸進入衰老期,結果不免一死。

    一生進化成績,至死全毀。

    又如地球,有成住壞空的變化,也是循環而非進化。

    人類與世界,不過新陳代謝而已。

    平常的自然現象,免不了佛法上所謂生死輪回的循環,到限度滿足時即退,不能成為進化。

    所以,現在的進化主義,乃假進化,非究竟進化。

      生死輪回的循環流轉是最不幸最可痛的,辛苦勤勞所得的成績,到最後一齊毀滅,勞苦而無結果。

    對于這種苦痛,要有一種方法,打破生死輪回的束縛,才能達到真正的進化。

    假如能明白生命之流,大大小小互相關系互相交通,依此見到無限度的真生命,就無所拘礙無所執著,隻會增進而不會退堕下來,先前說過,無論何物。

    都是全宇宙的關系所成,一物即一切物,一入一切。

    在此真相中,各各事物個體無實自我,乃全宇宙種種關系集合所成的假相;而真相是普遍全宇宙。

    又人生與世界,是無始<#PAGE247>無終無邊際無限度的,既知道無限度,就見到宇宙人生的無限量,能與真相完全契合,将人生思想行為改善,逐漸進步而成進化,這是超出生死輪回的起點。

      大乘佛法上講,由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薩不是偶像的代名詞,乃有覺悟的衆生),打破循環流轉,走上進化的大路。

    由衆生的地位用種種方法修證,走到佛的地位,這個就叫做進化。

    也就是由人到十信菩薩地位。

    再經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經過這種種進化,到佛地位才算圓滿。

    可知宇宙是進化的,人非最後進化之結果,還有超人地位。

    十信完成人的地位,例如世間的大聖大賢;十住是超人的地位;十住以上是超超人的地位。

    佛以全宇宙為生命,全宇宙無限量,佛身亦無限量,這才是最後進化的結果。

      佛雖然普度一切衆生,一切衆生雖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惟人類最宜于佛法中修學。

    人以下的衆生如畜生之類,一則苦痛逼迫,一則知識不發達,雖有佛說法也不能領會。

    人以上的衆生,所處境遇太好太快樂,心為當前境界所迷醉,不想學佛。

    所以人類是六道中最能端正心意趨向菩提的。

    就是唯有人類最富于成佛的可能性。

    所以佛示現在人類中說一切法,現在所講的佛法,就是人類中流行的佛法。

      自釋迦成佛至今。

    已兩三千年,流行的國土有好幾十國,所經過的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所以佛教史上很有相沿相革變化的地方。

    從佛的教化上看,第一、是契真理──所謂真理,是佛的圓滿大智慧所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二、亦須合時機──即所謂合時代潮流符群衆心理,倘若不合時機,就不得通行。

    佛法流行兩千多年,經過幾十國,當然是符合群衆心理的。

    所以,佛法真理,雖然亘古亘今不變不遷,但因為符合各時代各民族思想之不同,佛法的法門也随著不同。

      講到此地,且把佛教曆史的變遷說一說:釋迦在印度出世時,國家安靖,民殷物阜,人民隻怕生老病死。

    怕死之極,就求個人解脫。

    釋迦為适合當時印度群衆求個人解脫心理,于是先說小乘法。

    換句話說,就是當時求解脫的太多,并不知道人生世界當體是無始無終、無限量、無生死可解脫的;所以佛法不得不迂回曲折,适合當時群衆求解脫的心理,說無我解脫。

    把個人看空,我且無有,尚有何生死流轉可得?但從無我上否認自我,非佛法真正意義,不過适合當時群衆心理。

    所以所說小乘解脫法,是迂回曲折使由小乘達到大乘的,像大乘妙法蓮華經中所說。

    小乘是一時的方便,不如此群衆不生信心,不能到佛法中來。

    佛本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即令一切衆生受佛開示,悟入佛智,得安甯無障礙的快樂,當時一般人隻流傳小乘;到四五百年後,龍樹等才昌明大乘,但仍然是小乘形式。

    臨了婆羅門教複興,佛教衰落,就因為大乘思想與印度民族不十分相合的緣故。

    過後,大乘從北印度到中國來,中國人的思想是順自然重人生的,所以小乘思想不甚合宜而流行大乘思想。

    但一般社會上流行的,非純正之佛教,而為羼雜神道設教之佛教。

    大乘思想在儒家思想的中國政治社會下,隻能退處山林,不能做社會事業,不能社會化,所以雖然昌明大乘思想,亦未能成社會民族教化。

    近來佛教有逐漸衰落的趨勢,就因為不能随中國民族之變遷而進步的緣故。

      現在講佛法,應當觀察民族心理的特點在何處,世界人類的心理如何,把這兩種看清,才能夠把人心中所流行的活的佛教顯揚出來。

    現在世界人心注重人生問題,力求人類生活如何能夠得到很和平很優美。

    所應用的工具乃科學的;所實行的方法乃社會的、有組織的群衆生活。

    換句話說,就是成功科學的,組織化的生活。

    現在中國民族所奉行的,是中山先生集合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華和世界上一切文化的特長的三民主義,要求佛學昌明于中國昌明于世界,應當在這個基礎上昌明佛學,建設佛學!引人到佛學光明之路,由人生發達到佛。

    小乘佛法,離開世界,否定人生,是不相宜的。

    大乘頓教,也有與現代思想不相合的地方。

    能與現在的中國民族世界人類最相宜的,以大乘漸教為最。

    大乘漸教以人類為基礎,進一步有一步的實證,就是大乘漸進之法。

    與科學化、組織化漸得完善之法相近。

    所以在此時顯揚佛法,應當提倡大乘漸教。

      詳細一點說,就是佛學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個人。

    一方面,衣食住等物質生活,要有相當的解決;一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