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學綱
關燈
小
中
大
平常所謂佛,是梵語佛陀二字的簡稱,意義是覺者,就像世間有學問的叫做學者一般。
所以,有普遍大徹悟的叫做覺者,覺者是人類最高人格的表現──因為人是小宇宙,與大宇宙一緻不二,以全宇宙為自體是人生最高的價值,能夠達到這個目的才是人生最高的意義;所以世界人類不可不求最高人格的實現───在人類得到最高覺悟的就是佛。
佛是人類最高的模範,指示我們如何做人,如何進到超人地位,乃至如何做到完全覺悟。
因此,信佛不是迷信,是徹底破迷,是趨向覺悟的。
而且、佛并沒有說隻我是佛,你們一切都應當信仰我。
卻說凡有心靈覺知的皆有成佛的可能性。
所以,佛是主張平等的,是主張人人都可以成佛的,人人成佛乃佛學的目的。
就根本上說,佛法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所以有人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
佛法雖可以包括一切宗教、哲學,而卻又超出一切宗教,哲學之上。
如别的宗教,信仰者不能與被信仰者平等,佛法卻不然。
所以,佛教應該叫做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
宇宙間一切存在的事事物物,都可以謂之現,這些一切存在的事實,就叫做現實。
所謂現實主義,依佛陀學的道理講,就是這些一切存在的事實,本來怎樣就明白他是怎樣,事實如何便還他如何。
譬如花瓶就是花瓶,不能說是别樣。
現實主義的标題下何以寫著“即法爾如是”呢?佛對于全宇宙完全覺悟,把全宇宙覺照得明明白白,所謂“洞見諸法實相”,也就是洞見全宇宙本來面目。
全宇宙本來面目,在佛法上謂之法爾如是,就是說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實本來如此。
其次,現實主義又可以說是佛陀無主義的主義。
甚麼緣故呢?世間上的種種主義。
是參加個人主觀和私見的,不是全宇宙公平無私和本來如是的;佛陀的現實主義,是全宇宙本來如此的真實主義,是非主觀無私見的,所以是無主義的主義。
總結一句,就是佛用很巧妙的言語文字,把本來如此的現實說出來,叫做現實主義;也就是根據佛陀教義,說明宇宙一切存在事實的真相。
上來說明現實主義的名稱所由來,此下再分開來講。
譬如現在有世界,現在有人類,現在有萬物。
現前事物,無時不在流行變化中,不是一種固定的。
宇宙間一切事事物物,大至世界小至一微塵,都在流行變化,所以叫他做現行實事。
譬如人的一生,何年何月何日生,何年何月何日死;物件的何時成何時壞;推而廣之,地球也是多少年數成多少年數壞;再講遠些,到太陽也有成時壞時;所以世事都有成壞、生死的一定限量。
見到如此,還沒有見到真相,因為宇宙萬有不但是時時刻刻變化而已。
一切顯現的事物,生滅起伏,流行變化,如流水一般。
這個變化之流,可以謂之生命之流。
所以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實,都是大小相通,前後相生,刹那生滅相續的(最短的時間謂之刹那)。
這種流變之理,依近代科學的研究,不但不違背,反而證明是很真實的。
科學分析事物為分子、原子、電子等類,電子有陰陽性,是時刻有變化的;由此可見萬物流行不息──科學的昌達,對于佛學雖有證明的地方,但科學是根據五官感覺而佛學是直接覺知的──。
這才是見到宇宙的真相,即是宇宙現行的實事。
其次、人類的生命,其來無始,不是那年生後才有的;一生不過是生命流所現出來的一節,不是他的全體,如長江的一段一般。
一生一死,不過是生命流的一種變化假相。
一切事物亦如此,時時刻刻變化而又永久相續不斷。
能明白這種道理,即可以破除許多迷惑。
常人覺得人生是空虛的,無意義,無價值,除了飲食男女等以外,甚麼事都沒有。
這樣迷惑的結果,思想高的自殺,低的以為人生目的在衣食住等欲求的滿足,所以全副精神用在追求生活的美滿享受上。
因之,彼此相争,使世界擾亂不已,争鬥困苦的事情觸目皆是,結果引出世界大慘劫來。
這是對于宇宙流變的真相不明白,就是不明白現行實事所緻,都不是覺悟者。
另外有一種人,推測世界上一定有一個創造者主宰者,創造主宰世界萬物,由此就産生宗教的迷信來,把人類本來的可能覺悟性障蔽,不能顯出。
無始無終,循環無端,是所有事事物物的真相。
不明白這種道理的,隻看見生命流的一節,所以立出造物主等類的名稱來。
但試問造物主是否一物?假如不是一物,就沒有自身,何以能造别物?假如也是一物,造物主是誰所造?如此,可見造物主不能成立。
要知世界萬物,都不用他物來造,而是生滅相續流行不息本來如是的。
如能明白人生真相是這樣的無始無終,世界也是這樣的無始無終不是沒有生滅成壞,不過是流行不息循環不斷而已。
這就可以把心量放大到無邊無量,心量放大就沒有執著而與宇宙真相契合。
像這樣,現行實事無始無終,人生世界都如此,都是無始無終之生命的實現。
過去一切行為為因,現在為果,現在一切行為又發生将來的結果,因果重重相續無盡,所以人生有不朽的價值!這種道理,不但學佛成佛要知道,就是要做有人格的人,有道德的人,也都應當明白,否則會生出許多煩惱來。
照大乘道理說,先要做一個完善人,然後再進到超人的菩薩,再進到超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