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的神韻,俨然一個清新脫俗的妙齡少女;姐姐則稍顯豐滿、沉穩的面容中透出精幹與緊韌,這一點從其爽練的回答便可見一斑。

     警員們就吉次郎失蹤事件向她們進行調查時,妻子端子拿出了一張很舊的明信片,上面寫着: “我去别人那兒躲躲,從前訂下的購買蘿蔔的契約請盡量幫我解除,拜托!” 或許這張明信片可以作為丈夫行蹤的一個證明吧。

    于是警員問道: “這個先放在我們這裡,可以嗎?” “請便,對于我,應該是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 端子從容地答道。

     于是警員們又來到吉次郎的父親梅本芳男家裡進行調查。

    結果,這裡居然也有一張明信片,上面寫道: “對西野家,我十分抱歉,我不能再住在這裡了,先去九州那邊避避。

    ” 且字迹寫得十分潦草。

    看了這些,警員們無不感到:不管吉次郎現在在哪裡,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以前收到的那些信都是靠不住的! 警方暗中對西野端子、淵上裡愛兩姐妹進行調查。

     原來,這妹妹還算說得過去。

    姐姐據說年輕時風流妩媚,情夫頗多。

    在她二十二三歲那年,村裡的四個青年慕其風流之名,對其調情,不料裡愛拼命叫喊,鬧得整個村子都騷動起來。

    最後裡愛提出起訴,四個青年受到了懲處。

    因此,那些匿名信,很有可能就是當年那四個青年為了報仇而精心策劃的。

     于是,一場大搜查悄悄地拉開了帷幕。

     在明查暗訪的過程中,警員得知梅本吉次郎曾是海軍預備役軍人。

    注意到這一點後,警員順藤摸瓜,在村公所裡調查檢閱點名的通知書是送到西野端子那裡去的。

     警員,又在那裡查到有一封以吉次郎的名義、寫在藍色格紙上的委托書寄送給村裡的征兵辦事員,上面寫着“拜托,請不要讓我參加點名檢閱。

    ”委托書的發送地址是“大阪市西區淩街東站前的米屋旅館”。

    同時,還從廣島車站寫信給吉次郎的親生父親梅本芳男,說用郵政小額彙兌寄送十元錢來。

     因此,以吉次郎的名義寫給妻子、村公所和父親梅本芳男的信,全都是吉次郎的真實筆迹嗎?警方對此産生了懷疑。

     筆迹專家鑒定結果:“以吉次郎的名義寄給妻子西野端子、父親梅本芳男、村公所征兵辦事員的信件,全都不是吉次郎的筆迹。

    ” 由此看來,警方認為吉次郎很有可能已經被什麼人殺害,以他名義的信件,是有人為了表示他還活着,而故意僞造。

     警方立即向大阪派出刑警,查訪從大阪西區米屋旅館往村公所發信的信件源頭,尋找寄信人。

    根據旅館的賬單,在那段時間裡,确有一個叫“梅本吉次郎”的人住過。

    但是,從旅館主人或其他旅客那裡得到的口供推測,那段時間住在這裡的,并不是梅本吉次郎本人!這個證據,使警員們更加深信:梅本吉次郎确已被殺害! 從這前前後後一系列的奇怪的匿名信來看,先是最初的信中說兩姐妹知道殺人兇手,暗示案件與其倆有重大關系,後又潦草狂妄的宣布推翻前面的内容。

    所以,可以肯定:匿名信的主人一定與案件有重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