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色的花,就像樹枝上的蠟燭台。
仿佛冬天時儲存在樹幹裡的燈油,突然被點燃,一齊着起了白色的火苗來一樣。
升擡頭望着藍天下這些在早春微風中搖曳的花朵時,發酸的脖子使他感到了漫長的越冬的疲憊。
他使勁地伸展着胳膊和腿。
顯子已經不是一個觀念了,而是想觸摸便可以觸摸到的實際存在了,青年想。
他想方設法地繞遠到達了目的地,現在隻剩下見到本人了。
他以那麼大的熱情盼望春天到來。
現在春天就在身邊。
在背離自己的思想,等待春天的這段日子裡,相信了未來的他,盡管相信這欲望的純粹性,卻又不能不問自己: “我果真能夠不思考明天而生活嗎?” 辛夷花和周圍春天的出現,給他帶來了一種恐怖。
六月三日宣告越冬結束的路虎載着總工程師從K町出發了。
總工是個喜歡戲劇性的人,所以事先故意沒和水庫工地打招呼。
宿舍的人有一半在院子裡玩球,升也加入了。
天氣晴朗,風很大,球有點兒輕飄。
汽車由西向東開來,沿喜多川北上,東風把汽車引擎聲吹遠了。
來到銀山平的一半時,也聽不見它的響聲,誰都沒發覺有車朝這邊開來。
有人去撿球時,才聽見了汽車的聲音。
對撿球人的報告,大家最初是怎樣的懷疑,後來變成了怎樣的狂喜,就不一一描述了。
路虎倦怠笨重的引擎聲久久地留在了他們的記憶裡。
越冬的人們以後見面時,都說那聲音一生也忘不了。
越冬者們一律休假兩周。
升給顯子拍了電報。
升在K町住了一晚,領了工資,取出了存在K町的西服送去熨燙了一下。
他在K町的住所裡貪婪地看報。
升他們不在的這半年裡,社會依然如故,不斷地把大事件吞進去。
他們十幾個人不在并沒有對社會有任何影響。
了解了這一當然的結果後,升到鏡子前去刮胡子,臉曬得很黑,隻有眼睛和牙像塗了一層白色。
升本來就不讨厭自己的模樣,現在他覺得黝黑的膚色讓粗黑的劍眉、俊俏挺直的鼻子構成的棱角鮮明的相貌,更添一層威猛,富有一種羅馬式的風情。
升和田代、佐藤乘明天下午兩點零四分的特快回東京。
這天上午,他穿上了很合體的淺灰色西服,系上斜條紋領帶,在K町的街道上散步,小鎮上的女人引起了他的興趣。
他在鑲嵌着紅銅酒桶的酒館招牌前,停下腳步看了好半天,灑滿陽光的内院裡養着一群雞,能聽見雞在互相追逐、打鳴的聲音。
身旁疾駛而過的自行車鈴聲,馬路上卡車的大大的軸辘印,靜悄悄的裁縫店裡面響個不停的電話鈴聲…… 他懷疑這個小鎮今天是不是在過節,因為無緣無故不可能所見所聞都那麼印象鮮明,路上行人的表情都那麼有活力。
他來到唱片店前,端詳起本月新唱片的廣告。
又在雜貨店前,為一個挨着一個擺成排的鋁鍋發散出的溫和的光輝而感動。
城鎮并不單純是人的聚集地,它是人類制造出的最容易親近的一種思想。
升又在一個住家門前駐足看起裡面踩縫紉機的女人來。
籬笆牆葉子稀疏,隐約能看見裡面的人。
屋子裡很暗,看不大清楚裡面的擺設,反而清晰地襯托出了女人的身姿。
女人有點胖,年紀很輕,正埋頭伏在縫紉機上,雙手移動着一塊白布。
縫紉機的金屬部件亮閃閃的。
女人身穿天藍色毛衣和同樣顔色的裙子。
縫紉機下面,粗壯健康的光腳在一上一下地踩着踏闆。
由于動作太快,膝頭上的天藍色裙子不住地掀動着。
北方女人特有的雪白雙腳的這種動作,在升離開這裡以後,還常常幻覺般地閃現在他眼前。
濑山還有事務要處理,必須再多呆一天,他把升送到車站,又發了一大通牢騷。
“回事務所後,沒有一個人尊敬我了。
女孩子們一見到我,就撲哧笑出聲來,而且為了笑個痛快,趕緊找地方躲了起來。
你們都成了英雄,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我的悲劇就那麼可笑嗎?回家以後,要是老婆笑我的話,就得給她一個耳光了。
” 開往仁野方向的這趟車的二三等車廂很擁擠。
升一行在二等車廂裡有座位,可是升偏要到擁擠的三等車廂去看人。
那麼多人,那麼多張各種各樣的臉,這使他歡喜。
滿臉皺紋的老農民的臉,穿學生服的少年的臉,有些浮腫的唠唠叨叨的中年婦女的臉,脖子上纏繞着像海帶一樣的海獺圍脖的上年紀的太太,樸實的笑容已在臉上定了型的農婦的臉,彩色畫卷上的仆人模樣的鎮議員的臉……升對别人的臉懷有同胞的感情這還是頭一次。
他饒有興緻地瞧着,直到人家注意到他為止,他為自己過于謙虛,未能去拍拍那些人的肩膀而遺憾不已。
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田代和佐藤就一個勁問他去哪了,升笑而不答。
田代和升并排坐着,一個人坐在通道那邊的佐藤,幾乎整個身子都側了過來,沒話找話地跟他們說話。
正處于寬恕心境的升,也不怎麼覺得讨厭。
關鍵是,他們三人就像剛登岸的水手,心情特别的好。
他們隻覺得自己有權利幹點出格的事,幹什麼都會得到允許的。
田代不停地吃東西。
他吃了車上的盒飯、煎餅幹、巧克力,接着又吃了份盒飯。
他那曬黑了的臉頰不顯得那麼紅了。
就像暈船的人一上陸地就沒事了一樣,又變回了原來的田代。
“水庫建好後,在那兒給咱們修個越冬紀念碑吧。
” “到那時候那裡就是水底了。
” “所以就在離那裡最近的地方修呗。
要是有個人殉職就能修成了。
” 這個晚熟的青年人,忽閃着好幻想的眼睛想入非非。
他自認為是經曆了冒險家的生活,但記憶中的那段日子太單調,充滿了日常性,無可作為,說到危險,隻有發了三十九度高燒的那一晚以及一些心理性的危險。
回到東京後,他打算每天要去看好幾場驚險影片。
佐藤煞有介事地看了看周圍才說: “我打了個賭。
” “打什麼賭?” “她如果到車站來接我的話,就像我曾對城所君斷言的那樣,今天晚上我肯定幹了。
如果不來……” “就不幹了。
” 田代接下話茬道,佐藤惱怒地撇了一下嘴,瞪着田代不再吭聲了。
火車過了高崎,黃昏時四處亮起了霓虹燈,青年們立刻和解了。
他們擠到一個窗口前,眺望着小城鎮的街樹和商店屋頂上熱帶魚般五顔六色的霓虹燈。
三個人熱得脫掉了上衣。
玻璃窗拉了上去,窗邊緊緊地圍着一團漿洗得一點褶皺也沒有的白襯衫,夾雜着青年人的體臭和輕微的糨糊味兒。
在火車駛入上野車站之前,三個人就從窗戶裡朝外面張望起來。
升很快就發現了來迎接的三個人。
和田代長得很相像的小老太婆,用做工粗劣的套裝裹着毫無女人味的身體的佛像模樣的女人,還有顯子。
顯子穿着和服,表情就像白色的綿羊在
仿佛冬天時儲存在樹幹裡的燈油,突然被點燃,一齊着起了白色的火苗來一樣。
升擡頭望着藍天下這些在早春微風中搖曳的花朵時,發酸的脖子使他感到了漫長的越冬的疲憊。
他使勁地伸展着胳膊和腿。
顯子已經不是一個觀念了,而是想觸摸便可以觸摸到的實際存在了,青年想。
他想方設法地繞遠到達了目的地,現在隻剩下見到本人了。
他以那麼大的熱情盼望春天到來。
現在春天就在身邊。
在背離自己的思想,等待春天的這段日子裡,相信了未來的他,盡管相信這欲望的純粹性,卻又不能不問自己: “我果真能夠不思考明天而生活嗎?” 辛夷花和周圍春天的出現,給他帶來了一種恐怖。
六月三日宣告越冬結束的路虎載着總工程師從K町出發了。
總工是個喜歡戲劇性的人,所以事先故意沒和水庫工地打招呼。
宿舍的人有一半在院子裡玩球,升也加入了。
天氣晴朗,風很大,球有點兒輕飄。
汽車由西向東開來,沿喜多川北上,東風把汽車引擎聲吹遠了。
來到銀山平的一半時,也聽不見它的響聲,誰都沒發覺有車朝這邊開來。
有人去撿球時,才聽見了汽車的聲音。
對撿球人的報告,大家最初是怎樣的懷疑,後來變成了怎樣的狂喜,就不一一描述了。
路虎倦怠笨重的引擎聲久久地留在了他們的記憶裡。
越冬的人們以後見面時,都說那聲音一生也忘不了。
越冬者們一律休假兩周。
升給顯子拍了電報。
升在K町住了一晚,領了工資,取出了存在K町的西服送去熨燙了一下。
他在K町的住所裡貪婪地看報。
升他們不在的這半年裡,社會依然如故,不斷地把大事件吞進去。
他們十幾個人不在并沒有對社會有任何影響。
了解了這一當然的結果後,升到鏡子前去刮胡子,臉曬得很黑,隻有眼睛和牙像塗了一層白色。
升本來就不讨厭自己的模樣,現在他覺得黝黑的膚色讓粗黑的劍眉、俊俏挺直的鼻子構成的棱角鮮明的相貌,更添一層威猛,富有一種羅馬式的風情。
升和田代、佐藤乘明天下午兩點零四分的特快回東京。
這天上午,他穿上了很合體的淺灰色西服,系上斜條紋領帶,在K町的街道上散步,小鎮上的女人引起了他的興趣。
他在鑲嵌着紅銅酒桶的酒館招牌前,停下腳步看了好半天,灑滿陽光的内院裡養着一群雞,能聽見雞在互相追逐、打鳴的聲音。
身旁疾駛而過的自行車鈴聲,馬路上卡車的大大的軸辘印,靜悄悄的裁縫店裡面響個不停的電話鈴聲…… 他懷疑這個小鎮今天是不是在過節,因為無緣無故不可能所見所聞都那麼印象鮮明,路上行人的表情都那麼有活力。
他來到唱片店前,端詳起本月新唱片的廣告。
又在雜貨店前,為一個挨着一個擺成排的鋁鍋發散出的溫和的光輝而感動。
城鎮并不單純是人的聚集地,它是人類制造出的最容易親近的一種思想。
升又在一個住家門前駐足看起裡面踩縫紉機的女人來。
籬笆牆葉子稀疏,隐約能看見裡面的人。
屋子裡很暗,看不大清楚裡面的擺設,反而清晰地襯托出了女人的身姿。
女人有點胖,年紀很輕,正埋頭伏在縫紉機上,雙手移動着一塊白布。
縫紉機的金屬部件亮閃閃的。
女人身穿天藍色毛衣和同樣顔色的裙子。
縫紉機下面,粗壯健康的光腳在一上一下地踩着踏闆。
由于動作太快,膝頭上的天藍色裙子不住地掀動着。
北方女人特有的雪白雙腳的這種動作,在升離開這裡以後,還常常幻覺般地閃現在他眼前。
濑山還有事務要處理,必須再多呆一天,他把升送到車站,又發了一大通牢騷。
“回事務所後,沒有一個人尊敬我了。
女孩子們一見到我,就撲哧笑出聲來,而且為了笑個痛快,趕緊找地方躲了起來。
你們都成了英雄,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我的悲劇就那麼可笑嗎?回家以後,要是老婆笑我的話,就得給她一個耳光了。
” 開往仁野方向的這趟車的二三等車廂很擁擠。
升一行在二等車廂裡有座位,可是升偏要到擁擠的三等車廂去看人。
那麼多人,那麼多張各種各樣的臉,這使他歡喜。
滿臉皺紋的老農民的臉,穿學生服的少年的臉,有些浮腫的唠唠叨叨的中年婦女的臉,脖子上纏繞着像海帶一樣的海獺圍脖的上年紀的太太,樸實的笑容已在臉上定了型的農婦的臉,彩色畫卷上的仆人模樣的鎮議員的臉……升對别人的臉懷有同胞的感情這還是頭一次。
他饒有興緻地瞧着,直到人家注意到他為止,他為自己過于謙虛,未能去拍拍那些人的肩膀而遺憾不已。
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田代和佐藤就一個勁問他去哪了,升笑而不答。
田代和升并排坐着,一個人坐在通道那邊的佐藤,幾乎整個身子都側了過來,沒話找話地跟他們說話。
正處于寬恕心境的升,也不怎麼覺得讨厭。
關鍵是,他們三人就像剛登岸的水手,心情特别的好。
他們隻覺得自己有權利幹點出格的事,幹什麼都會得到允許的。
田代不停地吃東西。
他吃了車上的盒飯、煎餅幹、巧克力,接着又吃了份盒飯。
他那曬黑了的臉頰不顯得那麼紅了。
就像暈船的人一上陸地就沒事了一樣,又變回了原來的田代。
“水庫建好後,在那兒給咱們修個越冬紀念碑吧。
” “到那時候那裡就是水底了。
” “所以就在離那裡最近的地方修呗。
要是有個人殉職就能修成了。
” 這個晚熟的青年人,忽閃着好幻想的眼睛想入非非。
他自認為是經曆了冒險家的生活,但記憶中的那段日子太單調,充滿了日常性,無可作為,說到危險,隻有發了三十九度高燒的那一晚以及一些心理性的危險。
回到東京後,他打算每天要去看好幾場驚險影片。
佐藤煞有介事地看了看周圍才說: “我打了個賭。
” “打什麼賭?” “她如果到車站來接我的話,就像我曾對城所君斷言的那樣,今天晚上我肯定幹了。
如果不來……” “就不幹了。
” 田代接下話茬道,佐藤惱怒地撇了一下嘴,瞪着田代不再吭聲了。
火車過了高崎,黃昏時四處亮起了霓虹燈,青年們立刻和解了。
他們擠到一個窗口前,眺望着小城鎮的街樹和商店屋頂上熱帶魚般五顔六色的霓虹燈。
三個人熱得脫掉了上衣。
玻璃窗拉了上去,窗邊緊緊地圍着一團漿洗得一點褶皺也沒有的白襯衫,夾雜着青年人的體臭和輕微的糨糊味兒。
在火車駛入上野車站之前,三個人就從窗戶裡朝外面張望起來。
升很快就發現了來迎接的三個人。
和田代長得很相像的小老太婆,用做工粗劣的套裝裹着毫無女人味的身體的佛像模樣的女人,還有顯子。
顯子穿着和服,表情就像白色的綿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