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關燈
小
中
大
老師吧,你告訴我要是出了那些情況怎麼處理才妥當。
” 隊長這才得意了,說:“這些問題你們在刑警學院上大學老師沒教你們吧。
哼,我不是說的,那些講師教授淨是紙上談兵,沒幾個真搞過案子,理論能編一套一套的,光偵查兩個字的定義,就能講一節課。
可要真讓他們操作一個具體的偵查過程,就算能搞下來,也得是冤假錯案。
” 我笑着吹捧:“要不說想要有真本事還得拜您為師呢。
” 隊長說:“你放心,我今天上午已經和亞洲大酒店的保衛部布置好了。
潘小偉房間裡的電話,酒店已經做了處理,隻能打進來,不能打出去。
你别忘了,他的錢包可還在我們手裡,他現在身無分文,連打投币電話都沒法打。
他要是和什麼人接觸,你即便當時沒法制止,也一定要掌握他接觸的是什麼人,年齡、相貌、性别、裝束,怎麼和他接觸的,等等,你得清楚。
他要是想一個人出去,那不行,就明告訴他不行,不安全。
我想他現在不敢不聽我們的。
” 薛宇在一邊冷冷地說:“潘小偉英俊少年,是個小白臉。
你别中了人家的糖衣炮彈,别讓人家給腐蝕了就行。
” 薛宇這話我覺得特别刺耳,因為我在中學和大學裡聽到過很多關于我的這類刺耳的話。
所以我特敏感,我忍不住搶白他,我說勞您這句話提醒,看來我這回還真得犯一回錯誤,你就等着瞧吧。
第6次談話 呂月月:咱們每天這麼閑聊您覺得有意思嗎?您是不是特别想早點知道這把小提琴的結局? 海岩:不,一件事的結局固然很重要,但真正有意思或者有價值的東西常常體現在事情的過程上,結局有時反而不那麼重要。
呂月月:那天中午我和薛宇在隊長家領了任務之後,回到辦公室準備了一下,我回家,啊,也就是回我媽臨時住的那個地方換了件稍微時髦一點的衣服,去發廊匆匆做了做頭,就去了亞洲大酒店。
我得收拾得像導遊小姐模樣。
海岩:你這種女孩用不着特别打扮,不打扮也很奪目。
呂月月:我的好衣服大部分都是這兩年到夜總會工作以後買的,我跟你說過,我大學畢業以前家裡很窮,上大學後我媽每月給我寄100塊錢,一個月的吃喝、買書、零花、買衣服統統全得在這裡邊開銷。
上班以後稍稍寬松些,但要買好衣服肯定不行。
幹警察能有幾個錢? 海岩:我覺得你很會打扮,分寸感好。
呂月月:以前我根本不會化妝,可以說是到夜總會以後才慢慢學會的。
在夜總會那種地方上班,妝要化得稍微重一點,不能太淡了,否則老闆覺得你無精打采。
那天我也簡單化了點淡妝,很淡,可薛宇看了就說又不是辦喜事,幹什麼塗脂抹粉的。
我說你閉上眼别看我。
薛宇又改口,說講實在話你稍微一化妝,那些電影明星全沒戲了。
(笑) 我們那天是下午四點多鐘一起去亞洲大酒店的。
薛宇讓等候在門口的一位保衛部的幹部領着,悄悄從酒店的職工出入口進入飯店。
我從正門進去,直接上了九樓,按響了904号房門。
開門的是劉保華。
他沖我點了一下頭,放我進去。
這是一個很豪華的套房,劉保華讓我坐在外屋的沙發上休息,并且幫我倒茶,他小聲說月月你今天可真漂亮。
我問他隊長來了嗎?他用手指指裡屋,我這才注意到裡屋有人正在交談。
隊長、副隊長和處長他們三個人都來了,正在裡面和潘小偉談話。
劉保華進去,附在隊長耳邊說月月來了。
隊長點點頭,叫我和劉保華在外面等一會兒。
我們就在外邊等。
裡邊的說話聲斷斷續續地傳出來,我用力去聽,從口音上聽當然是潘小偉的聲音。
他在說小提琴的事情。
“小提琴的事我很早是聽我家的一個菲傭講起的,她講是我大哥在一個做古董生意的黃老闆手上買的,那黃老闆最初開價五萬美元,最後以一萬美元成交,賣給我大哥的。
這些事情菲傭從哪裡知道的我不清楚。
” 接下去是處長的聲音:“據我們知道,這把小提琴的價值至少在百萬美元以上,做古董生意的人不會不清楚吧,一萬美元怎麼舍得割愛?” 潘小偉說:“我隻知道這把琴是黃先生從一個大陸人手上買下的,可能很便宜的,他們做古董商的我相信應該明白這東西的來路不是很合法,這琴是沒辦法公開标價去賣的!弄不好警察是要來查他的。
黃先生和我大哥很熟,是老朋友了。
以前好像欠過我大哥的情分,所以很便宜就把它賣給大哥了。
我大哥膽大,一般人有錢也不敢買這種黑貨的。
” 伍隊長這時候開口問了一句:“這琴你大哥買了,他是不是就再拿出去賣呢?” 潘小偉說:“我不管他的事的。
”停頓片刻,又說,“他手下一個馬仔說好像他把琴送到泰國去拍賣過。
可我大哥不肯透露我們家族的身份,所以沒有賣掉。
人家花這麼多錢,又不知道賣主是誰,一般不肯擔這個風險的。
當然也可能是大哥開價太高了。
我不大懂收藏,我覺得有了錢應該做别的事情。
” 李向華問他:“開價多少你知道嗎?” 潘小偉說:“我不知的,我大哥不和我談這些事。
過去我父親在的時候就不許我知道這些事,他也不準我大哥教我這種事情。
” 伍隊長問:“現在這把琴還在你們家嗎?” 潘小偉對伍隊長他們這種連珠炮似的刨根問底似乎有點反感,悶了一會兒,沒好氣地說:“我沒見過這把琴,我不知呀。
” 裡屋沉默了片刻,處長開口,他說:“潘先生一直是在台灣和美國念書,今年大學剛畢業是吧。
據我們了解,潘先生無論在台灣、美國還是在香港,都是認認真真讀書,本本分分做人的,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違法活動。
我們是很贊賞潘先生這種立身處世的生活态度的。
” 潘小偉這時插了一句:“謝謝老先生誇獎。
”我們處長有五十多歲了,顯老。
處長見潘情緒有緩和,就又往深裡說下去:“潘先生雖然一直在國外生活,但畢竟是個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有知識的年輕人,我相信潘先生是有一份愛國熱情的,我們真誠地希望潘先生能夠不計個人和家庭得失,積極協助中國政府收回這件失蹤的國寶,中國政府也會記住潘先生對祖國的這份貢獻和愛心的。
” 處長雖然說的全是大道理,可對潘小偉似乎多少産生了一點鼓動的作用。
潘小偉猶
” 隊長這才得意了,說:“這些問題你們在刑警學院上大學老師沒教你們吧。
哼,我不是說的,那些講師教授淨是紙上談兵,沒幾個真搞過案子,理論能編一套一套的,光偵查兩個字的定義,就能講一節課。
可要真讓他們操作一個具體的偵查過程,就算能搞下來,也得是冤假錯案。
” 我笑着吹捧:“要不說想要有真本事還得拜您為師呢。
” 隊長說:“你放心,我今天上午已經和亞洲大酒店的保衛部布置好了。
潘小偉房間裡的電話,酒店已經做了處理,隻能打進來,不能打出去。
你别忘了,他的錢包可還在我們手裡,他現在身無分文,連打投币電話都沒法打。
他要是和什麼人接觸,你即便當時沒法制止,也一定要掌握他接觸的是什麼人,年齡、相貌、性别、裝束,怎麼和他接觸的,等等,你得清楚。
他要是想一個人出去,那不行,就明告訴他不行,不安全。
我想他現在不敢不聽我們的。
” 薛宇在一邊冷冷地說:“潘小偉英俊少年,是個小白臉。
你别中了人家的糖衣炮彈,别讓人家給腐蝕了就行。
” 薛宇這話我覺得特别刺耳,因為我在中學和大學裡聽到過很多關于我的這類刺耳的話。
所以我特敏感,我忍不住搶白他,我說勞您這句話提醒,看來我這回還真得犯一回錯誤,你就等着瞧吧。
第6次談話 呂月月:咱們每天這麼閑聊您覺得有意思嗎?您是不是特别想早點知道這把小提琴的結局? 海岩:不,一件事的結局固然很重要,但真正有意思或者有價值的東西常常體現在事情的過程上,結局有時反而不那麼重要。
呂月月:那天中午我和薛宇在隊長家領了任務之後,回到辦公室準備了一下,我回家,啊,也就是回我媽臨時住的那個地方換了件稍微時髦一點的衣服,去發廊匆匆做了做頭,就去了亞洲大酒店。
我得收拾得像導遊小姐模樣。
海岩:你這種女孩用不着特别打扮,不打扮也很奪目。
呂月月:我的好衣服大部分都是這兩年到夜總會工作以後買的,我跟你說過,我大學畢業以前家裡很窮,上大學後我媽每月給我寄100塊錢,一個月的吃喝、買書、零花、買衣服統統全得在這裡邊開銷。
上班以後稍稍寬松些,但要買好衣服肯定不行。
幹警察能有幾個錢? 海岩:我覺得你很會打扮,分寸感好。
呂月月:以前我根本不會化妝,可以說是到夜總會以後才慢慢學會的。
在夜總會那種地方上班,妝要化得稍微重一點,不能太淡了,否則老闆覺得你無精打采。
那天我也簡單化了點淡妝,很淡,可薛宇看了就說又不是辦喜事,幹什麼塗脂抹粉的。
我說你閉上眼别看我。
薛宇又改口,說講實在話你稍微一化妝,那些電影明星全沒戲了。
(笑) 我們那天是下午四點多鐘一起去亞洲大酒店的。
薛宇讓等候在門口的一位保衛部的幹部領着,悄悄從酒店的職工出入口進入飯店。
我從正門進去,直接上了九樓,按響了904号房門。
開門的是劉保華。
他沖我點了一下頭,放我進去。
這是一個很豪華的套房,劉保華讓我坐在外屋的沙發上休息,并且幫我倒茶,他小聲說月月你今天可真漂亮。
我問他隊長來了嗎?他用手指指裡屋,我這才注意到裡屋有人正在交談。
隊長、副隊長和處長他們三個人都來了,正在裡面和潘小偉談話。
劉保華進去,附在隊長耳邊說月月來了。
隊長點點頭,叫我和劉保華在外面等一會兒。
我們就在外邊等。
裡邊的說話聲斷斷續續地傳出來,我用力去聽,從口音上聽當然是潘小偉的聲音。
他在說小提琴的事情。
“小提琴的事我很早是聽我家的一個菲傭講起的,她講是我大哥在一個做古董生意的黃老闆手上買的,那黃老闆最初開價五萬美元,最後以一萬美元成交,賣給我大哥的。
這些事情菲傭從哪裡知道的我不清楚。
” 接下去是處長的聲音:“據我們知道,這把小提琴的價值至少在百萬美元以上,做古董生意的人不會不清楚吧,一萬美元怎麼舍得割愛?” 潘小偉說:“我隻知道這把琴是黃先生從一個大陸人手上買下的,可能很便宜的,他們做古董商的我相信應該明白這東西的來路不是很合法,這琴是沒辦法公開标價去賣的!弄不好警察是要來查他的。
黃先生和我大哥很熟,是老朋友了。
以前好像欠過我大哥的情分,所以很便宜就把它賣給大哥了。
我大哥膽大,一般人有錢也不敢買這種黑貨的。
” 伍隊長這時候開口問了一句:“這琴你大哥買了,他是不是就再拿出去賣呢?” 潘小偉說:“我不管他的事的。
”停頓片刻,又說,“他手下一個馬仔說好像他把琴送到泰國去拍賣過。
可我大哥不肯透露我們家族的身份,所以沒有賣掉。
人家花這麼多錢,又不知道賣主是誰,一般不肯擔這個風險的。
當然也可能是大哥開價太高了。
我不大懂收藏,我覺得有了錢應該做别的事情。
” 李向華問他:“開價多少你知道嗎?” 潘小偉說:“我不知的,我大哥不和我談這些事。
過去我父親在的時候就不許我知道這些事,他也不準我大哥教我這種事情。
” 伍隊長問:“現在這把琴還在你們家嗎?” 潘小偉對伍隊長他們這種連珠炮似的刨根問底似乎有點反感,悶了一會兒,沒好氣地說:“我沒見過這把琴,我不知呀。
” 裡屋沉默了片刻,處長開口,他說:“潘先生一直是在台灣和美國念書,今年大學剛畢業是吧。
據我們了解,潘先生無論在台灣、美國還是在香港,都是認認真真讀書,本本分分做人的,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違法活動。
我們是很贊賞潘先生這種立身處世的生活态度的。
” 潘小偉這時插了一句:“謝謝老先生誇獎。
”我們處長有五十多歲了,顯老。
處長見潘情緒有緩和,就又往深裡說下去:“潘先生雖然一直在國外生活,但畢竟是個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有知識的年輕人,我相信潘先生是有一份愛國熱情的,我們真誠地希望潘先生能夠不計個人和家庭得失,積極協助中國政府收回這件失蹤的國寶,中國政府也會記住潘先生對祖國的這份貢獻和愛心的。
” 處長雖然說的全是大道理,可對潘小偉似乎多少産生了一點鼓動的作用。
潘小偉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