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關燈
小
中
大
出竅……
這時我醒了,是被劉保華搖醒的,他吃驚地瞪着我,問我怎麼了,是不是做噩夢了,幹嗎出這種怪聲。
我搖頭喘氣,感到汗透内衫,疲憊已極。
小薛在一旁看我,見我沒事了便又坐下。
小薛那幾天在辦公室裡一直不理我,我知道我傷害了他,可我沒有心情再去解釋什麼。
五月二十八日清晨我真的發了燒,既不是感冒也沒有炎痛,可這無名高熱一下子就把我打倒了。
我媽打電話到單位給我請了假。
恰巧那天萬副局長親自到我們處來,參加了由處長召集的小提琴一案的研讨會,參與這個專案工作的同志除我因病缺席之外,都被通知到會。
和萬副局長一起來的,還有兩個面目嚴肅身份不明的陌生人。
我們開會的時候他們一言不發,隻是認真地聽,在小本上密密麻麻地記。
據後來劉保華的形容,那天會議的氣氛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大家都想往角落裡坐,處長叫大家坐攏些,李向華和我們幾個分别挪了挪位置,伍隊長依然坐在最邊上悶頭抽煙。
處長看了他一眼,沒再叫他。
萬副局長首先做了開場白,他說今天咱們就算是專案組内部的一個研讨會,案子搞成這麼一個結局,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客觀現實擺在這兒,沒有辦法,需要我們認真回顧一下,反思一下。
今天先不談責任,先分析原因。
當然也不反對批評和自我批評。
萬副局長很冷淡地講了這麼幾句,就收住不說了。
冷了一會兒場,處長咳嗽了一聲,字斟句酌地說: “雖然,今天萬副局長講了先不讨論責任問題,但案子形成今天這個局面,我作為處長,肯定是要負一定領導責任的,要做自我批評,把關不嚴嘛。
呃——這個案子呢,開始還比較順,當中出的一些事,以及現在的結局,确實出乎我們的意料。
說明我們在指揮判斷上确實存在着主觀主義的問題,工作做得不細,不紮實,然後又盲目樂觀,認為一切進展正常,因此在戰略上比較輕敵,戰術上又比較冒險,大意失荊州。
” 萬副局長插話:“這個案子前後延續了近半個月,難道你們就沒有發現對方的一點漏洞嗎?就沒有一個同志曾經提出過一點反面的判斷和分析嗎?對方這麼大的動作,事前肯定會有一些蛛絲馬迹的,你們這個專案組的老同志也不算少了,就沒有一個人有所察覺嗎?” 處長臉上很不自然,“這個,萬副局長批評得很對,蛛絲馬迹不可能沒有,但我們确實大意了,工作不細,工作不細。
”處長不知為什麼瞟了一眼伍隊長,他發現伍隊長的目光和他冷冷地碰了一下,移開了,他遲遲疑疑地改口道: “啊,當然,有的同志是提出過不同意見,認為潘小偉對我們可能有所保留。
但是提出這個懷疑的時間太晚了,已經很難改變既定的計劃……” 李向華這時舉了一下手,看得出來他想在局長面前發言,已經等了很久,萬副局長點了一下頭: “小李說說吧。
” 李向華站了起來,他有點慷慨激昂: “這個案子到今天這個地步,我是早有預料的,而且我以前也不止一次地提過意見。
處長剛才說疏忽大意,我看還不是一般的疏忽大意,這一大意就造成了紀春雷同志的無謂犧牲。
紀春雷同志犧牲後,我們也仍然沒有認真反省,在沒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就同意潘小偉與天龍幫接頭。
現在看來,潘家對美高夜總會的地形非常熟悉,這個接頭地點顯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是馮世民指定的。
所以我認為失敗的原因很清楚,一是嚴重疏忽,二是方案太冒險,安全性很小,三是用人不當!咱們都知道,呂月月在個人感情方面本來就比較新潮,又比較任性,應該說,還很不成熟。
而我們的監控對象呢,那可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留學生,揮金如土的闊少。
這種情況在八十年代還好說,九十年代社會大環境那麼開放,年輕人的思想那麼活躍,拜金主義那麼普遍,問題就難說了。
現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忠于組織遠遠不如忠于自己,金錢美色一攻,很難臉不變色心不跳,保持氣節,弄不好就吃吃喝喝混到一起去了。
上次監控對象拉着呂月月去王府飯店,呂月月既不請示也不報告,就去了。
當時我是提了意見的,還不接受教訓,後來去石景山遊樂園又是擅自改變計劃去的。
如果稍微有一點點組織觀念的話,我看紀春雷也不至于葬身魚腹,光榮當烈士!” “我插一句。
”伍隊長突然舉手打斷了李隊長的發言,口氣雖不似李隊長那樣激烈,但他一向很少這樣急于開口。
“我反對這種說法,呂月月任性、不成熟、沒經驗,這些問題都存在,但她對工作是忠誠的,潘小偉是她冒着生命危險帶回來的。
要想拿回小提琴隻有做潘小偉的工作,要做好潘小偉的工作不能沒有呂月月這個角色,如果這裡邊有什麼問題,一切責任在我,由我承擔。
但是這個案子本來就是死馬當成活馬醫,不冒險怎麼能把琴拿回來!” 萬副局長厲聲喝斷伍隊長:“琴你拿回來了嗎?這又不是你的慶功會,嗓門兒那麼大幹什麼!讓人家把話說完嘛!” 萬副局長一發火,伍隊長一下子把話噎在嘴裡,用力咽了口唾沫,僵硬地打住,低下頭抽煙。
會場沉默了片刻,處長對李向華說:“你接着說吧。
”李向華臉色鐵青,悶了一會兒,粗聲說了句:“我說完了。
”便坐下來。
于是這個會的氣氛就更加緊張了,大家都
我搖頭喘氣,感到汗透内衫,疲憊已極。
小薛在一旁看我,見我沒事了便又坐下。
小薛那幾天在辦公室裡一直不理我,我知道我傷害了他,可我沒有心情再去解釋什麼。
五月二十八日清晨我真的發了燒,既不是感冒也沒有炎痛,可這無名高熱一下子就把我打倒了。
我媽打電話到單位給我請了假。
恰巧那天萬副局長親自到我們處來,參加了由處長召集的小提琴一案的研讨會,參與這個專案工作的同志除我因病缺席之外,都被通知到會。
和萬副局長一起來的,還有兩個面目嚴肅身份不明的陌生人。
我們開會的時候他們一言不發,隻是認真地聽,在小本上密密麻麻地記。
據後來劉保華的形容,那天會議的氣氛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大家都想往角落裡坐,處長叫大家坐攏些,李向華和我們幾個分别挪了挪位置,伍隊長依然坐在最邊上悶頭抽煙。
處長看了他一眼,沒再叫他。
萬副局長首先做了開場白,他說今天咱們就算是專案組内部的一個研讨會,案子搞成這麼一個結局,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客觀現實擺在這兒,沒有辦法,需要我們認真回顧一下,反思一下。
今天先不談責任,先分析原因。
當然也不反對批評和自我批評。
萬副局長很冷淡地講了這麼幾句,就收住不說了。
冷了一會兒場,處長咳嗽了一聲,字斟句酌地說: “雖然,今天萬副局長講了先不讨論責任問題,但案子形成今天這個局面,我作為處長,肯定是要負一定領導責任的,要做自我批評,把關不嚴嘛。
呃——這個案子呢,開始還比較順,當中出的一些事,以及現在的結局,确實出乎我們的意料。
說明我們在指揮判斷上确實存在着主觀主義的問題,工作做得不細,不紮實,然後又盲目樂觀,認為一切進展正常,因此在戰略上比較輕敵,戰術上又比較冒險,大意失荊州。
” 萬副局長插話:“這個案子前後延續了近半個月,難道你們就沒有發現對方的一點漏洞嗎?就沒有一個同志曾經提出過一點反面的判斷和分析嗎?對方這麼大的動作,事前肯定會有一些蛛絲馬迹的,你們這個專案組的老同志也不算少了,就沒有一個人有所察覺嗎?” 處長臉上很不自然,“這個,萬副局長批評得很對,蛛絲馬迹不可能沒有,但我們确實大意了,工作不細,工作不細。
”處長不知為什麼瞟了一眼伍隊長,他發現伍隊長的目光和他冷冷地碰了一下,移開了,他遲遲疑疑地改口道: “啊,當然,有的同志是提出過不同意見,認為潘小偉對我們可能有所保留。
但是提出這個懷疑的時間太晚了,已經很難改變既定的計劃……” 李向華這時舉了一下手,看得出來他想在局長面前發言,已經等了很久,萬副局長點了一下頭: “小李說說吧。
” 李向華站了起來,他有點慷慨激昂: “這個案子到今天這個地步,我是早有預料的,而且我以前也不止一次地提過意見。
處長剛才說疏忽大意,我看還不是一般的疏忽大意,這一大意就造成了紀春雷同志的無謂犧牲。
紀春雷同志犧牲後,我們也仍然沒有認真反省,在沒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就同意潘小偉與天龍幫接頭。
現在看來,潘家對美高夜總會的地形非常熟悉,這個接頭地點顯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是馮世民指定的。
所以我認為失敗的原因很清楚,一是嚴重疏忽,二是方案太冒險,安全性很小,三是用人不當!咱們都知道,呂月月在個人感情方面本來就比較新潮,又比較任性,應該說,還很不成熟。
而我們的監控對象呢,那可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留學生,揮金如土的闊少。
這種情況在八十年代還好說,九十年代社會大環境那麼開放,年輕人的思想那麼活躍,拜金主義那麼普遍,問題就難說了。
現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忠于組織遠遠不如忠于自己,金錢美色一攻,很難臉不變色心不跳,保持氣節,弄不好就吃吃喝喝混到一起去了。
上次監控對象拉着呂月月去王府飯店,呂月月既不請示也不報告,就去了。
當時我是提了意見的,還不接受教訓,後來去石景山遊樂園又是擅自改變計劃去的。
如果稍微有一點點組織觀念的話,我看紀春雷也不至于葬身魚腹,光榮當烈士!” “我插一句。
”伍隊長突然舉手打斷了李隊長的發言,口氣雖不似李隊長那樣激烈,但他一向很少這樣急于開口。
“我反對這種說法,呂月月任性、不成熟、沒經驗,這些問題都存在,但她對工作是忠誠的,潘小偉是她冒着生命危險帶回來的。
要想拿回小提琴隻有做潘小偉的工作,要做好潘小偉的工作不能沒有呂月月這個角色,如果這裡邊有什麼問題,一切責任在我,由我承擔。
但是這個案子本來就是死馬當成活馬醫,不冒險怎麼能把琴拿回來!” 萬副局長厲聲喝斷伍隊長:“琴你拿回來了嗎?這又不是你的慶功會,嗓門兒那麼大幹什麼!讓人家把話說完嘛!” 萬副局長一發火,伍隊長一下子把話噎在嘴裡,用力咽了口唾沫,僵硬地打住,低下頭抽煙。
會場沉默了片刻,處長對李向華說:“你接着說吧。
”李向華臉色鐵青,悶了一會兒,粗聲說了句:“我說完了。
”便坐下來。
于是這個會的氣氛就更加緊張了,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