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張永林各家行聘八美人完婚團圓

關燈
謝而退。

    平西王亦起身辭别國太,回歸張家。

    且說那日衆姐妹辭了華老夫妻,各各回家。

    孟安人護送月姑到家,這孩子留在華府乳媪服侍。

    月姑回家,拜見父母,安人是全無一語埋怨,惟沈員外氣惱在心,沒奈何已作皇家之貴,說也枉然。

    孟安人果然伶牙俐齒,說得一團如花的言語,并不提及不去征西之事,亦不說已經破腹養下孩子了。

    所以員外安人,皆不知道。

     孟安人亦即辭别回華府。

    次日平西王備了祭禮,到着花府。

    花千歲接進廳堂,再三緻謝。

    平西王即到花瓊靈前上祭。

    花千歲在旁陪禮。

    淩氏哀得十分慘切,平西王也覺傷心,祭畢燒焚銀紙,回歸張府,打點還鄉。

    柳大娘即将八美圖取交兄弟,平西王笑而藏之。

    即刻起身,永林護送到府。

    且說柳太太在家等望,也打發家人到前途探聽,這一日家人如飛報說,大爺已到了。

    合府家人一齊去接官亭護送進門。

     平西王先排香案,望阙謝恩。

    然後方見太太。

    永林亦上前相見,那些親鄰朋友,俱皆登府道賀。

    日日開筵唱戲。

    永林請了太太之意,不知八美何時完婚?太太說:“已選了次年元宵佳節,到嘉興迎娶。

    ” 過了二日,永林告别回歸,到各家關照一回。

    華太太道:“如若各家迎娶,更覺徒勞。

    倒是一齊來我家叙為一處。

    省了許多之煩,豈不是好?” 永林複将此言向各家相議,皆稱使得。

    各各整備妝奁,聽候吉期。

    再說魏烈在都督府中卷帳回家,亦有一番官員迎送熱鬧。

    夫婦同歸,見了國太,國太大悅道:“自從孩兒别我之後,豈知被人謀害,做娘的好不心焦!幸你遇着仙翁解救,收為徒弟,與國建功。

    我聞此言,方才放下憂愁。

    ” 魏烈又把姐姐宮内言語亦說一回,國太大喜。

    又看看媳婦,果然豐姿俊雅,十分愛惜。

    兄弟二人相見,也有幾句别後言語。

    即同到衙門去見生身父母。

    魏老爺夫妻十分大悅。

    且丢開魏烈榮歸之事,又說蘇保柴君亮二人在着孟家莊,亦辭員外回家。

     柴總兵到了家鄉,地方官已經造好府第;蘇總兵到了家鄉,煥然風光。

    百姓閑人,無不交口稱羨。

    不覺過了殘冬,又是春來。

    元宵佳節已到,柳府張燈結彩,大吹大擂,八美妝奁先已陸續發到。

    各省官員,以及親鄰朋友,送禮賀喜,紛紛不斷。

     花船結得十分齊整,平西王下船,到嘉興迎親。

    先說衆姐妹家中,那日田家兄弟送姐妹二人,陸夫人同雙娥二人,沈員外夫妻相送月姑,月姑不負昌德前情,賞他白銀一百兩,昌德随同伴送,都來華府。

    張永林在着柳府亂忙,不在家中,華太太差人接張金定姑娘,一同到家。

    國太亦送了許多禮物,打發魏烈護親。

    魏老爺與兒子魏光亦到華府,定邊王花千歲辦得絕盛禮物送到華府,亦來做送親之人。

     平西王船隻到了嘉興,迎接之人,如排陣一般。

    前前後後,哪數得清?八美嵌寶蟠龍花轎,笙歌盈耳,号炮轟天。

    到了華府,八位美人打扮皆齊齊整整,這宮娥服侍。

    那愛珠平日間已經安慰小桃,同我到柳府完婚之後,待我與千歲跟前贊說一句,自然亦是會中之人。

    故這小桃今日相同而去。

    小爵主留在華府,令乳媪服侍。

    當下八美一齊上轎,柳大娘久别家鄉,此番又是姑娘迎歸之期,一行兩便,故此也護送而去。

     孟安人十分高興,也要護送。

    使女宮娥各乘小轎,足有百十餘乘。

    花千歲、魏烈弟兄俱護送前去。

    到了碼頭,各各下船。

    一到杭州,又是這些大鄉紳前來接親。

    八乘花轎到了廳堂上,平西王望阙謝恩。

    八美各歸八處洞房,正是燕爾新婚,如魚得水,成親不免自長而下,休要細表。

    那柳太太留住了侄女,孟安人,朝夕盤桓;柳千歲留住了花千歲,魏家弟兄早晚開懷,情濃無比。

    蘇總兵亦時常來往,彼此相親。

    隻有柳興心事未了,求之于永林,永林禀柳太太,太太依諾無辭。

    那小桃聞知,心中不平。

    柳千歲安慰道:“柳興雖然是個奴仆,與我猶如手足一般,自然提拔他一官半職。

    你亦有夫人之稱,休得見怪于我。

    ” 小桃無奈,隻得與柳興完婚。

    衆姐妹皆念的小桃同心合力,首尾相随,況平西剿叛辛苦,姐妹們每人各贈一千兩銀子。

    月姑心下不忍,格外加贈銀二千兩共成一萬兩。

     平西王要接抱生兒前來,沈月姑羞慚,再三阻擋。

    平西王瞞着月姑,悄然告知母親,柳太太大悅,差人前去接抱。

    華太太親自抱送到柳府,取名元觀,四個乳媪伺候。

    不覺親事一月已滿,嘉興衆客相辭,俱各旋歸。

     張永林後來夫婦相偕到老。

    華鼎山夫婦,陸老夫人,田家兄弟,沈員外夫妻,一體無兒,多靠平西王一人承祧宗祀。

    蘇總兵留住了孟安人母女相依,後來蘇保承頂孟氏香祀。

    馬國丈服滿之後,馬後奏明聖上,奉旨禦葬。

    将國太迎請來共享晚年,夫婦同諧到老;柳濤其子柳元觀,亦成名為官,子孫繁盛不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