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
關燈
小
中
大
哭。
天錫見他是一位顯貴模樣,又痛哭不已,不好動問,隻得出來向從人拱手道:“請教列位,這位老官人,姓甚名誰?”那些從行将官齊聲答道:“這就是開國元戎鄂國公也。
” 天錫上前跪拜道:“叔父遠涉而來,不必過哀,恐有傷貴體。
”尉遲恭方才止了聲,收淚問道:“相公,我恩兄是你何人?”天錫回道:“是侄兒的先考。
”尉遲恭問道:“你是天錫,是天祿?”天錫道:“侄男名天錫,舍弟天祿,采薪未回。
”尉遲恭又問道:“你父親當時豪傑,門下必無虛士。
在日有幾位賢友?”天錫道:“父親在日,與大悟山喪吾和尚,觀音寺醉月長老,仙姑寺慧參尼僧,木蘭山鐵冠道人張良貞,緻仕邑侯楊延臣,隐士葉同觀,漢臯谌于飛,孝廉陳榮兖,共九人為友。
”尉遲恭道:“賢侄可将諸位賢人請來,與我一會。
”天錫唯唯而應,面有難色。
自古道:家富能役人,家貧受人役。
況且天錫家中一貧如洗,這九賢若至,如何款待?尉遲恭心下明白,叫從人把帶來的奠敬呈上,共紋銀一千兩。
對天錫道:“你可作速代我買辦五牲祭禮,候諸賢到齊,同到你父親墳前祭奠一番,以适我意。
”天錫接了銀子,口稱:“難得叔父美意。
”不一時,天祿回來,天錫迎面謂之曰:“此父親故人尉遲叔父也。
”天祿上前叩頭,尉遲恭雙手扶起。
見他弟兄二人言語清利,氣宇軒昂,到也歡喜。
天錫即命天祿,持兩個官寶大錠,往錢店換錢使用。
那店官人見了問道:“此銀何處得來?”天祿道:“此是父親一個故人送來的。
”店官人道:“此人姓甚名誰,現在何處?”天祿恐驚動地方官長,不肯說明,便道:“此人方至,尚未問他姓名,權且将錢五十串付我使用。
”店官點頭不言,天祿回去了。
卻說這店官人有财有勢,專好結交官府,興害貧民。
當日見了天祿兩個官寶,心生疑異。
卻又想到天祿家貧已極,他的親戚故舊都是貧民,如何有人送他大官寶?若是富貴豪家,他必說出名姓,料此人必是大盜。
即來千戶衙中,對劉玉龍說出此意。
劉千戶又知會巡檢馬守松,即忙換了衣服,扮作客商,帶兩個親随,來天錫門首探望,伸頭縮腦,令人可惡。
見那些将校面貌兇惡,卻是平民打扮,有兩個喝道:“什麼人,還不站開些!”這千戶、巡檢兩個官長,答道:“你是什麼人,敢來此地大呼小喊!”這将校大怒,大罵:“好大膽的狗才!”手執馬鞭,劈面打來。
劉千戶、馬巡檢将鞭子扭住,兩下厮打。
内中又走出兩個将校,将千戶、巡檢按倒在地,将要動手,二官大叫道:“我是本方千戶、巡檢也。
”将校聽了,發一個冷笑,叫聲:“弟兄們,快拿繩子來,将兩個狗才吊起!”幾個親随道:“爾等是什麼人,敢将地方官如此淩辱!”這些将官那裡肯答應他。
朱天祿在家中,聽得外面羅唣,出來看時,認得吊的是二位官長,對衆人求饒,衆人道:“若是平民,我等還放他,他是地方官,不來伺候也就罷了,還敢在門首搖來擺去!”天祿無可如何,隻得進去禀知尉遲恭。
尉遲恭道:“我來此處,原不驚動地方,他二人既來,可有手本?”将校道:“他二人民服而來,長在門首觀看。
小的們再三喝之不去,及至打他,他才說他是地方官府。
”尉遲道:“這是何故?”尉遲恭叫将他放了。
二官回去,換了公服,各執手本,跪上門來,手下将校,不肯傳進。
尉遲恭那裡曉得?跪了半個時辰,幸天錫出來看見,說個人情,放了回去。
二官又差人擡酒席送來,撥衙役伺候不題。
次日辰巳時候,諸賢相繼而至。
尉遲恭見衆人皆是儒風道貌,鶴發童顔,十分敬重。
及祭禮齊全,尉遲同八位賢士,緩步而行。
這巡檢、千戶,也相随在後。
到了若虛墳前,排開祭禮,尉遲恭朝服而拜,大哭不止,八賢亦相向而啼。
天錫、天祿隻得上前相勸,挽尉遲恭回舍。
次日,醉月邀尉遲恭同八位賢士,到觀音寺設齋,尉遲恭欣然而往。
見觀音寺山青水秀,十分歡喜。
進了佛殿,合掌參拜。
醉月盛排齋筵。
尉遲恭因說道:“方今聖上愛賢禮士,衆位賢士何不出仕為官?”喪吾道:“我等八人,年屆年朽,不堪推薦。
惟有天錫、天祿,廷臣之子楊琰,三位賢侄,懷才未試,公爺可保舉出仕。
”天祿說道:“侄兒願守先人墳墓,叔父隻保吾兄為官,願斯足矣。
”尉遲恭點頭,對醉月道:“愚弟有聖命在身,不敢久停,今夜我等盡不夜之長,明日清早,愚弟就回縣。
候西寺工完,吾差人來迎喪吾師,到彼處說法;二來接諸位仁兄,到寺中盤桓數日,就要進京繳旨。
”說猶未了,隻聽得一個老婦人,在寺外叫冤。
尉遲恭命從人喚那婦人進來。
不知婦人所喊何冤,下文分解。
天錫見他是一位顯貴模樣,又痛哭不已,不好動問,隻得出來向從人拱手道:“請教列位,這位老官人,姓甚名誰?”那些從行将官齊聲答道:“這就是開國元戎鄂國公也。
” 天錫上前跪拜道:“叔父遠涉而來,不必過哀,恐有傷貴體。
”尉遲恭方才止了聲,收淚問道:“相公,我恩兄是你何人?”天錫回道:“是侄兒的先考。
”尉遲恭問道:“你是天錫,是天祿?”天錫道:“侄男名天錫,舍弟天祿,采薪未回。
”尉遲恭又問道:“你父親當時豪傑,門下必無虛士。
在日有幾位賢友?”天錫道:“父親在日,與大悟山喪吾和尚,觀音寺醉月長老,仙姑寺慧參尼僧,木蘭山鐵冠道人張良貞,緻仕邑侯楊延臣,隐士葉同觀,漢臯谌于飛,孝廉陳榮兖,共九人為友。
”尉遲恭道:“賢侄可将諸位賢人請來,與我一會。
”天錫唯唯而應,面有難色。
自古道:家富能役人,家貧受人役。
況且天錫家中一貧如洗,這九賢若至,如何款待?尉遲恭心下明白,叫從人把帶來的奠敬呈上,共紋銀一千兩。
對天錫道:“你可作速代我買辦五牲祭禮,候諸賢到齊,同到你父親墳前祭奠一番,以适我意。
”天錫接了銀子,口稱:“難得叔父美意。
”不一時,天祿回來,天錫迎面謂之曰:“此父親故人尉遲叔父也。
”天祿上前叩頭,尉遲恭雙手扶起。
見他弟兄二人言語清利,氣宇軒昂,到也歡喜。
天錫即命天祿,持兩個官寶大錠,往錢店換錢使用。
那店官人見了問道:“此銀何處得來?”天祿道:“此是父親一個故人送來的。
”店官人道:“此人姓甚名誰,現在何處?”天祿恐驚動地方官長,不肯說明,便道:“此人方至,尚未問他姓名,權且将錢五十串付我使用。
”店官點頭不言,天祿回去了。
卻說這店官人有财有勢,專好結交官府,興害貧民。
當日見了天祿兩個官寶,心生疑異。
卻又想到天祿家貧已極,他的親戚故舊都是貧民,如何有人送他大官寶?若是富貴豪家,他必說出名姓,料此人必是大盜。
即來千戶衙中,對劉玉龍說出此意。
劉千戶又知會巡檢馬守松,即忙換了衣服,扮作客商,帶兩個親随,來天錫門首探望,伸頭縮腦,令人可惡。
見那些将校面貌兇惡,卻是平民打扮,有兩個喝道:“什麼人,還不站開些!”這千戶、巡檢兩個官長,答道:“你是什麼人,敢來此地大呼小喊!”這将校大怒,大罵:“好大膽的狗才!”手執馬鞭,劈面打來。
劉千戶、馬巡檢将鞭子扭住,兩下厮打。
内中又走出兩個将校,将千戶、巡檢按倒在地,将要動手,二官大叫道:“我是本方千戶、巡檢也。
”将校聽了,發一個冷笑,叫聲:“弟兄們,快拿繩子來,将兩個狗才吊起!”幾個親随道:“爾等是什麼人,敢将地方官如此淩辱!”這些将官那裡肯答應他。
朱天祿在家中,聽得外面羅唣,出來看時,認得吊的是二位官長,對衆人求饒,衆人道:“若是平民,我等還放他,他是地方官,不來伺候也就罷了,還敢在門首搖來擺去!”天祿無可如何,隻得進去禀知尉遲恭。
尉遲恭道:“我來此處,原不驚動地方,他二人既來,可有手本?”将校道:“他二人民服而來,長在門首觀看。
小的們再三喝之不去,及至打他,他才說他是地方官府。
”尉遲道:“這是何故?”尉遲恭叫将他放了。
二官回去,換了公服,各執手本,跪上門來,手下将校,不肯傳進。
尉遲恭那裡曉得?跪了半個時辰,幸天錫出來看見,說個人情,放了回去。
二官又差人擡酒席送來,撥衙役伺候不題。
次日辰巳時候,諸賢相繼而至。
尉遲恭見衆人皆是儒風道貌,鶴發童顔,十分敬重。
及祭禮齊全,尉遲同八位賢士,緩步而行。
這巡檢、千戶,也相随在後。
到了若虛墳前,排開祭禮,尉遲恭朝服而拜,大哭不止,八賢亦相向而啼。
天錫、天祿隻得上前相勸,挽尉遲恭回舍。
次日,醉月邀尉遲恭同八位賢士,到觀音寺設齋,尉遲恭欣然而往。
見觀音寺山青水秀,十分歡喜。
進了佛殿,合掌參拜。
醉月盛排齋筵。
尉遲恭因說道:“方今聖上愛賢禮士,衆位賢士何不出仕為官?”喪吾道:“我等八人,年屆年朽,不堪推薦。
惟有天錫、天祿,廷臣之子楊琰,三位賢侄,懷才未試,公爺可保舉出仕。
”天祿說道:“侄兒願守先人墳墓,叔父隻保吾兄為官,願斯足矣。
”尉遲恭點頭,對醉月道:“愚弟有聖命在身,不敢久停,今夜我等盡不夜之長,明日清早,愚弟就回縣。
候西寺工完,吾差人來迎喪吾師,到彼處說法;二來接諸位仁兄,到寺中盤桓數日,就要進京繳旨。
”說猶未了,隻聽得一個老婦人,在寺外叫冤。
尉遲恭命從人喚那婦人進來。
不知婦人所喊何冤,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