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 第四回 餞長亭賢臣話别 臨險地智士施謀

關燈
卻說少主自從那日起,見劉瑾等有救駕之功,更将他們寵幸。

    翌日臨朝,就喚劉瑾上前,封他為内官司禮銮儀監,實授團營軍機房,統理天下表章事務。

    是時在廷諸臣,前經入奏,主上未降綸音,猶冀龍心醒悟,貶此奸閹;不意是日臨朝,不問他事,先對劉瑾實授此職,衆臣心懷不忿,遂上前谏曰:“臣想軍機房事務,統理天下,及外國來往表章,并降黜升調諸臣之重任,非英偉才略之臣,不能當此,臣等想劉瑾胸無文繡,腹乏詩書,隻可奔走宮帏,供君給使,豈宜付此重任,惟望聖主參詳。

    ”少主斯時,隻知溺愛權閹,那辨諸臣忠谏,且見己若禦朝,凡有封賞,諸臣定必交章苦谏,又觸着劉瑾諸人臣,欲置主于煩噪之語,所以勃然大怒,對着諸臣罵曰:“爾等庸才,隻是自圖安逸,欲置朕于愁煩,朕若不命劉瑾執掌此職,用爾為之,爾等更覺多事矣!且劉卿現有救駕之功,理宜升賞,豈如爾等皆固位苟安之輩麼?” 諸臣被罵,各皆俯首無言,是時梁儲身抱微恙,上朝乞假,是以不同諸臣進谏;及見少主大怒,又提起劉瑾救駕有功,心中甚是疑惑,遂勉強進前谏曰:“臣未知我主有何驚悚,遂至劉瑾有救駕之功,乞詳開示?”少主遂将遊玩事情,一一向梁儲說知。

    梁儲見說刺客被劉瑾所斬,心中已是不信,暗想:“刺客之來,必有主使之人,禦花園中,非有内應,決不能到;且凡刺客,都是膽勇兼全之士,劉瑾乃無勇奴才,有何本領殺他;以我看來,此事定有機謀在内,惟是并無贓證,難與相争;且主上近日寵幸異常,諒難谏止,莫若暫時隐忍,以觀其後。

    ”于是上前告病,乞賜給假調醫。

    少主準奏,賞假一月,梁儲謝恩而退。

    少主又賜劉瑾八人許多财寶,然後退朝。

    諸臣皆含恨而出。

    惟有楊廷和李東陽、劉健、謝遷等一班大臣,知道少主昏昧,寵用群閹,難于谏阻,國家不久多事,乃各各上表求給緻事。

    瑾遂矯诏下來,悉聽諸臣解印,毋須停留。

    惟有李東陽一人,不準告退,看官你道為何?隻因他乃湖南宜宣府東湖縣人氏,由翰林院出身,現任戶部尚谷之職,素性謙恭,寡言少語,大有容人之量。

    故劉瑾那班奸黨,喜其平日不甚與他作對,又恐招人議論,謂他将忠良盡貶,故暗奏主上,大用其人。

    少主無汁不從,就日加封李東陽為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李東陽隻得趨朝謝恩。

    諸臣得接聖旨,各皆打疊旋鄉,同僚在長亭餞别:時李東陽亦在席上,不覺仰大歎曰:“我亦無心居此地,恨難同伴返鄉津。

    ”百官聞言答曰:“大人何必發歎,從來豪傑處世,或潔身去世,或亡身濟世,各随其遇,難以畫一;某等去後,萬望大人力展經濟,贊佐朝綱,以免生民塗炭,不勝厚幸。

    ”自諸臣去後,少主覺朝内無人,及梁儲病愈,遂以兼掌六部尚書,入閣辦事。

    衆臣告退,适遇梁儲養病,不在其列,此亦上天留挽忠良,保護社稷之意也! 卻說劉瑾見忠臣去後,進用其黨、兵權日盛,是故中外群臣畏之;惟是他心中,仍懼着梁儲與李東陽二人,尚不敢十分猖獗,隻管内揣上意,外劾諸臣,使其自顧不暇,無敢進谏。

    此時有左都禦史銑彥徽,見諸臣告退,劉瑾弄權,遂會同十三道禦史,交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