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戲部第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涎。
&rdquo衆驚問曰:&ldquo公非貫酸齋乎?&rdquo曰:&ldquo然,然,然。
&rdquo遂邀同飲,盡醉而去。
壽春道士以小像乞解學士題詠。
解作大書&ldquo賊,賊,賊&rdquo。
道士愕然。
續雲:&ldquo有影無形拿不得。
隻因偷卻呂仙丹,而今反作蓬萊客。
&rdquo 十七字詩 正德間,有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觸目成詠。
時天旱,府守祈雨未誠,神無感應。
其人作詩嘲之曰:&ldquo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
昨夜推窗看,見月!&rdquo守知,令人捕至,曰:&ldquo汝善作十七字詩耶?試再吟之,佳則釋爾。
&rdquo即以别号&ldquo西坡&rdquo命題。
其人應聲曰:&ldquo古人号東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兩人較,差多。
&rdquo守大怒,責之十八。
其人又吟曰:&ldquo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
若上萬言書,打殺!&rdquo守亦哂而逐之。
一說:守坐以诽謗律,發配鄖陽。
其母舅送之,相持而泣。
泣止,曰:&ldquo吾又有詩矣:發配在鄖陽,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下淚,三行。
&rdquo蓋舅乃眇一目者也。
吳、翟戲筆 霍山進士吳蘭高才玩世,以主事居鄉。
鄉富人持大士像索贊。
贊曰:&ldquo一個好奶奶,世間那裡有。
左邊一隻雞,右邊一瓶酒。
隻怕蒼蠅來,插上一枝柳。
&rdquo又有持壽星圖求題,圖有長松、明月、玄鶴、白鹿、靈龜。
吳題雲:&ldquo一枝松遮半邊月,一隻黃狗帶着雪。
若無老翁持杖趕,老鷹飛來抓去鼈。
&rdquo 翟永齡偶過靖江,人鹹以相公稱之。
時有一吏在坐,亦稱相公。
翟意謂人不加敬。
後有出扇求詩者,此吏捉筆竟題于前。
次至永齡,故為不能之狀,題曰:&ldquo山不山,水不水,一片闆上兩個鬼。
扇景:一船二人。
一吹笛,一搖橹。
一個吹火通,一個舒火腿。
吓得雞婆,飛上天去。
扇上畫雁。
世間名畫見千萬,不知此畫出何許。
&rdquo詢知海槎,衆人甚赧。
二蘇詩 東坡夜宿曹溪,讀《傳燈錄》,燈花堕卷上,燒一僧字,即以筆記于窗間,曰:&ldquo山堂夜沉寂,燈下讀傳燈。
不覺燈花落,荼毗一個僧。
&rdquo 蘇子由見白足婦洗衣,作詩嘲佛印雲:&ldquo玉箸插銀河,紅裙蘸綠波。
再行三五步,浸入老僧窠。
&rdquo 七十新郎 王稚宜七十娶妾。
許高陽嘲曰:&ldquo七十作新郎,殘花入洞房。
聚猶秋燕子,健亦病鴛鴦。
戲水全無力,銜泥不上梁。
空煩神女意,為雨傍高唐。
&rdquo 罵孟詩 李太伯賢而有文章,素不喜佛,不喜孟子,好飲酒。
一日有達官送酒數鬥,太伯家釀亦熟。
一士人無計得飲,乃作詩數首罵孟子。
其一雲:&ldquo完廪捐階未可知,孟柯深信亦還癡。
嶽翁方且為天子,女婿如何弟殺之。
&rdquo又雲;&ldquo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必紛紛說魏齊。
&rdquo李見詩大喜,留連數日所與談,莫非罵孟子也。
無何酒盡,乃辭去。
既而聞又有送酒者,士人再往,作《仁義正論》三篇,大率诋佛。
李覽之,笑曰:&ldquo公文采甚奇,但前次酒被公飲盡,後極索寞,今次不敢相留。
&rdquo 蜘蛛詩 洛陽歌婦楊苎羅,聰慧有才思。
楊凝式甚憐之。
時有僧雲辨者,善講經,楊令對歌者講。
忽蜘蛛垂絲飏雲辨前,楊笑謂歌者曰:&ldquo試嘲得着,奉絹二匹。
&rdquo歌者應聲曰:&ldquo吃得肚嬰撐,尋思繞寺行。
空中設羅網,隻待殺蟲生。
&rdquo辨體充肚大,故嘲之。
楊見詩絕倒,大叫&ldquo和尚将絹來!&rdquo雲辨慚且笑,與絹五匹。
楊公複詩 南京大理少卿長興楊公複,在京甚貧,家畜一豕,日命童于玄武湖壖采萍藻為食。
吳思庵時握都察院章,以其密迩廳事,拒之。
楊戲作小詩送雲:&ldquo太平堤下後湖邊,不是君家祖上田。
數點浮萍容不得,如何肚裡好撐船?&rdquo諺雲:宰相肚裡好撐船。
嘲林和靖 隐士林和靖傲許洞。
許嘲之雲:&ldquo寺裡掇齋饑老鼠,林間咳嗽老猕猴。
豪民送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鼈縮頭。
&rdquo 四十翁 廬陵歐陽重巡撫雲南,以不給軍糧奪職歸。
每過館驿,必題詩壁上,大抵怨望之辭也,時年甫四十,稱&ldquo涯翁書&rdquo。
有無名氏書二絕于其詩後,雲:&ldquo怨辭随處滿垣飛,聞道先生放逐歸。
四十稱翁非太早,人生七十古來稀。
&rdquo&ldquo醉翁千古号文宗,此日涯翁姓偶同。
卻想齊名就充老,世間安有四旬翁?&rdquo 近考廬陵谪滁,号醉翁,年止四十,作詩者未知也。
然中丞之竊比文宗,誠可诮。
錢鶴灘 狀元錢鶴灘已歸田。
有客言江都張妓動人,公速治裝訪之。
既至,已屬鹽賈。
公即往叩。
賈重其才名,立日請飲。
公就酒語求見。
賈出妓,衣裳缟素,皎若秋月,複令妓出白绫帕請留新句。
公即題雲:&ldquo淡羅衫子淡羅裙,淡掃蛾眉淡點唇。
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賣鹽人?&rdquo 歐陽景 有僧金銮,求歐陽景書與玉峰長老薦用。
景封書曰:&ldquo金銮求與玉峰書,金玉相乘價倍殊。
到底不關藤蔓事,葫蘆自去纏葫蘆。
&rdquo 食蕈 松陽詩人程渠南,滑稽士也,與僧覺隐同齋。
食蕈,覺隐請渠南賦蕈詩。
應聲作四句雲:&ldquo頭子光光腳似丁,隻宜豆腐與菠薐。
釋迦見了呵呵笑,煮殺許多行腳僧。
&rdquo聞者絕倒。
唐解元二詩 吳令命役于虎丘采茶。
役多求,不遂,谮僧。
令笞僧三十,複枷之。
僧求援于唐伯虎,伯虎不應。
一日過僧所,戲題枷上雲,&ldquo官差皂隸去收茶,隻要紋銀不要賒。
縣裡捉來三十闆,方盤托出大西瓜。
&rdquo令詢之,知為唐解元筆,笑而釋僧。
伯虎嘗出遊遇雨,過一皂隸家。
乞紙筆求畫,唐遂畫海螺數百,題其上雲:&ldquo海物何曾數着君,也随盤馔入公門。
千呼萬喚不肯出,直待臨時敲窟臀。
&rdquo 采蟾酥差 太醫院有采蟾酥差,差時儀從甚都。
某院判欲以炫耀其友,枉道過焉。
友作詩嘲曰:&ldquo白馬紅纓出禁城,喧天金鼓擁霓旌。
穿林過莽多豪氣,拿住蝦蟆壞眼晴。
&rdquo 夢鳝 南京王祭酒嘗私一監生,其人忽夢鳝出胯下,以語人。
人因為句曰:&ldquo某人一夢甚跷蹊,黃鳝鑽臀事可疑。
想是翰林王學士,夜深來訪舊相知。
&rdquo見《耳談》。
應履平詩 應履平為德化令,滿考,吏部試論,文優而貌不揚,不得列上。
乃題詩都門前雲:&ldquo為官不用好文章,隻要須胡及胖長。
更有一般堪笑處,衣裳糨得硬繃繃。
&rdquo不書姓名。
吏呈冢宰,曰:&ldquo此必應知縣也。
&rdquo遂升考功。
裁縫冠帶 有業縫衣者,以賄得獎冠帶。
&rdquo衆驚問曰:&ldquo公非貫酸齋乎?&rdquo曰:&ldquo然,然,然。
&rdquo遂邀同飲,盡醉而去。
壽春道士以小像乞解學士題詠。
解作大書&ldquo賊,賊,賊&rdquo。
道士愕然。
續雲:&ldquo有影無形拿不得。
隻因偷卻呂仙丹,而今反作蓬萊客。
&rdquo 十七字詩 正德間,有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觸目成詠。
時天旱,府守祈雨未誠,神無感應。
其人作詩嘲之曰:&ldquo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
昨夜推窗看,見月!&rdquo守知,令人捕至,曰:&ldquo汝善作十七字詩耶?試再吟之,佳則釋爾。
&rdquo即以别号&ldquo西坡&rdquo命題。
其人應聲曰:&ldquo古人号東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兩人較,差多。
&rdquo守大怒,責之十八。
其人又吟曰:&ldquo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
若上萬言書,打殺!&rdquo守亦哂而逐之。
一說:守坐以诽謗律,發配鄖陽。
其母舅送之,相持而泣。
泣止,曰:&ldquo吾又有詩矣:發配在鄖陽,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下淚,三行。
&rdquo蓋舅乃眇一目者也。
吳、翟戲筆 霍山進士吳蘭高才玩世,以主事居鄉。
鄉富人持大士像索贊。
贊曰:&ldquo一個好奶奶,世間那裡有。
左邊一隻雞,右邊一瓶酒。
隻怕蒼蠅來,插上一枝柳。
&rdquo又有持壽星圖求題,圖有長松、明月、玄鶴、白鹿、靈龜。
吳題雲:&ldquo一枝松遮半邊月,一隻黃狗帶着雪。
若無老翁持杖趕,老鷹飛來抓去鼈。
&rdquo 翟永齡偶過靖江,人鹹以相公稱之。
時有一吏在坐,亦稱相公。
翟意謂人不加敬。
後有出扇求詩者,此吏捉筆竟題于前。
次至永齡,故為不能之狀,題曰:&ldquo山不山,水不水,一片闆上兩個鬼。
扇景:一船二人。
一吹笛,一搖橹。
一個吹火通,一個舒火腿。
吓得雞婆,飛上天去。
扇上畫雁。
世間名畫見千萬,不知此畫出何許。
&rdquo詢知海槎,衆人甚赧。
二蘇詩 東坡夜宿曹溪,讀《傳燈錄》,燈花堕卷上,燒一僧字,即以筆記于窗間,曰:&ldquo山堂夜沉寂,燈下讀傳燈。
不覺燈花落,荼毗一個僧。
&rdquo 蘇子由見白足婦洗衣,作詩嘲佛印雲:&ldquo玉箸插銀河,紅裙蘸綠波。
再行三五步,浸入老僧窠。
&rdquo 七十新郎 王稚宜七十娶妾。
許高陽嘲曰:&ldquo七十作新郎,殘花入洞房。
聚猶秋燕子,健亦病鴛鴦。
戲水全無力,銜泥不上梁。
空煩神女意,為雨傍高唐。
&rdquo 罵孟詩 李太伯賢而有文章,素不喜佛,不喜孟子,好飲酒。
一日有達官送酒數鬥,太伯家釀亦熟。
一士人無計得飲,乃作詩數首罵孟子。
其一雲:&ldquo完廪捐階未可知,孟柯深信亦還癡。
嶽翁方且為天子,女婿如何弟殺之。
&rdquo又雲;&ldquo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必紛紛說魏齊。
&rdquo李見詩大喜,留連數日所與談,莫非罵孟子也。
無何酒盡,乃辭去。
既而聞又有送酒者,士人再往,作《仁義正論》三篇,大率诋佛。
李覽之,笑曰:&ldquo公文采甚奇,但前次酒被公飲盡,後極索寞,今次不敢相留。
&rdquo 蜘蛛詩 洛陽歌婦楊苎羅,聰慧有才思。
楊凝式甚憐之。
時有僧雲辨者,善講經,楊令對歌者講。
忽蜘蛛垂絲飏雲辨前,楊笑謂歌者曰:&ldquo試嘲得着,奉絹二匹。
&rdquo歌者應聲曰:&ldquo吃得肚嬰撐,尋思繞寺行。
空中設羅網,隻待殺蟲生。
&rdquo辨體充肚大,故嘲之。
楊見詩絕倒,大叫&ldquo和尚将絹來!&rdquo雲辨慚且笑,與絹五匹。
楊公複詩 南京大理少卿長興楊公複,在京甚貧,家畜一豕,日命童于玄武湖壖采萍藻為食。
吳思庵時握都察院章,以其密迩廳事,拒之。
楊戲作小詩送雲:&ldquo太平堤下後湖邊,不是君家祖上田。
數點浮萍容不得,如何肚裡好撐船?&rdquo諺雲:宰相肚裡好撐船。
嘲林和靖 隐士林和靖傲許洞。
許嘲之雲:&ldquo寺裡掇齋饑老鼠,林間咳嗽老猕猴。
豪民送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鼈縮頭。
&rdquo 四十翁 廬陵歐陽重巡撫雲南,以不給軍糧奪職歸。
每過館驿,必題詩壁上,大抵怨望之辭也,時年甫四十,稱&ldquo涯翁書&rdquo。
有無名氏書二絕于其詩後,雲:&ldquo怨辭随處滿垣飛,聞道先生放逐歸。
四十稱翁非太早,人生七十古來稀。
&rdquo&ldquo醉翁千古号文宗,此日涯翁姓偶同。
卻想齊名就充老,世間安有四旬翁?&rdquo 近考廬陵谪滁,号醉翁,年止四十,作詩者未知也。
然中丞之竊比文宗,誠可诮。
錢鶴灘 狀元錢鶴灘已歸田。
有客言江都張妓動人,公速治裝訪之。
既至,已屬鹽賈。
公即往叩。
賈重其才名,立日請飲。
公就酒語求見。
賈出妓,衣裳缟素,皎若秋月,複令妓出白绫帕請留新句。
公即題雲:&ldquo淡羅衫子淡羅裙,淡掃蛾眉淡點唇。
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賣鹽人?&rdquo 歐陽景 有僧金銮,求歐陽景書與玉峰長老薦用。
景封書曰:&ldquo金銮求與玉峰書,金玉相乘價倍殊。
到底不關藤蔓事,葫蘆自去纏葫蘆。
&rdquo 食蕈 松陽詩人程渠南,滑稽士也,與僧覺隐同齋。
食蕈,覺隐請渠南賦蕈詩。
應聲作四句雲:&ldquo頭子光光腳似丁,隻宜豆腐與菠薐。
釋迦見了呵呵笑,煮殺許多行腳僧。
&rdquo聞者絕倒。
唐解元二詩 吳令命役于虎丘采茶。
役多求,不遂,谮僧。
令笞僧三十,複枷之。
僧求援于唐伯虎,伯虎不應。
一日過僧所,戲題枷上雲,&ldquo官差皂隸去收茶,隻要紋銀不要賒。
縣裡捉來三十闆,方盤托出大西瓜。
&rdquo令詢之,知為唐解元筆,笑而釋僧。
伯虎嘗出遊遇雨,過一皂隸家。
乞紙筆求畫,唐遂畫海螺數百,題其上雲:&ldquo海物何曾數着君,也随盤馔入公門。
千呼萬喚不肯出,直待臨時敲窟臀。
&rdquo 采蟾酥差 太醫院有采蟾酥差,差時儀從甚都。
某院判欲以炫耀其友,枉道過焉。
友作詩嘲曰:&ldquo白馬紅纓出禁城,喧天金鼓擁霓旌。
穿林過莽多豪氣,拿住蝦蟆壞眼晴。
&rdquo 夢鳝 南京王祭酒嘗私一監生,其人忽夢鳝出胯下,以語人。
人因為句曰:&ldquo某人一夢甚跷蹊,黃鳝鑽臀事可疑。
想是翰林王學士,夜深來訪舊相知。
&rdquo見《耳談》。
應履平詩 應履平為德化令,滿考,吏部試論,文優而貌不揚,不得列上。
乃題詩都門前雲:&ldquo為官不用好文章,隻要須胡及胖長。
更有一般堪笑處,衣裳糨得硬繃繃。
&rdquo不書姓名。
吏呈冢宰,曰:&ldquo此必應知縣也。
&rdquo遂升考功。
裁縫冠帶 有業縫衣者,以賄得獎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