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情部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子猶曰:天下莫靈于鬼神,莫威于雷電,莫重于生死,莫難忍于氣,莫難舍于财;而一當權勢所在,便如鬼、如神、如雷、如電,舍财忍氣,甚者不惜捐性命以奉之矣。
人情之蔽,無甚于此!故餘以不畏勢為首,而次第集為《越情》第十. 不畏勢 況鐘谒一勢閹,拜下,不答,斂揖起雲:&ldquo老太監想不喜拜,且長揖。
&rdquo 應槚守常州,偕他郡守谒禦史。
槚居中,獨遵憲綱不跪。
他日禦史見之,指曰:&ldquo此山字太守也!&rdquo 不佞神佛 彭脊庵七歲從鄉父老入佛寺,不拜。
寺僧強之,不從,反叱之曰:&ldquo彼佛裸跣不衣冠,我何拜為!&rdquo 周文襄公在吳中,好徜徉梵刹,見佛即拜。
士夫笑之。
文襄曰:&ldquo論年齒亦長我二三千歲,豈不值得一拜?&rdquo子猶曰:&ldquo一是達者之言,一是長者之言。
&rdquo 紹興王元章,國初名士,所居與一神廟切近。
爨下缺薪。
則斫神像爨之。
一鄰家事神唯謹,遇元章毀像,辄刻木補之。
如是者三四。
然元章家人歲無恙,而鄰之妻孥時病。
一日召巫降神,诘神雲:&ldquo彼屢毀神,神不責。
吾辄為新之,神反不我佑,何也?&rdquo巫者作怒曰:&ldquo汝不置像,像何從而爨?&rdquo自是其人不複補像,而廟遂廢。
李夢陽督學江右。
渡江,有司請祀水神。
公怒,命從者縛神投諸江,曰:&ldquo以水神投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rdquo 不畏雷 夏侯玄倚柱讀書。
時暴雷霹靂破所倚柱,衣服俱焦。
玄神色不異,讀書如故。
《世說》諸葛誕亦然。
小人全要畏雷,不畏者其心放。
君子要不畏雷,不畏者其神全。
元四明陳子柽作《通鑒續編》,書宋大祖廢周主為鄭王,雷忽震其幾。
陳厲聲曰:&ldquo老天便打折子柽之臂,亦不換矣!&rdquo做事須有此等骨力。
齊神武道逢雷雨,前有浮圖一所,使薛孤延視之。
未至三十步,震燒浮圖。
薛大聲喝殺,繞浮圖走,火遂滅。
及還,鬓發皆焦。
不畏鬼怪 嵇中散嘗于夜中燈火下彈琴,有一人入室,初來時,面甚小,斯須轉大,遂長丈餘,顔色慘黑,單衣草帶。
嵇熟視良久,乃吹火滅曰:&ldquo恥與魑魅争光!&rdquo 阮德如嘗于廁見鬼,長丈餘,色黑而眼大,着皂單衣,平上帻,去之咫尺。
阮徐視,笑語之曰:&ldquo人言鬼可憎,果然!&rdquo鬼慚而退。
唐魏元忠未達時,家貧,獨有一婢。
廚中方爨,出汲水還,乃見老猿為其看火。
婢驚白之,元忠徐曰:&ldquo猿愍我無人力,為我執爨,甚善!&rdquo又嘗呼蒼頭未應,狗代呼之。
又曰:&ldquo此孝順狗也!乃能代我勞。
&rdquo又獨坐,有群鼠拱手立其前。
又曰:&ldquo鼠饑,就我求食。
&rdquo乃令食之。
夜中鸺鹠鳴其屋端,家人将彈之。
又止之曰:&ldquo鸺鹠晝不見物,故夜飛。
此天地所有,不可使南走越、北走胡,将何所之?&rdquo其後遂絕無怪。
安定郡王趙德麟,建炎初,自京師挈家東下。
抵泗州北城,于驿邸憩宿,薄晚呼索熟水,即有妾應聲捧杯以進,而用紫蓋頭覆首。
趙曰:&ldquo汝輩既在室中,何必如是?&rdquo自為揭之,乃枯骨耳。
趙略無怖容,連批其頰,曰:&ldquo我家豈無人給使,要汝怪鬼何用?&rdquo叱使去。
吳邑荻扁王君镈,嘗卧齋中,夜将半,有鬼嘯于前,其聲類鴨。
镈聞之,無所懼,但雲:&ldquo汝叫自叫,吾不管汝,但勿近吾府,聒吾耳也!&rdquo鬼乃作鵝聲。
镈笑曰:&ldquo此聲亦不雅!&rdquo鬼終不去,複作夭鼓翼之聲,庶幾其一懼。
镈曰:&ldquo吾且熟睡,不聽汝矣!&rdquo鬼必欲動之,遂落其床帷,覆镈身。
镈曰:&ldquo吾适寒,覆之甚宜!&rdquo鬼無如之何,遂寂然矣。
嘉靖中,錫人王富、張祥俱有膽,素不畏鬼。
夏日同飲溪上,日且晡,未醉。
王曰:&ldquo隔溪叢冢中,昨送一新死人。
吾能乘流而過,出其屍于棺外。
&rdquo張曰:&ldquo吾能黑夜出之。
&rdquo王曰:&ldquo果爾,輸汝臘釀一甕。
&rdquo俄而日沒,張子方欲入水,而王亟歸家取酒。
張遂過溪,迂回而上,見棺己離蓋。
方疑之,忽棺中出兩手抱張頸。
張懼,私祝曰:&ldquo汝少出,俟我賭勝,明日當奠而埋汝。
&rdquo言畢,抱益急。
張大叫,聲漸微。
溪傍人家聞聲群持火來照,抱張頸者,乃王也。
蓋詭言取酒,從闊處先渡,出屍而伏棺中耳。
因相與大笑。
比過溪,月已上矣。
時方大瘟,而二子竟無疾。
不近内 北齊邢子才與婦甚疏,未嘗内宿。
嘗晝入内閣,為犬所吠。
因撫掌大笑。
世俗沉耳于閨者最多,故甯取子才。
不戀色 王仲處嘗荒恣于色,體為之敝。
左右谏之。
曰:&ldquo吾
人情之蔽,無甚于此!故餘以不畏勢為首,而次第集為《越情》第十. 不畏勢 況鐘谒一勢閹,拜下,不答,斂揖起雲:&ldquo老太監想不喜拜,且長揖。
&rdquo 應槚守常州,偕他郡守谒禦史。
槚居中,獨遵憲綱不跪。
他日禦史見之,指曰:&ldquo此山字太守也!&rdquo 不佞神佛 彭脊庵七歲從鄉父老入佛寺,不拜。
寺僧強之,不從,反叱之曰:&ldquo彼佛裸跣不衣冠,我何拜為!&rdquo 周文襄公在吳中,好徜徉梵刹,見佛即拜。
士夫笑之。
文襄曰:&ldquo論年齒亦長我二三千歲,豈不值得一拜?&rdquo子猶曰:&ldquo一是達者之言,一是長者之言。
&rdquo 紹興王元章,國初名士,所居與一神廟切近。
爨下缺薪。
則斫神像爨之。
一鄰家事神唯謹,遇元章毀像,辄刻木補之。
如是者三四。
然元章家人歲無恙,而鄰之妻孥時病。
一日召巫降神,诘神雲:&ldquo彼屢毀神,神不責。
吾辄為新之,神反不我佑,何也?&rdquo巫者作怒曰:&ldquo汝不置像,像何從而爨?&rdquo自是其人不複補像,而廟遂廢。
李夢陽督學江右。
渡江,有司請祀水神。
公怒,命從者縛神投諸江,曰:&ldquo以水神投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rdquo 不畏雷 夏侯玄倚柱讀書。
時暴雷霹靂破所倚柱,衣服俱焦。
玄神色不異,讀書如故。
《世說》諸葛誕亦然。
小人全要畏雷,不畏者其心放。
君子要不畏雷,不畏者其神全。
元四明陳子柽作《通鑒續編》,書宋大祖廢周主為鄭王,雷忽震其幾。
陳厲聲曰:&ldquo老天便打折子柽之臂,亦不換矣!&rdquo做事須有此等骨力。
齊神武道逢雷雨,前有浮圖一所,使薛孤延視之。
未至三十步,震燒浮圖。
薛大聲喝殺,繞浮圖走,火遂滅。
及還,鬓發皆焦。
不畏鬼怪 嵇中散嘗于夜中燈火下彈琴,有一人入室,初來時,面甚小,斯須轉大,遂長丈餘,顔色慘黑,單衣草帶。
嵇熟視良久,乃吹火滅曰:&ldquo恥與魑魅争光!&rdquo 阮德如嘗于廁見鬼,長丈餘,色黑而眼大,着皂單衣,平上帻,去之咫尺。
阮徐視,笑語之曰:&ldquo人言鬼可憎,果然!&rdquo鬼慚而退。
唐魏元忠未達時,家貧,獨有一婢。
廚中方爨,出汲水還,乃見老猿為其看火。
婢驚白之,元忠徐曰:&ldquo猿愍我無人力,為我執爨,甚善!&rdquo又嘗呼蒼頭未應,狗代呼之。
又曰:&ldquo此孝順狗也!乃能代我勞。
&rdquo又獨坐,有群鼠拱手立其前。
又曰:&ldquo鼠饑,就我求食。
&rdquo乃令食之。
夜中鸺鹠鳴其屋端,家人将彈之。
又止之曰:&ldquo鸺鹠晝不見物,故夜飛。
此天地所有,不可使南走越、北走胡,将何所之?&rdquo其後遂絕無怪。
安定郡王趙德麟,建炎初,自京師挈家東下。
抵泗州北城,于驿邸憩宿,薄晚呼索熟水,即有妾應聲捧杯以進,而用紫蓋頭覆首。
趙曰:&ldquo汝輩既在室中,何必如是?&rdquo自為揭之,乃枯骨耳。
趙略無怖容,連批其頰,曰:&ldquo我家豈無人給使,要汝怪鬼何用?&rdquo叱使去。
吳邑荻扁王君镈,嘗卧齋中,夜将半,有鬼嘯于前,其聲類鴨。
镈聞之,無所懼,但雲:&ldquo汝叫自叫,吾不管汝,但勿近吾府,聒吾耳也!&rdquo鬼乃作鵝聲。
镈笑曰:&ldquo此聲亦不雅!&rdquo鬼終不去,複作夭鼓翼之聲,庶幾其一懼。
镈曰:&ldquo吾且熟睡,不聽汝矣!&rdquo鬼必欲動之,遂落其床帷,覆镈身。
镈曰:&ldquo吾适寒,覆之甚宜!&rdquo鬼無如之何,遂寂然矣。
嘉靖中,錫人王富、張祥俱有膽,素不畏鬼。
夏日同飲溪上,日且晡,未醉。
王曰:&ldquo隔溪叢冢中,昨送一新死人。
吾能乘流而過,出其屍于棺外。
&rdquo張曰:&ldquo吾能黑夜出之。
&rdquo王曰:&ldquo果爾,輸汝臘釀一甕。
&rdquo俄而日沒,張子方欲入水,而王亟歸家取酒。
張遂過溪,迂回而上,見棺己離蓋。
方疑之,忽棺中出兩手抱張頸。
張懼,私祝曰:&ldquo汝少出,俟我賭勝,明日當奠而埋汝。
&rdquo言畢,抱益急。
張大叫,聲漸微。
溪傍人家聞聲群持火來照,抱張頸者,乃王也。
蓋詭言取酒,從闊處先渡,出屍而伏棺中耳。
因相與大笑。
比過溪,月已上矣。
時方大瘟,而二子竟無疾。
不近内 北齊邢子才與婦甚疏,未嘗内宿。
嘗晝入内閣,為犬所吠。
因撫掌大笑。
世俗沉耳于閨者最多,故甯取子才。
不戀色 王仲處嘗荒恣于色,體為之敝。
左右谏之。
曰:&ldquo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