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格街兇殺案

關燈
塞壬唱的什麼歌,或阿喀琉斯混在姑娘群中冒的什麼名,雖說都是費解之謎,但也并非不可揣度。

     &mdash&mdash托馬斯·布朗爵士 被人稱為分析的這種智力特征,其本身就很難加以分析。

    我們領略這種特征僅僅是據其效果。

    我們于其他諸事物中得知:若是一個人異乎尋常地具有這種智力,他便永遠擁有了一種樂趣之源。

    正如體魄強健者為自己的體力而陶然,喜歡那些能運用其體力的活動一樣,善分析者也為其智力而自豪,樂于解難釋疑的腦力活動,隻要能發揮其才能,他甚至能從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感到樂趣。

    他偏愛猜謎解惑,探赜索隐;在他對一項項疑難的釋解中展示他那種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聰明程度。

    他憑條理之精髓和靈魂得出的結果,實在是有一種全然憑直覺的意味。

     解難釋疑的能力可以憑研究數學而大大加強,尤其是憑研究它那門最高深的分支&mdash&mdash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因其逆運算而一直被錯誤地認為是最傑出的分析,然而計算本身并不是分析,譬如下象棋的人算棋就無須分析。

    由此可見,下象棋憑智力天性的看法完全是一種誤解。

    我現在并非在寫一篇論文,而是非常随意地用一些憑觀察而獲得的知識作為一篇多少有點離奇的故事的開場白,因此我願意趁此機會宣稱,較強的思考能力用在簡單而樸素的跳棋上比用在複雜而無聊的象棋中作用更加明顯,更加見效。

    象棋中各個棋子皆有不同的古怪走法,并有不同的可變化的重要性,而人們往往把這種複雜誤以為是深奧(不足為奇的謬見)。

    下象棋務必全神貫注,若稍有松懈,一着不慎,其結果将是損兵折将或滿盤皆輸。

    象棋的走法不僅多種多樣而且錯綜複雜,出錯的可能性因此而增多;十局棋中有九局的勝者都赢在比對手更全神貫注,而不是赢在比對手聰明。

    跳棋與象棋正好相反,它隻有一種走法而且很少有變化,因而疏漏的可能性很小,相對而言也無須全神貫注,對局者誰占優勢往往取決于誰更聰明。

    說具體一點,假設一局跳棋雙方隻剩4個王棋,這時當然不存在疏漏之虞。

    顯而易見(如果棋逢對手),勝利的取得僅在于某種考究的走法,在于某種智力善用之結果。

    若不能再用通常的對策,善分析者往往會設身處地地去揣摩對手的心思,這樣倒往往能一眼看出能誘他誤入歧途或忙中失算的僅有幾招(有時那幾招實在簡單得可笑)。

     惠斯特牌一向因其對所謂的計算能力有影響而聞名,而那些智力出衆者素來愛玩惠斯特而不下無聊的象棋也為衆人所知。

    毫無疑問,在這類遊戲中再沒有什麼比玩惠斯特更需要分析能力。

    整個基督教世界最好的象棋手或許也僅僅是一名最好的棋手,可擅長玩惠斯特就意味着具有在任何更重要的鬥智鬥法的場合取勝的能力。

    我說擅長,是指完全精通那種囊括了獲取正當優勢的全部渠道的牌技。

    這些渠道不可悉數,而且變化無窮,并往往潛伏在思想深處,一般人完全難以理解。

    留心觀察就能清楚記憶,就此而言,專心緻志的棋手都是玩惠斯特的好手,隻要他能把霍伊爾牌譜中的規則(以實戰技巧為基礎的規則)完全弄懂。

    于是記憶力強和照&ldquo規則&rdquo行事便普遍地被認為是精于此道的要點。

    但偏偏是在超越規則範圍的情況下,善分析者的技藝才得以顯示。

    他靜靜地做大量的觀察和推斷。

    但也許他的牌友們也這麼做;所以所獲信息之差異與其說是在于推斷的正誤,不如說是在于觀察的質量。

    必要的是懂得觀察什麼。

    我們的牌手一點兒不限制自己,也不為技巧而技巧而拒絕來自技巧之外的推論。

    他觀察搭檔的表情,并仔細地同兩位對手的表情逐一比較。

    他估計每人手中牌的分配,常常根據每人拿起每張牌時所流露的眼神一張一張地計算王牌和大牌。

    他一邊玩牌一邊察顔觀色,從自信、驚訝、得意或懊惱等等不同的表情中搜集推測的依據。

    他從對手收一墩赢牌的方式判斷收牌人是否會再赢一墩同樣花色的牌。

    他根據對手出牌的神态識别那張牌是否聲東擊西。

    總之,對手偶然或無意的隻言片語,失手掉下或翻開一張牌及其伴随的急于掩飾或滿不在乎,計點赢牌的墩數以及那幾墩牌的擺法,任何窘迫、猶豫、焦急或惶恐,全都逃不過他貌似直覺的觀察,都向他提供了真實情況的蛛絲馬迹。

    兩三個回合下來他便對各家的牌胸有成竹,從此他的每張牌都出得恰到好處,仿佛同桌人的牌都擺在了桌面上似的。

     分析能力不可與單純的足智多謀混為一談,因為雖說善分析者必然足智多謀,但足智多謀者卻往往出人意料地不具有分析能力。

    常憑借推斷能力或歸納能力得以表現的足智多謀被骨相學家(錯誤地)歸之于某一獨立器官,并認為是一種原始能力,但這種能力是那麼經常地見之于其智力在别的方面幾乎等于白癡的人身上,以緻引起了心理學者的普遍注意。

    實際上,在足智多謀和分析能力之間存在着一種比幻想和想象之間的差别還大得多的差異,不過兩者之間有一個非常類似的特征。

    其實可以看出,足智多謀者總沉湎于奇思異想,而真正富于想象力的人必善分析。

     在某種程度上,讀者可以把下面這個故事看作是對上文一番議論的注解。

     18××年春天和初夏我寓居在巴黎,其間結識了一位名叫C.奧古斯特·迪潘的法國人。

    這位年輕紳士出身于一個實際上頗有名望的高貴家庭,但由于一系列不幸的變故,他當時身陷貧困,以緻意志消沉,不思振作,也無意重振家業。

    多虧債主留情,給他留下了一小部分财物;他就憑來自那份薄産的收入,精打細算維持起碼的生活,除此倒也别無他求。

    實際上書是他唯一的奢侈品,而在巴黎書是很容易到手的東西。

     我與他初次相遇是在蒙馬特街一家冷僻的圖書館裡,當時我們都在尋找同一本珍奇的書,這一巧合使我倆一見如故。

    此後我們就頻頻會面。

    他以法國人那種一談起自己的家庭就少不了的坦率把他的家史講得很詳細,我則懷着極大的興趣聽得津津有味。

    我對他的閱讀面之廣大為驚訝;而更重要的是,我感到他熾烈的熱情和生動新奇的想象在我的心中燃起了一把火。

    當時我正在巴黎追求我自己的目标,我覺得與他那樣的人交往對我來說是一筆無價的财富。

    我真誠地向他袒露了我的這一感覺。

    最後我倆商定,在我逗留巴黎期間我倆将住在一起。

    由于我當時的境況多少不像他那般窘迫,他同意由我出錢在聖熱爾曼區一個僻靜的角落租下了一幢式樣古怪、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的房子,那房子因某些迷信而長期閑置,我倆對那些迷信并未深究,隻是把房子裝飾了一番,以适應我倆共有的那種古怪的憂郁。

     倘若我們在這幢房子裡的日常生活為世人所知,那我倆一定會被人視為瘋子,不過也許隻被視為于人無害的瘋子。

    我們完全離群索居,從不接納任何來客。

    實際上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沒把我倆的隐居處告訴我以前的朋友,而迪潘多年前就停止了交友,在巴黎一直默默無聞。

    我倆就這樣避世蟄居。

     我的朋友有一個怪誕的習性(除了怪誕我還能稱什麼呢?),他僅僅因為黑夜的緣故而迷戀黑夜;而我也不知不覺地染上了他這個怪癖,而就像染上他其他怪癖一樣;我完全放任自己心甘情願地服從他的奇思狂想。

    夜神不可能總是伴随我們,可我們能夠僞造黑夜。

    每當東方露出第一抹曙光,我們就把那幢老屋寬大的百葉窗統統關上,再點上兩支散發出濃烈香味、放射出幽幽微光的小蠟燭。

    借着那點微光,我們各自沉浸于自己的夢幻之中&mdash&mdash閱讀、書寫,或是交談,直到時鐘預報真正的黑夜降臨。

    這時我倆便手挽手出門上街,繼續着白天讨論的話題,或是盡興漫步到深更半夜,在那座繁華都市的萬家燈火與陰影之中,尋求唯有冷眼靜觀方能領略到的心靈之無限激動。

     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就不能不覺察并贊佩迪潘所獨具的一種分析能力,不過我早就從他豐富的想象力中料到他具有這種能力。

    他似乎也非常樂意對其加以運用,如果恰好不是炫耀的話。

    他毫不含糊地向我承認這為他帶來樂趣。

    他常嬉笑着向我誇口,說大多數人在他看來胸前都開着一扇窗戶,他還慣于随即說出我當時的所思所想,以此作為他那個斷言直接而驚人的證據。

    這種時候他顯得冷冷冰冰、高深莫測,兩眼露出心不在焉的神情;而他那素來洪亮的男高音會提到最高音度,若不是他言辭的審慎和闡釋之清晰,那聲音聽起來真像是在發火。

    看到他心緒這般變化,我常常會想到那門有關雙重靈魂的古老哲學,并覺得十分有趣地幻想有一個雙重迪潘,一個有想象力的迪潘和有分析能力的迪潘。

     别以為我剛才所說的是在講什麼天方夜譚,或是在寫什麼浪漫傳奇。

    我筆下已經寫出的這位法國人的言行,純然是一種興奮的才智,或說一種病态的才智之結果。

    不過我最好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他在那一時期的觀察特點。

     一天晚上我倆在王宮附近一條又長又髒的街上漫步。

    顯然當時我倆都在思考問題,至少已有15分鐘誰也沒吭一聲。

    突然,迪潘開口說了這句話: &ldquo他是個非常矮小的家夥,這一點沒錯,他更适合去雜耍劇院。

    &rdquo &ldquo那當然。

    &rdquo我随口應答,一開始并沒有意識到迪潘所言與我心中所思完全不謀而合這一蹊跷之處(因為我當時正想得出神)。

    轉眼工夫我回過神來,才不由得感到大吃一驚。

     &ldquo迪潘,&rdquo我正顔道,&ldquo這真叫我難以理解。

    不瞞你說,我都被弄糊塗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覺。

    你怎麼可能知道我正&hellip&hellip&rdquo我故意留下半句話,想弄清他是否真的知道我正在想誰。

     &ldquo&hellip&hellip想到尚蒂耶,&rdquo他說,&ldquo幹嗎說半句話?你剛才正在想他矮小的個子不宜演悲劇。

    &rdquo 這正是我剛才心中所想到的問題。

    尚蒂耶原來是聖德尼街的一個修鞋匠,後來癡迷于舞台,曾在克雷比雍的悲劇《澤爾士王》中試演澤爾士一角,結果一番苦心換來冷嘲熱諷,弄得自己聲名狼藉。

     &ldquo看在上帝份上,&rdquo我失聲嚷道,&ldquo請告訴我訣竅(如果有訣竅的話),告訴我你能看透我心思的訣竅。

    &rdquo說實話,我當時竭力想掩飾自己的驚奇,可反倒比剛才更顯詫異。

     &ldquo訣竅就是那個賣水果的,&rdquo我朋友答道,&ldquo是他使你得出結論,認為那個修鞋匠個子太矮,不配演澤爾士王和諸如此類的角色。

    &rdquo &ldquo賣水果的!你可真讓我吃驚!我并不認識什麼賣水果的。

    &rdquo &ldquo就是我們走上這條街時與你相撞的那個人。

    這大約是15分鐘之前的事。

    &rdquo 這下我記起來了,剛才我倆從C街拐上這條大街時,的确有個頭上頂着一大筐蘋果的水果販子冷不防地差點兒把我撞倒。

    可我不能理解的是,這和尚蒂耶有什麼關系。

     迪潘臉上沒有絲毫糊弄人的神情。

    &ldquo我給你解釋一下,&rdquo他說,&ldquo聽完解釋你也許就完全清楚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你剛才的思路,從我開口說話追溯到那賣水果的與你相撞。

    這段時間你思維的主要環節是:尚蒂耶、獵戶星座、尼科爾博士、伊壁鸠魯、石頭切割術、鋪路石和那個賣水果的。

    &rdquo 很少有人在其一生中沒有過這樣的消遣,那就是回顧自己的思路是怎樣一步步到達某個特殊的結論。

    這樣的回顧往往非常有趣,而初次進行這種回顧的人常常會驚于發現自己最初的念頭或思路的最後終點竟會相差十萬八千裡,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所以,當聽完迪潘那番話并不得不承認他所言句句是真時,我心中當然是萬分驚訝。

    他繼續道: &ldquo如果我沒記錯,我們走出C街之前一直在談馬。

    那是我們剛才談論的最後一個話題。

    當我們拐上這條街時,一位頭頂大筐的水果販子從我倆身邊匆匆擦過,把你撞到了一堆因修人行道而堆起來的鋪路石塊上。

    你踩上了一塊松動的石塊,滑了一下,稍稍扭了腳脖子,你顯得有點兒生氣或是不高興,嘴裡嘀咕了幾聲,回頭看了看那堆石塊,然後不聲不響地繼續行走。

    我并非是特意要留神你的舉動,隻是近來觀察于我已成了一種必然。

     &ldquo後來你兩眼一直盯着地面,面帶怒容地看那些坑窪和車轍(結果我看出你還在想那些石塊),這樣一直走到那條名叫拉馬丁的小巷,就是那條正嘗試用交搭鉚接的砌石鋪地面的小巷。

    這時你臉上露出了喜色,我還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