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鄭聯定遠伯、周瑞閩安伯、周鶴芝平彜伯、阮進蕩湖伯。
鶴芝複海口,以參謀林鑰舞、總兵趙牧為守。
時故尚書張肯堂募兵海上,王贻書招之。
前佥都禦史金衢巡撫劉中藻以衆來歸,授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二月壬申朔,襲海澄,圍其城。
癸酉(初二日),攻漳州,總兵陳國祚戰死。
甲戌(初三日),我大清兵救海澄,退入于海。
丙子(初五日),閩人洪有桢起兵複漳浦,守之。
己卯(初八日),遣兵攻福州;尋攻興化。
癸巳(二十二日),攻福清:俱不克。
三月己未(十八日),周鶴芝攻閩安。
夏四月,漳浦複陷,洪有桢死之。
鄖西王常潮複建甯,其裨将王祁複邵武。
是月,降将吳勝兆謀以松江叛我大清來歸;事覺伏誅,戶部侍郎沈廷揚、兵部侍郎陳子龍、兵科給事中楊廷樞等死之。
五月壬戌(二十二日),鄭彩複長樂。
時海口複失,林鑰舞、趙牧死之;周鶴芝退守火燒嶼。
六月,攻漳州,不利。
錢肅樂來觐,王大喜;授兵部尚書。
秋七月,王親戎,次長垣;會鄭彩、周瑞、周鶴芝、阮進之師攻福州,敗績。
八月丙戌(十八日),襲連江。
冬十月,長樂、永福、閩清皆下。
羅源知縣朱丕承、甯德知縣錢楷,皆以城來歸。
以馬思理為東閣大學士、林正亨為戶部尚書、沈宸荃為工部尚書、劉沂春為右副都禦史、吳锺巒為通政使、餘揚為左都禦史、林嵋吏科給事中、黃賓吏部考司郎中。
大學士劉中藻起兵福安,攻福甯州,守将塗登華降;以尚寶卿李向中巡撫其地。
辛未(初四日),鄧藩審理陳世亨以一旅複瑞安;援兵不繼,被執不屈死。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林彲、兵郎右侍郎林汝翥起兵攻福清;戰敗,皆死之。
是月,頒「監國三年大統曆」于海上;時朱成功亦頒「隆武四年戊子曆」:于是海上有二朔矣。
十二月,鄞縣華夏、屠獻宸、王家勤、楊文琦、董德欽、杜懋俊、施邦炌謀襲甯波;不克,死之。
我大清順治五年(戊子、一六四八)春正月丁酉朔,王在閩安鎮,稱監國三年。
楊耿、朱繼祚襲興化。
我分巡道彭遇颽故南都禦史也,伺其守将出戰,乃登陴盡易明幟;守将不敢入,城遂下。
癸醜(十七日),鄭彩殺大學士熊汝霖及義興伯鄭遵謙。
二月,以錢肅樂為東閣大學士;力辭,弗許。
時鄭彩橫專朝政,諸鎮皆惡之。
肅樂日中系艍王舟之次,票拟章奏封進後,即解維别去;每入見,即流涕不止,王亦潸然。
江西金聲桓部将郭天才以兵來歸,封忠勤伯。
三月,職方主事王翊複起兵四明山。
自王入閩,先後克獲建甯、邵武、興化、福甯三府一州及漳浦、海澄、連江、長樂等二十七縣,溫、台響應;軍聲頗振。
至是,我大清調兩廣、江、浙之兵三路進讨,所得府縣破失迨盡,僅存甯德、福安兩邑而已。
興化破,大學士朱繼祚、參政湯芬、給事中林嵋、知縣都廷谏死之。
建甯破,鄖西王常潮及守将王祁死之。
永福、長樂間鄉宦、士庶,亦多殉義者。
夏六月戊戌(初五日),兵部尚書大學士錢肅樂卒;王聞,震悼辍朝,賜祭、予谥蔭。
冬十月,馬思理卒。
以沈宸荃、劉沂春為東閣大學士。
我大清順治六年(己醜、一六四九)春正月庚申朔,王次沙埕,稱監國四年。
三月,甯德破。
夏四月,福安破,兵部尚書大學士劉中藻衣冠坐堂上,為文自祭,服金屑死;翰林院簡讨兵科給事中錢肅範被執不屈,死。
閩地悉陷。
六月,定西侯張名振複健跳所,遣使迎王。
秋七月壬戌(初五日),王複入浙,次健跳所。
鄭彩棄王去;從者大學士沈宸荃、劉沂春、禮部尚書吳锺巒、兵部侍郎李向中、戶部侍郎孫延齡、左副都禦史黃宗羲、兵部職方司郎中朱養時、戶部主事林瑛及右佥都禦史張煌言等,每日朝于水殿。
中山王後徐仁爵以扈從功,封定南伯。
壬午(二十五月),我大清兵圍健跳所;阮進以樓船至,遂解去。
封王朝先為平西伯。
朝先初同張國柱、王鳴謙出海,黃斌卿留之部下,不以事任;朝先請徇海邊,劄奉化之鹿頭鎮,遂有衆數千。
八月壬辰(初五日),世子生。
九月乙酉
鶴芝複海口,以參謀林鑰舞、總兵趙牧為守。
時故尚書張肯堂募兵海上,王贻書招之。
前佥都禦史金衢巡撫劉中藻以衆來歸,授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二月壬申朔,襲海澄,圍其城。
癸酉(初二日),攻漳州,總兵陳國祚戰死。
甲戌(初三日),我大清兵救海澄,退入于海。
丙子(初五日),閩人洪有桢起兵複漳浦,守之。
己卯(初八日),遣兵攻福州;尋攻興化。
癸巳(二十二日),攻福清:俱不克。
三月己未(十八日),周鶴芝攻閩安。
夏四月,漳浦複陷,洪有桢死之。
鄖西王常潮複建甯,其裨将王祁複邵武。
是月,降将吳勝兆謀以松江叛我大清來歸;事覺伏誅,戶部侍郎沈廷揚、兵部侍郎陳子龍、兵科給事中楊廷樞等死之。
五月壬戌(二十二日),鄭彩複長樂。
時海口複失,林鑰舞、趙牧死之;周鶴芝退守火燒嶼。
六月,攻漳州,不利。
錢肅樂來觐,王大喜;授兵部尚書。
秋七月,王親戎,次長垣;會鄭彩、周瑞、周鶴芝、阮進之師攻福州,敗績。
八月丙戌(十八日),襲連江。
冬十月,長樂、永福、閩清皆下。
羅源知縣朱丕承、甯德知縣錢楷,皆以城來歸。
以馬思理為東閣大學士、林正亨為戶部尚書、沈宸荃為工部尚書、劉沂春為右副都禦史、吳锺巒為通政使、餘揚為左都禦史、林嵋吏科給事中、黃賓吏部考司郎中。
大學士劉中藻起兵福安,攻福甯州,守将塗登華降;以尚寶卿李向中巡撫其地。
辛未(初四日),鄧藩審理陳世亨以一旅複瑞安;援兵不繼,被執不屈死。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林彲、兵郎右侍郎林汝翥起兵攻福清;戰敗,皆死之。
是月,頒「監國三年大統曆」于海上;時朱成功亦頒「隆武四年戊子曆」:于是海上有二朔矣。
十二月,鄞縣華夏、屠獻宸、王家勤、楊文琦、董德欽、杜懋俊、施邦炌謀襲甯波;不克,死之。
我大清順治五年(戊子、一六四八)春正月丁酉朔,王在閩安鎮,稱監國三年。
楊耿、朱繼祚襲興化。
我分巡道彭遇颽故南都禦史也,伺其守将出戰,乃登陴盡易明幟;守将不敢入,城遂下。
癸醜(十七日),鄭彩殺大學士熊汝霖及義興伯鄭遵謙。
二月,以錢肅樂為東閣大學士;力辭,弗許。
時鄭彩橫專朝政,諸鎮皆惡之。
肅樂日中系艍王舟之次,票拟章奏封進後,即解維别去;每入見,即流涕不止,王亦潸然。
江西金聲桓部将郭天才以兵來歸,封忠勤伯。
三月,職方主事王翊複起兵四明山。
自王入閩,先後克獲建甯、邵武、興化、福甯三府一州及漳浦、海澄、連江、長樂等二十七縣,溫、台響應;軍聲頗振。
至是,我大清調兩廣、江、浙之兵三路進讨,所得府縣破失迨盡,僅存甯德、福安兩邑而已。
興化破,大學士朱繼祚、參政湯芬、給事中林嵋、知縣都廷谏死之。
建甯破,鄖西王常潮及守将王祁死之。
永福、長樂間鄉宦、士庶,亦多殉義者。
夏六月戊戌(初五日),兵部尚書大學士錢肅樂卒;王聞,震悼辍朝,賜祭、予谥蔭。
冬十月,馬思理卒。
以沈宸荃、劉沂春為東閣大學士。
我大清順治六年(己醜、一六四九)春正月庚申朔,王次沙埕,稱監國四年。
三月,甯德破。
夏四月,福安破,兵部尚書大學士劉中藻衣冠坐堂上,為文自祭,服金屑死;翰林院簡讨兵科給事中錢肅範被執不屈,死。
閩地悉陷。
六月,定西侯張名振複健跳所,遣使迎王。
秋七月壬戌(初五日),王複入浙,次健跳所。
鄭彩棄王去;從者大學士沈宸荃、劉沂春、禮部尚書吳锺巒、兵部侍郎李向中、戶部侍郎孫延齡、左副都禦史黃宗羲、兵部職方司郎中朱養時、戶部主事林瑛及右佥都禦史張煌言等,每日朝于水殿。
中山王後徐仁爵以扈從功,封定南伯。
壬午(二十五月),我大清兵圍健跳所;阮進以樓船至,遂解去。
封王朝先為平西伯。
朝先初同張國柱、王鳴謙出海,黃斌卿留之部下,不以事任;朝先請徇海邊,劄奉化之鹿頭鎮,遂有衆數千。
八月壬辰(初五日),世子生。
九月乙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