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首之官,官責之曰:『年少酗酒,妄談不法邪』!履圜答曰:『某故侯子孫,念舊德久矣,未免有情;實不醉。
得死所,幸耳』!遂伏法。
時年二十四。
李大載字沆若,瓯甯諸生。
家貧,有志節。
值宴會,敝衣往。
或請易之;曰:『吾自有文繡在』!登席酣飲,旁若無人。
乙酉(一六四五)秋,往谒孝陵被執,慷慨就死。
吳士楫字岸濟,上杭人;氣宇偉然。
國變後,志在請纓。
閩事敗,慷慨露于語言;為族人某構,斃之獄。
畫網巾先生者,不知何許人。
服明衣冠,從二仆匿迹光澤山寺中。
守将吳鎮掩捕之,送邵武鎮将池鳳鳴;訊之不答。
鳳鳴偉其貌,為去其網巾,戒軍中謹事之。
先生既失網巾,盥栉畢,謂二仆曰:『衣冠曆代舊制,網巾則我太祖高皇帝創為之;即死,可忘明制乎!取筆墨來,為我畫網巾額上』!畫已,乃加冠。
二仆,亦交相畫也。
每晨起,以為常;軍中嘩笑之,呼曰「畫網巾」雲。
無何,張、洪、曹、李四大營潰;鳳鳴詭稱先生為陣俘,獻之閩督楊名高。
名高謂『及今降我,猶可免死』!先生曰『吾舊識總兵王之綱,就彼決之可乎』?之綱見畫網巾曆碌然,駭曰:『吾不識若也』!先生曰:『吾亦不識若也;就若死耳』!窮究之;則喟然曰:『吾忠未報國,留姓名則辱國;智未保家,留姓名則辱家;危不即緻身,留姓名則辱身。
若曹呼我為「畫網巾」可矣』。
之綱抗聲曰:『吾明朝總兵,徒以識時變、知天命,不失富貴;若一匹夫,倔強死何益』!指其發而诟之曰:『此種種而不去,乃作此鬼怪為』!先生顧唾曰:『吾于網巾不忍去,況發邪』!之綱命先斬其二仆。
逡巡間,群卒捽之;二仆瞋目叱曰:『吾兩人豈惜死者!顧死亦有禮,當一辭吾主人而死耳』。
于是向先生拜,且辭曰:『奴得掃除泉下矣』!欣然受刃。
之綱曰:『若豈有所負邪?義死亦佳,何堅自晦也』!先生曰:『吾何負?負吾君耳!一籌莫效,束手就擒。
又以此易節烈名,吾笑夫古今之循例赴義者;故恥不自述也』!檢袖中,出詩一卷擲于地;複出白金一小封,擲向行刑者曰:『樵川範生所贈,今與汝』!挺然受刃于泰甯之杉津。
泰人聚觀之,所畫網巾猶班班在額上也。
軍中有馬耀圖者,見而識之曰:『是為馮舜生』!問其生平,則又不能言。
而福甯州人謂是魯監國大學士劉中藻之子諸生思沛,載之志書焉。
邝露字湛若,南海諸生;工諸體書。
學使者試士,以「恭寬信敏惠」發題;露文五比,用大小篆、八分、行草書于卷,學使不之罪也。
見海内多事,學騎射。
嘗跨馬出門沖南海令行幰,拘之;則吟曰:『騎驢适值華陰令,失馬還同塞上翁』。
令益怒,申文學使者除其名,将加以桎梏;乃亡命之廣西,遍尋鬼門銅柱舊迹。
遊于岑、藍、胡、侯、盤五姓土司,為猺女執兵符者雲單娘書記。
歸撰「赤雅」一編,紀其山川、風土及女君天姬隊歌舞戰陣之制。
又蓄二琴:一曰南風,宋理宗宮中物;一曰綠绮台,唐武德年制、康陵禦前所彈也。
出入,必與二琴俱。
廣州城陷,露抱琴死。
詩集曰「峤雅」,手書開雕;屈大均謂『雖「小雅」之怨诽、「離騷」之忠愛無以尚之』。
殷國桢,新建諸生。
薙發令下,以帶系發,鬖鬖覆腦後。
走閩中,上書隆武帝,乞敕書、劄印連結四方忠義之士。
與王得仁部下王禹門契厚,說之反正;因禹門以說得仁,得仁心動而未果也。
會巡撫章于天、巡按董學成屢挫辱諸将,又勒賄無厭心;戊子(一六四八)正月,得仁遂與金聲桓擒于天、殺學成以歸明,稱隆武四年,實未知隆武所在也。
國桢與禹門等上聲桓「平南大将軍豫國公印」、得仁「建武侯印」,諸客胡澹、陳大生、黎士廣、林亮之徒四出聯絡山寨以應。
通表粵中,永曆帝授國桢職方郎。
王師圍南昌,走甯州,乞師于聲桓副将鄧東陽。
東陽執以獻王師;見固山譚泰,不屈死。
胡澹,南昌諸生,胡以甯之從子也。
以甯為金聲桓幕客,有口辨、能斷事。
聲桓之歸明也,以甯實啟之;未發,而以甯病死。
王得仁征九江,澹詣軍門說曰:『君侯擁精騎數十萬,指揮顧盻,反清為明,冠帶之倫歡呼動地!今聞所在結牦刺網以待;以下九江,奚啻拉朽。
若乘破竹之勢,以清兵旗号、服色順流而下,揚言章撫院請救者,江南必開門納君,其将吏文武可以立擒;遂更旗幟、播年号,祭告陵寝、騰檄山東,中原必聞風響應。
大河南北、西及山陝,其誰得而為清有也』!得仁咤其言。
比至九江,一鼓而破;戀其擄獲,未即進,聲桓數趣使歸。
歸以澹謀質聲桓;宋奎光曰:『此上策也,從之未晚』。
黃人龍沮之;乃止。
既王師圍南昌,糧盡援絕;聲桓日責姜曰廣遣使間道出城号召,殷國桢請行。
澹緻書曰廣曰:『國中擁百萬精兵,不能出寸步而眼穿外援!澹非辭難者,故敢與相國訣。
自金氏入城,朘富良、鋤貞烈:劉天驷家鈔,西山解體;殺胡奇偉,庾嶺以南腐心;郭應铨兄弟不返,吉安恨之到今;支解曾亨應父子,臨、汝莫不咬齒王氏。
楊
得死所,幸耳』!遂伏法。
時年二十四。
李大載字沆若,瓯甯諸生。
家貧,有志節。
值宴會,敝衣往。
或請易之;曰:『吾自有文繡在』!登席酣飲,旁若無人。
乙酉(一六四五)秋,往谒孝陵被執,慷慨就死。
吳士楫字岸濟,上杭人;氣宇偉然。
國變後,志在請纓。
閩事敗,慷慨露于語言;為族人某構,斃之獄。
畫網巾先生者,不知何許人。
服明衣冠,從二仆匿迹光澤山寺中。
守将吳鎮掩捕之,送邵武鎮将池鳳鳴;訊之不答。
鳳鳴偉其貌,為去其網巾,戒軍中謹事之。
先生既失網巾,盥栉畢,謂二仆曰:『衣冠曆代舊制,網巾則我太祖高皇帝創為之;即死,可忘明制乎!取筆墨來,為我畫網巾額上』!畫已,乃加冠。
二仆,亦交相畫也。
每晨起,以為常;軍中嘩笑之,呼曰「畫網巾」雲。
無何,張、洪、曹、李四大營潰;鳳鳴詭稱先生為陣俘,獻之閩督楊名高。
名高謂『及今降我,猶可免死』!先生曰『吾舊識總兵王之綱,就彼決之可乎』?之綱見畫網巾曆碌然,駭曰:『吾不識若也』!先生曰:『吾亦不識若也;就若死耳』!窮究之;則喟然曰:『吾忠未報國,留姓名則辱國;智未保家,留姓名則辱家;危不即緻身,留姓名則辱身。
若曹呼我為「畫網巾」可矣』。
之綱抗聲曰:『吾明朝總兵,徒以識時變、知天命,不失富貴;若一匹夫,倔強死何益』!指其發而诟之曰:『此種種而不去,乃作此鬼怪為』!先生顧唾曰:『吾于網巾不忍去,況發邪』!之綱命先斬其二仆。
逡巡間,群卒捽之;二仆瞋目叱曰:『吾兩人豈惜死者!顧死亦有禮,當一辭吾主人而死耳』。
于是向先生拜,且辭曰:『奴得掃除泉下矣』!欣然受刃。
之綱曰:『若豈有所負邪?義死亦佳,何堅自晦也』!先生曰:『吾何負?負吾君耳!一籌莫效,束手就擒。
又以此易節烈名,吾笑夫古今之循例赴義者;故恥不自述也』!檢袖中,出詩一卷擲于地;複出白金一小封,擲向行刑者曰:『樵川範生所贈,今與汝』!挺然受刃于泰甯之杉津。
泰人聚觀之,所畫網巾猶班班在額上也。
軍中有馬耀圖者,見而識之曰:『是為馮舜生』!問其生平,則又不能言。
而福甯州人謂是魯監國大學士劉中藻之子諸生思沛,載之志書焉。
邝露字湛若,南海諸生;工諸體書。
學使者試士,以「恭寬信敏惠」發題;露文五比,用大小篆、八分、行草書于卷,學使不之罪也。
見海内多事,學騎射。
嘗跨馬出門沖南海令行幰,拘之;則吟曰:『騎驢适值華陰令,失馬還同塞上翁』。
令益怒,申文學使者除其名,将加以桎梏;乃亡命之廣西,遍尋鬼門銅柱舊迹。
遊于岑、藍、胡、侯、盤五姓土司,為猺女執兵符者雲單娘書記。
歸撰「赤雅」一編,紀其山川、風土及女君天姬隊歌舞戰陣之制。
又蓄二琴:一曰南風,宋理宗宮中物;一曰綠绮台,唐武德年制、康陵禦前所彈也。
出入,必與二琴俱。
廣州城陷,露抱琴死。
詩集曰「峤雅」,手書開雕;屈大均謂『雖「小雅」之怨诽、「離騷」之忠愛無以尚之』。
殷國桢,新建諸生。
薙發令下,以帶系發,鬖鬖覆腦後。
走閩中,上書隆武帝,乞敕書、劄印連結四方忠義之士。
與王得仁部下王禹門契厚,說之反正;因禹門以說得仁,得仁心動而未果也。
會巡撫章于天、巡按董學成屢挫辱諸将,又勒賄無厭心;戊子(一六四八)正月,得仁遂與金聲桓擒于天、殺學成以歸明,稱隆武四年,實未知隆武所在也。
國桢與禹門等上聲桓「平南大将軍豫國公印」、得仁「建武侯印」,諸客胡澹、陳大生、黎士廣、林亮之徒四出聯絡山寨以應。
通表粵中,永曆帝授國桢職方郎。
王師圍南昌,走甯州,乞師于聲桓副将鄧東陽。
東陽執以獻王師;見固山譚泰,不屈死。
胡澹,南昌諸生,胡以甯之從子也。
以甯為金聲桓幕客,有口辨、能斷事。
聲桓之歸明也,以甯實啟之;未發,而以甯病死。
王得仁征九江,澹詣軍門說曰:『君侯擁精騎數十萬,指揮顧盻,反清為明,冠帶之倫歡呼動地!今聞所在結牦刺網以待;以下九江,奚啻拉朽。
若乘破竹之勢,以清兵旗号、服色順流而下,揚言章撫院請救者,江南必開門納君,其将吏文武可以立擒;遂更旗幟、播年号,祭告陵寝、騰檄山東,中原必聞風響應。
大河南北、西及山陝,其誰得而為清有也』!得仁咤其言。
比至九江,一鼓而破;戀其擄獲,未即進,聲桓數趣使歸。
歸以澹謀質聲桓;宋奎光曰:『此上策也,從之未晚』。
黃人龍沮之;乃止。
既王師圍南昌,糧盡援絕;聲桓日責姜曰廣遣使間道出城号召,殷國桢請行。
澹緻書曰廣曰:『國中擁百萬精兵,不能出寸步而眼穿外援!澹非辭難者,故敢與相國訣。
自金氏入城,朘富良、鋤貞烈:劉天驷家鈔,西山解體;殺胡奇偉,庾嶺以南腐心;郭應铨兄弟不返,吉安恨之到今;支解曾亨應父子,臨、汝莫不咬齒王氏。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