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撒斯瑪,訴中國喪亂,願假一旅!撒斯瑪王慨然許之,約明年四月發兵三萬,戰艦、軍資、器械自取諸其國;自長琦島至東京三千餘裡,馳道、橋梁、驿遞、公館修輯,以待中國使臣之至。
鶴芝大喜,益備珠玑、玩好之物以悅之。
參謀林鑰舞為使,期以四月十一日東行;而斌卿止之曰:『大司馬餘煌書來,雲「此吳三桂之續」也』。
鶴芝怒而入閩。
張肯堂出師北征,以鶴芝為前将軍。
鄭芝龍之将降也,以書招鶴芝計事,至則降已決;鶴芝與監軍朱永佑流涕谏,不聽。
鶴芝曰:『某海隅亡命耳,無所輕重。
所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朝堕地,為天下笑!請得效死于前,不忍見明公之有此舉動也』!抽刀自刎;芝龍起奪之。
數日,芝龍竟北去;遂與永佑移軍海壇。
明年丁亥(一六四七)二月,複海口、鎮東二城,以鑰舞及總兵趙牧守之;魯監國封為平夷伯。
五月,海口複失,鑰舞、牧皆死之。
鶴芝度王師勢盛不能抗,乃退守火燒嶼。
七月,從魯監國會師攻福州,敗績。
己醜(一六四九)冬,監國駐跸舟山,進侯;與其弟閩安侯瑞分屯溫州之三盤嶼以為犄角。
居無何,與瑞有隙;監國命武陵人胡明中往解之,至則構之益甚。
瑞遂南依鄭彩,鶴芝亦北依阮進。
彩之扼于朱成功也,鶴芝欲結好成功,與進擊破彩衆。
舟山亡,依成功以終。
瑞字雲麟;從魯監國禡牙舉事,得封伯,旋進侯。
後亦依成功。
庚子(一六六○)五月,拒王師于海門;與五府陳堯策俱戰死。
鄭遵謙字履恭,會稽諸生山西佥事之尹子也。
放誕喜結客,扛鼎、擊劍之徒日盈其庭。
妻嘗殺人,推官陳子龍論坐之;東陽許都救以免。
後都作亂,遵謙将從事,其叔扃戶不聽往。
乙酉(一六四五)杭州降,乃集其徒,号義興軍;搴旗過清風裡,殺我山陰知縣彭萬裡、署紹興知府通判張愫,取庫中兵仗給士卒,表迎魯王監國,諸義旅一時并起。
诏為義興将軍,與熊、錢諸軍分守小亹,号衆數萬。
明年,偕諸軍戰江上,獲鐵甲八百餘副。
後為田仰、方國安、王之仁輩所扼,勢寖衰。
江上潰,之尹投水死;遵謙從監國入海,晉封義興伯。
偶與鄭彩争洋船,有隙;及彩仇殺熊汝霖,遵謙益不平。
彩乃詐撲部将吳輝,令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遵謙過輝船送之,被擒。
輝既擒而慚,伏艙底不出;遵謙呼曰:『汝鄭彩厮養,殺我豈出汝意而相避乎』!輝出,遵謙乞隻雞、盂黍哭奠汝霖畢,蹈海死。
遵謙之妾金四姐者,痛夫之死,束藁像彩;每祭,寸斬以侑食。
彩聞,又沈之。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鄭彩,芝龍從子(或曰鴻逵子者,誤也)。
弘光時,以水師副将偕鴻逵守鎮江。
乙酉(一六四五)四月,王師渡江,鴻逵、彩自杭州奉隆武帝入閩。
福京立,封永勝伯,充禦營右先鋒出江西。
明年四月,吉安陷;彩棄廣信,奔入杉關。
王師乘之,克撫州;永甯王慈炎死之。
上震怒,削彩職,令戴罪圖功。
閩敗,彩以所部入海。
适張名振奉監國魯王至舟山,守将黃斌卿不之納,監國跋疐無所歸;彩乃奉之入閩,次中左所。
芝龍已投誠,密令彩執監國歸命;彩匿監國,以南夷貌類者服監國冠服居舟中,謂守者曰:『事急,則缢以示之』!監國獲免。
時成功亦駐廈門,以唐、魯舊嫌,不欲奉監國;彩乃改次長垣。
明年丁亥(一六四七)正月,監國以彩為元帥,封建國公。
自是專橫,大學士熊汝霖每折之;又與義興伯鄭遵謙争洋船,有隙。
會戊子(一六四八)正月元夕,熊、鄭兩家相問遺;部将李茂遽以合謀告變,彩襲殺汝霖并遵謙。
劉中藻攻福甯,彩掠其地;諸鎮遂大惡之。
己醜(一六四九),閩地盡失,張名振自健跳所遣使迎監國;彩乃棄監國去,與弟定遠伯聯據廈門。
将有事于海南;戒聯曰:『饑虎不可為鄰;國姓揚帆往來,宜備之』!聯不之信。
未歸,聞聯死,求援于張名振;名振方自結于成功,不應,而反以堕之。
成功度彩已困,遣其将洪政折矢招彩;乃以所部付之,歸老廈門。
己亥(一六四九)秋,坐廳事,忽見熊、鄭擁兵入;驚撲階下,七孔流血死。
鶴芝大喜,益備珠玑、玩好之物以悅之。
參謀林鑰舞為使,期以四月十一日東行;而斌卿止之曰:『大司馬餘煌書來,雲「此吳三桂之續」也』。
鶴芝怒而入閩。
張肯堂出師北征,以鶴芝為前将軍。
鄭芝龍之将降也,以書招鶴芝計事,至則降已決;鶴芝與監軍朱永佑流涕谏,不聽。
鶴芝曰:『某海隅亡命耳,無所輕重。
所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朝堕地,為天下笑!請得效死于前,不忍見明公之有此舉動也』!抽刀自刎;芝龍起奪之。
數日,芝龍竟北去;遂與永佑移軍海壇。
明年丁亥(一六四七)二月,複海口、鎮東二城,以鑰舞及總兵趙牧守之;魯監國封為平夷伯。
五月,海口複失,鑰舞、牧皆死之。
鶴芝度王師勢盛不能抗,乃退守火燒嶼。
七月,從魯監國會師攻福州,敗績。
己醜(一六四九)冬,監國駐跸舟山,進侯;與其弟閩安侯瑞分屯溫州之三盤嶼以為犄角。
居無何,與瑞有隙;監國命武陵人胡明中往解之,至則構之益甚。
瑞遂南依鄭彩,鶴芝亦北依阮進。
彩之扼于朱成功也,鶴芝欲結好成功,與進擊破彩衆。
舟山亡,依成功以終。
瑞字雲麟;從魯監國禡牙舉事,得封伯,旋進侯。
後亦依成功。
庚子(一六六○)五月,拒王師于海門;與五府陳堯策俱戰死。
鄭遵謙字履恭,會稽諸生山西佥事之尹子也。
放誕喜結客,扛鼎、擊劍之徒日盈其庭。
妻嘗殺人,推官陳子龍論坐之;東陽許都救以免。
後都作亂,遵謙将從事,其叔扃戶不聽往。
乙酉(一六四五)杭州降,乃集其徒,号義興軍;搴旗過清風裡,殺我山陰知縣彭萬裡、署紹興知府通判張愫,取庫中兵仗給士卒,表迎魯王監國,諸義旅一時并起。
诏為義興将軍,與熊、錢諸軍分守小亹,号衆數萬。
明年,偕諸軍戰江上,獲鐵甲八百餘副。
後為田仰、方國安、王之仁輩所扼,勢寖衰。
江上潰,之尹投水死;遵謙從監國入海,晉封義興伯。
偶與鄭彩争洋船,有隙;及彩仇殺熊汝霖,遵謙益不平。
彩乃詐撲部将吳輝,令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遵謙過輝船送之,被擒。
輝既擒而慚,伏艙底不出;遵謙呼曰:『汝鄭彩厮養,殺我豈出汝意而相避乎』!輝出,遵謙乞隻雞、盂黍哭奠汝霖畢,蹈海死。
遵謙之妾金四姐者,痛夫之死,束藁像彩;每祭,寸斬以侑食。
彩聞,又沈之。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鄭彩,芝龍從子(或曰鴻逵子者,誤也)。
弘光時,以水師副将偕鴻逵守鎮江。
乙酉(一六四五)四月,王師渡江,鴻逵、彩自杭州奉隆武帝入閩。
福京立,封永勝伯,充禦營右先鋒出江西。
明年四月,吉安陷;彩棄廣信,奔入杉關。
王師乘之,克撫州;永甯王慈炎死之。
上震怒,削彩職,令戴罪圖功。
閩敗,彩以所部入海。
适張名振奉監國魯王至舟山,守将黃斌卿不之納,監國跋疐無所歸;彩乃奉之入閩,次中左所。
芝龍已投誠,密令彩執監國歸命;彩匿監國,以南夷貌類者服監國冠服居舟中,謂守者曰:『事急,則缢以示之』!監國獲免。
時成功亦駐廈門,以唐、魯舊嫌,不欲奉監國;彩乃改次長垣。
明年丁亥(一六四七)正月,監國以彩為元帥,封建國公。
自是專橫,大學士熊汝霖每折之;又與義興伯鄭遵謙争洋船,有隙。
會戊子(一六四八)正月元夕,熊、鄭兩家相問遺;部将李茂遽以合謀告變,彩襲殺汝霖并遵謙。
劉中藻攻福甯,彩掠其地;諸鎮遂大惡之。
己醜(一六四九),閩地盡失,張名振自健跳所遣使迎監國;彩乃棄監國去,與弟定遠伯聯據廈門。
将有事于海南;戒聯曰:『饑虎不可為鄰;國姓揚帆往來,宜備之』!聯不之信。
未歸,聞聯死,求援于張名振;名振方自結于成功,不應,而反以堕之。
成功度彩已困,遣其将洪政折矢招彩;乃以所部付之,歸老廈門。
己亥(一六四九)秋,坐廳事,忽見熊、鄭擁兵入;驚撲階下,七孔流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