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九

關燈
月,上還桂林,晉騰蛟爵為侯,〔加〕太師、上柱國,兼兵部尚書;督師駐全州。

    而永忠兵與琏軍主客不和,琏走平樂、永忠壁興安。

     明年二月,永忠敗績于靈州,遂大掠桂林。

    上倉卒出奔,召騰蛟入援;王師乘之克岩關,軍士死者萬餘人。

    三月,王師進攻桂林,騰蛟督諸将分三門出:胡一青以滇師出文昌門,周金湯、熊兆佐以楚兵出榕樹門,焦琏出北門,大敗王師;追奔二十裡,幾獲我帥。

    王師北渡甘棠去,騰蛟乃列營榕江。

    未幾,金聲桓、李成棟叛大清,以江西、廣東地内附;王師亦棄湖南。

    騰蛟遂克複全州,合諸将攻永州。

    圍城百日,大小三十六戰;九月壬午(二十一日),克之。

    未幾,監軍禦史餘鲲起、職方主事李甲春取寶慶,諸将亦取衡州,馬進忠取常德,所失地多複。

    方議進兵長沙,而督師堵胤錫與進忠有隙,招忠貞營李赤心軍自夔州至,令進忠以常德讓之;進忠大怒,焚常德,走武岡。

    進才亦棄寶慶走他城,守将亦潰去。

    赤心所至皆空城,亦棄之東趨長沙。

    時騰蛟駐衡州,聞之大駭;檄進忠由益陽至會垣,期與諸将為大會。

    親詣忠貞營邀之入衡,而部下将士畏怯不護行,僅攜吏卒三十人往;至則赤心已東,即尾之至湘潭。

    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宿而去;騰蛟乃入居之,撫膺痛哭曰:『督師五年,所就若此。

    天邪,人邪』!绯衣冠帶坐堂上。

    降将徐勇引軍入;勇故部将,率衆羅拜勸降。

    大叱之,遂擁以出。

    至長沙,絕粒七日不死,乃見殺。

    事聞,上哀悼甚至;賜祭九壇,贈中湘王,谥「忠烈」。

    其子文瑞以蔭,官佥都禦史。

    相傳騰蛟所居有神魚井;井故無魚,騰蛟生,魚忽滿井,五色粲然。

    既死,井複空;黎平人猶能言其處也。

    我朝賜專谥,曰「忠誠」。

     宣威伯楊某,鄂國公馬進忠部将也。

    己醜(一六四九)正月,楚中諸将棄營東走;督師何騰蛟将親詣忠貞營邀李赤心入衡州,部下将士慮為赤心所襲,不護行。

    騰蛟見事急,攜吏卒三十人往。

    進忠方奉檄進發,聞督師輕身往,大駭;遣某追護之。

    至湘潭,則騰蛟已為降将徐勇擁去。

    某急入城求之,凡七出七入;最後出至橋,遇伏兵,矢中其吭,自擲橋下以死。

     餘鲲起字南溟;鄞人。

    初以明經從何騰蛟幕,累功薦授禦史,監其軍;嘗與職方主事李甲春克複寶慶。

    會兵下長沙圖進取,而騰蛟受執死;遂重趼還桂林,仍以禦史用。

    桂林破,入野寺絕粒卒。

     楊鴻字子漸,天啟壬戌(一六二二)進士;鹗字子玉,崇祯辛未(一六三一)進士:武陵人,故督師嗣昌之從父行也。

    鴻以救唐紹堯觸魏珰怒,削籍。

    崇祯中,累官副使,領鹽運使;以病免。

    鹗由禦史,累擢順天巡撫。

    永曆時,粵事大壞,起鴻嶺西兵備道;擢大理寺少卿,進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

    與鹗同奉命募兵烏羅土司,被執;皆不屈,遇害于佛神山寺。

    僧感異夢,醵金葬之,改寺為雙烈祠。

    獻賊之犯常德也,鹗妻鄭氏率二妾樊氏、陳氏暨三子嗣遠、嗣時、嗣炯督宗人守城罵賊,同遇害。

    伯兄鹭,以歲貢曆官中書舍人、鴻胪寺少卿;亦殉城死。

    總督何騰蛟請旌疏曰「故閣部楊嗣昌家,禍最慘而忠愈烈」是也。

    顧終以嗣昌故,不見重于清議焉。

     堵胤錫字仲緘,無錫人;崇祯丁醜(一六三七)進士。

    除南京戶部主事,遷郎中,授長沙知府。

    山賊擾境,督鄉勇破滅之;又殺醴陵賊渠:遂以知兵名。

     弘光時,授湖廣參政,分守武昌、黃州、漢陽。

    左良玉犯阙,總督何騰蛟奔長沙,令胤錫攝湖北巡撫事,駐常德。

    隆武帝立,拜右副都禦史,實授巡撫。

    李自成死,衆推其兄子錦為主;奉自成妻高氏及高弟一功驟至澧州言乞降,号衆三十萬,遠近大震。

    胤錫議撫之,騰蛟亦馳檄至,乃躬入其營開誠慰谕,稱诏賜高氏命服,錦、一功蟒玉金銀器,厚犒其軍;皆踴躍拜謝。

    就軍中宴之,導以忠孝大義。

    明日,高氏出拜,謂錦曰:『堵公,天人也;汝不可負』!别部田見秀、劉汝魁等亦來降。

    上大喜告廟,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禦史,總制其軍;手書獎勞。

    賜錦名赤心,授禦營前部左軍;一功名必正,為右軍:并挂龍虎将軍印,封列侯。

    他部帥封賞有差,号其營曰「忠貞」。

    封高氏「貞義夫人」,賜珠冠、彩币;命有司建坊,題曰「淑贊中興」:嘉獎甚至。

    胤錫遂與赤心等深相結,倚以自強。

    已而袁宗第、劉體仁諸營先歸騰蛟者,亦引與赤心合,衆益盛。

    胤錫以刍糧難繼,令散處江北就食。

    明年丙戌(一六四六)正月騰蛟大舉,期與諸将大會嶽州;獨赤心先至,餘逗留,卒不進。

     永曆帝立,晉兵部尚書,總制如故。

    丁亥(一六四七)春,赤心等奉命攻荊州;大兵來援,赤心等大敗,步走入蜀,數日不得食。

    乃散入施州衛,聲言就食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