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吉翔入閣辦事如故。
初,定國命靳統武執吉翔,将請诏治罪。
吉翔則日夜媚統武及維新、銘,因得媚于定國;定國信之,因疏薦入閣辦事。
上不得已,從之。
又雷躍龍、扶綱、張佐辰、王應龍、龔彜,皆可望黨也;上欲安可望心,以躍龍、綱為大學士,佐辰吏部尚書,應龍工部尚書,彜戶部左侍郎。
遣白文選回貴陽慰谕可望。
夏四月,我大清兵攻廈門,複攻金門;朱成功禦卻之。
秋七月,義甯伯龍韬駐柳州以應李定國;尋敗死。
是月,朱成功複閩安;進攻福州,敗績。
八月,我大清兵複取舟山,守将魯英義伯阮駿、總督陳六禦、總兵張晉爵、太常卿陳九征、副使俞師範、誠意伯裔孫劉永錫皆死之。
前魯戶部主事王江複起兵四明山敗績,死之。
九月,辰州複陷。
冬十月,夔州巡撫鄧希明、總兵張元凱降于我大清。
十二月,朱成功攻羅源、甯德,戰于護國嶺;我梅勒章京阿克襄殁于陣。
我大清順治十四年(丁酉、一六五七)春正月甲辰朔,上在滇都,稱永曆十一年。
是月,朱成功攻溫州。
二月甲申(十一日),皇子出閣講學。
三月,定國公鄭鴻逵卒于金門。
夏四月癸酉朔,上弘光帝谥曰「安宗簡皇帝」、後曰「簡皇後」,隆武帝谥曰「紹宗襄皇帝」、後曰「襄皇後」,皇考端皇帝谥曰「禮宗端皇帝」、皇嫡母王氏曰「端皇後」。
下诏大赦。
是月,朱成功部将施舉敗績于定海關,死之。
五月,遣張虎送孫可望妻拏還貴州。
時可望日夜謀犯阙,上欲歸其妻孥以安之。
王尚禮、王自奇、張虎皆可望心腹,而虎奸黠,尤用事;自以位在諸人下,甚怏怏。
白文選謂李定國、劉文秀曰:『今尚禮、自奇擁重兵在辇毂下;虎尤詭,日伺左右,禍且不測。
今與可望議和,必皇上親遣虎行,乃無反複耳』。
上召虎至後殿,拔頭上金簪賜之曰:『和議成,卿功不朽,必賜公爵。
此簪賜卿為信,見簪如見朕也』。
虎至貴陽,則構之益甚。
适上又命文選與議和,可望拘留之,奪其兵;而遣僞通政司朱運久入滇詭議和,實與自奇,尚禮謀内應也。
時前四川巡撫錢邦芑被拘大興寺,可望之僞兵部尚書程源、僞都察院鄭逢元、部将馬寶、馬維興、馬進忠皆朝廷舊人,願效忠;邦芑教源、逢元謂可望曰:『使功莫如使過,将才無出文選右者』!可望然之。
秋八月,以文選為大總統、馬寶為先鋒,合兵十四萬入滇。
十八日,渡盤江。
九月,抵交水,列三十六營;去曲靖三十裡。
定國、文秀衆纔數千人,相顧失色;文秀議走交址,定國欲由沅江、景東取土司,躊躇兩日不能決。
忽文選率所部拔營逃至曲靖,單騎走雲南,見定國、文秀于朝;言諸将内應狀,宜速出戰。
言畢,即上馬馳;文秀率祁三升、賀九儀、胡一青、趙印選、吳子金、李本高之師赴之。
可望見文選逃,欲退師;馬寶懼謀洩,大言曰:『我衆十倍于彼;以一人為進退,豈我輩非人乎』!可望乃遣寶與心腹骁将張勝别将鐵騎七幹間道夜襲雲南,殺中書科中書朱鬥垣于道;寶夜遣人入定國營言之,皆大驚,遂拔寨出戰。
文選率所部直沖馬維興營,維興開營納之,合兵繞可望陣後;定國、文秀麾兵大進,諸營皆歡呼迎晉王,所向瓦解。
定國乃命文秀、文選追可望,而自還師救雲南。
先是,王自奇在楚雄,醉後殺定國營将而懼,引其衆渡瀾滄江據永昌,去雲南二千餘裡;以故可望入滇時不相聞。
王尚禮将内應,沐天波以兵守之,不得發。
張勝至金馬碧雞坊下見交水報捷旗,大驚,拔營去;回至渾水塘遇定國,列陣死戰,定國幾不支。
馬寶于陣後連發大炮,勝遂潰,走益州;部将李承爵誘而縛之,解雲南告廟獻俘,與其黨趙珣皆伏誅。
尚禮聞勝敗,自缢死。
可望逃至貴州,從騎纔十餘人;追且至,狼狽走長沙。
冬十月,乞降于我大清。
論反正功,晉白文選鞏昌王、馮雙禮慶陽王、馬進忠漢陽王、馬維興叙國公、賀九儀廣國公、馬寶淮國公,餘進侯伯有差。
論黨逆罪,誅醇化伯張虎,降荊江伯張光翠、德安侯狄三品、岐山伯王會等爵,程源、鄭逢元等降級有差。
十一月,追贈安龍死難大學士吳貞毓以下十八人谥蔭有差,遣祭立廟。
十二月,複南甯。
初,定國命靳統武執吉翔,将請诏治罪。
吉翔則日夜媚統武及維新、銘,因得媚于定國;定國信之,因疏薦入閣辦事。
上不得已,從之。
又雷躍龍、扶綱、張佐辰、王應龍、龔彜,皆可望黨也;上欲安可望心,以躍龍、綱為大學士,佐辰吏部尚書,應龍工部尚書,彜戶部左侍郎。
遣白文選回貴陽慰谕可望。
夏四月,我大清兵攻廈門,複攻金門;朱成功禦卻之。
秋七月,義甯伯龍韬駐柳州以應李定國;尋敗死。
是月,朱成功複閩安;進攻福州,敗績。
八月,我大清兵複取舟山,守将魯英義伯阮駿、總督陳六禦、總兵張晉爵、太常卿陳九征、副使俞師範、誠意伯裔孫劉永錫皆死之。
前魯戶部主事王江複起兵四明山敗績,死之。
九月,辰州複陷。
冬十月,夔州巡撫鄧希明、總兵張元凱降于我大清。
十二月,朱成功攻羅源、甯德,戰于護國嶺;我梅勒章京阿克襄殁于陣。
我大清順治十四年(丁酉、一六五七)春正月甲辰朔,上在滇都,稱永曆十一年。
是月,朱成功攻溫州。
二月甲申(十一日),皇子出閣講學。
三月,定國公鄭鴻逵卒于金門。
夏四月癸酉朔,上弘光帝谥曰「安宗簡皇帝」、後曰「簡皇後」,隆武帝谥曰「紹宗襄皇帝」、後曰「襄皇後」,皇考端皇帝谥曰「禮宗端皇帝」、皇嫡母王氏曰「端皇後」。
下诏大赦。
是月,朱成功部将施舉敗績于定海關,死之。
五月,遣張虎送孫可望妻拏還貴州。
時可望日夜謀犯阙,上欲歸其妻孥以安之。
王尚禮、王自奇、張虎皆可望心腹,而虎奸黠,尤用事;自以位在諸人下,甚怏怏。
白文選謂李定國、劉文秀曰:『今尚禮、自奇擁重兵在辇毂下;虎尤詭,日伺左右,禍且不測。
今與可望議和,必皇上親遣虎行,乃無反複耳』。
上召虎至後殿,拔頭上金簪賜之曰:『和議成,卿功不朽,必賜公爵。
此簪賜卿為信,見簪如見朕也』。
虎至貴陽,則構之益甚。
适上又命文選與議和,可望拘留之,奪其兵;而遣僞通政司朱運久入滇詭議和,實與自奇,尚禮謀内應也。
時前四川巡撫錢邦芑被拘大興寺,可望之僞兵部尚書程源、僞都察院鄭逢元、部将馬寶、馬維興、馬進忠皆朝廷舊人,願效忠;邦芑教源、逢元謂可望曰:『使功莫如使過,将才無出文選右者』!可望然之。
秋八月,以文選為大總統、馬寶為先鋒,合兵十四萬入滇。
十八日,渡盤江。
九月,抵交水,列三十六營;去曲靖三十裡。
定國、文秀衆纔數千人,相顧失色;文秀議走交址,定國欲由沅江、景東取土司,躊躇兩日不能決。
忽文選率所部拔營逃至曲靖,單騎走雲南,見定國、文秀于朝;言諸将内應狀,宜速出戰。
言畢,即上馬馳;文秀率祁三升、賀九儀、胡一青、趙印選、吳子金、李本高之師赴之。
可望見文選逃,欲退師;馬寶懼謀洩,大言曰:『我衆十倍于彼;以一人為進退,豈我輩非人乎』!可望乃遣寶與心腹骁将張勝别将鐵騎七幹間道夜襲雲南,殺中書科中書朱鬥垣于道;寶夜遣人入定國營言之,皆大驚,遂拔寨出戰。
文選率所部直沖馬維興營,維興開營納之,合兵繞可望陣後;定國、文秀麾兵大進,諸營皆歡呼迎晉王,所向瓦解。
定國乃命文秀、文選追可望,而自還師救雲南。
先是,王自奇在楚雄,醉後殺定國營将而懼,引其衆渡瀾滄江據永昌,去雲南二千餘裡;以故可望入滇時不相聞。
王尚禮将内應,沐天波以兵守之,不得發。
張勝至金馬碧雞坊下見交水報捷旗,大驚,拔營去;回至渾水塘遇定國,列陣死戰,定國幾不支。
馬寶于陣後連發大炮,勝遂潰,走益州;部将李承爵誘而縛之,解雲南告廟獻俘,與其黨趙珣皆伏誅。
尚禮聞勝敗,自缢死。
可望逃至貴州,從騎纔十餘人;追且至,狼狽走長沙。
冬十月,乞降于我大清。
論反正功,晉白文選鞏昌王、馮雙禮慶陽王、馬進忠漢陽王、馬維興叙國公、賀九儀廣國公、馬寶淮國公,餘進侯伯有差。
論黨逆罪,誅醇化伯張虎,降荊江伯張光翠、德安侯狄三品、岐山伯王會等爵,程源、鄭逢元等降級有差。
十一月,追贈安龍死難大學士吳貞毓以下十八人谥蔭有差,遣祭立廟。
十二月,複南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