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公、進忠鄂國公。

     是月,吳三桂取石泉,川北巡撫詹天顔死之。

     秋七月庚午朔,李定國複寶慶。

    辛未(初二日),複全州,與我大清兵戰于嚴關;孔有德走桂林。

    癸酉(初四日),攻拔之;有德自殺,執叛将陳邦傅父子送貴陽伏誅。

     庚辰(十一日),複永州。

    是日,黃霧四塞。

    劉文秀取叙州,吳三桂走綿州;進拔重慶。

    論恢複川、楚功,封李定國為西甯王、劉文秀為南康王、馮雙禮為興國侯。

    孫可望殺山東道禦史李如月。

     八月,大學士朱天麟卒于廣南。

     九月,博興侯張月執提督李明忠以叛,降于我大清;我兵遂複取梧州。

    川陝總督樊一蘅卒。

     是月,朱成功敗績于九龍江;解漳州圍,退屯古縣。

     冬十月,劉文秀進攻保甯,敗績;讨鹵将軍王複臣死之。

    文秀還雲南,罷職閑住。

    時可望忌定國而文秀又見廢,諸将始有怨心。

    我大清兵敗朱成功于古縣,成功退屯海澄。

     十一月辛巳(十三日),李定國複衡州。

    孫可望駐沅州,遣白文選攻辰州,拔之;殺降将徐勇。

     丁亥(十九日),我大清敬謹親王尼堪奉命征楚、粵,抵湘潭;馬進忠走寶慶。

    我兵複取衡州,李定國敗走;尼堪追之,殁于陣,定國乃屯兵武岡。

    時上在安龍,日益窮促,将吏罕人臣禮。

    馬吉翔掌戎政、龐天壽督勇衛營,謀逼上禅位可望;惡大學士吳貞毓之不附己也,嗾其黨冷孟銋、吳象铉、方祚亨交章劾之。

    上知貞毓忠,寝不行。

    吉翔陰教可望劄谕吉翔、天壽:内外機務歸戎政、勇衛兩衙門;中外惶懼。

    于是,禦史胡士瑞與吏科給事中徐極、兵部員外林青陽、主事張镌、工部員外蔡演連章發其奸;上怒,兩人求救于太後以免。

    可望又自設内閣六部官,鑄八疊印,盡易舊印;立太廟,享太祖高皇帝主于中、張獻忠主于左,而右則可望祖父也。

    拟國号曰「後明」。

    上聞之,益憂懼;密謂中官張福祿、全為國曰:『聞西甯王李定國已定廣西、俘叛逆,軍聲丕振。

    出朕于險者,必此人也。

    欲下一敕令統兵入衛,若等能密圖否』?二人言徐極、林青陽、張镌、蔡演、胡士瑞可與謀;趣告之,皆諾。

    以白貞毓,青陽請行。

    乃令佯乞假歸葬,屬員外蔣幹昌撰敕、主事朱東旦書之、福祿等持入用寶;青陽即日間道赍敕行,故吉翔輩不之知也。

     是月,常在郭氏以罪誅,賜巴東王某暨妃某氏自盡。

     十二月,藤縣複陷,總兵羅超死之;平樂陷,守将彭俊死之。

    封莫宗文為安仁伯。

     是歲,可望殺宗室之在貴州者。

     我大清順治十年(癸巳、一六五三)春正月戊辰朔,上在安龍,稱永曆七年。

     二月,我大清貝勒屯齊複取永州,李定國敗走龍虎關;孫可望謀襲之,定國走廣西。

    廉州複陷,守道王道光死之。

     三月,楊國棟、莫宗文合兵攻常德,不克。

    可望自将追定國不及,與我大清兵遇于寶慶,大敗走峒口;我大清兵亦引還。

     是月,魯王以海自去監國号;其将定西侯張名振以朱成功之師入長江、破京口,還駐崇明。

     夏四月,降将郝尚久以潮州叛我大清來歸。

     五月,封楊時清征定侯。

    我大清兵攻海澄,朱成功禦卻之。

     六月,上以林青陽久未還,将擇使往促;吳貞毓舉翰林孔目周官以對。

    都督鄭允元曰:『假事出吉翔于外,庶有濟也』。

    上乃命吉翔往梧州谒祭興陵;而密遣周官赍敕詣定國,官涕泣受命。

    封朱成功為漳國公。

     閏六月,李定國攻肇慶敗績,退駐柳州。

    總兵周金湯複遂溪。

     秋七月,李定國再攻桂林,不克。

    孫可望聞定國之敗也,遣馮雙禮襲之;遇伏而敗。

     九月,我大清兵克潮州,郝尚久伏誅;朱成功遣兵救之,不及。

     冬十月,吳川複陷、陳彜典、陳其策死之。

     十二月,郴州複陷,巡撫朱俊臣死之。

    馬吉翔奉命祭陵,途次微聞密敕事,屬其弟雄飛出家赀賂提塘王愛秀求援。

    時吉翔黨與布列,上孤立自危;乃以台省員缺,饬部考選。

    于月之二十四日臨軒親試,授蔣幹昌、李元開簡讨,張镌給事中,李颀、胡士瑞禦史,楊锺、徐極等亦以資深加秩;群小益危懼。

    吉翔、愛秀白可望;可望疑吉翔亦與謀,遣鄭國往南甯偵之。

    吉翔證青陽、周官事甚亟,于是徐極、楊锺、趙赓禹、蔡演、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