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心亦請就食湖南。

    承胤懼,乃請命騰蛟駐衡州督師。

    加胤錫東閣大學士、賜尚方劍,駐長沙。

    時衡州、長沙俱失,二臣但擁虛号而已。

    湖南流寇曹志建、王朝俊以其衆降,賜爵侯伯有差。

     秋七月甲辰(初五日),陳子壯會陳邦彥共攻廣州,敗績;子壯走還九江村,邦彥奔三水。

    兵部右侍郎湖南巡撫章曠卒于軍前。

    福建提學道毛協恭被執于建甯;不屈,死之。

     是月,朱容藩僭監國号于四川。

    初,容藩由辰州入施州衛,假稱「楚王世子、天下兵馬副元帥」;又以李占春、于大海兵敗我大清兵于萬縣之湖灘,遂稱監國。

    時幹戈阻道、文告不通,川中諸将不知其僞也。

     八月己巳朔,以戶部侍郎嚴起恒為東閣大學士。

     時清遠指揮白常燦以城迎邦彥;禦史麥而炫起兵複高明,迎子壯入守。

    李成棟往來追擊,不能西顧。

    于是焦琏以其間複陽朔、平樂,陳邦傅複梧州,縣丞徐定國複懷集,全粵少定。

    方擇日迎駕返桂林,而我大清兵克寶慶。

    辛卯(二十三日),進逼奉天,劉承胤舉城降;大學士吳炳、兵部尚書傅作霖死之。

    商邱伯侯性部将謝複榮偕馬吉翔奉上及三宮走靖州;複榮戰死。

    性與太監龐天壽将兵追扈于古泥關;上乃由通道縣入蠻境,達柳州。

    晉性祥符侯,天壽掌司禮監印。

    我大清兵取沅州,偏沅巡撫傅上瑞迎降,前貴陽巡撫米壽圖死之;克黎平,總兵蕭懬死之。

    時高明亦陷,督師東閣大學士陳子壯、禦史麥而炫、主事朱實蓮皆死之。

     是月,朱成功會師泉州之桃花山,在籍禦史沈佺期等起兵應之;進攻泉州,不克。

     九月己亥朔,上次靖州。

    我大清兵克清遠,兵科給事中陳邦彥、指揮白常燦、生員朱學熙死之。

     是月,川北總督李幹德以袁韬兵複重慶。

    前南昌知縣劉曙被執至南京,不屈;死之。

     冬十月戊辰朔,上如柳州。

    瞿式耜連疏請還跸桂林;上谕曰:『西陲朕根本地,先生竭力守此。

    異日國家再造,先生功實多』! 辛未(初四日),太白經天。

     丁醜(初十日),土司覃鳴珂與守道龍文明哄于柳州,文明走;鳴珂大掠,矢及上舟。

    上倉卒奔象州。

    兵部尚書張家玉與李成棟戰于增城,敗績;死之。

    降将耿仲明以我大清兵取永州,遂取全州,守将王允成、唐文曜,守道馬鳴鸾皆降;克辰州,榮王由桢死之;克黔陽,閣部李若符、翰林院待诏邱式■〈米予〉死之。

     是月,監國魯王頒「監國三年戊子大統曆」于海上;朱成功未聞粵中即位诏,又不欲奉魯監國,乃頒「隆武四年戊子大統曆」于海上:于是海上有二朔矣。

     十一月戊戌朔,上在象州。

    我大清兵進逼全州,何騰蛟督諸軍禦卻之;逼梧州。

    上走南甯,道阻不果;乃命王化澄、吳貞毓、龐天壽護三宮前往,而與馬吉翔溯十八灘返桂林。

     是月,容藩使李占春襲袁韬營,不克;王祥複以其衆與韬戰,亦不克。

    時容藩欲立威,總督李幹德亦挾詐翦除異己,川事益壞。

     十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己巳(初三日),上至桂林。

    自幸柳、幸象,票拟皆錦衣衛馬吉翔主之;式耜勸上攬大權,明賞罰、親正人,上嘉納之。

    初,湖南失陷,郝永忠、盧鼎、趙印選之衆退入桂林,人情惶駭;式耜與督師何騰蛟、大學士嚴起恒、禦史劉湘客議分地給諸将,俾各自為守。

    全州之役,騰蛟集諸将誓神前分道出戰,大敗我師;連營亘三百裡,軍聲頗振。

    而諸将主客不和;比騰蛟出屯永福,而焦琏走平樂、郝永忠壁興安,式耜、騰蛟亦無如何也。

     是月,鄞縣華夏、屠獻宸、王家勤等謀以甯波歸監國魯王,不克:所謂五君子「翻城之獄」也(詳「魯紀傳」)。

     我大清順治五年(戊子、一六四八)春正月丁酉朔,上在桂林,稱永曆二年;以百官星散,免朝賀。

    遣大理寺評事朱宿垣谕廣西左、右兩江及雲南土司勤王。

    論全州戰功,晉何騰蛟定興侯太師、上柱國兼兵部尚書,趙印選新甯伯,胡一青興甯伯,焦琏新興侯,周金湯、熊兆佐、馬養麟等挂印有差。

    論川省收複州縣功,晉樊一蘅太子太傅、戶兵二部尚書。

    擢巡按禦史錢邦芑右佥都禦史,巡撫四川;封楊展華陽伯、王祥綦江伯,諸将晉爵有差。

    又川将趙榮貴以保甯來歸,封定随侯。

    監軍佥事詹天顔奏複龍安、茂州,擢天顔巡撫順慶、潼、綿。

    以總兵皮勳守平溪。

     是月癸亥(二十七日),降将金聲桓偕其黨王得仁以南昌叛我大清來歸。

     二月,鳳陽地震。

    我大清兵攻平溪,總兵吳尚慮等死之;克永甯寨,貴溪王常滮、總兵項登韋死之;克黎平寨,奉國将軍晖奎死之。

     乙亥(初十日),郝永忠敗績于興安,自靈川入桂林大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