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追兵相距百裡,上下失色。
适可望遣兵來迎,遂于明年壬辰(一六五二)正月移跸安龍;宮室卑陋、服禦麤惡,守護将吏亦罕盡人臣禮。
上已不堪其憂,隐忍之。
時吉翔掌戎政、天壽督勇衛營,谄事可望,惡貞毓不附己;令其黨交章彈劾,且曰:『秦王宰天下,我具啟以内外事盡付戎政、勇衛二司,大權歸我、君等為羽翼,貞毓何能為也』!既,可望果以朝事悉委吉翔、天壽;于是給事中徐極、員外郎林青陽、蔡演、主事張鑴、胡士瑞連章發其奸。
上大怒,二人求救于太後以免。
既可望逆節益着,上密謂中官張福祿、全為國與極、青陽、演、镌、士瑞合謀召西甯王李定國入,皆許諾;引以白貞毓,貞毓曰:『主上阽危,正我輩報國之秋。
諸君中誰充此使者』?青陽請行,乃計遣之。
定國接敕感泣,許以迎王。
明年夏,将擇使往促;貞毓複舉翰林孔目周官,而出吉翔往梧州、南甯谒祭陵寝。
青陽還至南甯,密令親信劉吉複命于上。
上喜,改青陽給事中,谕貞毓再撰敕、鑄「屏翰親臣」金印賜定國;即遣劉吉還付青陽。
行次高州,與周官遇,遂偕往;定國拜受命。
初,吉翔在道微知有密敕事,遣人赴定國營偵之。
适主事劉議新者遇吉翔于途,意其必預謀也,告之;吉翔則大駭,以報可望,可望令其将鄭國執吉翔與諸臣面質。
國乃至朝房,械貞毓及刑科給事中甯國張镌、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歙縣鄭允元、大理寺丞湖廣林锺、太仆寺少卿袁州趙赓禹、翰林院檢讨晉江蔣幹昌、善化李元開、吏科給事中贛州徐極、江西道禦史錢塘周允吉、廣西道禦史南昌宗室議浘、福建道禦史進賢胡士瑞、兵部郎中四川朱東旦、工部郎中九江蔡演、内閣中書廬陵易士佳、吏部員外郎直诰敕房事鄞縣任鬥墟等十四人,系私室;福祿、為國愬于太後求救,天壽入宮擒之以出。
貞毓曰:『凡事皆宰相主持;吾約晉軍讨孫可望,與諸臣何與』!而吉翔等必欲彰此獄,乃語國嚴刑拷掠;衆不勝楚,号呼「二祖、列宗」,且極口罵。
會日暮,風雷忽震烈:演厲聲曰:『今日吾等直承此獄,少見臣子報國苦衷』!由是,衆皆自承。
國又問『皇上知否』?演大聲曰:『未經奏明』!乃複收系,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诏為罪報可望,劫上親裁。
下廷議;吏部侍郎張佐辰及蔣禦曦、冷孟銋、蒲纓等謂國曰:『此輩盡當處死,留一人将為後患』!拟旨:以镌、福祿、為國三人為首,淩遲;餘為從,斬。
上以貞毓大臣,言于可望改絞;遂骈死北關之馬場。
尋林青陽逮至,亦被殺;獨周官走免:時甲午(一六五四)三月也。
居二載,定國竟奉前敕護上入雲南,追贈貞毓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谥「文忠」,蔭子錦衣衛佥事;鄭允元武安侯,谥「武簡」;張镌、徐極兵部右侍郎,林锺、蔡演、趙赓禹大理寺卿,蔣幹昌、李元開、陳麟瑞侍讀學士,周允吉、朱議浘、胡士瑞、李颀副都禦史,易士佳、任鬥墟太常少卿,朱東旦、劉議新太仆少卿,各蔭一子入監讀書;張福祿、全為國弟侄一人錦衣衛指揮佥事。
遣官谕祭,即馬場建廟立碑,大書曰「十八先生成仁處」(互詳「紀年」)。
我朝賜貞毓通谥「忠節」,允元、鑴、锺、演、赓禹、幹昌、元開、允吉、議浘、士瑞、士佳、鬥墟、東旦、青陽均「烈愍」。
任鬥墟,鄞人。
以明經入瞿式耜幕,薦為中書舍人。
桂林失守,從上入安隆;曆吏部員外郎,直诰敕。
與于密敕十八人之獄;對簿時,大聲曰:『死耳,大丈夫豈求免于賊臣者』!從容賦絕命詞以就刑(其十六人行事不可詳)。
郭之奇字仲常,揭陽人。
崇祯戊辰(一六二八)進士,選庶吉士。
以忤溫體仁,左遷禮部主事。
久之,遷福建提學副使。
時鄭芝龍已貴顯,子森(即延平王成功也),方為諸生,歲試欲饩于庠;兩院、三司為緩頰,之奇不可。
甯化李世熊在幕,語之奇曰:『以芝龍氣力,欲他途進身,何所不得;今沾沾以廪生為榮,意良佳。
且朝廷不惜以一品官糜其父,其子以能文食饩何傷』!之奇曰:『不然!命官是朝廷事,衡文是學道事;子意在調停耳。
夫埋沒正性與世周旋,一事不可為也』。
竟以二等置森。
福州知府莫逮征廪銀入官,之奇糾之;巡撫張肯堂以同鄉力庇不獲,遂大忤。
尋以病去官。
南都擢詹事。
隆武帝立,之奇以芝龍、肯堂有夙嫌,家居不詣朝。
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起故官,兼禮部右侍郎。
上親試劉■〈艹洍〉等八人,之奇與同官黃奇遇俱教習庶吉士。
之奇謂黃由推知考選,安知庶吉士典故;奇遇亦以他事相讦。
輔臣黃士俊解之,乃已。
明年,上幸梧州,進之奇東閣大學士。
孫可望之殺嚴起恒也,之奇知事不可為,行遯交址。
上入緬甸,光澤王俨鐵、總兵楊祥亦亡入其地。
交人懼禍及,并執送廣西;兩司以下官多之奇門下士,委曲谕降,不從。
壬寅(一六六二)八月十九日,被殺。
我朝賜通谥,曰「忠節」。
楊祥,四川人;官總兵。
不識字,而以忠義自許。
永曆帝入緬甸,祥與光澤王俨鐵亡入交趾。
交趾人執之送廣西,與郭之奇同日遇害;望西叩頭謝恩,危坐就刑,神色不變。
觀者無不流涕焉。
适可望遣兵來迎,遂于明年壬辰(一六五二)正月移跸安龍;宮室卑陋、服禦麤惡,守護将吏亦罕盡人臣禮。
上已不堪其憂,隐忍之。
時吉翔掌戎政、天壽督勇衛營,谄事可望,惡貞毓不附己;令其黨交章彈劾,且曰:『秦王宰天下,我具啟以内外事盡付戎政、勇衛二司,大權歸我、君等為羽翼,貞毓何能為也』!既,可望果以朝事悉委吉翔、天壽;于是給事中徐極、員外郎林青陽、蔡演、主事張鑴、胡士瑞連章發其奸。
上大怒,二人求救于太後以免。
既可望逆節益着,上密謂中官張福祿、全為國與極、青陽、演、镌、士瑞合謀召西甯王李定國入,皆許諾;引以白貞毓,貞毓曰:『主上阽危,正我輩報國之秋。
諸君中誰充此使者』?青陽請行,乃計遣之。
定國接敕感泣,許以迎王。
明年夏,将擇使往促;貞毓複舉翰林孔目周官,而出吉翔往梧州、南甯谒祭陵寝。
青陽還至南甯,密令親信劉吉複命于上。
上喜,改青陽給事中,谕貞毓再撰敕、鑄「屏翰親臣」金印賜定國;即遣劉吉還付青陽。
行次高州,與周官遇,遂偕往;定國拜受命。
初,吉翔在道微知有密敕事,遣人赴定國營偵之。
适主事劉議新者遇吉翔于途,意其必預謀也,告之;吉翔則大駭,以報可望,可望令其将鄭國執吉翔與諸臣面質。
國乃至朝房,械貞毓及刑科給事中甯國張镌、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歙縣鄭允元、大理寺丞湖廣林锺、太仆寺少卿袁州趙赓禹、翰林院檢讨晉江蔣幹昌、善化李元開、吏科給事中贛州徐極、江西道禦史錢塘周允吉、廣西道禦史南昌宗室議浘、福建道禦史進賢胡士瑞、兵部郎中四川朱東旦、工部郎中九江蔡演、内閣中書廬陵易士佳、吏部員外郎直诰敕房事鄞縣任鬥墟等十四人,系私室;福祿、為國愬于太後求救,天壽入宮擒之以出。
貞毓曰:『凡事皆宰相主持;吾約晉軍讨孫可望,與諸臣何與』!而吉翔等必欲彰此獄,乃語國嚴刑拷掠;衆不勝楚,号呼「二祖、列宗」,且極口罵。
會日暮,風雷忽震烈:演厲聲曰:『今日吾等直承此獄,少見臣子報國苦衷』!由是,衆皆自承。
國又問『皇上知否』?演大聲曰:『未經奏明』!乃複收系,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诏為罪報可望,劫上親裁。
下廷議;吏部侍郎張佐辰及蔣禦曦、冷孟銋、蒲纓等謂國曰:『此輩盡當處死,留一人将為後患』!拟旨:以镌、福祿、為國三人為首,淩遲;餘為從,斬。
上以貞毓大臣,言于可望改絞;遂骈死北關之馬場。
尋林青陽逮至,亦被殺;獨周官走免:時甲午(一六五四)三月也。
居二載,定國竟奉前敕護上入雲南,追贈貞毓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谥「文忠」,蔭子錦衣衛佥事;鄭允元武安侯,谥「武簡」;張镌、徐極兵部右侍郎,林锺、蔡演、趙赓禹大理寺卿,蔣幹昌、李元開、陳麟瑞侍讀學士,周允吉、朱議浘、胡士瑞、李颀副都禦史,易士佳、任鬥墟太常少卿,朱東旦、劉議新太仆少卿,各蔭一子入監讀書;張福祿、全為國弟侄一人錦衣衛指揮佥事。
遣官谕祭,即馬場建廟立碑,大書曰「十八先生成仁處」(互詳「紀年」)。
我朝賜貞毓通谥「忠節」,允元、鑴、锺、演、赓禹、幹昌、元開、允吉、議浘、士瑞、士佳、鬥墟、東旦、青陽均「烈愍」。
任鬥墟,鄞人。
以明經入瞿式耜幕,薦為中書舍人。
桂林失守,從上入安隆;曆吏部員外郎,直诰敕。
與于密敕十八人之獄;對簿時,大聲曰:『死耳,大丈夫豈求免于賊臣者』!從容賦絕命詞以就刑(其十六人行事不可詳)。
郭之奇字仲常,揭陽人。
崇祯戊辰(一六二八)進士,選庶吉士。
以忤溫體仁,左遷禮部主事。
久之,遷福建提學副使。
時鄭芝龍已貴顯,子森(即延平王成功也),方為諸生,歲試欲饩于庠;兩院、三司為緩頰,之奇不可。
甯化李世熊在幕,語之奇曰:『以芝龍氣力,欲他途進身,何所不得;今沾沾以廪生為榮,意良佳。
且朝廷不惜以一品官糜其父,其子以能文食饩何傷』!之奇曰:『不然!命官是朝廷事,衡文是學道事;子意在調停耳。
夫埋沒正性與世周旋,一事不可為也』。
竟以二等置森。
福州知府莫逮征廪銀入官,之奇糾之;巡撫張肯堂以同鄉力庇不獲,遂大忤。
尋以病去官。
南都擢詹事。
隆武帝立,之奇以芝龍、肯堂有夙嫌,家居不詣朝。
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起故官,兼禮部右侍郎。
上親試劉■〈艹洍〉等八人,之奇與同官黃奇遇俱教習庶吉士。
之奇謂黃由推知考選,安知庶吉士典故;奇遇亦以他事相讦。
輔臣黃士俊解之,乃已。
明年,上幸梧州,進之奇東閣大學士。
孫可望之殺嚴起恒也,之奇知事不可為,行遯交址。
上入緬甸,光澤王俨鐵、總兵楊祥亦亡入其地。
交人懼禍及,并執送廣西;兩司以下官多之奇門下士,委曲谕降,不從。
壬寅(一六六二)八月十九日,被殺。
我朝賜通谥,曰「忠節」。
楊祥,四川人;官總兵。
不識字,而以忠義自許。
永曆帝入緬甸,祥與光澤王俨鐵亡入交趾。
交趾人執之送廣西,與郭之奇同日遇害;望西叩頭謝恩,危坐就刑,神色不變。
觀者無不流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