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二

關燈
前翰林院檢讨加詹事府贊善銜六合徐鼒譔 列傳第二十五 劉遠生(陳純來、毛鳳池、張時規)錢邦芑(程源、龔彜、冷孟銋)劉湘客(吳德操)金堡高績(金簡)李如月任國玺 劉遠生(陳純來、毛鳳池、張時規)錢邦芑(程源、龔彜、冷孟銋) 劉湘客(吳德操)金堡高績(金簡)李如月任國玺 劉遠生,西安人;初名廣胤。

    弘光時,官江西巡撫。

    乙酉(一六四五)秋,益王由本起兵湖東;遠生募兵三千人,命中軍張琮領之,由甯都前往。

    甫行而王師薄贛州;遠生亟出城,躬往雩都邀琮還救。

    贛人疑其遁也,焚其舟,拘其妻子;俄而遠生率琮兵至,贛人乃悔罪。

    琮渡河抵默林,中伏大敗;還至河争舟,多堕水死,遠生憤甚。

    五月朔,渡河複陣,身先士卒,被執;複逃婦。

     丁亥(一六四七)二月,永曆帝擢為刑部侍郎:劉承胤以同姓、故親之故,多調護力。

    上幸南甯,遠生與閣臣瞿式耜俱留桂林。

    金聲桓之反正也,式耜請『慎選大臣往谕聖德;遠生久于節钺,名聞江右,可遣也』。

    弗聽。

    尋李成棟亦反正,迎駕南甯;式耜慮成棟挾上自專,促遠生入朝阻之。

    而事不獲已,遠生奉命勞成棟軍。

    成棟議改兩廣軍門為行宮;遠生謂之曰:『天子者,天下主也;爵賞征伐自天子出。

    脫上駕此,則有隐令寄政之嫌。

    且江、廣同時反正,六師當不日下金陵;上不返桂林,謂可從南、韶出江右耳。

    若幸廣州,則示天下以苟安矣』!成棟然之。

    乃還跸肇慶。

     庚寅(一六五○)冬,桂林陷,式耜死,遠生與族人劉湘客入猺峒以終。

     陳純來,奉化人。

    以監生赴桂林,官工部主事。

    永曆時尊皇考端王墓為興陵,命往監造。

    戊子(一六四八)冬,降臣佟養甲祭陵,密诏純來殺之。

    庚寅(一六五○)冬,桂林失,上自肇慶出奔,或勸之走;曰:『吾當守陵寝以待吾君之還。

    死且未敢,況行乎』!乃削發為浮屠裝,居陵下。

    後不知所終。

     毛鳳池字薇垣,泰順人。

    崇祯時諸生,幕遊于粵。

    永曆時,以薦為縣令,曆糧儲道,晉大理寺卿。

    上入黔不及從,伏肇慶山中。

    我大吏迹得之,勸之仕;曰:『吾大明世家子,何忍辱祖父』!力辭不獲,絕粒死。

     張時規字必式,亦泰順諸生;以博學宏通知名。

    入粵,辟為象州學正;升本州島知州,擢兵部員外郎。

    從弟時斌字吉甫,乙酉(一六四五)選貢;永曆時為修仁令,以言事入獄雲(補)。

     錢邦芑字開少,丹徒諸生。

    隆武中,上書言事,授禦史。

    閣臣熊開元請改兵部司務;上重違開元意,命以司務得非時言事。

    尋複授禦史。

    魯都督陳謙奉使入閩,忤旨下獄;鄭芝龍救之。

    邦芑奏:『謙為魯心腹,與鄭氏交最深。

    不急除,恐生内患』!上即誅謙,芝龍以是益萌叛志。

    丙戌(一六四六)六月,元子誕生;進諸臣爵,大赦。

    邦芑曰:『浙東新破,唇亡齒寒;舉朝正切齒同雠之日,非蒙恩受賞時也』。

    不報。

    永曆帝立,以原官巡按四川。

     丁亥(一六四七)武岡之變,川中不知乘輿所在,宗室容藩乘機僭稱「監國」;邦芑疏劾之,移書督師堵胤錫、呂大器聲言其罪,諸将從逆者多解散。

    戊子(一六四八)春正月,上川中諸将楊展、王祥等收複州縣功,擢右佥都禦史,巡撫其地。

    遣使緻書孫可望,勸其歸朝;可望大喜,謂差官王顯曰:『從來朝廷文官與我輩為雠;今錢公遣使通問,何敢自外!封我為王,我舉全滇歸朝廷矣』!邦芑複以書,謂『本朝無異姓封王者』;而具疏稱可望歸順。

    既可望逆謀益着,心憂之。

    察其部将白文選忠誠可用,私語之曰:『忠義,美名也;叛逆,惡号也。

    孺子且辨之,丈夫可身陷不義乎』?文選大感動,與忠國公王祥盟于烏江;邦芑為執牛耳。

     既而可望襲遵義,祥走死。

    文選晤邦芑,愧汗不能仰視;邦芑曰:『非公賣國,他人賣公耳』!因言帝在安龍,主辱臣死;泣數行下。

    文選怒,裂眦折箭誓殺可望。

    邦芑尋以憂歸,隐黔之蒲村;可望強官之,至于封刃行誅,不為動。

    甲午(一六五四)二月二十三日為邦芑誕辰,同人釀酒,可望使者複至;山陰胡凫奄在座賦詩,有「痛哭花前莫相訝,不如往泛五湖船」之句,邦芑乃祝發為僧。

    可望怒不已,拘于大興寺。

    兵部尚書程源、都察院鄭逢元二人固可望黨,且嘗為邦芑劾罷者也;邦芑察其不忘朝廷,乃私結之,教之以言詞激發鎮将。

    此輩樸魯武人無避忌,酒酣耳熱,罵可望曰:『剝一張賊皮,又生一張賊皮邪』!邦芑知其可用也。

    丁酉(一六五七)秋九月,可望謀犯阙;邦芑與二人計曰:『馬寶、馬進忠、馬維興雖隸可望麾下,然皆朝廷舊勳,圖報無路;至白文選,決不相負!今可望入滇,從中用計圖之如反掌耳』。

    源以告文選,文選然之。

    與逢元私見馬寶定約,從容謂可望曰:『使功莫如使過,将才無出文選右者』!可望信之,釋文選以為大總統。

    交水之役,邦芑實陰啟焉。

    論功,擢都禦史掌院事;馬吉翔忌之。

    時督理晉王軍事者,為金維新,秩左都禦史,位在邦芑上;邦芑郁郁浮沈,朝請而已。

     上入緬後,以僧終;世所稱大錯和尚雲。

     程源,四川人;崇祯末進士。

    慷慨識機變,好談功名。

    以躁進,為清議所擯,故終不顯用。

    與淩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