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石室奇遇

關燈
得兩人溶合成為一體。

     蓦地—— 斜照進洞中的陽光一晃,風聲飒然,劍氣森森,掠進來一個手持寶劍的白色人影。

     她閃目一瞥,立刻認出來人乃是和宇文彤同行的葛青霜,心頭登時又羞又急又怒。

     葛青霜驟見這一幅巫山雲雨圖,不由羞惱交并,嬌叱一聲,猛然揮劍劈去。

     伏在宇文彤身上的美嬌娃就在這心神一震之下,度入宇文彤體内的玄陰真氣立時截斷,心知宇文彤已然無法再救。

     且見劍光電閃而至,遂顧不得他的死活,嬌軀疾翻,斜滾開去。

     仰卧地上的宇文彤那一副赤裸的軀體,登時毫無保留地映入葛青霜眼簾,隻羞得她玉面通紅,“哼”了一聲,慌不疊掉頭躍出洞去。

     那美嬌娃眼見功敗垂成,不由把葛青霜恨入骨髓,怎肯善罷幹休,當下,一把抓起地上的衣服,匆匆穿好,嬌喝道:“賤婢休走。

    ” 喝聲中,香肩一晃,疾如電閃,往洞外追去。

     她的身影剛在洞口消失,宇文彤卻忽地一聲長呻,一躍而起。

     這時,但見他星目圓睜,眼珠滿布血絲,似要噴出火來,渾身肌膚紅赤如火,對自己通體一無寸縷,竟渾然不覺。

     他忽地幾個虎跳,旋即“哼”了一聲,頹然倒卧地上,四肢一陣抽搐,肌膚登時變得慘白駭人,臉色灰敗如死人一般。

     他蜷伏地上顫抖了一會,陡地一聲大叫,又複縱身而起,肌膚頓轉紅赤,雙目圓睜,眼角流出一絲血絲,在這方圓不過丈許的崖洞中,手舞足蹈地一陣狂跳亂撞。

     半晌,他複又一聲呻吟,萎縮地上,顫抖不止。

     原來,他體内的元陽之氣正被引發高漲,與侵入體中的“赤屍陰煞”互相抗拒之際,那一股導人體内經脈之氣突然消失,遂至陰陽二氣失卻控制,任性發作,有如脫缰之馬,此消彼長,在體内排蕩不停,緻有這種狂亂的現象。

     他伏卧地上抽搐顫抖了一會,陰消陽生,于是,又大吼一聲,猛然躍起。

     這一次,狂亂的情形更加厲害,隻見他七竅之間,全都滲出淤黑血液,拼命地朝那堅硬冰冷的洞壁亂撞。

     一時間,“砰通叭達”之聲不絕,那洞壁固然被他撞得石屑紛飛,震撼不止,但他也撞得遍體鱗傷。

     但是,他竟然一無知覺,隻顧到處亂碰亂撞。

     忽然—— 怪事發生了。

     當他一頭向左側洞角撞去,“砰”的一聲巨響之下,洞壁上忽地裂開一道狹僅容人的縫隙,他這時哪還能收得住前沖之勢,登時一個倒栽蔥,撞進了這道縫隙裡去。

     時間慢慢消逝,也不知過去了多久。

     宇文彤靜靜仰卧地上,這時,他渾身肌膚已恢複正常的顔色,神智也逐漸清醒過來。

     他覺得體内忽寒忽熱的難受之感已完全消失,但四肢百骸酸軟痛苦無比。

     氣血運行之際,經脈之間,仿佛有千萬根芒刺在流竄,非但阻滞不暢,且帶來陣陣難以忍受的痛楚。

     他心中默默思索着,自從與冥魔互拼内力,驚聞葛青霜呼聲,以緻為冥魔所傷,至奮力還擊,昏迷過去為止。

     後來,迷惘中似乎曾經有人替自己運功度氣療傷,但此刻怎地會獨個兒仆卧地上,康澤和葛青霜呢? 此外,從目前的感覺,所受的内傷似乎已經大為減輕,那麼,自己的傷勢是怎樣轉好的呢? 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他的腦海裡翻騰着,終于,他獲得了部分答案。

     開啟這部分答案之鑰,乃是一陣陣沁人鼻端的清涼異香之氣。

     他猛然睜開眼睛,發現距離他臉部不到三寸之處,赫然長着一株莖白如玉,枝葉俱無的異草。

     那異草梢頭長着晶瑩翠綠,大如鴿卵作六角形的果實。

    那陣陣清涼異香之氣,便是從這果實發出。

     宇文彤乍見之下,不禁心頭狂喜,認得這異草果實,乃是九府仙種,名為“藍田玉果”,凡人服之,不但能永駐容顔,轉醜為妍,更有起死回生之功。

     當下。

    探手摘下這個“藍田玉果”,塞入口中,牙齒微一用力,果實立即裂成六瓣,登時,芳騰齒頰。

     果瓣在口中略一滾轉,便化作一股清涼之氣,順喉而下,渡十二重樓,入九宮雷府,直逼丹田,頓覺一縷澈骨寒氣,自丹田激起,猛然往四肢百骸竄去。

     頃刻之間,宇文彤有如置身冰窯,仿佛連骨髓都凍僵起來之感。

     他料不到這“藍田玉果”竟然有這般厲害,心中不由暗吃一驚,忙翻身盤膝跌坐,運功抗拒。

     這一運功之下,突覺那已然耗盡的真力,竟蓬蓬勃勃地更勝先前,有如黃河堤決一般,直向百穴經脈攻去,體内的酸軟痛苦,針戳芒刺的種種痛苦,頓告消失。

     百穴經脈一通,氣血立暢,人也進入了忘我之境。

     當他行功完畢,醒來時,但覺渾身氣血和暢,舒泰已極,遂張目起身,上下左右一打量,卻不由驚得他發出一聲詫呼。

     首先,他發現自己竟然身無寸縷,上下身傷痕斑斑,頭發散亂,塵土滿身,狼狽至極。

     其次,他竟然是困在一間無門無戶,寬僅丈許的狹長的石室之中。

     赤身露體還不打緊,而是這石室既然無門無戶,到底他是怎樣進來的呢?又怎樣才能出去呢? 宇文彤略一鎮靜心神,仔細在四周石壁上探索,打算尋出那道秘密的門戶之所在,突然—— 他的目光被右側洞壁上一道石槽吸住了。

     在這石槽内,嵌着一柄形制奇古,蒼翠斑斓,長達三尺開外的古劍。

     這無門無戶,四壁空空的神秘石室之中,竟然藏着一柄形狀不類今物的古劍,縱非神物,也必非凡品。

     宇文彤注目移時,随即走過去将這柄古劍取下,仔細審視。

     此劍乃上古青銅鑄成,寬有三指,長約三尺八九寸,腹上刻二十八宿,背銘山川日月,面列星辰,在手中略一掣動,立發翠綠寶光,若流星燦于夏夜。

     宇文彤雖不識此劍之名,但毫無疑問乃屬劍中之極品,當為上古所遺的神兵利器,可是,這古劍卻無劍鞘,未免是美中不足。

     宇文彤送在石槽以内,及附近洞壁摸索搜尋,結果,劍鞘沒有找着,意外卻發現了另一件奇事。

     原來,在那放置古劍的石槽,離未端不遠,亦即原來古劍劍尖所指的洞壁上,有一條手指粗細的刻痕。

     這條刻痕往外延伸約有三尺之後,一連三個轉折,即變成無數線條,縱橫交錯于丈許寬洞的洞壁之上。

     仔細觀察之下,發現後面的刻痕,盡管縱橫交錯,繁複異常,但始終乃是開端的一條刻痕,一氣連貫而成。

     在石槽的右上角,刻着一行古篆字:“能入此室,已是有緣,如能意正心誠,必可悟出其中奧秒。

    ” 詞意極為明顯,乃是指這縱橫交錯的刻痕中包含着一種奇奧絕學。

     宇文彤将這些刻痕反複審視,苦苦思索之下,終于從石槽中藏古劍之事,而推斷出這些縱橫交錯的刻痕,必然是一套極為奇奧的劍法。

     結論已得,于是,他立即聚精會神,面對洞壁上的刻痕,開一始仔細揣摩起來。

     他這一推斷,果然十分正确,這些縱橫交錯的刻痕,正是一套冠絕天下的劍法。

     但見他臉上神色漸漸凝重,星目中炯炯發光,沿着壁上的刻痕迅速移動,最後,他竟然激動得渾身顫抖起來。

     因為,他已悟出這一套劍法,其威力簡直大得不可思議,似乎每一招均有驚天動地之威,排山倒海之勢,一經發出,則任敵人如何厲害,都難幸免于劍下。

     瞬際,他已由激動而歸于平靜,複又深深沉潛于縱橫交錯的線條之中。

     時間在寂寂中悄悄逝去,終于,他長長地籲了口氣,緩緩後退至石室中央,臉上神光煥映,喜氣直透眉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