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指示其業罪福之報。

    亦為雜穢迷惑世界。

    随時勸導。

    現己勞患。

    能伏情欲。

    示二等業。

    緣是之故。

    受真谛法。

    諸貪受欲。

    重自安己。

    馳逸衆生。

    令淨其心。

    又複示現菩薩精進。

    勤苦志道。

    最於後世。

    臨欲成佛。

    示不更生。

    用精進故。

    諸天人民。

    根不純淑。

    及外異學。

    使從訓誨。

    是為菩薩示十苦行。

     菩薩詣道場複有十事。

    何謂為十。

    演大光明。

    照於十方。

    使衆知之。

    故詣樹下。

    亦欲感動諸佛國土。

    顯示己身。

    使普佛土。

    皆共見之。

    又複暢示諸菩薩等及諸衆生前世所行。

    悉來從。

     斯。

    稽首受學。

    現其道常所坐樹下。

    莊嚴清淨。

    随衆人本。

    應時現身。

    威儀禮節。

    佛樹靜然。

    使諸世界如來至真。

    各自現身。

    諸可經行。

    舉足下足。

    常修三昧。

    不離定意。

    覺了聖道。

    不犯須臾。

    諸天龍王。

    揵沓和。

    阿須倫。

    迦留羅。

    甄陀羅。

    摩睺勒。

    釋梵四王。

    現來奉敬。

    衆人見之。

    莫不發意。

    大慧無礙。

    菩薩所行。

    普觀十方。

    念諸如來。

    曉了方面。

    在諸國土。

    現成正覺。

    是為菩薩現詣佛樹。

     菩薩坐佛樹下複有十事。

    何謂為十。

    以無數事。

    動諸佛國。

    故坐樹下。

    皆欲照耀十方世界。

    而悉消除一切惡趣。

    亦複建立一切境土。

    鹹為金剛。

    觀諸如來處師子床。

    心所思念。

    等如虛空。

    現身威儀。

    鹹以随時。

    歸趣金剛道場三昧。

    其諸如來所止之處。

    受於清淨。

    自承勢力。

    以趣德本。

    勸立一切群生之類。

    是為十事坐佛樹下。

     菩薩坐尊樹下有十緻未曾有。

    何謂為十。

    坐佛樹時。

    緻未曾有自然之法。

    十方世界諸如來至真等正覺。

    各現面像。

    伸其右掌。

    各自贊歎。

    當使導師得勝。

    得勝則是第一未曾有法。

    菩薩若複坐佛樹時。

    一切諸佛。

    皆共念之。

    遣威神往。

    是為二事。

    坐佛樹時。

    古昔同學。

    諸菩薩等。

    佥俱來至。

    周匝宿衛。

    住定意門。

    以若幹物。

    而供養之。

    是為三事。

    在樹下時。

    十方世界。

    草木華實。

    及諸藥樹。

    雖無神識。

    自然屈形。

    悉共曲躬。

    向於佛樹。

    而稽首禮。

    是為四事。

    有大定意。

    号積法界。

    超越一切諸菩薩行。

    假使逮得此定意時。

    其功德明。

    越衆開士。

    是為五事。

    于時菩薩。

    立身海藏離垢光曜總持之常使諸如來。

    闡大法雨。

    是為六事,則以柔軟頂之度去。

    供養如來。

    菩薩坐於樹下。

    普遊諸國。

    無所不遍。

    是為七事。

    菩薩若坐佛樹下時。

    其行亦如慧上開士。

    普見一切衆生根本心念所奏。

    是為八事。

    坐佛樹時。

    自然善緻佛聖覺定。

    適得斯定。

    普周無量三世之事,猶如虛空。

    是為九事。

    坐佛樹時,則以己身。

    明識三世。

    其大聖慧。

    而無等倫。

    演離垢光。

    是為十事未曾有法。

     菩薩何謂降魔官。

    有十事降魔官屬。

    何謂為十。

    衆生同塵。

    著於世俗生死之患。

    不樂戰鬥。

    是故菩薩。

    現大勢力降魔官屬。

    諸天人民。

    貢高求名。

    欲為除斷自大之難。

    佛欲開化魔及兵衆。

    諸天人民。

    佥共娛樂。

    俱來聚會。

    因是化之。

    菩薩力勢。

    無有雙比。

    亦複顯現。

    欲使人知。

    亦欲勸悅一切衆生。

    顯其利議。

    亦欲愍傷将來世人。

    在佛樹下。

    降魔官時。

    悉已越度諸魔境界。

    無有塵欲無力不力。

    見諸薄力。

    而現德本。

    示慈心力。

    降魔官屬。

    随時勸悅。

    愛欲塵勞貪欲之世。

    化以道法。

    觀此十義。

    是故菩薩。

    降魔官屬。

     菩薩成最正覺示如來力亦有十事。

    何謂為十。

    能伏諸魔業塵勞之穢。

    具菩薩行。

    樂諸菩薩一切定意。

    而以自娛上衆開士聖慧之堂。

    究竟成就諸清白法。

    一切行義。

    為諸世間。

    善思惟行。

    其身普遍十方世界。

    演其音鄉。

    等心衆生。

    皆暢威神。

    而建立之。

    過去當來今現在佛。

    如來至真。

    身口心等。

    無所望想。

    一時之間。

    普達三世。

    有三昧名善覺覺意。

    得是定時。

    入佛十力。

    以能興此。

    處處有力。

    至漏盡慧。

    是為菩薩如來十力成最正覺。

    住是力時。

    諸佛普至。

    故曰如來已成正覺。

     如來至真,則以十品而轉法輪。

    何謂為十。

    緻四無畏。

    入清淨慧。

    而暢慧音四分别辯。

    又善曉了。

    越於四谛遊居無礙正覺脫門。

    曠意愍念一切群生。

    消除不順侵枉苦惱悒慼之患不閑之難。

    不違往昔無蓋之哀。

    清淨和辭。

    周十方界。

    無央數劫。

    頒宣經法。

    不以勞懈。

    善分别解根力覺意一心悅門禅定正受。

    是為十品成正覺時。

    以無量義而轉法輪。

    已成如來至真等正覺轉於法輪。

    十清白法。

    觀衆生心。

    愦愦無閑。

    歡悅其志。

    令得亘然。

    何謂為十。

    前世宿命。

    所願力勢之所緻也。

    不違本誓。

    威神建立無極大哀不舍衆生而救濟之。

    興顯聖慧而為說法。

    随時建立而宣傳之。

    應時令解使無缺漏。

    明識解了三世之慧。

    其身所行永無所造。

    其意所宣無有形想。

    所暢慧者随音辄解。

    是為十事。

    清白之法而轉法輪。

     如來至真以作佛事。

    觀見十義現大滅度。

    何謂為十。

    常為示現。

    審谛非常。

    一切有為。

    顯如呼噏。

    普詣安處無為之真。

    除諸恐懼。

    諸天人民。

    著於色身。

    故現色身如是無常。

    法身常存。

    而為分别。

    合有别離。

    諸所有為。

    彈指已過豪無堅強。

    一切三界猶如幻化。

    衆想危脆無為最堅。

    為現道法。

    無有毀壞。

    諸習離别。

    悉無所成。

    為示碎散。

    法自應然。

    諸佛世尊,所作佛事。

    皆已具足。

    善轉法輪。

    決狐疑。

    令随律教。

    授菩薩決。

    無有進退。

    修大滅度。

    是十觀義如來至真取滅度矣。

    無有沒化。

     普賢複白。

    是為佛子名菩薩行淨大法道門。

    吾今所演法門之要。

    粗舉都較。

    如來至真。

    所頒宣義。

    不可限量。

    悅衆明智諸菩薩行。

    皆承大願。

    未曾斷絕。

    假使人聞。

    歡喜信者,心以懷信,則習奉行。

    成就此義。

    皆當疾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所以者何。

    計菩薩道。

    以行為要。

    未曾離行。

    是故菩薩大士。

    當住於行。

    以能行此菩薩功勳。

    入分别義。

    好如蓮華。

    辄能得入一切法門無極聖室。

    度世徑路。

    離於聲聞一切緣覺之徑路也。

    化諸衆生。

    無所懷俠。

    鹹照一切法經法門。

    勸諸群黎。

    使得長益。

    度世法門。

    當至心聽度世法品。

    受持諷誦。

    一心思惟。

    修道目門。

    奉遵所願。

    行如是已,菩薩所求。

    終不難得。

    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說是經時。

    宣說法門。

    演度世法品。

    十方無量不可計會諸佛世界。

    為大震動。

    皆佛威神之所興化。

    宣緻此法。

    得是經典。

    一切佛土。

    自然動者,而大光明。

    靡所不耀。

    十方諸佛。

    皆各現身。

    而遙贊歎普賢菩薩。

    善哉善哉!最勝之子。

    随時講說菩薩大士功勳之德。

    分别正義。

    一何快乎。

    開闡班宣度世法品。

    如汝佛子。

    本學真谛。

    解達斯法。

    今者善說承經威德光明清淨經典之要。

    我等悉解。

    諸佛亦然。

    吾等亦共稱譽此經。

    於今現在十方諸佛。

    為諸當來諸菩薩。

    學未聞者,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