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關燈
小
中
大
,今可及時而試矣。
”發之,中貯草繩約二丈許,旁有物瑩然,則半尺小匕首也。
楊愕然,遲回未決。
芷厲聲曰:“男兒流芳贻臭,争此一刻,奈何草間偷活,遺兒女子笑哉。
”楊亦慷慨而起,引繩欲自缢。
芷曰:“止,止。
罪臣何得有冠帶。
”急去之,楊乃幅巾素服,自系于窗棂間。
芷視其氣絕,鼓掌而笑曰:“平生志願,今果酬矣。
”引匕首刺喉死。
後李香聞其事,歎曰:“方姊,兒女而英雄者也,何作事不可測乃如是耶。
”乞侯生為作傳,未果。
而稗官野乘,亦無有紀其事者。
蕙風按:侯朝宗撰《李姬傳》叙次至田仰以三百金邀姬一見,姬固卻不赴而止。
當是時,姬固猶在舊院也,其于國難後攜姬遠竄弗詳焉。
據《諧铎》雲雲,則龍友、方芷同殉後,姬猶與侯生聚處矣。
向餘嘗惜侯李之究竟不可得,今乃得之《諧铎》,為之大快。
嘉興李既汸《校經◇稿》,讀國初諸公文集成斷句十二首。
其一雲:“侯生才思郁縱橫,下筆千言坐客驚。
一代董狐誰得并,金陵歌管不勝情。
”自注:“朝宗置酒金陵,戟手罵阮大铖,越五年而祝作。
康熙中葉,曲阜孔東塘撰《桃花扇》傳奇,于複社諸君子,排斥馬阮,形容盡緻。
唯是李香罵馬阮則有之,殊無侯生罵大铖事,未審既氵方何所本也。
前話記乾隆朝高士奇由詹事賜同博學鴻儒科,未審他人有同受此賜者否。
比閱《校經庼文稿》,書己未詞科薦舉目後雲:“全謝山吉士《公交車征士錄》予曾于山舟侍講處借閱,廑鈔有一冊,隻中選五十人,有賜同博學鴻儒科高士奇、勵杜讷,在南書房賦詩一首。
”據此,知當時同膺寵命者,唯高勵二公而已,勵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恪。
《校經庼文稿》有名醫轶事記,略雲:“雍正癸卯秋,裡中金晉民,以應鄉試寓虎林,臨場患時疾,類躁壯熱絕食,人以傷寒目之。
延老醫張獻夫視之,與大劑桂附,晉民從子璇玉有難色。
張曰:‘非此不能入試矣。
’日晡,張又至,曰:‘紹興太守亟請渡江,此證唯闵思樓能接手也。
”璇玉蔔之吉,即依方頻頻與之,覺煩躁消而能寐也。
翌晨,闵思樓至,用犀角地黃湯,人鹹駭異。
闵曰:‘非此不能入試矣。
’索張先生方觀之,笑曰:‘昨桂附唯張能下,今犀角唯某能下。
安排入闱可也。
’因服數劑,即舉動如常,不數日入試,獻夫亦不複至。
”一人患疾,數日之間,桂附與犀黃并用,絕奇。
《淮南子.道應訓》:“盧敖遊乎北海,經乎太陰,入乎元阙,至于蒙谷之上。
”高誘注:“盧敖燕人,秦始皇召以為博士,使求神仙,亡而不反也。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盧生亡去。
始皇大怒,使禦史悉案問諸生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鹹陽。
”史稱盧生,不詳其名。
據《淮南子》,知其名敖矣。
又秦有博士盧敖,見《唐書.宰相世系表》,亦一左證。
曩寓蜀東萬縣,得《小桃溪館文鈔》殘本,蜀人陳某所作,名待考,有《記塔将軍戰馬》一首,略雲:塔公戰馬,本總兵烏蘭泰之馬也。
烏蘭泰陣亡後,馬為賊有。
塔公為湖南都司時,與賊戰,其卒得此馬,不能騎,乃獻之公。
公命圉人畜之,馬見圉人,◇是蹷欲噬。
強被以鞍屜,則人立而号,聲若虎豹,一營皆驚。
公聞往視,馬悚立不敢動。
其色黝潤如髹,高七尺,長丈有咫,兩耳如削筒,四蹄各有肉爪出五分許,遍體旋毛,作鱗之而。
公曰:“此龍種也。
”試乘之,疾如驚電,一塵不起。
亭午時出營,行五十裡回,日尚未晡。
蓋兩時許,往還已百裡矣。
公大喜,自是戰必乘之。
公既饒勇敢戰,馬又翹駿倍常,每酣戰時,公提刀單騎突出,馬振鬣嘶鳴,馳驟如風雨,将士恐失主将也,辄奔命從之。
賊愕眙失措不能當,往往以此取勝。
由是賊望見即駭曰:“黑馬将軍來矣。
”或不戰遂潰雲。
公一日輕騎遇伏賊百餘人,追急,乃避道旁逆旅中,以馬匿于芋窖内,覆以草,祝曰:“一鳴則我與爾俱死矣。
”而公自易服為爨者狀,坐竈前。
部署甫定,而追者至。
問公曰:“見黑馬将軍乎?”公曰:“未也。
”追者遍迹屋前後,至芋窖數數,馬竟無聲,獲免。
公之卒也,馬哀鳴數日乃食,然受鞍則踢蹷如故,無敢乘之者,遂令從公榇歸于京師。
陳子曰:“公圍九江久,弗克,募卒黑夜缒城襲之,令卒粉墨塗面,為古猛将像,欲驚賊于倉卒也。
卒将行矣,公喚前授機宜,一見大駭,急揮卒去,遂病,須臾卒。
是日卒所塗抹者,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像也。
”或曰,公鄂國後身也,然則馬亦自有由來欤? 《宣室志》“僧契虛”一則:“有道士喬君,謂契虛曰:‘師神骨甚孤秀,後當遊仙都中矣。
師可備食于商山逆旅中,遇捀子,即犒于商山而饋焉。
或有問師所詣者,但言願遊稚川,當有捀子導師而去矣。
’”自注:“捀子,即荷竹橐而販者,捀音奉。
”《夷堅志》“華陽洞門”一則:“李大川,以星禽術遊江淮。
政和間,至和州,值歲暮,不盤術。
”自注:“俚語謂坐肆賣術為鈎司,遊市為盤術。
”捀子,鈎司,盤術,字皆絕新。
蘇俗賽神,輿神而遊于市
”發之,中貯草繩約二丈許,旁有物瑩然,則半尺小匕首也。
楊愕然,遲回未決。
芷厲聲曰:“男兒流芳贻臭,争此一刻,奈何草間偷活,遺兒女子笑哉。
”楊亦慷慨而起,引繩欲自缢。
芷曰:“止,止。
罪臣何得有冠帶。
”急去之,楊乃幅巾素服,自系于窗棂間。
芷視其氣絕,鼓掌而笑曰:“平生志願,今果酬矣。
”引匕首刺喉死。
後李香聞其事,歎曰:“方姊,兒女而英雄者也,何作事不可測乃如是耶。
”乞侯生為作傳,未果。
而稗官野乘,亦無有紀其事者。
蕙風按:侯朝宗撰《李姬傳》叙次至田仰以三百金邀姬一見,姬固卻不赴而止。
當是時,姬固猶在舊院也,其于國難後攜姬遠竄弗詳焉。
據《諧铎》雲雲,則龍友、方芷同殉後,姬猶與侯生聚處矣。
向餘嘗惜侯李之究竟不可得,今乃得之《諧铎》,為之大快。
嘉興李既汸《校經◇稿》,讀國初諸公文集成斷句十二首。
其一雲:“侯生才思郁縱橫,下筆千言坐客驚。
一代董狐誰得并,金陵歌管不勝情。
”自注:“朝宗置酒金陵,戟手罵阮大铖,越五年而祝作。
康熙中葉,曲阜孔東塘撰《桃花扇》傳奇,于複社諸君子,排斥馬阮,形容盡緻。
唯是李香罵馬阮則有之,殊無侯生罵大铖事,未審既氵方何所本也。
前話記乾隆朝高士奇由詹事賜同博學鴻儒科,未審他人有同受此賜者否。
比閱《校經庼文稿》,書己未詞科薦舉目後雲:“全謝山吉士《公交車征士錄》予曾于山舟侍講處借閱,廑鈔有一冊,隻中選五十人,有賜同博學鴻儒科高士奇、勵杜讷,在南書房賦詩一首。
”據此,知當時同膺寵命者,唯高勵二公而已,勵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恪。
《校經庼文稿》有名醫轶事記,略雲:“雍正癸卯秋,裡中金晉民,以應鄉試寓虎林,臨場患時疾,類躁壯熱絕食,人以傷寒目之。
延老醫張獻夫視之,與大劑桂附,晉民從子璇玉有難色。
張曰:‘非此不能入試矣。
’日晡,張又至,曰:‘紹興太守亟請渡江,此證唯闵思樓能接手也。
”璇玉蔔之吉,即依方頻頻與之,覺煩躁消而能寐也。
翌晨,闵思樓至,用犀角地黃湯,人鹹駭異。
闵曰:‘非此不能入試矣。
’索張先生方觀之,笑曰:‘昨桂附唯張能下,今犀角唯某能下。
安排入闱可也。
’因服數劑,即舉動如常,不數日入試,獻夫亦不複至。
”一人患疾,數日之間,桂附與犀黃并用,絕奇。
《淮南子.道應訓》:“盧敖遊乎北海,經乎太陰,入乎元阙,至于蒙谷之上。
”高誘注:“盧敖燕人,秦始皇召以為博士,使求神仙,亡而不反也。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盧生亡去。
始皇大怒,使禦史悉案問諸生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鹹陽。
”史稱盧生,不詳其名。
據《淮南子》,知其名敖矣。
又秦有博士盧敖,見《唐書.宰相世系表》,亦一左證。
曩寓蜀東萬縣,得《小桃溪館文鈔》殘本,蜀人陳某所作,名待考,有《記塔将軍戰馬》一首,略雲:塔公戰馬,本總兵烏蘭泰之馬也。
烏蘭泰陣亡後,馬為賊有。
塔公為湖南都司時,與賊戰,其卒得此馬,不能騎,乃獻之公。
公命圉人畜之,馬見圉人,◇是蹷欲噬。
強被以鞍屜,則人立而号,聲若虎豹,一營皆驚。
公聞往視,馬悚立不敢動。
其色黝潤如髹,高七尺,長丈有咫,兩耳如削筒,四蹄各有肉爪出五分許,遍體旋毛,作鱗之而。
公曰:“此龍種也。
”試乘之,疾如驚電,一塵不起。
亭午時出營,行五十裡回,日尚未晡。
蓋兩時許,往還已百裡矣。
公大喜,自是戰必乘之。
公既饒勇敢戰,馬又翹駿倍常,每酣戰時,公提刀單騎突出,馬振鬣嘶鳴,馳驟如風雨,将士恐失主将也,辄奔命從之。
賊愕眙失措不能當,往往以此取勝。
由是賊望見即駭曰:“黑馬将軍來矣。
”或不戰遂潰雲。
公一日輕騎遇伏賊百餘人,追急,乃避道旁逆旅中,以馬匿于芋窖内,覆以草,祝曰:“一鳴則我與爾俱死矣。
”而公自易服為爨者狀,坐竈前。
部署甫定,而追者至。
問公曰:“見黑馬将軍乎?”公曰:“未也。
”追者遍迹屋前後,至芋窖數數,馬竟無聲,獲免。
公之卒也,馬哀鳴數日乃食,然受鞍則踢蹷如故,無敢乘之者,遂令從公榇歸于京師。
陳子曰:“公圍九江久,弗克,募卒黑夜缒城襲之,令卒粉墨塗面,為古猛将像,欲驚賊于倉卒也。
卒将行矣,公喚前授機宜,一見大駭,急揮卒去,遂病,須臾卒。
是日卒所塗抹者,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像也。
”或曰,公鄂國後身也,然則馬亦自有由來欤? 《宣室志》“僧契虛”一則:“有道士喬君,謂契虛曰:‘師神骨甚孤秀,後當遊仙都中矣。
師可備食于商山逆旅中,遇捀子,即犒于商山而饋焉。
或有問師所詣者,但言願遊稚川,當有捀子導師而去矣。
’”自注:“捀子,即荷竹橐而販者,捀音奉。
”《夷堅志》“華陽洞門”一則:“李大川,以星禽術遊江淮。
政和間,至和州,值歲暮,不盤術。
”自注:“俚語謂坐肆賣術為鈎司,遊市為盤術。
”捀子,鈎司,盤術,字皆絕新。
蘇俗賽神,輿神而遊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