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關燈
九年,嘗修滄浪亭,刻《滄浪亭小志》,又修唐伯虎墳,然似有不慊輿情處。

    其撫署東西兩轅門榜曰:“澄清海甸,保障東南。

    ”時有加三字成聯句雲:“澄清海甸滄海水,保障東南伯虎墳。

    ”右兩事略相類,然如烏某者,固猶有一二善政;如宋公者,尤不失文采風流。

    求之晚近巨公中,殆猶未易多得焉。

    又宋中丞題滄浪亭聯曰:“共知心似水,安見我非魚。

    ”或改水為火,改魚為牛,暗合其名,亦堪一噱也。

     客歲秋冬間,纂《陳圓圓事輯》,得萬餘言。

    比閱長沙楊朋海《詞餘叢話》,有雲:嘉慶間,蘇州鄭生客遊滇,春日踏青商山,訪圓圓墓不得,崩榛荒葛中,忽迷歸路。

    俄而落照西沉,暮煙籠樹,遙望前途,似有人家,思往借宿。

    至則朱門洞開,玉瑱金鋪,俨然王侯第宅。

    乃使阍者轉達,良久而出,導入東廂。

    為設食,尊酒簋貳,亦極精潔。

    飯已,有老妪出問:“客操吳音,是何鄉貫?”具告之。

    少頃,妪秉燭而出,肅客登堂,有女子容色絕代,羽服霓裳,如女冠裝束,降階而迎曰:“妾即邢氏,埋香地下,百有餘年。

    時移物換,丘隴就平。

    念君是妾同鄉,有小詩十首求為傳播。

    ”因命侍女取詩付鄭。

    其末章雲:“鴛鴦化盡魚鱗瓦,難覓當年竺落宮。

    ”鄭問“竺落”之義,曰:“竺落皇笳天,為十八色界天之一。

    載在《道經》,妾舊時所居宮名也。

    ”取翠笛一枝以贈,并吟一詩曰:“歎息滄桑易變遷,西郊風雨自年年。

    感君吊我商山下,冷落平原舊墓田。

    ”遂命送鄭出。

    時東方微明,向之第宅,俱無所見。

    唯西面隐隐若有垣墉,谛視之;則深林掩映而已。

    然袖中玉笛故在,視其詩箋,則多年敗紙,觸手欲腐,墨色亦暗澹,迥非人世之物。

    鄭以幽會荒唐,刻圓圓遺詩,托諸箕筆。

    東海劉古石傅會作《商山鸾影》傳奇,彌失其真。

    蘇人蔣敬臣為予言如此。

     右楊氏《叢話》所述,迹涉幽渺,未可據為事實。

    曩閱長樂謝枚如《賭棋山莊詞話》,載朱淑真降箕,賦《浣溪沙》詞,其後段雲:“漫把若蘭方淑女,休将清照比真娘。

    ”朱顔說與任君詳,餘嘗輯《淑真事略》,亦未采入。

     康南海寵姬何女士栴理,殇于滬寓邸第。

    其門下客某制聯恭挽雲:“天若有情亦老,人難再得為佳。

    ”南海亟獎藉之,時方歲晚,饋遺有加。

     近人某筆記載吳三桂為前明武舉,出江南某公門。

    某公殁,其子奉母貧甚,間關抵滇,既半載,寄食于藩下護衛。

    得間通谒,吳立待以殊禮,留邸第數月。

    旋以母老告歸,則大集賓僚祖道,饋赆逾二萬金,别扃一箧為母壽,皆珠寶。

    某歸,遂為富人。

    按:延陵轶事,此類非一。

    少時曾為毛文龍部将,既貴,與毛氏久不相聞。

    浙帥李某,強奪毛氏宅,毛無如何。

    事聞于吳,立責令李還宅,且輸金謝毛氏。

    傅宗龍亦三桂舊帥,其子汝視之如兄弟。

    王府門禁嚴,汝非時出入,無敢诘者。

    甯都曹應遴于三桂有恩,其子傅燦遊滇,以十四萬金贈行。

    三事見南昌劉健《庭聞錄》。

     北京政事堂地望高絕,以簡為重。

    某君拟撰楹聯雲:“竟日淹留佳客坐,兩朝開濟老臣心。

    ”屬對工切,集杜工部句,尤天然巧合。

     曩撰《臼辛漫筆》,有“瓊花豔遇”一則,蓋聞之于皖友。

    歲在甲寅,晤廣陵吳嵇翁為言此事丁道、鹹間,事之究竟,有出吾舊聞外者,因并前所記述焉: 瓊花觀未◇尾時,皖人米客某春日獨遊,忽逢麗人,相與目成。

    夕詣客所,自言我仙女也,遂諧燕好。

    客設肆仙女廟,挈女同歸,它人不之見也。

    其後漸洩,同人有求見者,客為之請,女曰可。

    某日會坐,忽聞香風郁然,彷佛麗人立數步外,宮裝繡裙,腰如約素,雙翹纖削若菱,腰已上輕雲蔽之,神光離合,倏忽不見。

    會客經營失意,謂女曰:“卿仙人,曷為我少纾生計?”女曰:“世間财物各有主,讵可妄求?”郡城有售呂宋票者,囑客往購,謂當稍竭綿薄,比客詣郡購票歸,不複見女,票亦旋負。

    一月後,消息杳如,望幾絕矣。

    女忽自空飛堕,短衣帶劍,雲鬓蓬飛,氣息僅屬,謂欲飛渡呂宋,為君斡旋,讵該國多神人守護,斥逐良苦,歸途又為毒龍所劫,僅乃得免。

    客亟捧持慰藉之,女亦從容複其故常。

    自是,與居越二稔,雖琴瑟在禦,未足方其靜好也。

    一日,客因事外出,洎歸,女則置酒曲房,囑客共飲。

    江東之臛,漢南之臇,紫翼青鬐,瓊漿玉膏,不知其緻奚自也。

    酒間,自取洞箫吹之,聲不同于引鳳,曲乃犯乎離鸾。

    蘇長公所謂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其為怆恍凄悒,殆無以逾焉。

    箫阒,複倚聲而歌之,歌曰:“明月清風兮夜如何其,醉不成歡兮我心傷悲。

    執子之手兮黯然将離,桑田滄海兮後會難期。

    更進一杯兮勸君勿辭,千秋萬歲兮人天相思。

    ”歌畢,捧觞囑客,哽咽而言曰:“離多會少,恩深怨長。

    籲嗟郎君,緣盡今夕。

    比以巨泾之國,将丁末運,應運降才,天帝殊難其人。

    不圖仙官某,率以吾輩進,謂夫有媚骨,無剛腸,膺斯選至宜稱也,帝可其議。

    吾祖師方侍直上清,奉敕下,籍所屬,候進止,業發遣如幹輩,皆以男身降生浮提。

    妾幸名叨牒末,稍得稽遲,今則無可複延,蓋天符已下矣。

    夫以應龍建馬之末裔,無健走千裡之殊能,而一代托以興亡,九阍知其名姓,誠曠古罕有之奇遇。

    矧帝心慈恕,念茲殘劫,雖假手吾輩造成,然實運會使然,不當吾輩任咎。

    迨至紅桑閱盡,銷除位業,特許從容騎鶴,逍遙海上仙山。

    徐俟乘化歸真,仍還本來面目。

    妾與君聚處數年,雖金爐其香,瓊佩同照,甚愧未能有益于君。

    然微審陽消陰息之間,庶幾秕糠去而精粹大來,非複天壤王郎、吳下阿蒙可比。

    君幸自愛,勸力前修,天上人間,未必不複相見。

    悲莫悲兮生别離,此時此際難為情耳。

    ”語次,淚随聲下,客亦涕泗丸瀾,因問巨泾之國何在。

    女曰:“此天機,時未至,毋洩也。

    ”于時四目相注,依黯無語,聞雲中隐隐有笙鶴聲。

    俄而桦燭異色,光景凄戾,若金風鐵雨将至,而瓊雲璧月不可複留也。

    客為之心目震眩,一徊徨間,遽失女所在。

    亟開戶引睇,唯見彩雲如蓋,冉冉向東南而去。

    久之,回精斂魂,收視返<耳壬>,唯有月落參橫,秋聲在樹而已。

    客悲惋垂絕,旋亦謝絕人事,披發入山,不知所終。

     有清一代,視翰林至重。

    一若人而翰林,則無論德行節操,學問事功,無一不登峰造極者。

    持此見解,深入肺肝,根深蒂固,牢不可拔,雖通儒巨子不免。

    光緒甲午恩科會試,有欽賜進士湘人某翁,年一百十四歲,殿試後,欽賜國子監司業,蓋寵異之也。

    某翁意殊不慊,謂某某年僅百齡,某某且未逮百齡,皆蒙欽賜翰林,何獨于吾靳弗予也。

    時餘客京師,偶與半唐老人夜談及此,餘曰:“◇蔔哉是翁,唯其不知司業翰林秩位之崇卑,乃能壽命延長至是。

    ”半塘亟拊掌然餘說。

    迨後己亥、庚子間,餘客荊湖,聞是翁猶健在矣。

     《禹貢》九州島:冀、兖、青、徐、揚、荊、豫、梁、雍。

    按:《淮南子.墜形訓》雲: 天地之間,九州島八極。

    何謂九州島?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兖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濟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隐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此九州島之名與《禹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