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關燈
小
中
大
、繩匠,皆妓女集合之所。
其實繩匠胡衕,絕無妓女。
哭庵亦久客京華,此誤甚不可解。
又一聯雲:“劉坤一,劉坤二,劉坤三,劉坤四;王之春,王之夏,王之秋,王之冬。
”杜撰牽合,毫無誼意,何如見身說法,即以魂東集、魂西集、魂南集、魂北集屬對乎?哭庵又有《上張文襄短章》雲:“三十三天天上天,玉皇頭戴平天冠。
平天冠上豎旗竿,中堂更在旗竿巅。
”此詩可謂形容盡緻,恭維得體,文襄見之,為之掀髯笑樂。
張文襄于俪體文、近體詩極喜對仗工巧。
曩餘購得文襄手書楹聯,句雲:“未忘塵尾清談興,常讀蠅頭細字書。
”即此可見一斑。
兩湖節署對聯,間有佳構,偶憶其一二。
大堂聯雲:“蚡冒勤民,筚路山林三代化;陶公講武,營門官柳四時春。
”十桂堂聯雲:“六曲闌幹春晝永,萬家台笠雨聲甘。
”又織布局聯雲:“經綸天下,衣被蒼生。
”籌防局聯雲:“财力雄富,士馬精妍。
” 姓名三字同韻或韻近,古有田延年、高敖曹、劉幽求、張邦昌、郭芍藥,清光緒中葉有進士蹇念典。
比閱浙江道光《缙雲志.藝文錄》“碑碣”下《元儒學題名碑》有虞如愚,姓名三字同音,尤為罕見。
洪秀全、李秀成輩崛起草澤,一無憑借,蹂躏八九省,奔走天下豪傑垂二十年僅乃克之,不可謂非一世之雄也。
獨惜其以逆取,不能以順守,據有金陵大都,長江天塹之形勝,而無通人正士為之匡弼,日持其天父、天兄之邪說,以寇盜目封,卒乃底于滅亡,而徒贻東南全盛之區,以刻骨剝膚之痛,則不學無術,不谙治體,有以緻之。
然而狼居虎穴之間,亦猶有藝文之屬可資談柄。
且皆渠酋枭桀者之所自為,而非當時脅從諸文士潤飾谀媚之筆。
茲據得之傳聞者,綴錄如左。
僞天王府正殿聯雲:“維皇大德曰生,用夏變夷,待驅歐美非澳四洲人,歸我版圖一乃統。
于文止戈為武,撥亂反正,盡沒藍白紅黃八旗籍,列諸藩服千斯年。
”寝殿聯雲:“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造億萬年太平天國于弓刀鋒镝之間,斯誠健者。
東面而征,南面而征,救廿一省無罪順民于水火倒懸之會,是曰仁人。
”又楹聯雲:“先主本仁慈,恨茲污吏貪官,斷送六七王統緒。
藐躬實慚德,望爾謀臣戰将,重新十八省江山。
” 相傳正殿聯及楹聯,秀全自撰,寝殿聯則秀成手筆。
秀成有《國士吟》一卷,其《感事》兩章雲: 舉杯對客且揮毫,逐鹿中原亦自豪。
湖上月明青箬笠,帳中霜冷赫連刀。
英雄自古披肝膽,志士何嘗惜羽毛。
我欲乘風歸去也,卿雲橫亘鬥牛高。
鼙鼓軒軒動未休,關心楚尾與吳頭。
豈知劍氣升騰日,猶是胡塵擾攘秋。
萬裡江山多築壘,百年身世獨登樓。
匹夫自有興亡責,肯把功名付水流。
每歲值霜降日,建醮追祭陣亡軍士,秀成自拟青詞雲:“魂兮歸來,三藐三菩提,梵曲依然破陣樂;悲哉秋也,一花一世界,國殇招以巫鹹詞。
”金陵、蘇州同時被圍甚急,秀成守蘇,不能分兵救援金陵。
書一短劄寄秀全,略雲:“嬰城自守,刁鬥驚心,沈竈産蛙,莫饋饋麹藭之藥。
析骸易子,疇為庚癸之呼,傷哉入甕鼈,危矣負嵎虎。
金陵公所定鼎,本動則枝搖;金阊公之輔車,唇亡則齒敝。
一俟重圍少解,便當分兵救援。
錦片前程,伏惟珍重。
磨盾作字,無任依馳。
”劄為官軍某弁截獲。
弁故重李,賊平,出劄鈎勒上石,拓贈戚友。
書兼行草,類南宋姜堯章也。
又僞翼王石達開亦通詞翰,曾文正嘗緻書勸其歸降,石答以詩五首雲: 曾摘芹香入泮宮,更攀桂蕊趁秋風。
少年落拓雲中鶴,陳迹飄零雪裡鴻。
聲價敢雲空冀北,文章今已遍江東。
儒林異代應知我,隻合名山一卷終。
不策天人在廟堂,生慚名位掩文章。
清時将相無傳例,末造乾坤有主張。
況複仕途多幻境,幾多苦海少歡場。
何如著作千秋業,宇宙長留一瓣香。
揚鞭慷慨莅中原,不為仇雠不為恩。
隻覺蒼天方愦愦,莫憑赤手拯元元。
三年攬辔悲羸馬,萬衆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東南到處有啼痕。
若個将才同衛霍,幾人佐命等蕭曹。
男兒欲畫麒麟閣,早夜當娴虎豹韬。
滿眼河山增曆數,到頭功業屬英豪。
每看一代風雲會,濟濟從龍畢竟高。
大帝勳華多頌美,皇王家世盡鴻濛。
賈人居貨移神鼎,亭長還鄉唱大風。
起自匹夫方見異,遇非天子不為隆。
醴泉
其實繩匠胡衕,絕無妓女。
哭庵亦久客京華,此誤甚不可解。
又一聯雲:“劉坤一,劉坤二,劉坤三,劉坤四;王之春,王之夏,王之秋,王之冬。
”杜撰牽合,毫無誼意,何如見身說法,即以魂東集、魂西集、魂南集、魂北集屬對乎?哭庵又有《上張文襄短章》雲:“三十三天天上天,玉皇頭戴平天冠。
平天冠上豎旗竿,中堂更在旗竿巅。
”此詩可謂形容盡緻,恭維得體,文襄見之,為之掀髯笑樂。
張文襄于俪體文、近體詩極喜對仗工巧。
曩餘購得文襄手書楹聯,句雲:“未忘塵尾清談興,常讀蠅頭細字書。
”即此可見一斑。
兩湖節署對聯,間有佳構,偶憶其一二。
大堂聯雲:“蚡冒勤民,筚路山林三代化;陶公講武,營門官柳四時春。
”十桂堂聯雲:“六曲闌幹春晝永,萬家台笠雨聲甘。
”又織布局聯雲:“經綸天下,衣被蒼生。
”籌防局聯雲:“财力雄富,士馬精妍。
” 姓名三字同韻或韻近,古有田延年、高敖曹、劉幽求、張邦昌、郭芍藥,清光緒中葉有進士蹇念典。
比閱浙江道光《缙雲志.藝文錄》“碑碣”下《元儒學題名碑》有虞如愚,姓名三字同音,尤為罕見。
洪秀全、李秀成輩崛起草澤,一無憑借,蹂躏八九省,奔走天下豪傑垂二十年僅乃克之,不可謂非一世之雄也。
獨惜其以逆取,不能以順守,據有金陵大都,長江天塹之形勝,而無通人正士為之匡弼,日持其天父、天兄之邪說,以寇盜目封,卒乃底于滅亡,而徒贻東南全盛之區,以刻骨剝膚之痛,則不學無術,不谙治體,有以緻之。
然而狼居虎穴之間,亦猶有藝文之屬可資談柄。
且皆渠酋枭桀者之所自為,而非當時脅從諸文士潤飾谀媚之筆。
茲據得之傳聞者,綴錄如左。
僞天王府正殿聯雲:“維皇大德曰生,用夏變夷,待驅歐美非澳四洲人,歸我版圖一乃統。
于文止戈為武,撥亂反正,盡沒藍白紅黃八旗籍,列諸藩服千斯年。
”寝殿聯雲:“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造億萬年太平天國于弓刀鋒镝之間,斯誠健者。
東面而征,南面而征,救廿一省無罪順民于水火倒懸之會,是曰仁人。
”又楹聯雲:“先主本仁慈,恨茲污吏貪官,斷送六七王統緒。
藐躬實慚德,望爾謀臣戰将,重新十八省江山。
” 相傳正殿聯及楹聯,秀全自撰,寝殿聯則秀成手筆。
秀成有《國士吟》一卷,其《感事》兩章雲: 舉杯對客且揮毫,逐鹿中原亦自豪。
湖上月明青箬笠,帳中霜冷赫連刀。
英雄自古披肝膽,志士何嘗惜羽毛。
我欲乘風歸去也,卿雲橫亘鬥牛高。
鼙鼓軒軒動未休,關心楚尾與吳頭。
豈知劍氣升騰日,猶是胡塵擾攘秋。
萬裡江山多築壘,百年身世獨登樓。
匹夫自有興亡責,肯把功名付水流。
每歲值霜降日,建醮追祭陣亡軍士,秀成自拟青詞雲:“魂兮歸來,三藐三菩提,梵曲依然破陣樂;悲哉秋也,一花一世界,國殇招以巫鹹詞。
”金陵、蘇州同時被圍甚急,秀成守蘇,不能分兵救援金陵。
書一短劄寄秀全,略雲:“嬰城自守,刁鬥驚心,沈竈産蛙,莫饋饋麹藭之藥。
析骸易子,疇為庚癸之呼,傷哉入甕鼈,危矣負嵎虎。
金陵公所定鼎,本動則枝搖;金阊公之輔車,唇亡則齒敝。
一俟重圍少解,便當分兵救援。
錦片前程,伏惟珍重。
磨盾作字,無任依馳。
”劄為官軍某弁截獲。
弁故重李,賊平,出劄鈎勒上石,拓贈戚友。
書兼行草,類南宋姜堯章也。
又僞翼王石達開亦通詞翰,曾文正嘗緻書勸其歸降,石答以詩五首雲: 曾摘芹香入泮宮,更攀桂蕊趁秋風。
少年落拓雲中鶴,陳迹飄零雪裡鴻。
聲價敢雲空冀北,文章今已遍江東。
儒林異代應知我,隻合名山一卷終。
不策天人在廟堂,生慚名位掩文章。
清時将相無傳例,末造乾坤有主張。
況複仕途多幻境,幾多苦海少歡場。
何如著作千秋業,宇宙長留一瓣香。
揚鞭慷慨莅中原,不為仇雠不為恩。
隻覺蒼天方愦愦,莫憑赤手拯元元。
三年攬辔悲羸馬,萬衆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東南到處有啼痕。
若個将才同衛霍,幾人佐命等蕭曹。
男兒欲畫麒麟閣,早夜當娴虎豹韬。
滿眼河山增曆數,到頭功業屬英豪。
每看一代風雲會,濟濟從龍畢竟高。
大帝勳華多頌美,皇王家世盡鴻濛。
賈人居貨移神鼎,亭長還鄉唱大風。
起自匹夫方見異,遇非天子不為隆。
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