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關燈
匐見縣令,命客各出囊金,布滿堂下,多者數百,最少者,拱侯也。

    召失金者驗之,皆非,遂出。

    拱侯曰:‘可以行矣。

    ’曰:‘未也。

    當質之于神。

    ’舁神像坐廣庭,架巨鍋熾炭上,傾桐油于中,火熊熊出油上,趣拱侯浴。

    拱侯歎曰:‘毛斧季書癖害人,一至此乎?《唐歌詩》有無未可知,予其死于沸油乎。

    ’一老人曰:‘若無恐,苟盜金,必糜爛;否,無傷也。

    ’以手探之,痛不甚劇,醮油塗體殆遍,無恙。

    以飲二十二人驗皆畢。

    拱侯曰:“人謀鬼謀,計殆無複,今可行矣。

    ’又一人亦去,其二十一人與旅店哄。

    及事白,盜金者店家也。

    拱侯抵金壇,促子荊寓書孔明,答曰無之,竟不得書以歸。

    予趨迎,問《唐歌詩》,拱侯曰:‘焉得歌,不哭,幸矣。

    ’因縷述前事。

    ”雲雲。

     按:此事尤奇者,沸油不灼,豈鬼神之說,竟可信乎。

    拱侯雅人,且身自嘗試,宜非妄言也。

     光緒戊申某月,金陵訛言聚寶門城門上現巨人影如繪,兼目有淚痕,似聞往觀者甚衆,末詳果有所見否也。

    不數月,兩宮升遐,或雲兆朕在是矣。

    洎辛亥國變及癸醜亂事,金陵以沖要必争之地首撄其鋒,劫掠淫殺之慘,誠有如昔人所雲,雖鐵石亦為之垂淚者,尤目有淚痕之應矣。

    國家将亡,必有妖孽,民之訛言,殆亦古時童謠之類,有觸發于幾先,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耶。

     都門石刻有絕香豔者。

    香冢碑陰題雲: 浩浩劫,茫茫月,短歌終,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煙痕無斷絕。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又詩雲: 飄零風雨可憐生,煙草迷離綠滿汀。

     落盡夭桃又濃李,不堪重讀瘗花銘。

     有絕模棱者,五道廟碑雲: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五道廟者,萬物中之一物也。

    人謂樹在廟前,吾謂廟在樹後,何則。

    謹将捐資芳名,開列于左。

     香豔可愛,模棱尤不俗,細審其筆端,饒有疏宕簡勁之緻,非不能文者之所為也。

    滑稽玩世耶,抑有所為而然耶,殆不可知矣。

     内閣撰拟文字多主于慶,如恩诏、诰命、敕命之類。

    翰林院撰拟文字多主于吊,如谕祭文之類。

    唯南書房應制之作,不在此例。

     禦前大臣翻穿之皮外褂有上下兩截,用兩種皮聯綴而成者。

    遠而望之,第見其顔色不同,不獲審定其皮之名類也。

     大祀天于圜丘,受福胙後,必須納之懷中,帶回齋宮,以示祗承天庥帝赍。

    惟時長至屆節,北方隆寒,胙肉冰淩堅結,不至沾漬衮衣也。

     歲首禦殿受賀,銮儀衛陳設鹵簿,太半故敝不堪,蓋舊制相傳,每逢登極改元置備一次,自後不再更新,亦毋庸添補修整。

    即如光緒中葉所用,已曆十有餘年,乃至傘扇之屬或用缯帛缋畫者,僅撐持空架而已。

    在昔康、幹晚季,六十年前之法物,其為故敝,當又何如。

     東華門向明而啟,屠者驅豕先入,是日膳房所需用也。

    次奏事禦史随之入,次百官及供差人等皆入。

    入不先豕,由來已久,不知其故何也。

    曩待漏東華門,宿黃酒館中,東方未明,反側無寐,遠聞豕聲呦呦,則館人趣起盥漱,館門之外,車馬漸殷填矣。

     軍機直房門簾非軍機人員,擅揭者罪。

    内閣早班中書每日到軍機處領事,行抵簾次,必先聲明職事,然後揭簾而入。

    直日章京起立,彼此一揖,出黃绫匣,當面啟封。

    谕旨共若幹件,一一點交。

    旋出簿冊,俾領事中書簽名畫押畢,然後捧持而出,回内閣直房,上軍機檔。

    少遲,六科筆帖式到内閣領事,亦有簿冊,簽名畫押。

    按:山陽阮吾山《茶餘客話》:“明制:六科隸通政司,雍正朝始改隸都察院。

    ”科員到閣領事,蓋尚沿明制也。

     順治朝,曲阜世職知縣孔允醇以居官廉能加東昌府通判銜,仍任知縣事。

    道光五年,蒲城王相國文恪以一品銜署戶部左侍郎。

    通判銜、一品銜及銜上冠以地名今并罕見。

    康熙朝,江甯黃虞稷、慈溪姜宸英以諸生薦入館修史,加七品銜。

    乾隆朝,先曾祖纓傳公諱世榮由世襲雲騎尉改七品監生,一體鄉試,七品諸生,七品監生,亦皆僅見。

     黃大癡《陡壑密林圖》嚴岫郁盤,雲岚蒼潤。

    王煙客舊藏,後歸石谷,吳漁山久假不歸。

    石谷索之亟,幾至變顔。

    漁山語人曰:“石谷,吾友也;《陡壑密林圖》,吾師也。

    師與友孰重?全友而棄師,吾弗能也。

    ”二人竟因是絕交。

    漁山名曆,又号墨井道人,繪事與四王齊名。

    《琴川志》雲:“晚年不知所之。

    ”其人品不無遺議,此猶其小焉者耳。

     偶閱近人說部,載龍陽易哭庵所著《王之春賦》,其起聯雲:“石頭長巷,繩匠胡衕。

    ”謂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