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關燈
,授編修。

    某科,典湖北試,闱中落卷,亦一一别其純疵,明白批示。

    發卷後,下第士子,多來求見,鹹指以要領,各得其意而去。

    有劉龍光者,聞公講論,感激欣喜,至于泣下,次科聯捷成進士,曆官禦史,終其身執弟子禮弗衰。

     古以猥亵語入史書者,嘗彙記之,得四事。

     一《戰國策》宣太後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

    何也,以其少有利焉。

    ” 一《後漢書·襄楷傳》:“襄上桓帝疏雲:“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

    其文易曉,參同經典,而順帝不行。

    ”章懷太子注:《太平經典.帝王篇》曰:“問曰:‘今何故其生子少也?’天師曰:‘善哉,子之言也。

    但施不得其意耳。

    如令施其人欲生也,開其玉戶,施種于中,比若春種于地也,十十相應,和而生。

    其施不以其時,比若十月種物于地也,十十盡死,固無生者。

    真人欲重知其審。

    今無子之女,雖日百施其中,猶無所生也。

    不得其所生之處,比若此矣。

    是故古者聖賢不妄施于不生之地也,名為亡種,竭氣而無所生成。

    今太平氣到,或有不生子者,反斷絕天地之統,使國少人。

    ”雲雲。

     一則天朝,張、薛承辟陽之寵,右補阙朱敬則上書切谏,中有“陛下内寵,已有薛懷義、張易之、昌宗,固應足矣。

    近聞尚食奉禦柳模,自言子良賓,潔白美須眉;左監門衛長史侯祥自雲陽道壯偉,過于薛懷義,專欲自進,堪充宸内供奉。

    無禮無義,溢于朝聽”雲雲。

    則天勞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

    賜彩百段。

     一《金史·後妃傳》:“海陵私其從姊妹莎裡古真餘都。

    莎裡古真在外為淫佚。

    海陵聞之,大怒曰:“爾愛貴官,有貴如天子者乎?爾愛人才,有才兼文武似我者乎?爾愛娛樂,有豐富偉岸過于我者乎?”又海陵嘗曰:“餘都貌雖不揚,而肌膚潔白可愛。

    ” 已上四事,宣太後之言,托誼罕譬。

    古人質樸,不以此等語為諱,要亦無傷大雅。

    《襄楷傳》注近于房中家言,通乎陰陽化生之旨,不得以猥亵論。

    唯朱敬則一疏及金海陵之言,則誠猥亵不堪,不當載之史冊。

    敬則疏尤以谏為薦,逢惡導淫,其人品卑污至極,而則天勞之,且厚賜之,可謂有是君有是臣矣。

     《春明舊事》以着人姓名屬對,有工巧絕倫者,張之洞陶然亭“烏拉布、蠶吐絲”之類。

    曩餘戲仿之,以《花心動》對葉志超,拳匪對準良。

    比又以白堕對黃興。

    此種對尤難于半虛半實之字,铢兩悉稱。

    興對堕,猶匪對良也。

    漚尹以文官果對武士英,亦佳。

     趙秋谷以丁卯國喪,赴洪昉思寓觀劇,被黃給事疏劾落職,都人有口号詩雲:“國服雖除未免喪,如何便入戲文場。

    自家原有三分錯,莫把彈章怨老黃。

    ”相傳黃給事家豪富,欲附名流。

    初入京,以土物并詩稿遍贈諸名士。

    至秋谷,時方與同館為馬吊之戲,适家人持黃刺至,秋谷戲雲:“土物拜登,大稿璧謝。

    ”家人不悟,遂書柬以複。

    秋谷被劾後,始知家人之誤也。

    見阮吾山《茶餘客話》。

    董東亭《東臯雜鈔》雲:“錢唐洪昉思,着《長生殿》傳奇,康熙戊辰中,既達禦覽,都下豔稱之。

    一時名士,張酒治具,大會生公園,名優内聚,班演是劇。

    主之者為真定梁相國清标,具柬者為益都趙贊善執信。

    虞山趙星瞻征介,館給谏王某所,不得與會,因怒,乃促給谏入奏,謂是日系皇太後忌辰,為大不敬。

    上先發刑部拿人,賴相國挽回。

    後發吏部,凡士大夫除名者,幾五十餘人。

    ”按:“此事他書記載,多沿阮說。

    董雲啟釁由趙征介,挽回賴梁棠村,可補阮氏所略。

     近人有以顯宦姓名屬對者,或工巧絕倫,不亞都門曩所稱述。

    朱介人對赤發鬼,朱桂辛對白瓜子,又對赤松子,劉心源對弓背路,蔡锷對蛇矛,陸鳳石對九龍山,阿穆爾靈圭對又求其寶玉,劉幼丹對康長素,汪精衛對周自齊。

    又昔人以萬青藜對三白瓜,藜瓜皆平聲,殊乖對體,不如雙紅豆,亦工亦韻。

     光緒季年,某貝子陳請開去差缺一折,外間頗有抄傳者,略雲:“伏念奴才派出天潢,素叨門蔭,誦詩不達,乃專對而使四方,恩寵有加,遂破格而跻九列。

    方滋履薄臨深之懼,本無資勞才望可言。

    卒因更事之無多,以緻人言之交集,雖水落石出,聖明無不燭之私。

    而地厚天高,局蹐有難安之隐,所慮因循戀棧,贻衰親後顧之憂,豈唯庸鈍無能,負兩聖知人之哲。

    思維再四,輾轉旁皇,不可為臣,不可為子。

    唯有仰懇天恩,準予開去禦前大臣農工商部尚書要缺,以及各項差使。

    願此後閉門思過,得長享光天化日之優容。

    傥他時晚蓋前愆,或尚有墜露輕塵之報稱,所有瀝陳下悃。

    ”雲雲。

    按:此折于宛轉乞憐之中寓牢騷不平之意,雖非由衷之言,亦可謂善于詞令者矣。

     新學家言最重腦,謂腦滿則智慧足,凡人屬文構思,汨汨然來時,皆若自腦中來者。

    乾隆時,天台齊次風召南性強記,讀書一過,即終身不忘。

    試宏詞高等,由編修官至禮部侍郎,以文學被寵眷。

    久之,堕馬傷腦,腦迸出,垂死,蒙古醫取牛腦合之,敷以珍藥,數月始痊,自是神智頓衰,讀書越日即忘矣。

    此可為腦主慧之确證。

     孫淵如由一甲二名授編修,散館改刑部主事。

    相傳因《厲志賦》中用“匔匔如畏”語,和珅指為别字,抑置二等。

    無錫丁杏舲紹儀《聽秋聲館詞話》雲:“淵如自恃文思敏捷,散館前,戲與友人約:‘日午交卷出,當宴于某所。

    ’緻誤引,登九餘三,為‘登三餘九’。

    改官比部。

    ”此又一說也。

    淵如以乾隆丁未第二人及第,散館改部曹,出為山東兖沂曹濟道,乞病歸。

    越六十年,宛平袁讠刃庵績懋以道光丁未第二人及第,亦緣事降部曹,出為福建候補道,權延建邵道。

    值發逆擾閩,稱守順昌,殁于陣。

    二公科第官階,如骖之靳,唯晚節不同,則遭時之常變使然耳。

    讱庵亦工詞章,原籍常州。

     唐代博學宏詞與諸科并列,不甚貴異。

    清朝則為特科,垂三百年,僅再舉行。

    康熙己未,初試于體仁閣,特命賜宴,并高卓倚,殿廷常考所無也。

    乾隆丙辰再試,恩禮如康熙時。

    一時儒彥彬彬,得人稱盛,媲兩漢焉。

    偶閱昆山朱以載厚章《多師集》,有《賦得三才萬象各端倪,得才字》七言十二韻詩,自注:“江南三院考取博學鴻詞科。

    ”按:以載系乾隆時征士,未及廷試先卒,當其薦舉之初,須由本省考試,則亦未極隆重,曰考取,殆猶有考而不取者矣。

    未審康熙征士如彭羨門、陳其年、朱竹垞、汪苕文諸名輩,亦曾經本省院試否。

     嘗記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