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4 列傳第五十四

關燈
江子一胡僧佑徐文盛一陰一子春杜崱王琳張彪 江子一字元亮,濟一陽一考城人,晉散騎常侍統之七世孫也。

    父法成,奉朝請。

     子一少慷慨有大志。

    家貧,以孝聞,苦侍養多阙;因終身蔬食。

    仕梁起家爲王國侍郎、奉朝請。

    上書言事,爲當軸所排,乃拜表求入北爲刺客。

    武帝異之。

    又啓求觀書秘閣,武帝許之,有敕直華林省。

    其姑夫左衛将軍朱異權要當朝,休下之日,賓客輻湊。

    異不爲物議所歸,欲引子一爲助,子一未嘗造門,其高潔如此。

    爲遂昌、曲阿令,皆着美績。

    後爲南津校尉。

     弟子四,曆尚書金部郎。

    大同初,遷右丞。

    兄弟一性一并剛烈。

    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極言得失,武帝甚善之,诏曰:“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其令尚書詳擇,施于時政。

    ”左戶郎沈炯、少府丞顧璵嘗奏事不允,帝厲色呵責之。

    子四乃趨前代炯等對,對甚激切。

    帝怒呼縛之,子四乃據地不受。

    帝怒亦歇,乃釋之,猶坐免職。

     及侯景攻陷曆一陽一,自橫江将度,子一帥舟師千餘人于下流欲邀之,其副董桃生走,子一乃退還南洲,收餘衆步赴建邺,見于文德殿。

    帝怒之,具以事對,且曰:“臣以身許國,常恐不得其死,今日之事,何所複惜。

    不死阙前,終死阙後耳。

    ”及城被圍,開承明門出戰。

    子一及弟尚書左丞子四、東宮直殿主帥子五并力戰直前,賊坐甲不起。

    子一引矟撞之,賊縱突騎,衆并縮。

    子一刺其騎,騎倒矟折,賊解其肩,時年六十二。

    弟曰:“與兄俱出,何面獨旋。

    ”乃免胄赴敵,子四矟洞胸死,子五傷脰,還至塹一恸而絕。

    賊義子一之勇,歸之,面如生。

    诏贈子一給事黃門侍郎,子四中書侍郎,子五散騎侍郎。

    侯景平,元帝又追贈子一侍中,諡義子;子四黃門侍郎,諡毅子;子五中書侍郎,諡烈子。

     子一續黃圖及班固“九品”,并辭賦文章數十篇,行于世。

     胡僧佑字願果,南一陽一冠軍人也。

    少勇決,有武幹。

    仕魏位銀青光祿大夫。

    以大通三年避爾朱氏之難歸梁。

    頻上封事,武帝器之,拜文德主帥,使戍項城。

    魏克項城,因入北。

    中大通元年,陳慶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入洛一陽一,僧佑又歸梁,徐南天水、天門二郡太守,有善政。

    一性一好讀書,一愛一緝綴,然文辭鄙野,多被嘲谑,而自謂實工,矜伐彌甚。

     晚事梁元帝。

    侯景之亂,西沮蠻反,元帝令僧佑讨之,使盡誅其渠帥。

    僧佑谏忤旨,下獄。

     大寶二年,景圍王僧辯于巴陵,元帝乃引僧佑于獄,拜爲假節、武猛将軍,封新市縣侯,令援僧辯。

    将發泣下,謂其子屺曰:“汝可開朱白二門,吾不捷則死。

    吉則由朱,兇則由白也。

    ”元帝聞而壯之。

    前至赤沙亭,會陸法和至,乃與并軍,大敗景将任約軍,禽約送江陵。

    侯景聞之遂遁。

    後拜領軍将軍,厚自封殖。

    以所加鼓吹恒置齋中,對之自娛。

    人曰:“此是羽儀,公名望隆重,不宜若此。

    ”答曰:“我一性一愛一之,恒須見耳。

    ”或出遊亦以自随,人士笑之。

     承聖二年,爲車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及魏軍至,以僧佑爲都督城東諸軍事。

    俄中流矢卒,城遂潰。

     徐文盛字道茂,彭城人也。

    家本魏将。

    父慶之,梁天監初自北歸南,未至道卒。

    文盛仍統其衆,稍立功績。

    大同末,爲甯州刺史。

    州在僻遠,群蠻劫竊相尋,前後刺史莫能制。

    文盛推心撫一慰,夷人感之,風俗遂改。

     太清二年,聞國難,乃召募得數萬人來赴,元帝以爲秦州刺史,加都督,授以東讨之略。

    東下至武昌,遇侯景将任約,遂與相持。

    元帝又命護軍将軍尹悅、平東将軍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等會之,并受文盛節度。

    大敗約于貝矶。

    約退保西一陽一,文盛進據蘆洲,又與相持。

    景聞之,率大衆西上援約,至西一陽一。

    諸将鹹曰:“景水軍輕進,又甚饑疲,擊之必大捷。

    ”文盛不許。

    文盛妻石氏先在建邺,至是,景載以還之。

    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無戰心,衆鹹憤怨。

    杜幼安、宋簉等乃率所領獨進,大破景,獲其舟艦以歸。

    會景密遣騎間道襲陷郢州,軍中懼,遂大潰,文盛奔還荊州。

    元帝仍以爲城北面大都督,又聚斂贓汙甚多,元帝大怒,下令數其十罪,除其官爵。

    文盛私懷怨望,帝聞之,乃以下獄。

    時任約被禽,與文盛同禁。

    文盛謂約曰:“何不早降,令我至此。

    ”約曰:“門外不見卿馬迹,使我何處得降。

    ”文盛無以答,遂死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