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3 列傳第五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立。
賊又作登城樓車,高十馀丈,欲臨射城中。
侃曰:“車高塹虛,彼來必倒,可卧而觀之。
”及車動果倒,衆皆服焉。
賊既頻攻不捷,乃築長圍。
朱異、張绾議出擊之。
帝以問侃,侃曰:“不可,賊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長圍,欲引城中降者耳。
今擊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賊;若多,則一旦失利,門隘橋小,必大緻挫衄。
”不從,遂使千餘人出戰。
未及交鋒,望風退走,果以争橋赴水,死者太半。
初,侃長子鷟爲景所獲,執來城下示侃。
侃謂曰:“我傾宗報主,猶恨不足,豈複計此一子。
幸早殺之。
”數日複持來,侃謂鷟曰:“久以汝爲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
”因引弓射之。
賊以其忠義,亦弗之害。
景遣儀同傅士哲呼侃與語,曰:“侯王遠來問訊天子,何爲閉拒不時進納?尚書國家大臣,宜啓朝廷。
”侃曰:“侯将軍奔亡之後,歸命國家,重鎮方城,懸相任寄,何所患苦,忽緻稱兵,豈有人臣而至于此。
吾不能妄受浮說,開門揖盜。
”士哲曰:“在北之日,久挹風猷,願去戎服,得一相見。
”侃爲免胄,士哲瞻望久之而去,其爲北人所欽慕如此。
後大雨,城内土山崩,賊乘之垂入,苦戰不能禁。
侃乃令多擲火,爲火城以斷其路,徐于城内築城,賊不能進。
尋以疾卒于城内,贈侍中、護軍将軍。
子球嗣。
侃少雄勇,膂力絕人,所用弓至二十石,馬上用六石弓。
嘗于兖州堯廟蹋壁,直上至五尋,橫行得七迹。
泗橋有數石人,長八尺,大十圍。
侃執以相擊,悉皆破碎。
一性一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新緻。
姬妾列侍,窮極奢一靡一。
有彈筝人陸太喜着鹿角爪,長七寸。
舞人張淨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鹹推能掌上舞。
又有孫荊玉能反腰帖地,銜得席上玉簪。
敕赉歌人王娥兒,東宮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盡奇曲,一時無對。
初赴衡州,于兩艖滏起三間通梁水齋,飾以珠玉,加之錦缋,盛設帷屏,列女樂。
乘潮解纜,臨波置酒,緣塘傍水,觀者填咽。
大同中,魏使一陽一斐與侃在北嘗同學,有诏命侃延斐同宴。
賓客三百馀人,食器皆金玉雜寶,奏三部女樂。
至夕,侍婢百餘人俱執金花燭。
侃不飲酒而好賓遊,終日獻酬,同其醉醒。
一性一寬厚,有器局。
嘗南還至漣口置酒,有客張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延燒七十馀艘,所燔金帛不可勝數。
侃聞聊不挂意,命酒不辍。
孺才慚懼自逃,侃慰喻使還,待之如舊。
第三子從字子鵬,随侃台内,城陷,竄于一陽一平。
侯景以其妹爲小妻,呼還待之甚厚,以爲庫真都督。
及景敗,從密圖之,乃随其東走。
景于松江戰敗,惟馀三舸,下海欲向蒙山。
會景晝寝,從語海師:“此中何處有蒙山,汝但聽我處分。
”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覺,大驚。
問岸上,雲“郭元建猶在廣陵”。
景大喜,将依之。
從拔刀叱海師使向京口。
從與王元禮、謝答仁弟葳蕤,并景之昵也,三人謂景曰:“我等爲王百戰百勝,自謂無敵,卒至于此,豈非天乎。
今就王乞頭以取盎貴。
”景欲透水,從一抽一刀斫之。
景乃走入船中,以小刀抉船。
從以矟入刺殺之。
景仆射索超世在别船,葳蕤以景命召之,斬于京口。
元帝以從爲青州刺史,封昌國縣侯,又領東一陽一太守。
征陸納,加散騎常侍,除西晉州刺史。
破郭元建于東關,遷東晉州刺史。
承聖三年,西魏圍江陵,從赴援不及。
從王僧愔征蕭勃于嶺表,聞僧辯敗,乃還,爲侯瑱所破,遇害,年二十八。
羊鴉仁字孝穆,泰山钜平人也。
少骁勇,仕郡爲主簿。
并通中,率兄弟自魏歸梁,封廣晉侯。
征伐青、齊間,累有功績,位至都督、北司州刺史。
及侯景降,诏鴉仁督土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趣縣瓠應接。
景至,仍爲都督、司豫二州刺史,鎮縣瓠。
會侯景敗于渦一陽一,魏軍漸一逼一,鴉仁恐糧運不繼,遂還北司,上表陳謝。
帝大怒鴉仁,鴉仁懼,頓軍于淮上。
及侯景反,鴉仁率所部入援。
太清二年,景既背盟,鴉仁乃與趙伯超及南康王會理共攻賊于東府城,反爲賊敗。
台城陷,景以爲五兵尚書。
鴉仁常思奮發,謂所親曰:“吾以凡流,受一寵一朝廷,竟無報效,以答重恩。
今若以此終,沒有馀責。
”因泣下,見者傷焉。
三年,出奔江西,将赴江陵,至東莞,爲故北徐州刺史荀伯道子晷所害。
臨死以報效不終,因而泣下。
後鴉仁兄子海珍知之,掘晷父伯道并祖及所生母合五喪,各分其半骨,共棺焚之,半骨雜他骨,作五袋盛之,銘袋上曰“荀晷祖父母某之骨 鴉仁子亮,侯景亂後移至吳州刺史,随王琳,以名将子見禮甚隆。
爲人多酒無賴,酒醉爲Yan豎所殺。
論曰:王神念、羊侃、羊鴉仁等,自北徂南,鹹受一寵一任。
既而侃及鴉仁晚遇屯剝。
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則守義以殒。
古人所謂“心同鐵石”,此之謂乎。
僧辯風格秀舉,有文武奇才,而逢茲酷濫,幾緻隕覆。
幸全首領,卒樹奇功,事人之道,于斯爲得。
及時鐘交喪,地居元宰,内有奧主而外求君,遂使尊卑易位,親疏貿序,既同兒戲,且類弈棋。
延敵開釁,實基于此,喪國傾宗,爲天下笑。
豈天将啓陳,何斯人而斯謬也,哀哉!
賊又作登城樓車,高十馀丈,欲臨射城中。
侃曰:“車高塹虛,彼來必倒,可卧而觀之。
”及車動果倒,衆皆服焉。
賊既頻攻不捷,乃築長圍。
朱異、張绾議出擊之。
帝以問侃,侃曰:“不可,賊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長圍,欲引城中降者耳。
今擊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賊;若多,則一旦失利,門隘橋小,必大緻挫衄。
”不從,遂使千餘人出戰。
未及交鋒,望風退走,果以争橋赴水,死者太半。
初,侃長子鷟爲景所獲,執來城下示侃。
侃謂曰:“我傾宗報主,猶恨不足,豈複計此一子。
幸早殺之。
”數日複持來,侃謂鷟曰:“久以汝爲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
”因引弓射之。
賊以其忠義,亦弗之害。
景遣儀同傅士哲呼侃與語,曰:“侯王遠來問訊天子,何爲閉拒不時進納?尚書國家大臣,宜啓朝廷。
”侃曰:“侯将軍奔亡之後,歸命國家,重鎮方城,懸相任寄,何所患苦,忽緻稱兵,豈有人臣而至于此。
吾不能妄受浮說,開門揖盜。
”士哲曰:“在北之日,久挹風猷,願去戎服,得一相見。
”侃爲免胄,士哲瞻望久之而去,其爲北人所欽慕如此。
後大雨,城内土山崩,賊乘之垂入,苦戰不能禁。
侃乃令多擲火,爲火城以斷其路,徐于城内築城,賊不能進。
尋以疾卒于城内,贈侍中、護軍将軍。
子球嗣。
侃少雄勇,膂力絕人,所用弓至二十石,馬上用六石弓。
嘗于兖州堯廟蹋壁,直上至五尋,橫行得七迹。
泗橋有數石人,長八尺,大十圍。
侃執以相擊,悉皆破碎。
一性一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新緻。
姬妾列侍,窮極奢一靡一。
有彈筝人陸太喜着鹿角爪,長七寸。
舞人張淨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鹹推能掌上舞。
又有孫荊玉能反腰帖地,銜得席上玉簪。
敕赉歌人王娥兒,東宮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盡奇曲,一時無對。
初赴衡州,于兩艖滏起三間通梁水齋,飾以珠玉,加之錦缋,盛設帷屏,列女樂。
乘潮解纜,臨波置酒,緣塘傍水,觀者填咽。
大同中,魏使一陽一斐與侃在北嘗同學,有诏命侃延斐同宴。
賓客三百馀人,食器皆金玉雜寶,奏三部女樂。
至夕,侍婢百餘人俱執金花燭。
侃不飲酒而好賓遊,終日獻酬,同其醉醒。
一性一寬厚,有器局。
嘗南還至漣口置酒,有客張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延燒七十馀艘,所燔金帛不可勝數。
侃聞聊不挂意,命酒不辍。
孺才慚懼自逃,侃慰喻使還,待之如舊。
第三子從字子鵬,随侃台内,城陷,竄于一陽一平。
侯景以其妹爲小妻,呼還待之甚厚,以爲庫真都督。
及景敗,從密圖之,乃随其東走。
景于松江戰敗,惟馀三舸,下海欲向蒙山。
會景晝寝,從語海師:“此中何處有蒙山,汝但聽我處分。
”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覺,大驚。
問岸上,雲“郭元建猶在廣陵”。
景大喜,将依之。
從拔刀叱海師使向京口。
從與王元禮、謝答仁弟葳蕤,并景之昵也,三人謂景曰:“我等爲王百戰百勝,自謂無敵,卒至于此,豈非天乎。
今就王乞頭以取盎貴。
”景欲透水,從一抽一刀斫之。
景乃走入船中,以小刀抉船。
從以矟入刺殺之。
景仆射索超世在别船,葳蕤以景命召之,斬于京口。
元帝以從爲青州刺史,封昌國縣侯,又領東一陽一太守。
征陸納,加散騎常侍,除西晉州刺史。
破郭元建于東關,遷東晉州刺史。
承聖三年,西魏圍江陵,從赴援不及。
從王僧愔征蕭勃于嶺表,聞僧辯敗,乃還,爲侯瑱所破,遇害,年二十八。
羊鴉仁字孝穆,泰山钜平人也。
少骁勇,仕郡爲主簿。
并通中,率兄弟自魏歸梁,封廣晉侯。
征伐青、齊間,累有功績,位至都督、北司州刺史。
及侯景降,诏鴉仁督土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趣縣瓠應接。
景至,仍爲都督、司豫二州刺史,鎮縣瓠。
會侯景敗于渦一陽一,魏軍漸一逼一,鴉仁恐糧運不繼,遂還北司,上表陳謝。
帝大怒鴉仁,鴉仁懼,頓軍于淮上。
及侯景反,鴉仁率所部入援。
太清二年,景既背盟,鴉仁乃與趙伯超及南康王會理共攻賊于東府城,反爲賊敗。
台城陷,景以爲五兵尚書。
鴉仁常思奮發,謂所親曰:“吾以凡流,受一寵一朝廷,竟無報效,以答重恩。
今若以此終,沒有馀責。
”因泣下,見者傷焉。
三年,出奔江西,将赴江陵,至東莞,爲故北徐州刺史荀伯道子晷所害。
臨死以報效不終,因而泣下。
後鴉仁兄子海珍知之,掘晷父伯道并祖及所生母合五喪,各分其半骨,共棺焚之,半骨雜他骨,作五袋盛之,銘袋上曰“荀晷祖父母某之骨 鴉仁子亮,侯景亂後移至吳州刺史,随王琳,以名将子見禮甚隆。
爲人多酒無賴,酒醉爲Yan豎所殺。
論曰:王神念、羊侃、羊鴉仁等,自北徂南,鹹受一寵一任。
既而侃及鴉仁晚遇屯剝。
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則守義以殒。
古人所謂“心同鐵石”,此之謂乎。
僧辯風格秀舉,有文武奇才,而逢茲酷濫,幾緻隕覆。
幸全首領,卒樹奇功,事人之道,于斯爲得。
及時鐘交喪,地居元宰,内有奧主而外求君,遂使尊卑易位,親疏貿序,既同兒戲,且類弈棋。
延敵開釁,實基于此,喪國傾宗,爲天下笑。
豈天将啓陳,何斯人而斯謬也,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