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9 列傳第九

關燈
善舉止,湛每謂人曰:“我見謝道兒未嘗足。

    ”雍州刺史張邵以黩貨将緻大辟,述表陳邵先朝舊勳,宜蒙優貸,文帝手诏詶納焉。

    述語子綜曰:“主上矜邵夙誠,自将曲恕,吾所啓謬會,故特見納。

    若此迹宣布,則爲侵奪主恩。

    ”使綜對前焚之。

    帝後謂邵曰:“卿之獲免,謝述力焉。

    ” 述有心虛疾,一性一理時或乖謬,卒于吳興太守。

    喪還未至都數十裡,殷景仁、劉湛同乘迎赴,望船流涕。

    及劉湛誅,義康外鎮,将行歎曰:“謝述唯勸吾退,劉湛唯勸吾進,述亡而湛存,吾所以得罪也。

    ”文帝亦曰:“謝述若存,義康必不至此。

    ”三子:綜、約、緯。

    綜有才藝,善隸書,爲太子中舍人。

    與範晔謀反伏誅;約亦死。

    緯尚宋文帝第五女長城公主,素爲綜、約所憎,免死,徙廣州,孝建中還都。

    方雅有父風,位正員郎。

    子朓。

     朓字玄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

    爲齊随王子隆鎮西功曹,轉文學。

    子隆在荊州,好辭賦,朓尤被賞,不舍日夕。

    長史王秀之以朓年少相動,欲以啓聞。

    朓知之,因事求還,道中爲詩寄西府曰:“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是也。

    仍除新安王中軍記室。

    朓箋辭子隆曰:朓聞潢汙之水,思朝宗而每竭,驽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

    何則?臯壤搖落,對之惆怅,歧路東西,或以嗚唈。

    況乃服義徒擁,歸志莫從,邈若墜雨,飄似秋蔕。

    朓實庸流,行能無算,屬天地休明,山川受納,褒采一介,搜揚小善,故得舍耒場圃,奉筆兔園。

    東泛三江,西浮七澤,契闊戎旃,從容燕語。

    長裾日曳,後乘載脂,榮立府廷,恩加顔色,沐發晞一陽一,未測涯涘,撫臆論報,早誓肌鼻。

    不悟滄溟未運,波臣自蕩,渤澥方春,旅翮先謝。

    清切蕃房,寂寥舊荜,輕舟反泝,吊影獨留。

    白雲在天,龍門不見,去德滋永,思德滋深。

    唯待青江可望,候歸艎于春渚,朱邸方開,效蓬心于秋實。

    如其簪屦或存,衽席無改,雖複身填溝壑,猶望妻子知歸。

    攬涕告辭,悲來橫集。

    時荊州信去倚待,朓執筆便成,文無點易。

     以本官兼尚書殿中郎。

    隆昌初,敕朓接北使,朓自以口讷,啓讓,見許。

    明帝輔政,以爲骠騎谘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

    又掌中書诏诰,轉中書郎。

     出爲晉安王鎮北谘議、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啓王敬則反謀,上甚賞之,遷尚書吏部郎。

    朓上表三讓。

    中書疑朓官未及讓,以問國子祭酒沈約。

    約曰:“宋元嘉中,範晔讓吏部,朱修之讓黃門,蔡興宗讓中書,并三表诏答。

    近代小辟不讓,遂成恒俗,恐有乖讓意。

    王藍田、劉安西并貴重,初自不讓,今豈可慕此不讓邪?孫興公、孔觊并讓記室,今豈可三署皆讓邪?謝吏部今授超階,讓别有意,豈關官之大小。

    撝謙之美,本出人情,若大官必讓,便與詣阙章表不異。

    例既如此,謂都非疑。

    ”朓讓,優答不許。

     朓善草隸,長五言詩,沈約常雲“二百年來無此詩也”。

    敬皇後遷祔山陵,朓撰哀策文,齊世莫有及者。

     東昏失德,江祏欲立江夏王寶玄,末更回惑,與弟祀密謂朓曰:“江夏年少,脫不堪,不可複行廢立。

    始安年長入纂,不乖物望。

    非以此要富貴,隻求安國家爾。

    ”遙光又遣親人劉渢緻意于朓。

    朓自以受恩明帝,不肯答。

    少日,遙光以朓兼知衛尉事,朓懼見引,即以祏等謀告左興盛,又說劉暄曰:“始安一旦南面,則劉渢、劉晏居卿今地,但以卿爲反複人爾。

    ”暄一陽一驚,馳告始安王及江祏。

    始安欲出朓爲東一陽一郡,祏固執不與。

    先是,朓常輕祏爲人,祏常詣朓,朓因言有一詩,呼左右取,既而便停。

    祏問其故,雲“定複不急”。

    祏以爲輕己。

    後祏及弟祀、劉渢、劉晏俱候朓,朓謂祏曰:“可謂帶二江之雙流”,以嘲弄之。

    祏轉不堪,至是構而害之。

    诏暴其過惡,收付廷尉。

    又使禦史中丞範岫奏收朓,下獄死,時年三十六。

    臨終謂門賓曰:“寄語沈公,君方爲三代史,亦不得見沒。

    ” 初,朓告王敬則反,敬則女爲朓妻,常懷刀欲報朓,朓不敢相見。

    及當拜吏部,謙挹尤甚,尚書郎範缜嘲之曰:“卿人才無慚小選,但恨不可刑于寡妻。

    ”朓有愧色。

    及臨誅,歎曰:“天道其不可昧乎!我雖不殺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 朓好獎人才,會稽孔觊粗有才筆,未爲時知,孔珪嘗令草讓表以示朓。

    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簡寫之,謂珪曰:“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馀論。

    ”其好善如此。

     朓及殷叡素與梁武以文章相得,帝以大女永興公主适叡子鈞,第二女永世公主适朓子谟。

    及帝爲雍州,二女并暫随母向州。

    及武帝即位,二主始随内還。

    武帝意薄谟,又以門單,欲更适張弘策子,弘策卒,又以與王志子諲。

    而谟不堪歎恨,爲書狀如詩贈主。

    主以呈帝,甚蒙矜歎,而婦終不得還。

    尋用谟爲信安縣,稍遷王府谘議。

    時以爲沈約早與朓善,爲制此書雲。

     謝方明,裕從祖弟也。

    祖鐵字鐵石,位永嘉太守。

    父沖字秀度,中書郎,家在會稽,病遍,爲孫恩所殺,贈散騎常侍。

    方明随伯父吳興太守邈在郡。

    孫恩寇會稽,東土諸郡回應,吳興人胡桀、郜骠破東遷縣,方明勸邈避之,不從,賊至被害,方明逃免。

     初,邈舅子長樂馮嗣之及北方學士馮翊仇玄達俱投邈,禮待甚簡,二人并恨,遂與恩通謀。

    劉牢之、謝琰等讨恩,恩走臨海,嗣之等不得同去,方更聚合。

    方明體素羸弱,而勇決過人,結邈門生讨嗣之等,悉禽手刃之。

    時亂後吉兇禮廢,方明合門遇禍,資産無遺,而營舉兇功盡力,數月葬送并畢,平世備禮無以加也。

    頃之,孫恩重陷會稽,謝琰見害,因購方明甚急。

    方明于上虞載母妹奔東一陽一,由黃櫱峤出鄱一陽一,附載還都,寄居國子學。

    流離險厄,屯苦備經,而貞履之一操一,在約無改。

     桓玄克建邺,丹一陽一尹卞範之勢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方明終不回。

    桓玄聞而賞之,即除着作佐郎。

    後從兄景仁舉爲宋武中軍主簿,方明知無不爲,帝謂曰:“愧未有瓜衍之賞,且當與卿共豫章國祿。

    ”屢加賞賜。

     方明嚴恪,善自居遇,雖暗室未嘗有惰容。

    從兄混有重名,唯歲節朝拜而已。

    丹一陽一尹劉穆之權重當時,朝野輻湊,其不至者唯混、方明、郗僧施、蔡廓四人而已。

    穆之甚恨。

    及混等誅後,方明、廓來往造穆之,穆之大悅,白武帝曰:“謝方明可謂名家駒,及蔡廓直置并台鼎人,無論複有才用。

    ”頃之,轉從事中郎,仍爲左将軍道憐長史,武帝令府中衆事皆谘決之。

    府轉爲中軍長史,尋加晉陵太守,複爲骠騎長史、南郡相,委任如初。

    嘗年終,江陵縣獄囚事無輕重,悉放歸家,使過正三日還到,罪重者二十馀人,綱紀以下莫不疑懼。

    時晉陵郡送故主簿弘季鹹、徐壽之并随在西,固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