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剛傳
關燈
小
中
大
“你們暫且回去,我當另有判處。
”于是下達诏令說:“廷尉對侯剛執行的處置,對于法律來說或許過于苛嚴。
侯剛既然本意在于為公,不應當就依照廷尉所持的主張進行處置。
但侯剛輕率地加害人命,在道理上不能完全沒有責任,可以削去他受封的食邑三百戶,罷除他的嘗食典禦之職。
”侯剛從此以後就頗為失意。
侯剛自從太和年間為皇帝進奉飲食以來,任典禦之職,經曆了朝廷兩都、三位皇帝、兩位太後執政,将近三十年,到這時才予以罷免。
沒過多久,加封侯剛為散騎常侍。
後來禦史中尉元匡遭到罷黜,太後訪選取代元匡職務的人,侯剛被太傅、清河王元怿所舉薦,于是升任他為車騎将軍,兼任禦史中尉,常侍、衛尉等官職依然照舊。
到後來元叉擅權執政,擅威弄權,侯剛的長子是元叉的妹夫,元叉就召侯剛為侍中、左衛将軍,仍舊兼任尚食禦典,以他作為親黨。
不久又加授車騎大将軍、領左右,并恢複他前次被削減的封地。
過不久又加授儀同三司之職,再次兼任禦史中尉。
侯剛上表啟奏,因戰争不斷興起,國家财用不足,請求把自己的封邑和俸粟拿來赈濟出征的士卒,肅宗準許了他的請求。
孝昌元年(525),侯剛被授予領軍之職,其餘官職照舊。
當初元叉被解除領軍的職務以後,靈太後認為元叉的心腹還有不少,恐怕難以很快制服他們,所以權且用侯剛來取代領軍之職,以表示讓他安心的意思。
不久又授予他散騎常侍、冀州刺史、将軍、儀同三司等職。
侯剛前往赴任走到半路,皇帝下達诏令說:“侯剛碰上好的因緣機遇,長久蒙受朝廷深厚的恩寵,出身于平凡低微的等級,越級升進為顯赫的官爵。
過去以他以微薄的辛勞,受到與有功勳建樹者同等的賞賜,對他的恩寵已經達到極點,極大地超越了與他同輩的人。
但他并無犬馬識主的忠誠之心,卻懷有枭獍反食父母之志。
侯剛與權臣元叉系婚姻朋黨,虧負違背朝廷的典章制度,長久徑直出入宮禁,内外勾結,勾搭成奸。
又與劉騰互為心膂,阻隔東西二宮,脅迫朝廷内外。
而且他位居禦史之職,執掌糾察官吏之責,應當自立辦事準則,威勢如同鷹隼。
但他卻恃威濫施撻伐,枉屈貞忠善良之人,專任兇威,以直為曲。
不忠不道,深有損于民之所望;欺下罔上,事實昭著明顯。
所犯下莫大之罪,實難于寬宥原諒,所封的官職爵位,按理應當貶谪罷除。
可保留他的征虜将軍之職,其餘職位全部予以削除罷黜。
”侯剛最終死于家中。
永安年間,追贈他為司徒公。
侯剛的長子侯詳,奉朝請為官漸漸升任通直散騎侍郎、冠軍将軍、主衣都統。
侯剛因為在上谷這個地方早有侯氏宗族,所以就在此地家居。
正光年間,又請求授予侯詳為燕州刺史,将軍之職照舊,想要以此作為家族世系的基礎。
不久進升為後将軍。
正光五年(524),侯詳被授陽司徒左長史之職,任嘗藥典禦、燕州大中正。
興和年間,任骠騎将軍、殷州刺史。
後來回到朝廷,過了一段時間才去世。
”于是下達诏令說:“廷尉對侯剛執行的處置,對于法律來說或許過于苛嚴。
侯剛既然本意在于為公,不應當就依照廷尉所持的主張進行處置。
但侯剛輕率地加害人命,在道理上不能完全沒有責任,可以削去他受封的食邑三百戶,罷除他的嘗食典禦之職。
”侯剛從此以後就頗為失意。
侯剛自從太和年間為皇帝進奉飲食以來,任典禦之職,經曆了朝廷兩都、三位皇帝、兩位太後執政,将近三十年,到這時才予以罷免。
沒過多久,加封侯剛為散騎常侍。
後來禦史中尉元匡遭到罷黜,太後訪選取代元匡職務的人,侯剛被太傅、清河王元怿所舉薦,于是升任他為車騎将軍,兼任禦史中尉,常侍、衛尉等官職依然照舊。
到後來元叉擅權執政,擅威弄權,侯剛的長子是元叉的妹夫,元叉就召侯剛為侍中、左衛将軍,仍舊兼任尚食禦典,以他作為親黨。
不久又加授車騎大将軍、領左右,并恢複他前次被削減的封地。
過不久又加授儀同三司之職,再次兼任禦史中尉。
侯剛上表啟奏,因戰争不斷興起,國家财用不足,請求把自己的封邑和俸粟拿來赈濟出征的士卒,肅宗準許了他的請求。
孝昌元年(525),侯剛被授予領軍之職,其餘官職照舊。
當初元叉被解除領軍的職務以後,靈太後認為元叉的心腹還有不少,恐怕難以很快制服他們,所以權且用侯剛來取代領軍之職,以表示讓他安心的意思。
不久又授予他散騎常侍、冀州刺史、将軍、儀同三司等職。
侯剛前往赴任走到半路,皇帝下達诏令說:“侯剛碰上好的因緣機遇,長久蒙受朝廷深厚的恩寵,出身于平凡低微的等級,越級升進為顯赫的官爵。
過去以他以微薄的辛勞,受到與有功勳建樹者同等的賞賜,對他的恩寵已經達到極點,極大地超越了與他同輩的人。
但他并無犬馬識主的忠誠之心,卻懷有枭獍反食父母之志。
侯剛與權臣元叉系婚姻朋黨,虧負違背朝廷的典章制度,長久徑直出入宮禁,内外勾結,勾搭成奸。
又與劉騰互為心膂,阻隔東西二宮,脅迫朝廷内外。
而且他位居禦史之職,執掌糾察官吏之責,應當自立辦事準則,威勢如同鷹隼。
但他卻恃威濫施撻伐,枉屈貞忠善良之人,專任兇威,以直為曲。
不忠不道,深有損于民之所望;欺下罔上,事實昭著明顯。
所犯下莫大之罪,實難于寬宥原諒,所封的官職爵位,按理應當貶谪罷除。
可保留他的征虜将軍之職,其餘職位全部予以削除罷黜。
”侯剛最終死于家中。
永安年間,追贈他為司徒公。
侯剛的長子侯詳,奉朝請為官漸漸升任通直散騎侍郎、冠軍将軍、主衣都統。
侯剛因為在上谷這個地方早有侯氏宗族,所以就在此地家居。
正光年間,又請求授予侯詳為燕州刺史,将軍之職照舊,想要以此作為家族世系的基礎。
不久進升為後将軍。
正光五年(524),侯詳被授陽司徒左長史之職,任嘗藥典禦、燕州大中正。
興和年間,任骠騎将軍、殷州刺史。
後來回到朝廷,過了一段時間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