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傳

關燈
王睿,字洛城,自稱是太原晉陽人。

    六世祖王橫,系張軌的參軍。

    東晉動亂之時,其子孫就居住在武威的姑臧。

    父親王橋,字法生,懂得天文蔔筮。

    涼州平定後,移居京城,家中貧窮,靠天文曆法之術維持生活。

    曆任官職,終為侍禦中散。

    天安初年(466)去世,被追贈為平遠将軍、涼州刺史、顯美侯,谥号為敬。

     王睿年少時繼承父業,但身姿像貌偉麗。

    恭宗在東宮時,見到他而感到十分奇異。

    興安初年(452),王睿升為太蔔中散,不久又升為令,領太史之職。

    承明元年(476),文明太後臨朝聽政,王睿因善于攀緣而受到寵幸,越級升為給事中。

    不久又任散騎常侍、侍中、吏部尚書等職,賜爵太原公。

    于是他在内參與機密,在外參加政事,受到的寵愛日益深厚,朝中官員都懼怕他。

    太和二年(478),高祖和文明太後率百官與諸賓客到虎圈觀虎,有一隻老虎逃出虎圈,登上樓閣之間的通道,幾乎跑到禦座之上。

    當時左右侍禦都驚恐無策,王睿獨自一人執戟抵禦,老虎才退去,因此受到皇上親近信任而升遷要職。

    太和三年(479)春,皇帝诏令王睿與東陽王元丕一同獲得犯罪能減免刑罰的特權,并永遠免除徭役。

    太和四年(480),升尚書令,封爵中山王,加封鎮東大将軍。

    設置王官二十二人,中書侍郎鄭義為輔佐,郎中令以下官員都是當時的名士。

    皇帝又授王睿之妻丁氏為王妃。

    後來,沙門法秀圖謀叛逆朝廷,事發之後,受到牽連的人很多。

    王睿向皇帝進言說:“與其殺無辜之人,甯可赦免有罪之人。

    應當隻斬首惡者,其餘随從者和嫌疑者都予赦免,不是很好嗎?”高祖采納了他的意見,得到免罪的人有一千多。

     王睿經常出入内宮,文明太後暗地裡賜給他許多珍寶玩好、绫羅綢緞,沒有人能知道,通常都是在夜晚用有帷幕的車載着,由宦官護送到家,前後上萬,不可勝數,而且又廣有田園、奴婢、牛馬、雜畜,全都是最好的。

    朝中大臣和左右都由此而受到他的賞赉,他就是以此顯示自己的不偏私,所費錢财又以萬計。

    及至王睿患病,高祖和太後常親往探視,侍官們也前來看望,絡繹不絕。

    王睿病重之時,向皇帝上疏說: “臣聞對皇帝盡忠的人,在臨終時往往更顯出自己的節義;對雙親盡孝的人,在臨死之前表現出純真的孝心。

    所以孔明死于軍中,不忘輔助劉蜀的計劃;曾參病重的時候,留下情感深摯的良言。

    我雖平庸愚昧,不敢忘卻高尚的德行。

    我承受着天地覆載之恩,蒙受造物生成之德,少年之時逐漸受到教化,成年以後又受大道沐浴。

    我朝清明高潔,流傳延續了三紀,我受到先帝過分的眷愛,又得到陛下特殊的寵幸,于是得以齊迹功歸,在内廷侍奉陛下,爵位與諸王相等,職位居于上等,從容聞道,參與主持國政。

    實在想竭盡全力來報答所受到的恩寵,不想事與願違,忽然染上重病,常讓陛下屈駕親臨探問,這種殊榮浸潤我的一生,所得恩惠流傳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