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車傳
關燈
小
中
大
,太祖領軍再次渡過弱洛水,向西進軍到達鹿渾海,軍隊停止前進,派騎兵輕裝奔襲,向西北突進百餘裡,把高車部打敗,虜獲人口及馬牛羊各種牲口二十餘萬。
接着又在狼山一帶讨伐其餘部,把它們打得大敗。
太祖巡視到了邊地,令所部各将領分成東西兩路,太祖親自統率六軍從中路進發,經駁髯水西北,進擊其各部落,各路軍隊按時會合在一起,打敗高車雜姓部落三十多個。
衛王拓跋儀另外督率軍隊從西北方向橫穿大沙漠一千多裡,又打敗高車族剩下的七個部落。
于是,高車人大為驚懼,各個部落都震駭不已。
太祖從牛川向南退軍,進行大規模的圍獵,把高車族的活動範圍當作狩獵的大圍子,讓所有的騎兵列隊攔遮野獸,方圓七百餘裡,驅趕各種野獸聚集在包圍圈裡以供獵取。
這樣驅趕到了平城,就令高車族的人建造供王室狩獵的鹿苑,南邊靠近台陰,北邊到達長城,東邊包括白登,西邊連接西山。
不久,高車族侄利曷部的首領敕力犍帶領他的九百多個部落歸附朝廷,朝廷封敕力犍為揚威将軍,讓其設置司馬、參軍等官職,賜給他谷物二萬斛。
後來高車族解批部首領幡豆建又率領其部三十餘落歸附朝廷,也被封為威遠将軍,設置司馬、參軍等職,賜給衣服,每年撥給一定數量的糧食。
蠕蠕族的社侖被打敗之後,收拾他殘餘的部落,輾轉遷徙到大沙漠之北,侵入高車族的領地。
高車族斛律部的部帥倍侯利認為社侖是他的禍害,說:“社侖剛剛收集他的殘部,兵力貧乏,馬匹又少,很容易對付。
”于是就乘其不備發兵攻擊,進入到社侖所駐的部落。
高車人魯莽好利,全不顧及後患,分占蠕蠕人的帳篷,強占蠕蠕族的婦女,自己則安安穩穩地休息,寝卧不起。
社侖登上高處望見了這種情形,就召集逃散的部衆共千餘人,趁天将亮時偷襲進去大砍大殺,高車人逃脫出來的隻有十分之二三。
倍侯利隻得前來投奔大魏,朝廷賜給他孟都公的爵位。
倍侯利性格質樸直爽,勇健餅人,打起仗來奮戈陷陣,不同于一般人。
所以,當時北方的人每逢嬰兒啼哭,就拿他來吓唬,說:“倍侯利來了!”嬰兒立即停止啼哭。
北方的少女所唱的歌謠裡說:“要想尋求好夫婿,應當如同倍侯利。
”老百姓就是這樣地敬畏倍侯利。
倍侯利擅長用五十根蓍草進行蔔筮來預測吉兇,每次占蔔都非常靈驗,所以很受皇帝的寵幸,皇帝給予他十分豐厚的賞賜,并讓他的小兒子曷堂充當内侍。
倍侯利死後,太祖很悲傷惋惜,用國禮予以厚葬,加給他的谥号叫忠壯王。
後來,皇帝诏令将軍伊謂率領二萬騎兵到北地襲擊高車族的分支袁纥、烏頻等部,把它們打敗。
太祖在位時,把邊地各個部族都加以分散,惟獨高車族因為它粗犷猛悍,不願任人驅使,因而得以另外成為一個部落。
後來世祖征讨蠕蠕,把它打敗之後回朝,行軍到大漠之南,聽說高車族東部在巳尼陂一帶,人口牲畜都非常多,距離官軍有一千多裡,準備派左仆射安原等人前往征伐。
司徒長孫翰、尚書令劉潔等人出來谏勸,世祖不聽,就派安原等人所部以及新近歸附的高車人共一萬騎兵,進軍到巳尼陂,高車族各部望軍而降的有數十萬落,俘獲的馬牛羊也有百餘萬頭,把他們全部遷移到大沙漠南邊方圓千裡之地。
高車族人乘坐高大的車輛,追尋水草之地遊牧,各種牲畜不斷繁殖增多,幾年之後,部族的人逐漸懂得以谷物作為糧食,每年向朝廷進獻貢物,從此以後大魏的馬和牛羊的價值漸至于低廉,毛氈獸皮積聚非常多。
高宗在位時,高車族的五大分支聚合在一起祭天,參加的人達到好幾萬。
大會上,人們跑馬、宰殺牲畜,環繞在一起載歌載舞,顯得十分高興得意,當地民間說他們部族有史以來都沒有過如此盛大的聚會。
正好皇帝也親自到了那裡,部族的人沒有不感到欣喜的。
後來高祖召集高車族的部衆跟随皇帝去南邊征讨,高車人不願往南邊走,就推舉袁纥樹者為主帥,在北邊聚合一起反叛朝廷,放肆地踐踏大魏皇室的陵墓,都督宇文福領兵追讨,大敗而還。
皇帝又令平北将軍、江陽王元繼為都督率兵征讨,江陽王元繼首先派人去慰勞袁纥樹者。
袁纥樹者投入蠕蠕部,不久他表示悔改,率部向朝廷投降。
高車這個部族,又分為十二姓:一是泣伏利氏,二是吐盧氏,三是乙旃氏,四是大連氏,五是窟賀氏,六是達薄吧氏,七是阿侖氏
接着又在狼山一帶讨伐其餘部,把它們打得大敗。
太祖巡視到了邊地,令所部各将領分成東西兩路,太祖親自統率六軍從中路進發,經駁髯水西北,進擊其各部落,各路軍隊按時會合在一起,打敗高車雜姓部落三十多個。
衛王拓跋儀另外督率軍隊從西北方向橫穿大沙漠一千多裡,又打敗高車族剩下的七個部落。
于是,高車人大為驚懼,各個部落都震駭不已。
太祖從牛川向南退軍,進行大規模的圍獵,把高車族的活動範圍當作狩獵的大圍子,讓所有的騎兵列隊攔遮野獸,方圓七百餘裡,驅趕各種野獸聚集在包圍圈裡以供獵取。
這樣驅趕到了平城,就令高車族的人建造供王室狩獵的鹿苑,南邊靠近台陰,北邊到達長城,東邊包括白登,西邊連接西山。
不久,高車族侄利曷部的首領敕力犍帶領他的九百多個部落歸附朝廷,朝廷封敕力犍為揚威将軍,讓其設置司馬、參軍等官職,賜給他谷物二萬斛。
後來高車族解批部首領幡豆建又率領其部三十餘落歸附朝廷,也被封為威遠将軍,設置司馬、參軍等職,賜給衣服,每年撥給一定數量的糧食。
蠕蠕族的社侖被打敗之後,收拾他殘餘的部落,輾轉遷徙到大沙漠之北,侵入高車族的領地。
高車族斛律部的部帥倍侯利認為社侖是他的禍害,說:“社侖剛剛收集他的殘部,兵力貧乏,馬匹又少,很容易對付。
”于是就乘其不備發兵攻擊,進入到社侖所駐的部落。
高車人魯莽好利,全不顧及後患,分占蠕蠕人的帳篷,強占蠕蠕族的婦女,自己則安安穩穩地休息,寝卧不起。
社侖登上高處望見了這種情形,就召集逃散的部衆共千餘人,趁天将亮時偷襲進去大砍大殺,高車人逃脫出來的隻有十分之二三。
倍侯利隻得前來投奔大魏,朝廷賜給他孟都公的爵位。
倍侯利性格質樸直爽,勇健餅人,打起仗來奮戈陷陣,不同于一般人。
所以,當時北方的人每逢嬰兒啼哭,就拿他來吓唬,說:“倍侯利來了!”嬰兒立即停止啼哭。
北方的少女所唱的歌謠裡說:“要想尋求好夫婿,應當如同倍侯利。
”老百姓就是這樣地敬畏倍侯利。
倍侯利擅長用五十根蓍草進行蔔筮來預測吉兇,每次占蔔都非常靈驗,所以很受皇帝的寵幸,皇帝給予他十分豐厚的賞賜,并讓他的小兒子曷堂充當内侍。
倍侯利死後,太祖很悲傷惋惜,用國禮予以厚葬,加給他的谥号叫忠壯王。
後來,皇帝诏令将軍伊謂率領二萬騎兵到北地襲擊高車族的分支袁纥、烏頻等部,把它們打敗。
太祖在位時,把邊地各個部族都加以分散,惟獨高車族因為它粗犷猛悍,不願任人驅使,因而得以另外成為一個部落。
後來世祖征讨蠕蠕,把它打敗之後回朝,行軍到大漠之南,聽說高車族東部在巳尼陂一帶,人口牲畜都非常多,距離官軍有一千多裡,準備派左仆射安原等人前往征伐。
司徒長孫翰、尚書令劉潔等人出來谏勸,世祖不聽,就派安原等人所部以及新近歸附的高車人共一萬騎兵,進軍到巳尼陂,高車族各部望軍而降的有數十萬落,俘獲的馬牛羊也有百餘萬頭,把他們全部遷移到大沙漠南邊方圓千裡之地。
高車族人乘坐高大的車輛,追尋水草之地遊牧,各種牲畜不斷繁殖增多,幾年之後,部族的人逐漸懂得以谷物作為糧食,每年向朝廷進獻貢物,從此以後大魏的馬和牛羊的價值漸至于低廉,毛氈獸皮積聚非常多。
高宗在位時,高車族的五大分支聚合在一起祭天,參加的人達到好幾萬。
大會上,人們跑馬、宰殺牲畜,環繞在一起載歌載舞,顯得十分高興得意,當地民間說他們部族有史以來都沒有過如此盛大的聚會。
正好皇帝也親自到了那裡,部族的人沒有不感到欣喜的。
後來高祖召集高車族的部衆跟随皇帝去南邊征讨,高車人不願往南邊走,就推舉袁纥樹者為主帥,在北邊聚合一起反叛朝廷,放肆地踐踏大魏皇室的陵墓,都督宇文福領兵追讨,大敗而還。
皇帝又令平北将軍、江陽王元繼為都督率兵征讨,江陽王元繼首先派人去慰勞袁纥樹者。
袁纥樹者投入蠕蠕部,不久他表示悔改,率部向朝廷投降。
高車這個部族,又分為十二姓:一是泣伏利氏,二是吐盧氏,三是乙旃氏,四是大連氏,五是窟賀氏,六是達薄吧氏,七是阿侖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