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雍傳
關燈
小
中
大
刁雍,字淑和,渤海饒安人。
高祖刁攸是西晉禦史中丞。
曾祖刁協,跟随司馬睿渡江,定居京口,官至尚書令。
父刁暢,任司馬德宗的右衛将軍。
當初,刁暢兄刁逵因劉裕輕狡薄行,欠社錢三萬,過期不還,把他抓起來當兵去了。
等到劉裕誅殺桓玄,因與刁逵有仇,先誅刁氏一族。
刁雍被刁暢舊吏藏了起來,投奔姚興豫州牧姚紹所在的洛陽,後來又到了長安。
刁雍博覽群書,姚興任命他為太子中庶子。
泰常二年(417),姚泓滅亡,刁雍與司馬休之等人投奔魏國。
刁雍上表陳述衷曲,表明誠心,請求在南疆效力。
魏太宗答應了,授予刁雍建義将軍的稱号。
刁雍于是在黃河、濟水之間招集流散人馬,共得五千多人,南據大岘,騷擾徐、兖二州,建号誓師,傳檄邊境。
劉裕派将領李嵩等率兵讨伐刁雍,刁雍在蒙山把他斬殺在陣前。
這下兵力增至二萬,刁雍進駐固山。
泰常七年(422)三月,刁雍堂弟刁彌也率軍進入京口,謀劃共同讨伐劉裕,劉裕派兵打敗了他們。
六月,刁雍又侵犯劉裕的青州,刁雍戰敗,于是收拾散兵在馬耳山自保。
又被劉裕青州軍所逼,便進入大鄉山。
泰常八年(423),魏太宗南幸邺城,刁雍在行宮朝見皇上。
太宗問:“先前聽說卿家有人逮捕過劉裕,這人跟你是什麼關系?”刁雍說:“是為臣的伯父。
”太宗笑着說:“劉裕父子應當害怕愛卿。
”又對他說:“朕先前派叔孫建等人攻打青州,老百姓全部躲藏起來,城池還沒被攻下。
他們既然一向都懼怕卿的威風,士兵百姓又相信服,今天朕想派你幫助叔孫建等人,你當勉力為之。
”于是授刁雍為鎮東将軍、青州刺史,東光侯,撥給五萬騎兵,讓他别立義軍。
叔孫建先打東陽,刁雍來到,招集義衆,又得到五千人,派人安撫各郡縣,當地百姓人心歸順,送租糧供給軍需。
刁雍攻東陽,鏟平其北城三十步左右。
劉義符青州刺史竺夔在城内挖地道,向南延伸進入渑水澗,作為退路。
刁雍對叔孫建說:“此城已平,應及時攻入。
不然的話,城中人都逃完了。
”叔孫建擔心會傷亡士兵,提出疑問。
刁雍說:“如果害怕損傷官兵,刁雍今天請求帶領義兵先進去。
”叔孫建不聽,竺夔想從東面逃走,正逢劉義符派将領檀道濟等人救青州。
刁雍對叔孫建說:“敵人害怕官軍鐵騎,用鎖連車成為連環陣。
大岘以南,處處狹隘,車輛不能并行。
刁雍請求統義兵五千,據險破敵。
”叔孫建不聽,說:“士兵不服水土,病者已過半數。
如相持不休,士兵定會死盡,哪裡還能再去戰鬥。
現在不損大軍,安全而返,這是上策。
”叔孫建于是引兵而還。
刁雍于是鎮守尹卯固。
皇帝又下诏讓他南入,以擾亂敵境。
刁雍攻克項城。
這時正逢朝廷有诏追令他随機應變,刁雍于是招集谯、梁、彭、沛百姓五千餘家,置二十七營,遷鎮濟陰。
延和二年(433),在外黃城建立徐州政府,設置谯、梁、彭、沛四郡九縣,朝廷任刁雍為平南将軍、徐州刺史,賜爵東安侯。
刁雍在鎮七年,太延四年(438),奉召回京,邊民仍連年要求他回去。
魏世祖很嘉許他,太平真君二年(441)又被授官使持節、侍中、都督揚、豫、兖、徐四州諸軍事、征南将軍、徐豫二州刺史。
三年(442),劉義隆将裴方明侵占仇池,皇帝下诏讓刁雍與建興公古弼等十餘名将領讨平敵人。
五年(444),刁雍以本将軍為薄鼻律鎮将。
到鎮,刁雍上表說:“臣蒙寵出鎮,奉職西藩,總領各軍,戶民殷廣。
又總領戎馬,以防不測,安排屯田,作為儲積。
臣夙夜思慮,寝食難安。
從今年四月末
高祖刁攸是西晉禦史中丞。
曾祖刁協,跟随司馬睿渡江,定居京口,官至尚書令。
父刁暢,任司馬德宗的右衛将軍。
當初,刁暢兄刁逵因劉裕輕狡薄行,欠社錢三萬,過期不還,把他抓起來當兵去了。
等到劉裕誅殺桓玄,因與刁逵有仇,先誅刁氏一族。
刁雍被刁暢舊吏藏了起來,投奔姚興豫州牧姚紹所在的洛陽,後來又到了長安。
刁雍博覽群書,姚興任命他為太子中庶子。
泰常二年(417),姚泓滅亡,刁雍與司馬休之等人投奔魏國。
刁雍上表陳述衷曲,表明誠心,請求在南疆效力。
魏太宗答應了,授予刁雍建義将軍的稱号。
刁雍于是在黃河、濟水之間招集流散人馬,共得五千多人,南據大岘,騷擾徐、兖二州,建号誓師,傳檄邊境。
劉裕派将領李嵩等率兵讨伐刁雍,刁雍在蒙山把他斬殺在陣前。
這下兵力增至二萬,刁雍進駐固山。
泰常七年(422)三月,刁雍堂弟刁彌也率軍進入京口,謀劃共同讨伐劉裕,劉裕派兵打敗了他們。
六月,刁雍又侵犯劉裕的青州,刁雍戰敗,于是收拾散兵在馬耳山自保。
又被劉裕青州軍所逼,便進入大鄉山。
泰常八年(423),魏太宗南幸邺城,刁雍在行宮朝見皇上。
太宗問:“先前聽說卿家有人逮捕過劉裕,這人跟你是什麼關系?”刁雍說:“是為臣的伯父。
”太宗笑着說:“劉裕父子應當害怕愛卿。
”又對他說:“朕先前派叔孫建等人攻打青州,老百姓全部躲藏起來,城池還沒被攻下。
他們既然一向都懼怕卿的威風,士兵百姓又相信服,今天朕想派你幫助叔孫建等人,你當勉力為之。
”于是授刁雍為鎮東将軍、青州刺史,東光侯,撥給五萬騎兵,讓他别立義軍。
叔孫建先打東陽,刁雍來到,招集義衆,又得到五千人,派人安撫各郡縣,當地百姓人心歸順,送租糧供給軍需。
刁雍攻東陽,鏟平其北城三十步左右。
劉義符青州刺史竺夔在城内挖地道,向南延伸進入渑水澗,作為退路。
刁雍對叔孫建說:“此城已平,應及時攻入。
不然的話,城中人都逃完了。
”叔孫建擔心會傷亡士兵,提出疑問。
刁雍說:“如果害怕損傷官兵,刁雍今天請求帶領義兵先進去。
”叔孫建不聽,竺夔想從東面逃走,正逢劉義符派将領檀道濟等人救青州。
刁雍對叔孫建說:“敵人害怕官軍鐵騎,用鎖連車成為連環陣。
大岘以南,處處狹隘,車輛不能并行。
刁雍請求統義兵五千,據險破敵。
”叔孫建不聽,說:“士兵不服水土,病者已過半數。
如相持不休,士兵定會死盡,哪裡還能再去戰鬥。
現在不損大軍,安全而返,這是上策。
”叔孫建于是引兵而還。
刁雍于是鎮守尹卯固。
皇帝又下诏讓他南入,以擾亂敵境。
刁雍攻克項城。
這時正逢朝廷有诏追令他随機應變,刁雍于是招集谯、梁、彭、沛百姓五千餘家,置二十七營,遷鎮濟陰。
延和二年(433),在外黃城建立徐州政府,設置谯、梁、彭、沛四郡九縣,朝廷任刁雍為平南将軍、徐州刺史,賜爵東安侯。
刁雍在鎮七年,太延四年(438),奉召回京,邊民仍連年要求他回去。
魏世祖很嘉許他,太平真君二年(441)又被授官使持節、侍中、都督揚、豫、兖、徐四州諸軍事、征南将軍、徐豫二州刺史。
三年(442),劉義隆将裴方明侵占仇池,皇帝下诏讓刁雍與建興公古弼等十餘名将領讨平敵人。
五年(444),刁雍以本将軍為薄鼻律鎮将。
到鎮,刁雍上表說:“臣蒙寵出鎮,奉職西藩,總領各軍,戶民殷廣。
又總領戎馬,以防不測,安排屯田,作為儲積。
臣夙夜思慮,寝食難安。
從今年四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