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道武帝紀

關燈
于平陽的乾壁。

    十九日,材官将軍和突擊破黜弗、素古延等部落,繳獲馬三千餘匹,牛羊七萬餘頭。

    二十二日,蠕蠕酋長社侖派騎兵救援素古延等部落,和突率軍迎擊,在山南黃河彎處将其擊敗,繳獲披甲戰馬二千多匹,凱旋而歸,對将士論功行賞。

     二月十四日,征西大将軍、常山王拓跋遵等率軍抵達安定的高平,木易于率數千騎兵與衛辰、屈丐棄國而逃,拓跋遵追至隴西的瓦亭,沒有追上率軍返回。

    繳獲其辎重庫藏物資,馬四萬餘匹,駱駝、牦牛三千餘頭,牛、羊九萬餘頭。

    對将士們論功行賞。

    将被俘的多蘭部衆遷往京師。

    僧人張翹自稱無上王,與丁零人鮮于次保在常山郡的行唐聚積黨羽。

    夏,四月,太守樓伏連率部征讨,将其斬首。

     五月,後秦君主姚興派其弟安北将軍、義陽公姚平率兵四萬進犯北魏,平陽的乾壁被姚平攻陷。

    六月,拓跋皀在東郊誓師,部署分配各軍的戰鬥任務,命鎮西大将軍毗陵王拓跋順、長孫肥等三位将領率六萬騎兵為前鋒。

     秋,七月初一,拓跋皀西征。

    八月九日,抵達柴壁,姚平率軍固守,拓跋皀進軍将其包圍,後秦出動全國的兵力前來救援。

    二十八日,拓跋皀率大軍渡過蒙坑,迎擊後秦軍,大破後秦軍。

     冬,十月,姚平投水自殺,北魏俘虜姚平餘部三萬餘人。

    事載《姚興傳》。

    俘虜後秦征虜将軍、尚書右仆射狄伯支,越騎校尉唐小方,積弩将軍姚梁國,建忠将軍雷星、康官,北中郎将康猥,姚平堂弟伯禽以下,四品将軍以上的文武官員四十餘人。

    并擒獲先前逃亡到後秦的大臣王次多、靳勤,将其斬首示衆。

    姚興頻頻派使臣求和,遭到拓跋皀的拒絕。

    群臣勸拓跋皀進占蒲闆,拓跋皀擔心蠕蠕趁國内空虛發動進攻,于十三日班師回朝。

    十一月,拓跋皀在晉陽停留。

    任命相州刺史庾嶽為司空。

    派遣左将軍莫題前往壺關,征讨上黨群盜秦頗與丁零人翟都。

    十二日,上黨太守捕獲秦頗,将其斬首,翟都逃往林慮。

    十二月十七日,拓跋皀回到平城。

    蠕蠕社侖所部進犯邊塞,拓跋皀命常山王拓跋遵率軍追擊,沒有追上率部返回。

    越勤部落首領莫弗率其部衆一萬餘戶歸順北魏,定居于五原之北。

     這年,南涼王秃發鹿孤病死,其弟秃發亻辱檀繼位,派使臣到北魏朝貢。

     天興六年(403)春,正月初七,朔方郡尉遲部落别帥率所部萬餘戶歸降北魏,入居雲中郡。

     夏,五月,大規模地整頓車輛徒衆,準備進軍江淮,平定荊、揚之亂。

     秋,七月,鎮西大将軍、司隸校尉、毗陵王拓跋順犯罪,以王爺的身份歸家閑居。

    二十七日,拓跋皀北巡,在豺山修築離宮,與将士們盡情遊獵,向東北越過..嶺,出參合、代谷。

    九月,抵達南平城,對氵壘水南岸進行規劃,準備面對夏屋山、背靠黃瓜堆興建新城。

    十一日,拓跋皀返回宮中。

     冬,十月,興建西昭陽殿。

    二十五日,冊封皇子拓跋嗣為齊王,加封車騎大将軍、相國;冊封皇子拓跋紹為清河王,加封征南大将軍;冊封皇子拓跋熙為陽平王;冊封皇子拓跋曜為河南王;冊封故秦鳭王之子拓跋夔為豫章王,陳留王之子右将軍拓跋悅為朱提王。

    二十七日,拓跋皀下诏命将軍伊謂率騎兵二萬北襲高車。

    晉安帝司馬德宗派使臣到北魏朝貢。

    十一月十一日,伊謂大破高車。

     這年,東晉桓玄廢黜晉安帝司馬德宗,自立為帝,國号大楚。

     天賜元年(404)春,正月,派遣離石護軍劉托率三千騎兵襲擊蒲子。

    三月九日,擒獲後秦甯北将軍、泰平太守衡譚,俘虜三千餘人。

    規定對所轄居民不足一百戶的縣予以撤銷。

     夏,四月,下诏命尚書郎中公孫表出使江南,探察桓玄之亂的虛實,正逢桓玄敗退荊州。

    蠕蠕酋長社侖的堂弟悅伐、大那等,密謀殺死社侖擁立大那為君。

    陰謀敗露,投奔北魏。

    五月,設置太行山以東地區的各級行政單位,征發州郡役徒制造兵器甲仗。

     秋,九月,拓跋皀駕臨昭陽殿,分設衆職,接見文武官員,親自選拔,量材錄用;設置四等爵位,即王、公、侯、子,撤銷伯、男的爵位封号;追封舊臣功績,按照功勞的大小授予爵位。

    這年秋天,江南大亂,逃難的百姓扶老攜幼奔向淮河以北,沿途絡繹不絕。

     冬,十月二十八日,大赦,改年号為天賜。

    興建西宮。

    十一月,拓跋皀駕臨西宮,大選朝臣,命令他們在各自的宗族鄉黨中選拔有才能品德的子弟,加以推薦,各部子孫無官爵而被賜給官爵者達二千餘人。

    十二月十六日,拓跋皀駕臨豺山宮。

     這年,東晉将領劉裕起兵誅殺桓玄。

     天賜二年(405)春,二月十一日,拓跋皀回宮。

     夏四月,拓跋皀在西郊舉行祭祀典禮,使用黑色的車輛和旗幟。

     這年,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

    南燕國君慕容德死,其子慕容超繼位。

     天賜三年(406)春,正月初八,拓跋皀北巡,駕臨豺山宮。

    舉行狩獵活動,抵達屋孤山。

    二月二十九日,抵達代園山,修建五石亭。

    三月二十五日,拓跋皀回宮。

     夏,四月十五日,拓跋皀再次駕臨豺山宮。

    命著作郎王宜弟繪制《兵法孤虛立成圖》三百六十幅。

    登上定襄的角史山,随後抵達馬城。

    甲午日,拓跋皀回宮。

    本月,蠕蠕進犯邊境,守邊将領連夜召集兵馬,天快亮時,蠕蠕的軍隊撤走,于是作罷。

    六月,征發八個部落五百裡以内的男子修築氵壘南宮,門樓高達十餘丈,挖掘溝渠池塘,擴建苑囿;興建外城,方圓二十裡,設置街市,修築四通八達的道路。

    三十日竣工。

     秋,七月,太尉穆崇逝世。

    八月初一,拓跋皀前往豺山宮,随後抵達青牛山。

    十三日,向西登上武要北部的高原,參觀九十九泉,建造石亭,随後前往石漠。

    九月初一,抵達漠南鹽池。

    九日,到達大漠之中,參觀天鹽池;穿過大漠,向北抵達吐鹽池。

    二十日,南返長川。

    二十三日,視察長陂。

     冬,十月十八日,拓跋皀回到平城。

     天賜四年(407)春,二月,封皇子拓跋..為河間王,拓跋處文為長樂王,拓跋連為廣平王,拓跋黎為京兆王。

     夏,五月,拓跋皀北巡。

    從參合陂向東越過蟠羊山,天降大雨,洪水沖走裝載着辎重物資的大車數百輛,淹死一百餘人。

    随後向東北越過石漠,抵達長川,前往濡源。

    常山王拓跋遵犯罪賜死。

     秋,七月,拓跋皀自濡源向西抵達參合陂。

    修築北宮圍牆,三十日竣工,拓跋皀回到平城宮中。

    八月,拓跋皀前往豺山宮。

    本月,誅殺司空庾嶽。

     冬,十一月,拓跋皀回到平城宮中。

     這年,已故後燕國君慕容寶的養子高雲殺死後燕國君慕容熙,自立為君(史稱北燕)。

    匈奴赫連屈丐自稱大單天、大夏天王。

     天賜五年(408)春,正月,拓跋皀前往豺山宮,随後抵達參合陂,在于延水觀察漁情,抵達甯川。

    三月,後秦皇帝姚興派使臣前來朝貢。

    本年,皇孫拓跋焘出生。

     天賜六年(409)夏,拓跋皀的健康狀況惡化。

    當初,拓跋皀服食寒食散,自從太醫令陰羌死後,寒食散的毒性數次發作,到這時更加嚴重。

    加上最近災禍屢屢發生,使得拓跋皀更加憂慮憤懑,心中不安,有時幾天不吃飯,有時徹夜不眠。

    猜疑歸罪臣下,喜怒無常,認為文武百官和左右的侍從們都是不可信任的,擔憂如天災所預示的那樣,會在自己身旁發生災難變故。

    追思自己以往的成敗得失,整日整夜一個人不停地自言自語,如同身旁有鬼神和他在交談。

    每當大臣們上前奏事,他便回想起奏事者舊日的過失而将其殺掉。

    其他的人,若是神色稍變失去常态,或呼吸不勻,或行走時步履慌張異常,或言辭錯亂,拓跋皀都認為是心中有鬼、居心不良的外在表現,而将他們親手擊斃,被害人的屍體都陳放在天安殿前。

    于是朝野人人自危,驚恐憂懼,文武百官苟且偷安,敷衍塞責,對朝政不管不問,各級官吏以權謀私盤剝百姓,盜賊公然橫行,大街小巷人迹稀少。

    拓跋皀對這些也有耳聞,說:“朕是故意放縱讓他們這樣,等到過了這個災年,再重新治理整頓吧。

    ” 秋,七月,在北魏的慕容氏支系一百多戶,計劃外逃,走漏了風聲,全部被殺,死者三百餘人。

    八月,衛王拓跋儀陰謀叛逃,被勒令自殺。

     冬,十月十三日,太祖道武帝拓跋皀死于天安殿,時年三十九歲。

    永興二年(410)九月五日,上谥号宣武皇帝,葬于盛樂金陵,廟号烈祖(孝文帝太和十五年改廟号為太祖)。

    泰常五年(420),改谥号為道武。

     史臣曰:西晉王朝分崩離析後,北方各少數民族乘亂崛起,割據稱王,互相攻伐,豺狼橫行。

    太祖皇帝沉浮于安危榮辱之中,率領指揮拓跋氏遺民,發揮其卓越才智,奮勇拚搏,掃平各方勢力,占據中原,人神敬仰,榮登皇位。

    雖然連穿靴戴帽都無暇顧及,東征西讨,戎馬倥偬,然而卻制定出規章制度,永世長存。

    正所謂領袖高瞻遠矚,百姓盡心竭力,真是絕世的神武啊。

    然而厄運如期而至不可回避,災禍的發生實難預料,這是人力難以挽回的,豈非天意如此。

    嗚呼!